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

2020-12-10 小馬談今古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封神之戰就是這樣。天地分陰陽,凡事分兩面。封神大戰,有輸就有贏,有受到損失的,就有得到利益的。封神大戰最大損失者當屬以通天教主為代表的截教,最大的受益者則非西方教莫屬。

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應邀破除誅仙陣和萬仙陣。在此期間,他們度走了無數東方教的仙人,其中更有許多鼎鼎大名的上仙。準提道人度得孔宣、馬元、烏雲仙、三大士等知名高階仙人。接引道人則度得懼留孫,還用乾坤袋一袋收走無數紅塵仙。

懼留孫和三大士本屬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這四位金仙轉投了西方教,和他們與西方二聖的淵源有關,他們其實真算得上是與西方二聖有緣,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

三大士在闡教看似地位尊崇,卻屬於二代弟子中的較弱者,他們沒有雲中子和南極仙翁大羅金仙的修為,還在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可謂損失慘重,在此大劫中得不償失,甚至有隕落的危險。甚至緊要關頭,他們可能成為強者的棋子或放棄的對象。但西方二聖卻看中了他們的潛力,順水推舟之下度化他們西行,成為佛教的得力幹將。

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大金仙之所以加入西方教,其實是他們在封神大戰中受了西方二聖的大恩。

萬仙陣中,懼留孫不敵龜靈聖母,被其追殺,危機關頭,接引道人出現,解救了懼留孫。

龜靈聖母本為通天教主四大親傳弟子之一,為大羅金仙修為,法力修為遠超闡教十二金仙。更何況十二金仙被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

這樣看來,接引道人對懼留孫有救命之恩,懼留孫欠下了接引道人這樣一個大人情,以後投身西方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三大士也是一樣,只不過對他們有恩的是準提道人。萬仙陣中,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三者被派去迎戰截教隨侍七仙中的虯首仙、靈牙仙和金光仙。截教隨侍七仙實力都很強大,不在闡教十二金仙之下。三大士就算全勝時期,也未必是三仙的對手,更何況此時法力大損。

準提道人的出現,給三大士一個天大的機緣。他在三大士頂上一指,泥丸復開,三光迸出,瑞氣盤旋,於是三大士都現出法身,將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降伏收為坐騎。

準提道人以德服人,以恩感人,他用大神通為三大士塑造法身,比他們以前自身修煉的三花五氣更勝一籌,更讓三大士還平添強大坐騎,實力大增,一舉遠超普通金仙。有了這樣深的淵源和恩情,三大士轉投西方教也在情理之中,更何況他們也嚮往西方修煉的精妙法門。這樣一來,準提道人一下就為西方教度化了六位上仙。

