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種醬油家族,你用過幾個?你可知白醬油?

2021-01-11 中紡東方廚師服

醬油最早出現與於上古先秦時期,論語中孔子云「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中的醬便是醬油的雛形。至漢時崔實所著《四民月令》中所描述的「正月可作諸醬。

頭抽、二抽、生抽、老抽到底都是啥?

明清時期,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醬園,比如北京六必居、廣州致美齋等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醬,含義也逐漸從豆醬變成了醬油。

北方氣溫低,適合固態發酵,也就是古時候那種先做醬,再榨醬油的方法。而華南地區溼潤炎熱,適合稀態發酵,發酵好了以後抽提浸出液,第一次抽出來的叫頭抽油,之後把原料拿去再次發酵第二次抽出來的就叫二抽油,第三次的就叫三抽油。

把頭抽油、二抽油、三抽油按比例混合以後直接吃的醬油,叫做生抽醬油,顏色淺、味道鮮,適合涼拌和炒菜。頭抽油裡含有的鮮味物質最多,所以頭抽油比例越高的生抽醬油,品質就越好。用一句話來概括:生抽調味,老抽調色。

而說到醬油的傳播,在我們的鄰邦日本。醬油已經儼然成為了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味主料,可謂是中國燦爛飲食在他鄉開出的一朵奇葩。日本有句俗語叫「和食始於醬油、終於醬油」,也就是說在吃日本料理時,從始至終都離不開醬油。

不止日本,醬油在烹飪中的應用遍布全世界,現在讓我們細說醬油的種類。

種類·國內篇

01生抽

生抽是醬油的一種,是以大豆或黑豆、麵粉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種曲,經天然露曬,發酵而成的,顏色比較淡並且呈紅褐色。生抽是用來做一般的烹調用的,味道較鹹。生抽主要是用來調味,顏色淡,做一般的炒菜或者涼菜的時候用得比較多。在南方,生抽還可用於調味蘸汁,蘸取白切類涼食一起食用,鮮味倍增。

02老抽

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加入焦糖,經特殊工藝製成的濃色醬油,老抽的顏色較深,呈棕褐色,液體粘稠,醬香濃鬱,吃在嘴裡有種鮮美微甜的感覺。由於老抽顏色較深,所以一般用於給菜餚上色,例如做紅燒、燉菜(肉)和滷製食品時經常會用到老抽醬油。現在市面上的紅燒醬油則是老抽中的一種,其用法和味道多與老抽醬油相同。

03海鮮醬油

海鮮醬油,集醬香、鮮香、海鮮于一身,以特級生抽醬油為主料,配以經現代工藝提煉出的海魚蝦的精華液,營養豐富,香味濃鬱,味道鮮甜,海鮮風味悠長持久。烹調各類菜式鮮上加鮮。

04蠔油

蠔油是用新鮮牡蠣為原料,經煮熟取汁濃縮,加輔料精製而成的一種調味料,由於廣東稱牡蠣為蠔,因此被稱為蠔油。很多人以為蠔油是油脂的一種,其實蠔油跟醬油一樣都不是油脂,而是一種調味料。

蠔豉(牡蠣幹)熬製成的湯,經過濾濃縮後即為蠔油。它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調味佐料。蠔油做法程序繁多,最重要的步驟是用水將鮮蠔煮至理想黏度,此步驟亦是最花時間的程序,做出優質的蠔油應帶有蠔的鮮味。蠔油一般加有味精,另有用冬菇製造的素食蠔油。

用蠔油調味的名菜品種很多,如「蠔油生菜」、「蠔油牛肉」、譚家菜"蠔油鮑脯",廣西名菜"蠔油柚皮鴨" 等,各具特色。

05蒸魚豉油

豉油,即醬油,而蒸魚豉油則是專門製作出來的蒸魚的醬油,單純的生抽和老抽是不合適蒸魚的,因為味道不夠鮮美,還比較容易太鹹,而製作的蒸魚豉油則兼具鮮美、鹹鮮的味道,可以既不遮蓋魚本身的鮮美,又可以增加不一樣的味道,非常是適合用來製作清蒸魚。特色菜有清蒸鱸魚。

06魚露

魚露,是我國沿海地區非常傳統且古老的一味調味品。用生魚去魚鱗洗淨,去骨加鹽,密封發酵。這種鮮魚不去內臟,碼鹽醃製,取其醃製汁液即成魚露。魚露,同其他發酵的醬露一樣,重點在於「鮮」,其主要成分是鮮美的胺基酸,包括了穀氨酸、天冬氨酸、蘇氨酸等十幾種呈鮮物質,優質魚露,氣味上會有葷香味,包括乾酪味、肉味以及輕微氨味,而因為是高鹽長期發酵,氨味會很好的抑制,因此不會帶有腐敗與腥臭的味道。特色菜有潮汕炒芥藍。

