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1+2」選科,「物地生」真是最佳組合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2020-12-22 花小妹談教育

高一期末考試將要來臨,伴隨著是高一學生面對選科問題,河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高中學校是文理分科,學生比較容易選。

而河北、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是實行新高考「3+1+2」選科,歷史和物理需要選擇一門,物理、化學、政治、地理需要選擇兩門,12種選科組合,這讓眾多學生和家長不知該如何下手選擇。

為了更好地選科,找出對孩子最有利的科目,很多家長也去聽了一些教育專家的演講會,希望能汲取到更好的建議;然而最近有位家長問老師:「選擇物理+地理+生物真的是最佳組合嗎」?

高考「3+1+2」選科,共有12種組合,物理+生物+地理這個選科組合確實比較好,據福建、廣東、河北、湖南、湖北、重慶、江蘇等7地選科數據,學生選生物科目平均佔比是64.44%,選地理科目平均佔比是55.65%,選物理科目平均佔比是55.30%,這三門科目高居所有科目前3名,那麼為何這麼多學生選擇「物地生」或這個組合有什麼優勢呢?其實,這個組合的確是最佳組合,它有三大優勢。

第一優勢:保障了高考報考專業

高考「3+1+2」選科,選擇的科目跟專業相關性比較大,比如985高校公布的選科要求,基本上工科專業都要求選擇物理科目,並且有的大學金融、會計、計算機類、數學類等專業也要求必須選擇物理,可以說想上985高校的工科專業,那最好選擇物理科目,否則考生考700分也可能上不了985大學的熱門工科專業。

其次像報考醫學、電子信息、交通運輸、電氣工程、土木工程等專業都是需要學習物理的,因此選擇了物理科目,95%以上專業都可以報考了,保障了報考專業,考生填報專業和大學選擇性比較多。

不過物理科目堪稱是高中最難的學科,特別容易拉分,高一學生選擇科目時一定要認真考慮,想好未來報考專業方向再去選科決定,避免因為物理成績太差而選擇了物理導致整體學習成績不理想,那就得不償失了。

第二優勢:學習地理和生物相對化學和政治比較簡單些

高考「3+1+2」選科,歷史和物理是按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地理、生物、化學、政治是賦分制計入高考成績,選擇「2」時自然以容易學習的科目為主,而對高一學生來說,地理、生物的成績都不差,畢竟這兩門科目只要掌握了基礎知識,就很容易拿高分。

不像政治,需要背誦及關注時政;也不像化學,不僅要背元素之間的反應,更要寫出準確的化學公式,而且還有推理題、計算題,學習難度比較大;而地理、生物也需要記憶、需要理解,可學習難度不是很大,很容易拿高分,並且學好地理,對以後了解大自然風光也有幫助;選擇生物,也能了解下基本醫療防護措施吧,因此高中生選這兩門科目人數較多。

第三優勢:選「物地生」有利於學生「勞逸結合」高效學習

其實高考「3+1+2」選科,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做「減法」選科,首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科目,如果你想學習工科,就選擇物理,否則就選擇歷史即可,這樣12種組合就剩下6種組合了,政治、地理、生物、化學四門選二比較簡單,挑出自己擅長的學科就行了,但是請大家不要全選擇理科或文科,學習難度比較大。

物理+地理+生物這個組合可以讓學生更高效學習,加上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只有物理和數學屬於計算類科目,其它科目都要靠理解和記憶,並不難,這樣有利於學生勞逸結合,事半功倍。

高考「3+1+2」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這個組合確實是最佳組合,不過選科時要根據個人未來職業規劃和個人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千萬不要盲目跟隨。

