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截教隨侍7仙,3個被抓當坐騎2個投降1個當吉祥物1個失蹤

2021-01-12 漫夜譚

元始天尊執掌闡教,坐鎮崑崙山玉虛宮,手下有12位大名鼎鼎的神仙徒弟,合稱玉虛十二仙。

也有人稱玉虛十二金仙,但在封神中『金仙』的概念,只用作混元大羅金仙或是西方的大覺金仙。

這是很高的大成就者,後來『金仙』一詞濫用,主要是出自仙俠小說的杜撰。

但也不能說玉虛十二金仙的概念是錯誤的。

為什麼呢?

金仙一詞最早出現在宋徽宗時期,是為大覺金仙。《鍾呂傳道集》中提及過仙的五種境界,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

其中神仙修成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歸入三山,遠離人間界。因此,也可以被稱為金仙。

元始天尊身為三教之一的主宰,無論是在玉虛宮還是下山,都非常講究牌面。

姜子牙知道師父要來,還要沐浴淨身。

而反派的通天教主呢?同樣身為三教主宰之一,當然也要有牌面的。

元始天尊出行的坐騎為九龍沉香輦,老子為板角青牛,通天教主出行乘坐夔牛,但書中有這樣一個細節。

廣成子三謁碧遊那一回,在碧遊宮也有一座九龍沉香輦。通天教主就算不用,也不願意放棄牌面。

同樣,不只玉虛宮有十二仙,碧遊宮也有坐下也有四大弟子,隨侍七仙。雖然大部分都是披毛戴角,溼生卵化。但從另一個方面,也能體現出通天教主有教無類的掌教思想。

四大弟子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不必多說。實力有強有弱,但每一個都是碧遊宮扛鼎的人物。

除此之外,隨侍七仙也是很厲害的角色。

而且截教中人數眾多,在萬仙陣前兩教對陣時,燃燈道人這樣感嘆:今日方知截教有這許多人品,吾教不過屈指可數之人!

只是通天教主本身違逆天道,樹倒猢猻散,萬仙陣一戰幾乎終結了截教的統治地位。隨侍七仙中除了一位下落不明,剩下的全部被西方教收入囊中。

其中有三位成為了坐騎,最慘的一位甚至在後來被閹掉了。

萬仙陣那一戰,對於玉虛宮眾仙來說,是一種解脫紅塵之劫的考驗。而對於碧遊宮來說,完全是一場災難。

萬仙陣第一戰,玉虛宮黃龍真人對戰隨侍七仙中的金光仙馬遂。

馬邃是碧遊宮高層弟子中少有的有名有姓的人物,他到底是誰?以後咱們單開一篇分析。

黃龍真人在玉虛十二仙排行不低,但本領不算高,跟玉鼎真人合稱二活寶。每次打架都很積極,但實際戰績乏善可陳。

反觀馬邃,第一個回合就把黃龍真人給拿下了。黃龍真人被金箍套住腦袋,疼得死去活來,直到被元始天尊化解。

說起來,馬邃是黃龍真人的剋星。犯有紅塵之劫的眾仙都有自己的劫數,而黃龍真人這一戰正應了金箍之劫,從此之後圓滿此厄,以後可以放心修行了。

而馬邃這人沒有被擒,也沒有受傷,萬仙陣之戰後下落不明。也是隨侍七仙中唯一能保全逍遙自在的弟子。

第二戰,玉虛宮赤精子對戰隨侍七仙烏雲仙。

赤精子實力跟廣成子相仿,比黃龍真人要強得多。但在跟烏雲仙交戰的三四個回合,就被一錘子敲在了地上,眼看就要被敲死,廣成子來救,但也沒撐過幾個回合,也被敲在地上。

這兩位可是玉虛十二仙中靠前的仙人,竟然就被烏雲仙這麼欺負了。可見截教弟子不可謂不強。

但可惜的是,封神中的宿命觀太苛刻,命運自有天定。烏雲仙再厲害,最後也難逃一劫。

什麼樣的劫難?現身之劫。

鬼靈精怪修成的仙人一般有個禁忌,就是不能輕易顯出原形。尤其是不能被打出原型,這意味著一身修為盡散,從頭再來也都是奢望。

廣成子被烏雲仙打得找不著北,慌不擇路,正巧碰上準提道人。這位西方教主可是跟三清並列的人物,都是混元大羅金仙的級別。

就算烏雲仙再怎麼厲害,也打不過這種人物。可惜他不知好歹,準提道人給他機會皈依,他卻不肯。最後只能被逼出原型,變成金須鰲魚被養在了西方八德池中。

而八德池是幹嘛的呢?

