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一個人精神不好,做一點事就累了,還會有什麼事業前途呢?

2021-02-13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當你昏昧時,什麼事都做不成,如果你寫文章,拿著筆在那裡發呆,看書看不到兩頁就困了,全與孫悟空的師弟豬八戒一樣,悶住了,全在昏昧中。雖然有時看你眼睛是睜開的,但是人在昏昧中。佛教的念經為什麼敲木魚?是睡覺時要像魚一樣不閉眼睛,敲木魚有警覺性,要修行人晝夜長明。如果頭腦終日昏昏,一天到晚在細昏沉中,他生來世的果報是白痴,是笨人;變豬則是笨豬,變狗、變鳥則是笨狗、笨鳥。昏沉有這樣可怕,不能擔當任何事。

俗話說「事業看精神」,一個真做事業的人,有學問的人,是有超過常人的精力,這精力是由意氣、志氣來的。如果一個土匪拿槍逼你,三天不準你睡,你睡就槍斃你,你當然絕不敢睡了,就有堪任性了。因為你要保命,精神就來了,所以精神是越用越出,頭腦是越用越靈活的。有人說:「唉!不行呀,我身體不好」,一看就知道這是個懶傢伙。像我碰到這種人,絕不叫他做事,因為他「無堪任性」,不能擔任工作的。一分精神,一分事業;一分精神,一分學問,人都是這樣來的。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古人對孔子這兩句話,似乎都曲解了。據我的研究,這兩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這根木頭的內部本來就已經腐壞了,你再去在他外面雕刻,即使雕得外表很好看,也是沒有用的;「糞土之牆」,經螞蟻、土狗等爬鬆了的泥巴牆,它的本身便是不牢固的,會倒的,這種裡面不牢的牆,外表粉刷得漂亮也是沒有用的。等於房子爛了,你把他整理起來,像用現代的三夾板、甘蔗板、壁紙一敷,走進去看看很漂亮,但架子鬆散,這是不對的、靠不住的。

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身體不好,只好讓他多休息一會,你們對他不要有太過的要求。這個道理,我是從學生中體會出來的。因為我有幾個學生,能力好、智慧高,他的才能見解,老實說我都佩服他。但要命的是,交給他一件事情,一個月都沒有消息。罵他嗎?不忍心。實際上他三天兩天就患感冒,一天到晚都必須與床為伍,沒有精神,只好躺下來睡覺。我才發現「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不是說他壞,而是他的底子太弱了。

但是人很奇怪,身體弱的人頭腦都好,試看《孟子·盡心章》裡:「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一個有病的人,因為經常在病苦中,身體沒有其他的活動,所以會多思想、會搞學問。體力好的人,運動得錦標的,要他寫兩篇,他很吃力。這兩件事,不可得兼;體能好,智慧又高,文武俱全的人太少了。學問、德業好的人多半體弱多病,這是事實。所以何必要求太過呢?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孔子說,從前我聽了一個人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年紀大了、人生經驗多了,聽了一個人說的話,還要觀察觀察他的行為。我們從生活和教學的經驗中體會,便可知孔子這樣的話,是說他從前看到一個人,有思想、有才具,便相信這個人將來一定有成就——「聽其言而信其行」。後來他發現並非如此,一個人即使有才具、有學問,但沒有良好的體能、沒有充沛精力,也免談事業。一個人做事業,必須要強健的體力,飽滿的精神。所以孔子說,對人生看法有了改變,天下事實在並不簡單。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卻一輩子做不好事業,因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夠。所以曾國藩的相法便說:「功名看氣宇,事業看精神。」有道理!