07黑豆醬油

國內市場上的醬油多由黃豆釀造,黑豆醬油必須由大甕歷經180天日曬釀造而成,顏色深重,但入口不鹹,微鹹中帶點甜味,醬香濃鬱,色澤黑亮。黑豆醬油醬香濃鬱些,入口不過鹹,黑豆醬油對水質的要求更高些,致使微鹹中透著甘甜。注意黑豆醬油不宜生食。

08醬油膏

醬油膏即固體醬油,是由醬油加入澱粉(糯米粉、地瓜粉或玉米粉)和砂糖(或麥芽糖)等增稠劑製成,使它帶有黏稠感,滋味也偏甜,但比一般的醬油少了釀造的香氣。醬油膏大多是直接食用,像是當做蘸醬、淋醬,用來蘸水餃或淋在燙青菜上都相當對味。

臺灣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豬油加醬油膏拌飯是最樸素的美食,是窮人的奢華。醬油不妨用來烹製美饌,醬油膏則多當作蘸料,特別是白汆的食材。

09蝦子醬油

蝦子醬油是蘇州的傳統名特產,又名「蝦籽醬滷」。是由蝦子洗淨晾乾後備用,再把醬油倒入鍋中,加入生薑、蔥、高粱酒、冰糖,煮開後撇去浮沫,倒進蝦子用小火熬。待蝦子熟透,蝦的鮮味就融入醬油了。蝦子醬油多作為蘸料,白切五花肉佐以蝦子醬油蘸食,肥腴鮮美。

10雲南甜醬油

甜醬油是以大豆發酵製成的鹹醬油為基底,配加紅糖、飴糖(麥芽糖)、草果以及各種香料等製成,色澤紅褐或黑褐。正宗的雲南滷米線就需要這一點甜醬油的加持,用甜醬油烹製菜餚,色鮮味香,特別是做涼菜、澆拌白切雞、涼白肉、牛肉涼片,風味更加突出,因此深受各族人民喜愛。甜醬油是以黃豆發酵製成醬醅後,配加紅糖、飴糖、食鹽、香料等製成,色澤紅褐或黑褐,清亮,甜鹹適口,醬香醇厚,滋味鮮美,所謂「滇味」就是如此吧。

種類·海外篇

11英國辣醬油

辣醬油,一種英國調味品,又稱喼汁、辣醋醬油、英國黑醋或伍斯特沙司(Worcestershire sauce),李派林喼汁是辣醬油的典型代表。辣醬油與普通醬油稍有不同,其味道酸甜微辣,色澤黑褐。是以海帶、 胡蘿蔔, 洋蔥、 蕃茄、 蒜、 姜、 辣椒等蔬菜煮汁,再加胡椒、 陳皮、 肉桂、 肉豆蔻、 藿香、 桂皮、 丁香、 花椒、 茴香、 百裡香等香辛料煮沸,然後添加食鹽、 味精、 蔗糖、 醋及焦糖色配製而成。體態如醬油,但無醬油成份。它是一種具有酸辣辛香,風味獨特而複雜的調味料,是烹飪歐美菜餚及其佐餐所必需的。在上海,辣醬油搭配炸豬排蘸食是最經典的美食。

12濃口醬油

濃口醬油是由大豆或脫脂大豆、小麥或小麥粉為原料,加以鹽水(為原料的2~2.5倍),以流動狀態醬醪經長時間(3-6個月以上)低溫發酵製成的醬油。這種醬油品質高,更為香醇,營養物質豐富。高鹽稀態發酵法強調多菌種在發酵中的運用,這是為醬油帶來豐富風味的重要因素,也是低鹽固態發酵所難以做到的。濃口醬油原料中的大豆和小麥基本各佔一半,被認為是調和了五味的平衡味道,所以適於日本各種料理。

13

淡口醬油

淡口醬油流行於關西地區,用於汁物、煮物、烏龍麵等料理 。關西地區的料理常用昆布高湯,為了不破壞昆布的風味,也避免濃口醬油使食材顏色變黑,以京料理為代表的關西料理比較青睞顏色清透的淡口醬油。

14

溜醬油

溜醬油是日本最早出現的醬油品種。江戶時代中期前所說的「醬油」都是指溜醬油。這種醬油旨味濃鬱,香氣獨特,適宜搭配壽司、刺身或做熬製照燒汁。

15甘露醬油

甘露醬油,味道甘甜,色澤濃厚。傳說是天明年間周防國的柳井創造出來的。發酵時以生醬油或醬油代替鹽水二次釀製而成。用於搭配刺身、壽司、豆腐冷盤等。再甘露醬油產自以山口縣為中心的山陰、九州地方。

16白醬油

白醬油顏色很淺,甜味鮮明。適宜製作茶碗蒸、漬物等。主要用小麥製作,所以有近似麥味噌的香氣。因易氧化變色,保質期非常短。以愛知縣碧南市為知名產地,關東其他地區也有出產。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哪種醬油,都在人們的餐桌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烹調山珍海味需要用醬油,窮困潦倒時幾滴醬油也能騙下去半碗飯。醬油不管是紅燒還是涼拌,上色還是入味,醬油都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油在中國人的飲食中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巨大的調味品市場中,醬油的佔比達到了43%,「老大」地位多年來也是越坐越穩。

你還知道哪些與醬油有關的調味料?