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中的大浴池,有清淨眾生的作用。沒了修為,還得喝洗澡水。烏雲仙的下場慘到極致。

但他還不是最慘的,起碼還有方寸之地的自由。

第三戰,玉虛十二仙文殊廣法天尊對虯首仙。

這一戰打得乾脆利落,並不是說文殊廣法天尊到底有多厲害,而是他得到了準提道人的法寶和能力加持。

同樣虯首仙跟烏雲仙一樣,也有現身之劫。戰鬥剛剛開始就結束了,虯首仙未發一招,就被降服。顯出青獅原型,被元始天尊賜給文殊廣法天尊當坐騎。

從此徹底失去了自由。

第四戰和第五戰,分別由普賢真人和慈航道人,對戰靈牙仙和金光仙。

兩位玉虛宮仙人被原始賜下太極符印和玉如意,輕而易舉地收服了截教兩仙,顯出原型白象和金毛犼。也被抓去當了坐騎。

這就是所謂的三大士收服獅象犼。

隨侍七仙中還剩下兩位,分別為毗蘆仙和長耳定光仙。

這兩位相對幸運,也算識時務,乾脆投降加入了西方教。順應了大勢,得到了大圓滿結局。

而且這兩位後來都成了佛,還是大名鼎鼎的佛。

毗蘆仙為毗盧遮那佛,長耳定光仙為定光佛。當然,這是小說中杜撰的橋段。實際上,這兩位佛存在久遠,根本就不是能修來的。

比如其中的毗盧遮那佛,乃是三身佛之一,法身佛。萬佛之宗源,也可以稱之為宇宙的本源。

這樣的存在怎麼都不可能是通天教主的弟子。

說了這麼多,隨侍七仙中誰才是最慘的呢?

當然,要從四個顯出原形的角色找起。烏雲仙變成了魚,閹割起來肯定不容易。剩下的只能有青獅白象和金毛吼。

封神演義中沒有說他們後來的下落。而西遊記中卻有不少戲份。

金毛吼化身賽太歲,搶了朱紫國國王的王后。但由於有紫陽真人的五彩仙衣護身,賽太歲沒能在王后身上佔便宜。

因此,觀音菩薩(封神中的慈航道人)也沒有閹他的理由。

青獅白象呢?

獅駝嶺中,青獅白象是一對兄弟,吃了一國人口,將獅駝國變成了人間地獄。其中青獅是文殊菩薩(封神中的文殊廣法天尊)的坐騎,而白象是普賢菩薩(普賢真人)的坐騎。

按理說,這樣的孽障殺了都不為過,閹割都顯得太輕。但是呢,獅駝嶺的青獅卻不是封神中被文殊菩薩的收服的靈牙仙。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封神中的宿命觀決定一切,靈牙仙已經有了現身之劫,所以不可能再下凡去再造這麼重的殺孽。

那麼他到底是怎麼被閹割的?

西遊記中,文殊菩薩有兩頭獅子坐騎。第一頭是獅駝嶺的青獅,第二頭則是烏吉國的那個假國王。

文殊菩薩收服那頭獅子時,曾講過:本來文殊菩薩是要度化國王成就羅漢果位,所以化身凡僧用不好聽的言語試探他,結果被捆起來在河裡泡了三天三夜。

因此,青獅精下凡,真國王落井都是註定的劫數。但有一點,這頭青獅精沒有害過人,而且三年來連王后的身子都沒碰一下。

為什麼呢?

因為他被騸過,也就是被閹割過,根本就沒有人類的情慾。

話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封神中的靈牙仙是這頭獅子,而不是獅駝國的那頭?

從野性上能分析出來,獅駝嶺的那頭太殘暴了,簡直還沒有脫離動物的低級需求。而這頭假國王要理性的多,而且治國還有一套,足以證明他在過去就是一個得道者。也就是封神演義中被收服的靈牙仙。