整理自《論語別裁》

------------

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鑑》這一部書。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論,不同其他的相書。他說:「功名看氣宇」,就是這個人有沒有功名,要看他的風度。「事業看精神」,這個當然,一個人精神不好,做一點事就累了,還會有什麼事業前途呢?「窮通看指甲」,一個人有沒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與人的前途有什麼關係呢?絕對有關係。根據生理學,指甲是以鈣質為主要成分,鈣質不夠,就是體力差,體力差就沒有精神競爭。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這種人體質非常弱,多病。「壽夭看腳踵」,命長不長,看他走路時的腳踵。我曾經有一個學生,走路時腳根不點地,他果然短命。這種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聰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實。「如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一個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說話是否有條理,這種看法是很科學的。

很多人頭容易昏沉,頭腦不清楚,智慧不夠,定力不足,雜念多,反應慢,這都是腦不健康的表現。腦很重要,就像中國人說的:「一分精神,一分事業」。譬如說中國有些藥說補腎,其實補腎就是補腦,腎跟腦連在一起。讀醫學要特別注意!如果認為只是補腎,那是個大笑話。

有人氣質太虛,就是腦力不夠,定力不夠,身體也不好,所以走路腳跟不踮地,做事情也是腳跟不踮地不夠,還要補氣,把氣好好補起,腦力、定力一切會好起來,氣充足了,運氣也會好,一個人氣充足了運氣就會好起來,財源就會發了。財氣財氣,財也來,氣也來。你看那個不得志的人,或者生意失敗的人,一看氣色就知道了;你看要去借錢的人,連話也講不出來,告訴你,就是氣癟了的樣子。。

中國道家有幾句話:還精補腦長生不老;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練神還虛。證人至少有一個,我做證人。我九十歲現在的記憶力,比年輕時還要好,精力也更好。不過有時候,中國人一句老話,倚老賣老,故意跟你們裝胡塗。比如說,那些跟我很久的人知道,六七十歲時,我的頭髮比現在白得多了,現在白頭髮少了。這就是告訴大家,生命靠自己保養,保持健康長壽,甚至想健康長壽,必須要學靜。我們大家要修養要學靜,最高的原理,不靠別的方法,就是反省觀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斷的觀照觀察自己。譬如我們知道這個妄想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已經沒有了,未來還沒有來,說現在也沒有了。所以你靜下來的時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個知性看到妄想,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沒來,就看著現在,當下即空。常常這樣反省、體會,時間一長,你就會空靈了。如果你把握這個空靈,越把握得久越好,這個把握久了以後,你的身心、腦力、體力什麼都轉變了。照那個原理,生命是可以改變的。

整理自《論語別裁》《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習禪錄影》《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

(獨家新書,現書發售)簡體版《金粟軒紀年詩》收錄南懷瑾先生1932年至2009年間五百八十七首詩詞,讓讀者更了解隱藏於詩裡的南師學思與禪機慧識,及其人生各階段的行誼。上海書店出版社。

*****

(獨家新書,現書發售)《懷師--我們的南老師》,簡體字版初次在大陸印行。


******

歡迎關注公眾訂閱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本公眾號,及同名今日頭條「頭條號」和同名新浪博客相關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整理首發。「原創作者:南懷瑾」。歡迎分享文章至「朋友圈」,歡迎閱讀過往文章(點擊查看歷史消息進入)。轉載請註明本公眾號名稱。