相關焦點

  • 生活中「最常見」的4種醬油,白醬油不適用,第二種堪稱炒菜必需
    生活中「最常見」的4種醬油,白醬油不適用,第二生活中「最常見」的4種醬油,每一種醬油都有著不同的味道,無論是是冷菜還是熱炒,都是必備的。生活中最常用的四種醬油,白醬油不適用,第二種辣醬堪稱「菜餚必需」。
  • 生抽,老抽,白醬油,味極鮮…醬油家族大pk!(上)
    媽媽喊你去打的醬油嗎?     小時候家裡做飯只有醬油調味,一碗醬油拌飯,簡樸而濃厚,是多少人心中兒時的味道。後來有了生抽、老抽,現在又多了味極鮮、白醬油、日本醬油等等,傻傻分不清,只知道加一點醬油,味道瞬間不一樣啦!
  • 黑醬油和白醬油有什麼區別?
    生抽顏色較淡,一般炒菜和做涼拌菜時用得較多,顯得清爽;老抽由於加入了焦糖色,顏色較濃,一般用於食物著色,比如做紅燒肉、滷製品等。有些人把生抽叫做白醬油,並不準確,生抽也是有顏色的,只是比較淺。胺基酸態氮是挑選黑醬油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來說,此數值越高,黑醬油的營養越高,味道也越鮮美。
  • 愛日料的你怎能不懂日式醬油
    按照日本有機農業標準,日式醬油根據成品的不同,可分為5種:濃口醬油(Koikuchi)、薄口醬油(Usukuchi)、溜醬油(Tamari)、二次釀造醬油(Saishikomi)和白醬油(Shiro)。按照釀造方式分類,又可以分為本釀造醬油、混合釀造及混合方式3種。在日本,超過85%的醬油都屬於濃口醬油。
  • 冬日裡,聽醬油給你講溫暖的故事丨ABC Cooking Studio * 萬字醬油
    7.最後放入茼蒿菜(幾秒即熟)!稍加沸騰,便是香氣四溢的壽喜鍋啦~提示:1.日式壽喜鍋,湯頭較為鹽甜,可沾食醬油。2.蒟蒻卷,使用前須用熱水氽燙,減少鹼水味。此時此刻,你與最美味的壽喜鍋其實還差一瓶醬油的距離.
  • 滴滴亦飄香——箕城牌白醬油
    而醬油多以黑色為主,用其所做出來的菜餚,在色上就難以撐控,因而就有了白醬油。白醬油即無色醬油,是中西餐常用的一種調料。特別是吃了用白醬油調味的菜餚,不僅食慾大增,更讓人舌尖留香,回味無窮。        說起白醬油的誕生,有一段與中美邦交及尼克森相關的故事。
  • 醬油牌子那麼多,選擇困難症如何挑選,這幾招很實用
    醬油牌子那麼多,選擇困難症如何挑選,這幾招很實用!生活條件越好,講究的越多,以前生活條件差的時候,我們反而沒那麼講究,就拿醬油來說,我們以前去買醬油的時候,根本就不看所謂的醬油牌子,更不看價格 ,因為在30年前的時候,小賣鋪的醬油就一種,那就是5毛一袋的。
  • 關於日本醬油你所不知道那些冷知識?
    ,大約在1個月內即可制出成品。、二次釀造醬油、溜醬油和白醬油5種不同的醬油:     【濃口醬油】這種醬油也算是日本最為常用的醬油,也算是日本消費量佔到了80%以上,原材料主要以大豆和小麥釀造而成,色、香、味均衡,鹽分約為16%,類似於國內的
  • 醬油越貴就越好?看準瓶身這幾處才是真的好,後悔才知道
    醬油越貴就越好?看準瓶身這幾處才是真的好,後悔才知道!時代發展的真的好快,隨便拿一種東西和20年前相比,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像我們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一種調味料,醬油就發生了很大變化,記得小時候我們吃的醬油都是一袋子5毛錢,而且並沒有什麼牌子之分,小賣部裡邊也就只有那麼一種醬油。
  • 怎麼判斷日本醬油的好壞?萬字醬油在日本醬油界的地位怎麼樣?
    怎麼判斷日本醬油的好壞?萬字醬油在日本醬油界的地位怎麼樣?時間:2015-05-15 16:16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怎麼判斷日本醬油的好壞?萬字醬油在日本醬油界的地位怎麼樣?
  • 必看 醬油種類介紹及如何辨別其質量
    今天給打擊介紹一些醬油的種類以及如何辨別好醬油。 醬油的品類  1、釀造醬油vs配製  醬油瓶上標註的釀造和配製的區別在於工藝的不同,「釀造」醬油是以大豆、小麥或麩皮為原料,經微生物天然發酵製成的,工藝結束後添加一些調味劑。
  • 畫龍點睛的味道 日本醬油美味評判法則