以上這些都是供各位茶餘飯後消遣的,較真就不值當了。戲說,遊戲之詞爾。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封神演義》中,闡教二代弟子和截教同輩的差距有多大?《封神演義》中,通過截教和闡教的較量,我們可以看出兩教弟子實力的差距。不得不說,與萬仙來朝相比,這些厲害的上仙只能算鳳毛麟角,通天教主門下更多的還是法力低微之輩。相對而言,闡教高手就少的多了,元始天尊收徒嚴格,有燃燈道人、南極仙翁、雲中子、十二金仙、姜子牙等二代弟子,申公豹還被元始天尊逐出了師門。他們雖然個個都是精英,相對於通天教主徒弟的的厲害比率不知高了多少。
  •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封神之戰就是這樣。天地分陰陽,凡事分兩面。封神大戰,有輸就有贏,有受到損失的,就有得到利益的。封神大戰最大損失者當屬以通天教主為代表的截教,最大的受益者則非西方教莫屬。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應邀破除誅仙陣和萬仙陣。在此期間,他們度走了無數東方教的仙人,其中更有許多鼎鼎大名的上仙。準提道人度得孔宣、馬元、烏雲仙、三大士等知名高階仙人。接引道人則度得懼留孫,還用乾坤袋一袋收走無數紅塵仙。
  • 《封神演義》中,封神大戰擺明了是欺負截教,鴻鈞道人為何不管?
    《封神演義》在我們很多人的眼中實際上就是闡教從頭到尾在欺負截教,實際上也的確是這麼回事,為什麼要弄出封神榜這樣的事情呢?實際上是因為天庭建立,隨著平叛各方妖魔勢力,導致天庭除了那些強大的先天聖人以及準聖之外再也沒有其它的存在。
  • 封神演義中諸仙犯了sha戒,是什麼意思?是一場針對截教的陰謀嗎
    在《封神演義》中,我們了解到諸神因犯了殺戒,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稱臣,趁著成湯合滅,周室當興,三教並談,一共編稱了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很多人對這個犯殺戒不甚了解。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又趕上天庭要整理,人間也要整理,這些諸如矛盾雜糅在一起,於是乾脆引導諸神在封神大戰中一次性清算。又有很多人認為,封神必須死去,受天庭約束,而且大部分又是截教門人,故認為封神大戰是一場針對截教的陰謀。實則不然。
  • 《封神演義》中為什麼大都不願被封神
    了解過《封神演義》的小夥伴都知道,裡面的人物大都不願意被封神。這就讓人有點奇怪了,在我們的印象中,成神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為什麼他們反而避之不及呢?我們知道《西遊記》中天庭有很多神仙,但那都是《西遊記》裡的,裡面的神仙也大都是在《封神演義》這裡封的。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天庭沒有神仙,昊天大帝手下沒人。編封神榜就是要拉人給他幹活。
  • 《封神演義》各路大仙匯總,你覺得哪位最強勢?
    在《封神演義》第五回登場。雲中子向紂王進諫企圖除掉妲己,失敗後離開朝歌,後收雷震子為徒弟。據說雲中子不是十二金仙,,這一位與眾不同是因為十絕陣時他沒有來,也沒有被混元金鬥收進去削了頂上三花,別人都羨他是個福仙。
  • 看封神:通天教主為啥會同意籤封神榜
    《封神演義》中萬仙陣之後,截教分崩瓦解,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隻,曾經的萬仙來朝只剩下幾百個門人苦苦支撐了,通天教主作為截教之主,看到截教的下場的時候會不會後悔當時三教共僉封神榜呢?轉過頭來,咱們也好奇通天教主為什麼要同意籤封神榜呢?闡教門人度殺劫,昊天上帝管元始天尊要十二仙首,這貌似都和截教沒半毛錢關係啊,為什麼通天教主要去籤什麼封神榜啊,閒著沒事嗎?
  • 封神演義七大聖人戰力點評
    跟性S+氣運S特技:招妖幡B山河社稷圖S縛妖索B+召喚黃巾力士C  2、準提道人:西方教二教主,原型是西遊記中的須菩提祖師,心懷將「西方極樂之道行於東南」的心願,採取「借東南大教,兼行吾道」的策略,聯絡人、闡二教,藉助封神大戰時機,混水摸魚,打擊截教來壯大西方教自身實力。封神演義書中,他系「普渡」之道的執行者,其外在表現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入我佛門,皆得普渡」。
  • 《封神演義》中,誰在各派扮演的角色最多?
    《封神演義》中,誰在各派扮演的角色最多? 申公豹在三界中有四重身份,怪不得眾仙都願聽他之言 《封神演義》中,為了阻止姜子牙東徵,申公豹遊說四方,遍邀天下奇人異士。最終雖未得償所願,卻為封神大業貢獻了不少人才,如三霄娘娘、申公豹、十天君、九龍島四聖、羽翼仙等等。
  • 封神演義文王20子:9位封神8位封爵1位被忽視,2位人生贏家
    #封神演義#相傳,周文王姬昌有一百個兒子。在撿到雷震子之前,就已經有九十九個兒子。而實際上呢?姬昌到底有多少兒子,歷史上已經沒有答案了。只是相傳他的兒子的確很多,而『百』在古時有無窮的意思。所以,文王百子只是一個地道的傳說,意味著多子多孫,繁榮興旺。