這就是四大金仙投身西方教的原因。最終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仙成為西方三大士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拘留孫佛,成就了無上佛果,也算功德圓滿。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封神演義》更像《西遊記》的前傳,仔細閱讀,我們可以找出其中的許多淵源,將二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以一句「你與我西方有緣」,度走無數闡截二教的實力派仙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有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他們分別是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文殊、普賢、慈航最終成為西方三大士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懼留孫則成為拘留孫佛,他們最終也算各自成就了無上佛果。
  • 封神後西方教如日中天,為何闡教卻毫不著急?你先看太上老君說啥
    封神後西方教如日中天,為何闡教卻毫不著急?你先看太上老君說啥 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一個印象,那就是封神大戰,其實就是東土闡教、人教和截教之間的你死我活,而當初設立封神榜的目的,就是為了助周伐紂,然後給在戰場上死去的功臣一個名分而已,而是演化到後來,就是幾個大教之間的爭鬥。
  • 《封神演義》神魔百圖鑑賞 - 秦聲戲語
    以下是一套完整的《封神演義》人物百圖,希望您能夠喜歡,真誠感謝您的閱讀、鑑賞與收藏!這個是誰?你沒看錯,這個是本書中修為最高的主宰,鴻鈞道人。本書男主角,姜子牙。大家都認識,這個就是書中的老子,俗稱太上老君的是也。元始天尊來了!通天師弟,連頭上的光都和別人不一樣,顯得火爆一些。女媧娘娘。據說這個是西方接引道人,但是怎麼看都不像道人。有了接引道人,大家可能會接受一點這個準提道人吧。
  • 封神大戰中,太上老君為何要帶走截教多寶道人和雲霄娘娘
    封神大戰中,太上老君為何要帶走截教多寶道人和雲霄娘娘《封神演義》是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所引起的,最後以通天教主代表的截教的失敗而告終,萬仙陣中,萬仙遭戮,三教元氣大傷,就連通天教主自己也被鴻鈞帶回紫霄宮修行。
  • 封神中,最為兇殘的道人一氣仙馬元,為何只有文殊菩薩才能降服?
    封神中,最為兇殘的道人一氣仙馬元,為何只有文殊菩薩才能降服?四大名著《西遊記》裡,有兩位人物的裝扮,較有特點。「源易緣」注意到,《封神演義》中,最終降服馬元的,是元始天尊的12金仙弟子之一——文殊廣法天尊,也就是後來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那麼,為何收服一氣仙馬元的人,必須是文殊菩薩呢?
  • 封神最窩囊死的大羅金仙是誰?一招敗懼留孫,卻被蚊子吸乾血肉!
    他要想把龜靈聖母帶回西方只能另想辦法。  白蓮童子的辦法,就是把龜靈聖母裝進一個小包。那個小包,極有可能像《西遊記》彌勒佛祖的後天袋一樣,威力強大,大羅金仙也會被裝入。  可是,小包中「不意走出」蚊蟲。白蓮童子忘記了在小包中還有此前裝入的一個強大妖仙——一群強悍的吸血蚊蟲。因龜靈聖母被接引道人打傷,流出血來。
  • 封神演義截教隨侍7仙,3個被抓當坐騎2個投降1個當吉祥物1個失蹤
    這一戰打得乾脆利落,並不是說文殊廣法天尊到底有多厲害,而是他得到了準提道人的法寶和能力加持。同樣虯首仙跟烏雲仙一樣,也有現身之劫。戰鬥剛剛開始就結束了,虯首仙未發一招,就被降服。顯出青獅原型,被元始天尊賜給文殊廣法天尊當坐騎。從此徹底失去了自由。第四戰和第五戰,分別由普賢真人和慈航道人,對戰靈牙仙和金光仙。
  • 封神後西方教如日中天,為何闡教卻不著急?看看太上老君怎麼說
    封神演義是在天庭建立之前,由武王、姜子牙等為代表對商紂王朝進行一場討伐的神話故事。在商紂王朝滅亡後,姜子牙按封神榜之號令,將人、道、妖進行封神,至此天宮建立。在封神之前,主要有東方闡教、西方教聯同出自西岐的士兵們,一同對抗有著截教支持的商王朝。
  • 佛教四大菩薩,文殊、普賢、地藏王、觀世音,分別代表了什麼?
    象徵著願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著行的是普賢菩薩;象徵著智的是文殊菩薩;象徵著悲的是觀世音菩薩。下面就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四位菩薩。一: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象徵著智,也就是智慧和聰明的代表。文殊菩薩又稱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和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侍從,世稱「華嚴三聖」。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的五臺山,文殊菩薩也叫做大智菩薩。文殊菩薩的坐騎為青獅。
  • 封神演義中的逃跑技術哪家強?
    封神演義,作為我國歷史上人物譜系和神仙架構最完整的小說,對於神仙的描寫還是很具特色的,在封神演義中所描繪的神仙,乃是更高級別的人,所以同樣也兼具的人性,具有很強的儒家特點。 而神仙的技能,基本也就是凡人所能想像的誇張版,比如法寶,比如瞬移,比如飛翔,比如長壽等等。