    在天婦羅蓋飯、蕎麥麵這樣常見的日本料理中,醬油也是不可或缺的。了解歷史的朋友可能會說,中國發明醬油分明比日本早數百年。確實如此。通常歷史學家認為,日本醬油的起源也和中國有關。然而,近現代以來,隨著日本曲種篩選、培養和低溫制曲技術的發展,日本醬油在技術和風味上的進步令不少中國同行嘆為觀止。
  • 金瑩:日本醬油的故事
    根據日本農林標準(JAS),日本的醬油分為五大類別(濃口醬油、淡口醬油、溜醬油、再發酵醬油和白醬油)、三個等級(特級、上級、標準)和三種生產方法(純釀造法,也稱本釀造法,新式釀造法及胺基酸混合法)。JAS評價醬油的主要指標是含氮量,其他次要指標包括醬油顏色的濃度與萃取物百分比,等等。日本的醬油總體上偏鹹,均包含了濃厚的地域特徵。
  • 樂活課堂|你選對醬油了嗎?
    我們常見的醬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兩種:生抽較鹹,用於提鮮;老抽較淡,用於提色。市面上的醬油種類越來越多了,除了我們熟悉的生抽、老抽外,還有海鮮醬油、增鮮醬油、菌菇醬油、兒童醬油,這簡直就是一個醬油家族。挑選醬油應注意什麼?
  • 廚房裡的醬油調料,它們的區別你分清了嗎?
    做飯離不開調味料,好的飯菜用添加適量的調味品不僅能增加菜品的色香味,裡面的微生物對身體也有一定的益處。現在市面上的調味料五花八門,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廚房裡最常用的是醬油,醬油通過生產方式分為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
  • 為什麼日本國寶級醬油「龜甲萬」被稱為家族企業中的代表企業?
    它大膽創新的家族管理制度成為日本食品界爭相效法之典範。其在醬油市場佔有率遠超其他公司。具體來說,在日本國內佔有約30%市場份額,在海外市場佔有率達到50%,可以說是世界醬油產業的領導品牌。 從日本江戶時代初期開始,日本千葉縣野田地區民戶通過土法,用當地產的優質大豆和小麥,及江戶灣的鹽為原料生產醬油。
  • 『味覺研究所』 Vol.1:醬油下肚 靈魂落地
    他們擅於在任何你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地方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非得窮盡所有可能性才行。走進便利店,如果你想要買一個布丁,那麼至少有五六種不同口味和口感的布丁在冷櫃裡衝你招手。軟糖?有中等軟特別軟並不十分軟可以選,口味的話有葡萄橙子蘋果草莓還有當季限定口味。巧克力?有夾心不夾心可可豆濃度好幾檔可可豆產地也不一樣,堅果乾果也有好幾種芥末味你要不要試試看?
  • 生抽、老抽、蠔油、魚露……醬油種類這麼多,到底有什麼區別?
    光是一個醬油就有千百種用法。今天,口品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醬油家族」,醬油用得對,小白也能變廚神!醬油作為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調味品,有著悠久的歷史。醬油由醬演變而來,而中國做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 英短家族「貓丁興旺」,模樣兒千差萬別,你認識幾個?
    文/我貓叫我鏟屎的英國短毛貓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貓咪家族,這個家族裡面的貓咪非常多,光被CFA官方認證的就有15種(還有一些不被承認的)。在品種貓裡面,英短家族可以說是「貓丁興旺」的代表呢!英短種類非常多,除了我們常見的藍貓之外,這些其實都是英短家族的成員哦,看看你認識幾個吧!
  • 淺析生抽和老抽的區別,日本醬油分類一併知曉
    本網6月18日訊 小時候,你給媽媽打醬油;長大後,你用醬油做菜,吃了那麼多年醬油,你真的了解它嗎?先問一個醬油界的入門問題——生抽和老抽的區別在哪?大多數人都依靠醬油的顏色判斷其為生抽還是老抽,或者簡單粗暴地根據包裝識別二者,但是它們的本質區別到底在哪呢?其實,談生抽和老抽的區別,必須從兩類醬油的釀造工藝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