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翳禮讚,侘寂之美

2021-12-21 最陶瓷

提起「陰翳」二字,可能直接會想到的,是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在《陰翳禮讚》一書提到日式風格的陰翳之美:「所謂美,常常是由生活實踐發展起來的,被迫住在黑暗房子裡的我們的祖先,不知何時在陰翳中發現了美,不久又為了增添美而利用陰翳。
美,不存在於物體之中,而存在於物與物產生的陰翳的波紋和明暗之中。竊以為我們東方人常於自己已有的境遇中求滿足,有甘於現狀之風氣,雖雲黯淡,亦不感到不平,卻能沉潛於黑暗之中,發現自我之美。」

在古代中國文化(如早期並不賦予色調純靠墨色濃淡調節的山水畫)就已經有了「陰翳」的寓意在其中。一定程度上,「陰翳」訴說的是古代中國人的處世哲學、生活理念,自省、緘默、含蓄,甚至帶有幾分懶散、退避,靜觀世界、內心的閒適自足。

事實上於日本美學而言,還有另一個無法迴避的重要概念——侘び·寂び,即一種不刻意突出裝飾和外表,強調事物質樸的內在,並且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本質的美。侘寂的原意是簡陋,在禪宗中安於簡陋被認為是一種美德。而戰國時代的茶道家千利休,創造了侘寂茶,便把這種精神與茶道追求的美學結合了起來,就是所謂:麁相(外表粗糙,內在完美)。體現在茶道上的精神就是:不刻意追求飲茶的地點、環境、擺設,茶器是否華麗、圓潤、亮麗,是否由名家製作等等,僅僅追求一點,便是品茶時的「清靜之心」。由此可見,侘寂追求的是一種無需繁華,不要裝飾,直指本源的精神。

現在的「侘」是對以下事物的否定:富有、富貴、華麗、巧言令色、鮮豔、豔麗、豪華、豐滿、繁瑣。相反,可以用以下詞彙來表示「侘」的概念:貧困、睏乏、樸直、謹慎、節制、冷瘦、枯萎、老朽、寂寞、幼拙、簡素、幽暗、靜溢、野趣、自然、無聖。 

侘寂描繪是的殘缺之美,殘缺包括不完善的、不圓滿的、不恆久的,當然也可指樸素、寂靜、謙遜、自然……它同佛教中的智慧一樣,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這個詞用語言來表達時,有很廣的包容性。

侘,其意義也在不斷發展變化,由描述某種悲傷荒涼之事,逐漸變為描述某種有意的謙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侘,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侘之人可以「用更少做更多」,滿足於擺脫物質牽絆的生活。

單獨的寂,指的是時間的自然演進,從而領悟到所有的一切都會變老,容顏不再依舊。然而,被稱為寂的事物是莊嚴而又優雅地面對老去的。寂的中心理念就是真實。

京都有一家著名餐館,叫「草鞋屋」。這家餐館的客廳歷來不用電燈,以點燃古老的燭臺而廣為人知。今年春天,我走進這家久違的餐館一看,不知何時又換成了紙罩電氣座燈。我問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回答說去年。「很多客人反映,蠟燭太暗,沒辦法這才改成這個樣子。有的客人喜歡老樣子,我們就送上燭臺。」我此行是專為戀舊,所以請他們換上燭臺。這時候我感到,日本的漆器之美,只有在這朦朧的微光裡才能發揮到極致。草鞋屋的客間是小巧的「四疊半」茶室,壁龕的柱子和天棚等設施都泛著黑黝黝的光亮,使用電氣座燈也還是感到黯淡。如今再換成更黯淡的燭臺,燭火搖曳,燈影裡的飯盤、飯碗,一眼瞅去,驀然發現這些塗漆的餐具變得幽深、厚重起來,具有先前無可比擬的魅力。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發現漆這種塗料,並摯愛漆器的光澤,這不是偶然的。

