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12種選科組合「利弊」分析(3+1+2)

2020-12-26 騰訊網

首選科目為物理的6個組合特點

#物理組特點:

主要以報考理工科專業為主,文科類專業相對較少;

物理組可報的專業範圍一般都很大,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也不是很討厭物理,物理組是不錯的選擇;

一般來說,物理組報考的人數比歷史組多,高校招錄人數也多,高中開設的班級也多一些。

01

物理+化學+生物

優勢:未來可報考專業多,純理組合,學科單一,此方案總體記背少,重理解,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學科之間關聯大,能互相促進。

劣勢:理科學霸聚集地,競爭異常激烈,高中三年學科難度也是逐漸加深,想拿高分不容易。

推薦人群:

1.理科邏輯思維能力優於文科水平;

2.目標是重點理工類院校。一般院校對理工類專業要求首選科目為物理,再選科目是化學/生物,也有部分重點院校再選科目要求「化學+生物」。

02

物理+化學+地理

優勢:地理一直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偏理科目中,地理難度不大。該組合專業選擇廣,學科比較相近,跨度不大,學習中能分配更多精力在物理和化學上。

劣勢:選地理的人數在各省市相對較多,該組合也是偏理學生最喜歡的組合之一,報考人數多,競爭壓力大。

推薦人群:

1.善於獨立研究、思考問題;

2.對自然科學有較濃厚興趣,地理成績比生物成績好。

03

物理+化學+政治

優勢:選這個組合的同學一般是想讀理科,但不想學生物,同時政治是目前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學政治,大學公共課也有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該組合報考的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

劣勢:政治與另外兩科關聯度不大,需要記憶背誦的內容非常多,是偏文學科中難度較大的。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選擇人數少,有的學校開班不多,配備的師資力量也可能較弱。

推薦人群:

1.物理、化學成績比較好;

2.對於背誦較為擅長,兼具較好的文科思維能力;

3.對未來步入大學有著明確的計劃,有考研準備。

04

物理+生物+地理

優勢:總體上看,偏理科目中,地理和生物相對簡單且不需要大量背誦,學習較輕鬆。

劣勢:物理較難,高分不易得。生物和地理是成績中上等學生選擇最多的一個組合,競爭比較激烈,不易拉開差距。由於生物和地理之間的學科關聯度不高,大學可報考的專業數量比之前的組合稍少一些。

推薦人群:

1.物理成績好,邏輯思維較強;

2.其他科目成績一般,地理、生物相對不錯,沒有明確的職業傾向。

05

物理+生物+政治

優勢:生物難度比化學略低,同時政治對未來考研有幫助。選擇該組合人群較少,競爭壓力一般。

劣勢:物理、政治不易拿高分,三門學科關聯度不高,平時學習難度較大,未來可選專業相關度也不高。選擇該組合人群較少,有些院校很難單獨為該組合學生設計走班課程時間表,不利於學生的學習。

推薦人群:

1.物理成績不錯,想選擇理工類專業深造,但化學成績不好;

2.政治成績好;

3.對單獨學科可選專業情有獨鍾,例如與生物相關的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農學、醫學等。

06

物理+地理+政治

優勢:這個科目組合更像物理成績不錯的文科生,為了不浪費物理的高分,以及物理可以報的專業範圍,做出不得已的選擇。報考人數不多,競爭壓力一般。

劣勢:與「物理+生物+政治」學科組合劣勢情況相似。

推薦人群:

1.物理較好,化學、生物弱;

2.文科相比理科整體有優勢,但成績屬於中等水平。

首選科目為歷史的6個組合特點

#歷史組特點:

主要以報考偏文專業為主,少量理工科專業可選;

可報考專業範圍相對較窄。報考歷史組的同學最好能確定自己以後的專業和職業方向為人文社科類;

相比物理,歷史學習容易一些,是擅長記憶背誦的學生能發揮優勢的學科。

選科組合各有利弊,沒有「最好「,適合自己的就是最佳選擇。

01

歷史+地理+政治

優勢:傳統的純文組合,與初中知識有聯繫,學習適應比較快。

劣勢:學科比較單一,背誦記憶量大,可報專業比例低,專業報考很受限制。

推薦人群:

