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梅內伊是伊朗的精神領袖,魯哈尼是總統,內賈德是前總統,伊朗所謂的總統都只不過是宗教最高領袖的傀儡,領袖有罷免總統的權力,神權至上。很難想像,21世紀除了梵蒂岡居然還有其他宗教國家。伊朗內部應該會發動政變,權利應該會進行改革和分配。當然伊朗的國策和外交不會改變,這是作為民族宗教和地緣政治綜合考量。
有人是可以威脅到哈梅內伊的統治的,即使內賈德也根本就不是一個能量等級。不管國內還是國際對內賈德的從政沒有肯定,只是他對美的強硬態度倒是給全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沒有政治根基和強硬的教派背景及伊朗國家政教合一的體制,決定了內賈德執政的吃力和難以持久。再說,無論如何一個國家也不能允許自己的二把手跟一把手不團結一致,這對於民族和國家的團結和形象都是極具破壞力的,所以內賈德能夠執政已經是奇蹟,他根本就不可能走得更遠。
內賈得和哈梅內伊是兩階級的人,根子上不是一路,內賈的是巴列維王朝時期的大學生,接受的巴列維思想,與宗教教旨主義格格不入,之所以服從哈梅內伊,是形勢所迫,思想上並不認可。內賈德是強硬派的代表,他上臺只能讓衝突更激烈。魯哈尼和之前的哈塔米能擔任總統,就是伊朗希望可以緩和同西方的關係,求得發展的空間。
只要哈梅內伊支持魯哈尼,內賈德就沒有希望。其實伊朗總統就是其他國家總理的角色,但是出國訪問都是總統頭銜,伊朗政教合一,精神領袖是伊朗最高司令,大權在握。伊朗總統和宗教領袖的矛盾,主要是平民要求世俗化和宗教勢力不願意放棄權力的矛盾。從未來看,宗教領袖遲早要被推翻的 這是人類發展的結果。美國表面上政教合一,總統要向上帝宣誓,但基督教根本不敢、也沒有能力插手政權。
現在伊朗鷹派要求對美國、以色列開戰,是死路一條。美國的武器殺傷力是伊朗的一百倍以上,伊朗無法還手。而且美國領土離伊朗有1萬多公裡,伊朗打不到,伊朗只能接受現實,只有俄羅斯和中國的幫助下,伊朗國家和人民才安全。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應該與哈梅內伊聯起手從長計義,採取與美國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遊擊戰打法,不能硬碰硬,畢竟伊朗的軍事實力不如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