往期內容回顧 -

內容或品牌合作請聯繫

zuitaoci@qq.com 或主編微信 zui-taoci

更多陶瓷內容,點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光陰之美,不舍晝夜|陰翳禮讚
    不 光舍 陰晝 之夜 美。
  • 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
    》一書中寫道:我們的祖先被迫在昏暗的屋內起居,不覺間便在陰翳中發現了美,最終出於美的目的而利用起陰翳。《陰翳禮讚》是日本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的名篇,圍繞「日本人何以鍾愛暗淡的光線」一題,探究了日本人的生活美學,幽默深刻、耐人尋味,出版以來深受全球讀者歡迎,是每一個想要考究日本美學之人的聖經。出版人、俳句作者谷村鯛夢這樣評價:世界級文豪,谷崎潤一郎。其等身之著作中,《陰翳禮讚》被視為評論、隨筆類作品集大成者。
  • 陰翳禮讚
    「美,不存在於物體之中,而存在於物與物產生的陰翳的波紋和明暗之中。」
  • 重讀《陰翳禮讚》:設計聖經的4個啟示
    編輯手記:著名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所著的《陰翳禮讚》可謂是啟發無數設計工作者的「設計聖經」。他從身邊接觸的事物出發,字裡行間直白地傾訴自己對於陰翳之美的追求。它像是一本設計聖經,文章中對於那些「暗」的大力讚美,隱藏在光亮背後的汙垢、陰影、暗色紛紛化身為「美」的具體表現物。那是一種含蓄的,體會著物體經歷時間流逝後,變得汙濁或是殘缺後,讓人所感嘆的獨特美感,亦是日式審美中的「侘寂」之美。
  • 日本的陰翳禮讚,在日本生活後,感受的更加真切
    ——谷崎潤一郎 《陰翳禮讚》 我也是來到日本後,才了解到原來這就是陰翳禮讚。以前在日劇,在電影,在動漫,總會見到類似的場景風格。 「美不存在於物體之中,而存在於物與物產生的陰翳的波紋和明晴之中。」
  • 《陰翳禮讚》| 一種生活態度.
    聽馮唐講書《陰翳禮讚》,這是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隨筆集。
  • 《陰翳禮讚》暗影浮動
    >私人會所、雪茄菸鬥咖啡、遊艇帆船、旅行攝影、養生美食✎主編私人微信:1647037587以下為《陰翳禮讚谷崎的小說世界充滿荒誕與怪異,在醜中尋求美,在讚美惡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義。他的散文世界則洋溢著濃鬱的日本風,耽溺於陰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悅與民族的風情。其代表作另有隨筆集《陰翳禮讚》,小說《鍵》和《少年滋幹的母親》等。
  • 經典閱讀 《陰翳禮讚》
    >作者:谷崎潤一郎 譯者:李尚霖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年7月定價: ¥32.00 內容簡介《陰翳禮讚》是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的散文隨筆集,集中收錄了《陰翳禮讚》、《說懶惰》、《戀愛與色情》、《厭客》、《旅行的種種》、《廁所的種種》六篇美文
  • 讀書|《陰翳禮讚》緩慢的感悟
    所謂美,常常是由生活實踐發展起來的,被迫住在黑暗房子裡的我們的祖先,不知何時在陰翳中發現了美,不久又為了增添美而利用陰翳。
  • 陰翳之美
    暗淡的光線孕育出了陰翳的審美情結與文化。」今日好書推薦——《陰翳禮讚》三宅一生的「陰翳」系列服裝,安藤忠雄對日本民居中「光與影」空間氛圍的提煉,黑川雅之的器物設計...而這本關於日本美學的經典讀物《陰翳禮讚》,居然出自一位小說家——谷崎潤一郎先生之手。也正是由於此,作者在描述對於美的體驗時,那種語言的細緻、精準、對細微感受的貼切細膩的比喻,真讓人不禁拍手稱讚。書中作者從個人體驗分析了關於日本民族為何偏好黯淡空間、黯淡顏色的由來。
  • 美 什麼是陰翳美,他說了算!