(蘋果用戶樂意讚賞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老師:做大事的人能任勞更能任怨
    他不受騙,罵我,誤會我,我不生氣;讚美我,恭敬我,我也不會高興,這些都如夢如幻。整理自《圓覺經略說》---------------最難的是「勞而不怨」。大家常說,做事要任怨,經驗告訴我們任勞易,任怨難,多做點事累一點沒有關係,做了事還挨罵,這就吃不消了。但做一件事,一做上就要準備挨罵,「勞而不怨」,我覺得難在任怨。
  • 南懷瑾老師:面相識人的奧秘,根骨輕靈是有道之相
    有些人有條有理;有些人說了半天,主題還沒有講出來。一個人處事有沒有條理,在言語中就可以看出來。 它所包含看相的理論,不同其他的相書。他說:「功名看器宇」…就是這個人有沒有功名,要看他的風度。「事業看精神」,這個當然,一個人精神不好,做一點事就累了,還會有什麼事業前途呢?
  • 南懷瑾老師:我每晚必做的準提施食法
    等於世間事,答應了人家以後一定要言而有信,持之以恆,所以發願做了以後就不要停止。  施食的好處:臨命終時,心無恐懼。學佛的人,最基本的布施是先培養自己的心地,叫你天天布施錢糧是做不到的,每天施幾粒米,花不到一毛錢,惠而不費的事,這功德應做得來吧!準提法的施食法是我加以整理濃縮的最簡單的施食法。
  • 南懷瑾老師,食譜裡有一道菜,專門治祛溼
    父親的食譜裡有一道牛肉湯,專門祛溼,他很鍾愛,而且自己還會做。一天,窗外正下著綿綿細雨,馬有慧女士笑呵呵地邀請大家快去品嘗一下父親的手藝。等他們趕到廚房一探究竟的時候,發現父親正在親自下廚,燉牛肉湯。他做的牛肉湯香味四溢,牛肉燉得很爛,湯很鮮美,而且清而不渾,大家都說味道好極了。喝完牛肉湯,大家身上暖烘烘的,渾身舒暢,紛紛讚嘆:「老師不僅廚藝高,而且寄養生於食療,妙處多多。
  • 南懷瑾老師:我每天晚上必做的施食法,從不間斷
    【南懷瑾老師念誦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五、觀想準提佛母,自頂而入,與己合一。 等於世間事,答應了人家以後一定要言而有信,持之以恆,所以發願做了以後就不要停止。  施食的好處:臨命終時,心無恐懼。學佛的人,最基本的布施是先培養自己的心地,叫你天天布施錢糧是做不到的,每天施幾粒米,花不到一毛錢,惠而不費的事,這功德應做得來吧!準提法的施食法是我加以整理濃縮的最簡單的施食法。
  • 南懷瑾:懂了易經,遇事一佔就能看到未來!易經的兩大重點——時間與空間
    換句話說,佔也是一種領導學,帝王要懂得領導學,便一定要懂得《易經》,然後所講的話,所做的事,才能「吉事有祥」。做領導的人,一切行為都要戰戰兢兢,不能做一點壞事。所以做領導的人很麻煩,被領導最好,就像平常所講的一個人被愛才是最幸福的,愛人是痛苦的,所以要永遠被愛。人生最幸福的就是一輩子做兒女、做學生的人,當老師並不舒服。所謂「變化云為,吉事有祥」,就是盡做好事,不能做一點壞事。
  • 南懷瑾: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在他看來,海峽兩岸流著同樣的血,有著同樣的精神內核。無論是教育子女還是教育學生,南懷瑾都儘可能地傳授一生所學,但更重要的是,他會教給子女和學生做人的道理,教他們愛國敬業,告訴他們人要有一身正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 南懷瑾:面相識人的奧秘!
    南懷瑾老師通過儒道佛等中國傳統各家對面相的看法,從另一個側面闡述了面相識人的奧秘,看後餘音繚繞、欲罷不能。我們這裡有的朋友喜歡看看相啊,算算命啊,其實命和相也都是可以改的,所以中國人看相有一個大原則:「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逐心滅。」比如說一個人相很好,碰到什麼問題,忽然心中恨恨的,想要殺人,這時,他身上的細胞,他的臉相都會變了。
  • 【健康】南懷瑾:一個人為何千萬不能抖腳
  • 南懷瑾先生:相由心變,看面孔就曉得人的個性思想
    所以一個人心理的現象表現在每人身上。——《我說參同契》講到觀察人的道理,我們都知道看相算命,尤其現在很流行。這兩種事,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就是世界各國,有所謂義大利相法、日本相法,等等。由此可見任何國家民族,都很流行。講中國人看相的歷史,那很早了。
  • 南懷瑾老師:男女沒有不漏精漏氣的,在第二天要這樣做提振精氣