主要提醒一點,不管選擇「物地生」還是「歷生化」,選科前一定要想好未來大致報考專業方向,因為物理這門科目真的與大學專業緊密相連,想學醫學、電子信息、電氣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運輸、能源動力工程、機器人工程、人工智慧等等專業,各大學都要求選擇物理科目,所以大家選科時要想清楚專業方向,而且更要選擇有利於高考成績的科目,畢竟考大學還需要看分數,你說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物地生」是新高考的最佳組合嗎?聽聽高三老師怎麼說,你就懂了
    首先需要在歷史和物理這兩科裡面選擇一科,然後在物理、化學、地理和政治這4門科目裡面選擇兩門,大概共有12種選科的組合。其中「物理+地理+生物」這個組合成為很多人選科模式,那麼這個組合真的是新高考模式的最佳選擇嗎?針對於這個問題,一位有著資深經驗的高三老師就說出了答案。
  • 新高考「3+1+2」模式,12種組合,「物地生」遍地跑,其它怎麼辦
    眾所周知,不管是新高考的「3+3」模式,還是「3+1+2」模式,都與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有著截然不同。就拿試點省市最多的「3+1+2」模式來說,可供學生選擇的組合就多達12種。12種不同的組合,也就意味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物理和歷史2選1,地理、生物、化學、政治4選2。到底怎樣選,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觀點。
  • 湖北新高考選科:你為什麼建議物地生組合呢,扎堆了也不好?!
    最近有家長說,你為什麼一直建議選物地生組合呢?扎堆了好嗎?朋友們可以看看各省的選科數據吧,數據來源於網絡,也許準確度有待考量,但是江蘇之前大面積棄選化學、政治的事情是真的,有棄選選科,必然有香餑餑學科。
  • 新高考3+1+2各省選科人數曝光,詳細盤點各種組合的優劣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 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 最受歡迎的竟是這一科...2021屆新高考選科解讀如何選考才會成為最終贏家?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推薦,物化生是最佳組合,理科生仍然佔優勢
    自從新高考模式開始執行,3+1+2選科模式就被大家所熟知。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新高考改革方式,時刻關注與高考密切相關的內容。新高考模式實行之後,已經沒有文理科之分,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3+1+2模式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必修,物理歷史選一個,地理政治化學生物選兩個,這樣的選科方式豐富了學生的選擇,避免了只有物化生和歷政地兩種上課模式。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十分贊同該選科模式的執行。說到新高考,就不得不提到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英必修,在剩餘六門課程中選修三門。雖然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新高考選科 01 新高考,你了解嗎?新高考區別於傳統高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取消文理分科,實行選科 2、選科目前有兩個模式:3+3模式和3+2+1模式 3、實行「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
  • 大學想學外語專業,新高考3+2+1如何選科?
    新高考3+1+2政策是新的高考模式,隨著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四個省份之後,2021年後,河北、福建、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也實行新高考模式。那麼,新高考後,很多同學對今後發展方向比較迷茫,以前嘛就是簡單的文科、理科,大家選擇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新高考不一樣,新高考「3+2+1」模式中,「3」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兩門。
  • 山東、浙江等新高考6選3省份:高中生如何選科最吃香?
    新高考政策正在穩步進行中,一些學校在高一下期便要開始進行選科了。那麼,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是什麼呢?2021年高一學生怎麼選科是最有利的呢?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本文將做具體解答。一、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高考新模式3+1+2
  • 新高考選科 | 選科組合「物化生」和「物化地」的特質分析
    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 明顯的理科組合。物理+化學+生物選科組合可以覆蓋97.4%的專業,可以說是最標準、最傳統、最純淨的「理科生」方案。同時地理也是文科中的最強理科方案。
  • 新高考物化生選考熱度居高不下,組合優劣一覽無遺!
    往屆選考情況索引 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是「3+3」和「3+1+2」兩種新高考模式中都存在的組合,選考比例很高,且多為學霸。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物化生在兩種新高考模式下的選考數據情況。
  • 新高考物化生及物化地選科分析,新高考的最終受益者就在這!
    導讀:為幫助廣大家長及考生了解各選科模式優劣,選擇最適合的選科組合,自主選拔在線特意推出新高考所有選科模型解讀的系列文章。上期推出《新高考物化政選科分析,專業覆蓋率高達98%》,這期我們來分析純理科組合—物化生及物化地兩個組合有什麼優劣、適合什麼考生以及推薦的專業及院校。
  • 新高考12種選科組合「利弊」分析(3+1+2)
    該組合報考的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 劣勢:政治與另外兩科關聯度不大,需要記憶背誦的內容非常多,是偏文學科中難度較大的。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選擇人數少,有的學校開班不多,配備的師資力量也可能較弱。
  • 想要報考師範專業,新高考下怎麼選科更有優勢?看看班主任怎麼說
    但是2021年的高考,不同於往年的高考,因為有8個省份,將在這一年開啟新高考模式,這就是說不再區分傳統意義上的文科生和理科生,而是採用這選科的模式,學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科目。想要報考師範專業,新高考下怎麼選科更有優勢?
  • 新高考「3+1+2模式」,怎樣選科成績更高?純文、理組合不受歡迎
    但是,前兩個批次採用的全部是3+3模式進行的考試,2021年這8個省份,將要採用的是3+1+2的模式。區別去前一種模式,學生除了語文數學必須要考之後,還需要在物理和歷史這兩個理科中選擇一個才行,之後再在剩下的科目中選擇2個科目進行考試。
  • 新高考選科,想要將來就業前景好,這3中組合最好重點了解一下
    忙碌的日子裡時間感覺總是很快,比如對於高一的老師和學生,猛然抬頭發現這學期都臨近結束了。雖然很多學生還在艱難適應高中學習,但另一大挑戰又來襲,那就是新高考的選科。多種組合,情況複雜,又有賦分問題,一時間確實很麻煩,家長,學生都一頭霧水,但無論如何都要選。選科的本質,是學生的生涯規劃,和未來的職業選擇有關。於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變成了如何選科,有哪些組合大學畢業後更好就業。在此,以3+1+2模式下的選科組合為例,下面三種組合是相對來說更好就業的組合。
  • 「3+1+2」選科人數爆大秘密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 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 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680分無緣北大,新高考模式「政史地」不能選?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1977年10月份我國舉行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至今已經有43年的歷史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考也在不斷完善,比如文理分科後的學業水平測試、比如文理不分科分為ABC等級選考等等,不斷暴露問題不斷改進,近年施行新高考模式3+1+2組合形式。」
  • 新高考選科記住這八點,選科不用愁,保你選到最佳組合
    新高考改革後,很多學生家長在選科上犯了愁,六選三,哪三科才是最佳組合?一般在選科上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是為了想報考某一類專業,還是純粹為了提分,明確好為了什麼,再遵循這八點原則,小三科就很好選擇了。1.無論高考怎麼改革,成績都是第一位的,嚴重拉後腿的科目,無論是真的喜歡還是適合什麼專業,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要選,不然很拉後腿。2.想報軍校,物理、化學、政治一定要選其中之一選物理最佔優勢,其次是化學,最後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