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昏昧時,什麼事都做不成,如果你寫文章,拿著筆在那裡發呆,看書看不到兩頁就困了,全與孫悟空的師弟豬八戒一樣,悶住了,全在昏昧中。雖然有時看你眼睛是睜開的,但是人在昏昧中。佛教的念經為什麼敲木魚?是睡覺時要像魚一樣不閉眼睛,敲木魚有警覺性,要修行人晝夜長明。如果頭腦終日昏昏,一天到晚在細昏沉中,他生來世的果報是白痴,是笨人;變豬則是笨豬,變狗、變鳥則是笨狗、笨鳥。昏沉有這樣可怕,不能擔當任何事。
俗話說「事業看精神」,一個真做事業的人,有學問的人,是有超過常人的精力,這精力是由意氣、志氣來的。如果一個土匪拿槍逼你,三天不準你睡,你睡就槍斃你,你當然絕不敢睡了,就有堪任性了。因為你要保命,精神就來了,所以精神是越用越出,頭腦是越用越靈活的。有人說:「唉!不行呀,我身體不好」,一看就知道這是個懶傢伙。像我碰到這種人,絕不叫他做事,因為他「無堪任性」,不能擔任工作的。一分精神,一分事業;一分精神,一分學問,人都是這樣來的。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
但是人很奇怪,身體弱的人頭腦都好,試看《孟子·盡心章》裡:「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一個有病的人,因為經常在病苦中,身體沒有其他的活動,所以會多思想、會搞學問。體力好的人,運動得錦標的,要他寫兩篇,他很吃力。這兩件事,不可得兼;體能好,智慧又高,文武俱全的人太少了。學問、德業好的人多半體弱多病,這是事實。所以何必要求太過呢?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孔子說,從前我聽了一個人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年紀大了、人生經驗多了,聽了一個人說的話,還要觀察觀察他的行為。我們從生活和教學的經驗中體會,便可知孔子這樣的話,是說他從前看到一個人,有思想、有才具,便相信這個人將來一定有成就——「聽其言而信其行」。後來他發現並非如此,一個人即使有才具、有學問,但沒有良好的體能、沒有充沛精力,也免談事業。一個人做事業,必須要強健的體力,飽滿的精神。所以孔子說,對人生看法有了改變,天下事實在並不簡單。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卻一輩子做不好事業,因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夠。所以曾國藩的相法便說:「功名看氣宇,事業看精神。」有道理!
整理自《論語別裁》
------------
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鑑》這一部書。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論,不同其他的相書。他說:「功名看氣宇」,就是這個人有沒有功名,要看他的風度。「事業看精神」,這個當然,一個人精神不好,做一點事就累了,還會有什麼事業前途呢?「窮通看指甲」,一個人有沒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與人的前途有什麼關係呢?絕對有關係。根據生理學,指甲是以鈣質為主要成分,鈣質不夠,就是體力差,體力差就沒有精神競爭。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這種人體質非常弱,多病。「壽夭看腳踵」,命長不長,看他走路時的腳踵。我曾經有一個學生,走路時腳根不點地,他果然短命。這種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聰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實。「如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一個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說話是否有條理,這種看法是很科學的。
很多人頭容易昏沉,頭腦不清楚,智慧不夠,定力不足,雜念多,反應慢,這都是腦不健康的表現。腦很重要,就像中國人說的:「一分精神,一分事業」。譬如說中國有些藥說補腎,其實補腎就是補腦,腎跟腦連在一起。讀醫學要特別注意!如果認為只是補腎,那是個大笑話。
有人氣質太虛,就是腦力不夠,定力不夠,身體也不好,所以走路腳跟不踮地,做事情也是腳跟不踮地。氣不夠,還要補氣,把氣好好補起,腦力、定力一切會好起來,氣充足了,運氣也會好,一個人氣充足了運氣就會好起來,財源就會發了。財氣財氣,財也來,氣也來。你看那個不得志的人,或者生意失敗的人,一看氣色就知道了;你看要去借錢的人,連話也講不出來,告訴你,就是氣癟了的樣子。。
中國道家有幾句話:還精補腦長生不老;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練神還虛。證人至少有一個,我做證人。我九十歲現在的記憶力,比年輕時還要好,精力也更好。不過有時候,中國人一句老話,倚老賣老,故意跟你們裝胡塗。比如說,那些跟我很久的人知道,六七十歲時,我的頭髮比現在白得多了,現在白頭髮少了。這就是告訴大家,生命靠自己保養,保持健康長壽,甚至想健康長壽,必須要學靜。我們大家要修養要學靜,最高的原理,不靠別的方法,就是反省觀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斷的觀照觀察自己。譬如我們知道這個妄想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已經沒有了,未來還沒有來,說現在也沒有了。所以你靜下來的時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個知性看到妄想,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沒來,就看著現在,當下即空。常常這樣反省、體會,時間一長,你就會空靈了。如果你把握這個空靈,越把握得久越好,這個把握久了以後,你的身心、腦力、體力什麼都轉變了。照那個原理,生命是可以改變的。
整理自《論語別裁》《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習禪錄影》《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
(獨家新書,現書發售)簡體版《金粟軒紀年詩》收錄南懷瑾先生1932年至2009年間五百八十七首詩詞,讓讀者更了解隱藏於詩裡的南師學思與禪機慧識,及其人生各階段的行誼。上海書店出版社。
*****
(獨家新書,現書發售)《懷師--我們的南老師》,簡體字版初次在大陸印行。
******
歡迎關注公眾訂閱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本公眾號,及同名今日頭條「頭條號」和同名新浪博客相關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整理首發。「原創作者:南懷瑾」。歡迎分享文章至「朋友圈」,歡迎閱讀過往文章(點擊查看歷史消息進入)。轉載請註明本公眾號名稱。
(蘋果用戶樂意讚賞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