    所以我經常說,修道是一門大科學,而且是綜合性的科學,包括了中西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哲學乃至政治學,沒有哪一樣不懂,不是兩個腳一盤就叫做學佛。所以大家要注意,漏精與不漏精之間,講起來細得很。假使漏單,第二天就要打坐,生活飲食都要注意,所以在家有夫婦關係的人,一點調治不對就出問題。
  • 南懷瑾老師:面對變化命運不同的三類人
    末等人是跟著人家屁股後邊轉,人家變了你不能不變,一般普通人就是如此,這些也就是末等人了。 宇宙萬事一定要變,在將變未變之間,把握住這個機會,因勢利導,才是第一等智慧。這就叫「通變之謂事」。 注意啊! 「功業見乎變」,這就是大權變之道,佛學也叫權變。權,就是要知道方法來應變;佛學還有個名稱叫「權巧」,要懂得巧妙。領導學就是做人的道理。假使你把根本做人的道理把握住了,就把握住領導的道理了。什麼是領導?人都做不好,還能談什麼領導?像趕公共汽車,跟在汽車後邊黑煙裡罵的人一樣,那有什麼用呀!
  • 南懷瑾老師:有人懷疑盤腿打坐對人體的健康有礙,這是誤解!
    因為洋人高鼻子藍眼睛說的,我們也跟著說對啦。譬如說這個人身體非常虛弱,他今天學道是想救命治病,所以學打坐。能不能當神仙不管了,至少打坐這個修養現在醫學比做冬眠治療,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學動物一樣靜下來,也就是物理、生理自我治療的一種方法,所以打坐對治病、對身體健康,只有幫助而沒有壞處。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是聖人,菩薩,隱士,國學大師,還是騙子?
    默默的為民族,為國家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當然,還有少數人稱他為蟊賊騙子……我們回過頭去,重新審視南懷瑾老師的一生。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堪稱傳奇。二、師者風範,桃李天下南懷瑾老師的學生門人,更是遍及世界各地。
  • 南懷瑾老師:氣脈不是道但又非打通不可,這是為什麼呢?
    什麼奇經八脈、三脈七輪的;這一關打通了,那一關打通了;搞氣脈的,搞打坐的,都不是真正的禪定。這是什麼道理?因為搞氣脈的,都是受生理感覺狀況支配,如果不能超越生理感覺狀況,而以為這就是道的話,那就錯了。換句話說,這個道在哲學基礎上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因為有身體存在,當身體健康的話,才能生起氣脈變化,如果沒有身體,還會有氣脈變化嗎?
  • 南懷瑾老師:數息使心念靜下來就馬上進入隨息
    不要忘記,不要幫忙,這就是隨了嘛。並不是跟著氣跑,只是看著它,聽其自然。外面的一切你還都知道,並不是不知道哦!如果有點昏沉,也知道自己昏沉;旁邊在亂想,也知道亂想,可是呢,這個呼吸跟念頭還是合一的。這樣的經驗有沒有啊?諸位,有嗎?(答:一下子而已)對了對了,這是老實話,你這樣講老實話,我就好講下去了!有人問你偷過沒有?你說格老子偷過,有什麼了不起啊!錯了再改嘛!
  • 一天什麼都沒幹,反而感覺很累,其實是你覺得自己做的事沒有意義
    到底是什麼原因,總是感覺很累呢?心理學家認為,你感覺自己沒做什麼,其實是你覺著自己做的事沒有意義,不是因為你沒有做事。看一場電影,消耗的精力和製作一個文案差不多,刷朋友圈的時候,不知不覺幾十分鐘就過去了,而你手動列印一篇文檔也就半個小時。
  • 南懷瑾兒子:我父親每算必準的四個原因
    於是,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好像生活中沒有什麼事情能使父親吃驚,什麼事情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一樣。其次,從對待人生的態度上來說,《易經》上講人生,基本上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吉、兇、悔、吝」,人生中如意事不過只有四分之一,而大部分時光都是在痛苦中度過的,人生中的任何事都無法逃脫這四個字。
  • 南懷瑾老師: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陽氣不夠、陰氣很盛
    「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這是講一天當中陽氣的變化,不是講氣候;是講我們生理上生命的氣,配合天地是一樣的原則。太陽一下去就睡覺,太陽還沒有上來就起床,這是講農業社會。什麼叫平旦呢?天還沒有亮快要亮的時候,這時是生命氣的迴轉,到了中午是陽氣最盛,就是太陽當頂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