  • 《封神演義》的真正作者原來是他
    有學者在其論文中論證了《封神演義》與呂洞賓信仰之間的深厚關係,並且和陸西星的作品有相似之處。陸西星為揚州興化人,以他為代表的內丹東派曾流行於江浙一帶,寓居於南京數年並在此創作出《封神演義》的李雲翔,興許就是受到東派的影響,才會在作品中摻雜了大量的全真教的要素。
  • 《封神演義》中的多寶道人是不是後來的如來佛祖?
    總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認為《封神演義》中的多寶道人就是後來的如來佛祖。多寶道人是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是截教通天教主門下掌教大弟子,也是火靈聖母的老師。因代師設下誅仙陣,後被太上老君收走送住西方。
  • 《封神演義》中鳳族大拿孔宣為何要死守三山關不讓姜子牙通過
    其實,不管是細讀《封神演義》原著,還是猜摸孔宣這隻孔雀修煉為大羅金仙境高階大拿的心思,都會明白,孔宣肯定會死守三山關,為大商王朝效力,同時,也是間接為截教貢獻一份力量。《封神演義》這個時期前後,縱觀九界當中,誰對妖族,最為寬容,並容忍他們的存在。那顯然,就是人界人皇這裡,還有截教了。不得不說,除掉只是佔一個妖族之祖名頭的女媧娘娘,放眼九界,也只有這兩個地方,具體來講,就是通天教主和大紂王這裡,能容得下妖族了。
  • 封神榜中蓬萊仙島的神仙,他們都叫什麼名字,最後都去了哪裡
    在傳說中蓬萊仙島是個充滿了仙氣的地方,而我們在看影視劇中也描述了很多的仙人或者是一些世外高人都住在蓬萊仙島上,雖然這個世界不可能真有神仙存在,但是還是會有人對傳說中的蓬萊仙島的神仙充滿了好奇,那麼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一下傳說中蓬萊仙島的神仙和那些神仙最後都去了哪裡吧!
  • 封神中守衛朝歌城的三大神獸:聞太師的墨麒麟、黃飛虎的五彩神牛
    封神22古代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書中所描繪的神獸,不在少數,在封神大戰正式打響之前,朝歌城內,有過三隻神獸駐守。第一、聞太師的墨麒麟封神中,除了二郎真君有三隻眼,太師聞仲也有三隻眼,太師聞仲的神通廣大,是封神大戰中的關鍵性人物,他是殷商帝乙的託孤老臣,對殷商王朝忠心耿耿。聞太師隸屬於截教,是通天教主的第三代門徒,他的傳道師父是金靈聖母,金靈聖母是個女仙,為通天教主四大親傳弟子之一。
  • 封神演義與明代四大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按理說,封神演義要氣勢有氣勢,要文化底蘊也不差,其中包含的詩詞遠多於三國和水滸。其故事情節也波瀾壯闊,場面也恢弘無比,想像力也十分空前。在明代,是一部極其前衛的仙俠小說。 那《封神演義》對比明代四大名著,到底差在哪?致使其歷史地位難以望四大名著的項背,幾乎就成了一本民俗文化作品。
  • 《封神演義》中,四聖聯合和鴻鈞老祖差距有多大?
    《封神演義》中,四聖聯合和鴻鈞老祖差距有多大?《封神演義》中仙聖眾多,達到聖人實力的就有十二位,他們分別是昊天上帝、鴻鈞老祖、火雲三聖、女媧娘娘、瑤池金母、三教教主、西方二聖。封神世界中,聖人之下皆螻蟻。就算三霄娘娘、趙公明、多寶道人一般的準聖,達到大羅金仙修為,在聖人手下也走不過幾招,逃不出被秒殺的命運。只有得到天道認可,成就聖人之身,才能終證大道,歷萬劫而不滅。封神之戰,最終演變為闡截大戰,通天教主擺下誅仙陣、萬仙陣,要與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一決雌雄。
  • 《封神演義》中為什麼大都不願被封神
    了解過《封神演義》的小夥伴都知道,裡面的人物大都不願意被封神。這就讓人有點奇怪了,在我們的印象中,成神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為什麼他們反而避之不及呢?我們知道《西遊記》中天庭有很多神仙,但那都是《西遊記》裡的,裡面的神仙也大都是在《封神演義》這裡封的。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天庭沒有神仙,昊天大帝手下沒人。編封神榜就是要拉人給他幹活。
  • 《封神演義》各路大仙匯總,你覺得哪位最強勢?
    這把傘不敢撐,撐開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轉一轉,乾坤晃動。職雨。魔禮壽(西方:廣目天王):善使雙鞭,囊裡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紫金花狐貂」,放起空中,現身似白象,肋生飛翅,食盡世人。職順。擅長:遁地術,可日行千裡,他聽從申公豹的勸說,偷了懼留孫的仙丹和捆仙繩,憑藉捆仙繩生擒哪吒黃天化楊戩姜子牙,其中楊戩化為一堆石塊破解了捆仙繩,姜子牙被周營眾將搶回營中。為商湯先鋒將軍,後歸西歧。哪吒被魔家四將生擒後,正是土行孫用土行術潛入敵營救出哪吒。
  •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封神演義》中,闡教二代弟子和截教同輩的差距有多大?《封神演義》中,通過截教和闡教的較量,我們可以看出兩教弟子實力的差距。其中通天教主的親傳弟子多寶道人和金靈聖母都達到了準聖級別,外門中三霄娘娘和趙公明也達到了這一層次。四大弟子中的龜靈聖母可追殺十二金仙中的懼留孫,無當聖母雖未出手,卻是傳說中的黎山老母,輩分和法力都在三大士之上。外門更有孔宣、袁洪這樣的高手,自稱截教門人。不得不說,與萬仙來朝相比,這些厲害的上仙只能算鳳毛麟角,通天教主門下更多的還是法力低微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