  • 看封神:截教的「截」字到底什麼意思?
    我們再看看截教的由來,其實我個人覺得,從作者的角度來說,截教可能來自於詩經中的「海外有截」四個字,其文字來源於《詩·商頌·長發》濬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於九圍。
  • 封神演義裡的妲己,為什麼要讓紂王造蠆盆呢?她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小劉侃封神,今天接著侃!今天要聊的,是妲己為什麼要讓紂王造蠆盆!蠆盆,什麼是蠆盆?在封神演義裡,有無數條蛇的一個深坑就是蠆盆!咱們今天聊的,便是妲己讓紂王造蠆盆的事!想妲己為惡,有很多種為惡的方法,為什麼會讓紂王造了蠆盆呢?這其中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秘呢?小劉以推理的方法來為大家一一的揭曉!
  • 看封神:封神演義中聖人的地位差別
    在《封神演義》小說中,位階最高的幾位大佬被稱為聖人,包括昊天上帝、瑤池金母、鴻鈞道人、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女媧娘娘、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一共十二個大能。事實上這十二個大神中,大部分都不是準確意義上的人族,但書中稱他們為聖人,咱們也就沿襲此說法吧。
  • 《封神演義》的真正作者原來是他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後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爭,並且摻雜有宗教的鬥爭,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互有殺傷,結果截教失敗,紂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於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關於《封神演義》的作者身份,一直以來都存在很大爭議。有一種說法是許仲琳,因為明朝一個版本的《封神演義》中出現了許仲琳的署名。
  • 封神演義中的逃跑技術哪家強?
    陸壓餘元 1、陸壓長虹遁 封神演義頭號逃跑專家,非陸壓道人莫屬,其身份神秘,技能邪性,逃跑技術更是無人能及。 陸壓道人最大的特點是不吃虧,從戰趙公明初次下山,到後來誅仙陣、萬仙陣等都有其身影,但是除了在用釘頭七箭書殺趙公明和參與破十絕陣中的烈焰陣中有所表現之外,其餘場面基本就是個邊緣角色,在誅仙陣前,基本就是個螻蟻,在萬仙陣前,基本也是毫無表現。
  • 上古女仙,元始討厭,通天喜歡,封神後落個永世被囚的結局
    《歪歪侃封神》第 476期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其中的意思顯而易見,不在同一條道路上走,便不會一起相謀。此觀點,用來形容封神演義小說中、同為鴻鈞道人之徒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間的關係上,可以說是在準確不過了。
  • 封神演義與明代四大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接下來,我們就簡要分析一下,封神演義和明代四大名著的差距。 而截教的人物也並非就是不倫不類,基本沒有偷襲等招數,雲霄等人還是極為講理的仙人。這樣就造成,正面人物讓人不喜歡,反面人物讓人心生憐憫。
  • 封神演義3種仙食:食用皆有奇效,其中1種,保下了大周800年基業
    本期,咱們說說封神演義中的奇異仙食。其存在的意義也不是為了充飢,而是為了滿足戰爭的需要,讓食用者產生超能力。從而推動故事線的發展。第一種仙食。雲中子曾經說過:兩枚仙杏安天下,扶保大周八百年。當然,兩枚仙杏沒有這麼大的能力,其最終效果還是體現在食用者身上。也就是雷震子。
  • 看封神:混元金鬥排第九!攻擊類法寶大排名
    之前我們對封神演義小說中的法寶做了一次排行,選出了十大法寶,其中攻擊類的選了前四,防禦類的前四,輔助類的選了前二,由於法寶的功能作用並不一樣,所以很多朋友覺得那個排名並不靠譜,其實我覺得將各個種類的法寶混在一起排行的確有失公允,所以再次按照其功能領域做幾期完整版的排名,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 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一世周全,盤點封神演義中的異形角色
    封神演義小說中總共有數百位不同的人物角色,他們形象各異,能力不同,身份有別,單論修道的神仙就有上百,他們法力和法寶也大不相同。雖然整體而言,封神演義對於人物角色的思想意識描繪不夠刻骨,但是憑藉其對於人物形象和能力的獨特寫作手法,也將一眾角色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