    年底,傳世的《陰翳禮讚》再版。所謂光陰之美,不舍晝夜。當下的人,常在談論日本美學,但又有幾人真正識得陰翳之美呢;燈火通明,恍若白晝,哪裡才能再見陰翳之趣呢?谷崎潤一郎說得很透徹了。因為光碟機散了陰翳之美,陰翳之美正是日式美學的獨特之處。何為陰翳之美?谷崎潤一郎用了一整篇文字來細細說明。這便是《陰翳禮讚》。谷崎潤一郎態度鮮明而濃烈:人們煞費苦心地照明,消滅死角的陰影,卻不知這和日本房屋的審美觀念勢不兩立。廣大幽深的庇簷會讓日本建築如同一把傘,房間內部的陰影深淺不一,呆在這樣的房間裡不會感到時間的逝去,能更好地認識「悠久」。
  • 為了體驗谷崎筆下的陰翳之美,我們做了一款最文藝的涼蓆
    說到具有東方特製的「美學」概念,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在《陰翳禮讚》一書中提到「陰翳之美」,可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種:美,不存在於物體之中,而存在於物與物產生的陰翳的波紋和明暗之中。竊以為我們東方人常於自己已有的境遇中求滿足,有甘於現狀之風氣,雖雲黯淡,亦不感到不平,卻能沉潛於黑暗之中,發現自我之美。
  • 日式陰翳之美——傳統建築篇
    「日本居室的美與否,完全取決於陰翳的濃談,別無其他秘訣。」  日本文豪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美源自於生活體驗,在沒有電的時代,居住在幽暗的房屋中的日本人不知何時在陰翳中發觀了美,從此這種審美意趣便深深植根於日本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這一篇讓我們一起探尋日本傳統建築的陰翳之美。
  • 手工甜品的陰翳之美
    最近讀谷崎潤一郎的書《陰翳禮讚》,對他在書中所描述的那種在幽暗中所呈現的柔靜之美深有感觸。
  • 陰翳論
    陰翳這個詞究竟意思是不是像Wabisabi一樣不可說的意會為日本的某種審美取向呢?那麼先探索一下陰翳的字面意思吧在漢語裡,陰翳的記載摘取:《醉翁亭記》中有「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中間的陰翳大致指的是樹蔭。那麼 單單去解讀一個」翳 「字《楚辭 離騷》百神翳其備降兮。翳,蔽也。
  • 陰翳之美——光影之中的東方禪意美學
    而這種美,在光影的變化下才可以展現出來。試想一下,在陽光難以照射的客廳猜側建築土庇簷,附著在廊緣上,進一步遠避日光。庭院裡反射過來的障子,靜悄悄映射進室內。這牆壁上光明活晦暗強過任何裝飾,看都看不夠。陰翳之美就是空寂之美。
  • 日本文化的精髓:陰翳——所謂「物哀美」
    眾人以為美為何物?提到日本,人們無一不會想到櫻花,而提到日本的美,人們眼前具象化的總是櫻花吹落的場景,櫻花的轉眼消失也恰恰體現出了日本人所鍾情的一種獨特的美,我們將其稱之為陰翳之美。什麼樣的美能被稱為陰翳之美呢?請環顧您置身的環境,若是在一間屋子之內則必然有較為明亮之處,也有較為幽暗之處。假若現在是天黑之時,電燈下面必然是明亮的,而屋子的角落則必然有陰影的存在。
  • 陰翳是欲望的別樣
    ●●●美並不存在於物體,而存在於物體之間的陰翳與明暗之中。陰翳美是間接光線產生的幽暗之美,身處其中,會覺得溫潤、沉穩和寂靜。如果你願意,她能引導你去體會禪的況味,那是一種更靠近靈魂的美。他在《陰翳禮讚》一書中,闡釋了日本文化中的陰翳之美。但其實,在中國文化中,早有「陰翳」之美一說。在現代的美學詞典中,被形象地敘述為「繁枝茂葉投在地面上的光影。」而在日本近代以來形成的美學中,「陰翳」一詞,訴說的理念,有隱晦、含蓄、朦朧之美。
  • 美太露骨就俗氣,往裡收斂才有色氣
    東方人的這種美,谷崎潤一郎在《陰翳禮讚》中已經揭示過——屬於「陰翳之美」,指的是東方美那種微微往裡收斂的敏感、豐富、具有情味的特性。《陰翳禮讚》是日本文豪谷崎潤一郎的美學隨筆集,圍繞東方和西方文化的差異,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建立了一個東方的豔麗官能美與陰翳古典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