伴隨著微信的風靡,2014年,微商也應運而生。微信的朋友圈中,幾乎被賣面膜、日用品、特產、衣服等微商刷屏。有人興奮、有人厭惡,有人嚮往,有人排斥……朋友圈中微商曬出的「發貨圖」、「打米圖」,似乎在向大家昭示著微商的繁榮;可另一方面,「自己進的面膜,含著淚也得敷完」的說法也被瘋狂轉發,這也似乎道出了其中的無奈和辛酸。微商的生存現狀究竟如何,成功的微商都具備了哪些特點呢?連日來,鄭州晚報記者走訪了鄭州的多個微商,為大家展示一個個鮮活的微商故事。
-微商說
微商給了
大眾創業的平臺
微商是繼電商之後的又一創業平臺,也是創業者、消費者從pc端走向手機端的落腳點之一。近兩年,微商從發跡到肆虐,各種微商短時間暴富的新聞不絕於耳。這也讓大家認識到了網際網路下朋友圈驚人傳播速度,朋友圈中的消息能在頻繁的裂變中迅速傳播,然而這些也正是現在創業者最為看中的一點。
「對於上班族來說,微商可能就是利用一些業餘時間,為自己帶來額外的收入。」本地微商品牌創始人燕子說,這也是上班族創業的一個途徑,而要真正去當成一個事業做的話,就必須要有一個整體的、長遠的考慮,卡卡紅酒的創始人說道:「不管我們通過微商或是電商來銷售產品,最基礎的就是產品,好的產品加上好的創意,才能夠迎合當下移動端的主要消費人群。」他認為,網際網路給了年輕人許許多多的機會,而微商更是繼電商之後又一個年輕人創業的戰場。
同樣,對於仙外鮮創始人之一的劉玉飛,從產品孵化階段就已經決定要創建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品牌,微信給了他們一個窗口,大家從朋友圈認識並傳播他們的品牌。
面膜越來越難賣
曾經執著地刷屏
如今也退出
曾經有人調侃,朋友圈已經被面膜攻佔。有機構調查統計,80%以上微信用戶在朋友圈內看到過有人賣面膜。
張女士朋友圈裡有300多人,微商將近10個人,其中賣衣服的兩名,賣特產的一名,還有賣淨水機的,賣面膜的最多,有5個朋友。其中一名賣面膜的朋友,每天都要發圖片,有時候同一內容連發幾次。打開朋友圈,幾乎全是面膜的圖片,張女士一度不勝其煩。但是張女士發現,自從今年春節過後,朋友圈中賣面膜的朋友漸漸地很少發圖片了,偶爾轉發關於微商的一些文章。最近兩個月來,有兩個朋友幾乎不發有關面膜的任何內容了。
年輕微商王先生為了加粉,也是拼了,一到商場就開啟「雷達加朋友」模式,還不斷到高校、景區打出有自己微信號的條幅。但是王先生也坦言,自從今年開始,微商的生意也是越來越不好做了。而讓王先生真正擔心的莫過於品牌商幾乎每個月都有的「新品發布活動」。而所謂的新品發布其實就是在招商,進多少錢的貨就決定了是幾級代理商。
為了拿到折扣更大的貨以及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很多代理商就一味地多進貨。「一次性進貨幾十萬,就可以拿到河南省的總代理。」王先生透露,而品牌商對於各級代理的規定也是朝令夕改,代理等級越來越多,而且每個加入微商隊伍的人都不願意直接面對使用者,而是極力發展下線,讓下線為自己賺錢。王先生透露,這種疑似傳銷的招代理模式已經成了很多面膜微商的發展模式。
立志創立品牌
本土面膜
受不少消費者擁躉
現在,將面膜稱為微商裡的「主打商品」在許多人看來都不足為過,在當下微商的圈子裡,面膜銷量大,利潤足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而作為黑佔品牌元老的燕子,涉足微商時並沒有想到小小的面膜成為微商的大舞臺。
「去年2月,算是我做微商的一個起點。起初我是看到身邊的朋友黑佔在朋友圈裡推銷祛痘面膜,心想拿來試試。」燕子介紹說,收穫了不錯的效果後,燕子就決定和黑佔一起在朋友圈裡銷售該產品。「在我用的時候還沒有牌子,就是一個光盒。」燕子說,「可能是因為黑佔和我在之前都是做生意的,有一些人脈和信譽上的積累,加上產品的反饋比較好,知道我們產品的人就多了起來,也有人開始想要代理。」
品牌及產品的各項資質完善後,黑佔品牌開始正式招收代理。「我們是從去年4月份起開始正式招收代理,兩個月後代理數量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大面積招收代理前,我們做了許多的工作,免費發放試用,做網絡推廣等。」燕子告訴鄭州晚報記者。作為一個本土品牌,黑佔品牌在河南地區的知名度迅速打開,「去年銷量最好的時候,也有代理商堵到家門口等著搶貨。」
然而對於品牌發展一直順風順水的黑佔來說,當下的微商市場帶給他們更多的是迷茫。「一部分以吸金為目的微商,正在通過一些不恰當的手段逐漸地破壞著微商的生態環境,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整個微商市場將面臨著難以預測的困境。」在燕子看來,在當前複雜的環境下,是許多真正的微商創業積累沉澱的好時機,如何將自己的產品、創意做好,是值得許多微商深思的問題。
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微商們期待
監管政策早日出臺
虛假宣傳,大肆發展代理,產品質量不可追溯,微商發展到現在也出現不少令人詬病的行為,這對整個微商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微商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創業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去做一些你認可或者感興趣的事情來為自己帶來額外的收入,這應該是許多微商的初衷。」燕子說,「但是隨著微商人數的井噴式增長,就會出現一部分以圈錢為目的的商家或個人,這部分群體往往會忽略最重要的產品本身,給消費者帶來不同層面的損失。這也為大部分健康發展的微商帶來困擾。」
「因為沒有實體門店,銷售不以地域劃分,消費者維權、部門監管上都存在困難。」燕子說,「但是微商這一創業平臺仍有許多潛力有待發掘,許多同行朋友還是希望對微商的監管政策可以早日出臺。(來源:《鄭州晚報》 文/徐智慧 肖雅文)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際網路+」智庫系列叢書第二部震撼上市
——國內第一部系統性、全景式解讀「網際網路+產業」實踐著作
《網際網路+:產業風口》
第一部:《網際網路+:跨界與融合》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權威專著
第二部:《網際網路+:產業風口》
——國內第一部系統性、全景式解讀「網際網路+產業」實踐著作
第三部:《網際網路+:金融顛覆》
——2015「風口」上國內首部「網際網路+金融」系統性著作
第四部:《網際網路+:海外案例》
——首部國外」網際網路+「成功案例研究著作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購買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