1.明確未來報考專業屬於人文社科類,例如法學、新聞學、藝術設計學等;

2.歷史、地理、政治成績相對不錯。

02

歷史+地理+化學

優勢這個組合文理適中,可報專業比例在歷史組中較高,地理和化學更偏理科思維,重理解,記憶背誦壓力小。

劣勢: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專業之間銜接較少,整體來說,專業報考受限。

推薦人群:

1.對物理不感興趣或物理成績不理想;

2.邏輯思維較為清晰,不擅長文科記憶背誦。

03

歷史+地理+生物

優勢:地理和生物是比較容易的,對背誦記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相對較低。

劣勢:學科跨度較大,可報考的理工類專業少。該組合是很多歷史組同學的選擇,競爭壓力較大。

推薦人群:

1.歷史、地理、生物成績相對不錯;

2.對單獨學科可選專業情有獨鍾。

04

歷史+政治+化學

優勢:歷史組可報專業比例最高的組合。歷史和政治之間學科關聯性較強,能相互促進。化學比較難學,所以該組合報考的人數不會太多,競爭壓力一般。

劣勢:兩文一理組合,學科間差別較大,需要學生靈活調整學習思維。由於化學也是學霸聚集地,想拿高分不容易。部分名牌大學的工科專業要求選物理,即使選了化學,選擇的工科專業也很有限制。

推薦人群:

未來報考專業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類,選化學主要是因為該科成績比較好。

05

歷史+政治+生物

優勢:歷史和政治之間學科關聯性較強,能相互促進。生物在偏理科目中相對比較容易,也是很多文科強理科弱的學生的選擇。

劣勢:文科學霸聚集,未來能報考的專業還是以人文社科為主,理科可報專業極少。

推薦人群:

1.歷史、政治、生物成績相對不錯;

2.記憶背誦能力強,但不想局限於文科思維的學生。

06

歷史+化學+生物

優勢:選擇的學生一般是想讀理科,但物理成績不好,「被迫」選擇了該組合。化學與生物學科之間關聯度高,能相互促進,將來能報考更多的偏理專業。

劣勢:選擇歷史組,未來可選擇的偏理專業比較少,而歷史和化學屬於文理科中等難度學科,化學和生物又是學霸喜歡選擇的科目,所以整個組合想拿高分不容易。

推薦人群:

1.未來報考專業是與化學、生物相關;

2.物理成績不佳,但化學和生物成績不錯;

3.對歷史感興趣。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聯繫原出處。封面圖片來自邑石網。高考網尊重版權,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與管理員聯繫處理。

相關焦點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3+1+2各省選科人數曝光,詳細盤點各種組合的優劣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 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 最受歡迎的竟是這一科...2021屆新高考選科解讀如何選考才會成為最終贏家?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 新高考「3+1+2」模式,12種組合,「物地生」遍地跑,其它怎麼辦
    眾所周知,不管是新高考的「3+3」模式,還是「3+1+2」模式,都與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有著截然不同。就拿試點省市最多的「3+1+2」模式來說,可供學生選擇的組合就多達12種。12種不同的組合,也就意味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物理和歷史2選1,地理、生物、化學、政治4選2。到底怎樣選,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觀點。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區別於傳統高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取消文理分科,實行選科 2、選科目前有兩個模式:3+3模式和3+2+1模式 3、實行「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
  • 高考「3+1+2」選科,「物地生」真是最佳組合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而河北、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是實行新高考「3+1+2」選科,歷史和物理需要選擇一門,物理、化學、政治、地理需要選擇兩門,12種選科組合,這讓眾多學生和家長不知該如何下手選擇。高考「3+1+2」選科,共有12種組合,物理+生物+地理這個選科組合確實比較好,據福建、廣東、河北、湖南、湖北、重慶、江蘇等7地選科數據,學生選生物科目平均佔比是64.44%,選地理科目平均佔比是55.65%,選物理科目平均佔比是55.30%,這三門科目高居所有科目前3名,那麼為何這麼多學生選擇「物地生」或這個組合有什麼優勢呢
  • 新高考選科各組合分析
    新高考3+1+2按物理和歷史兩條線各有六個選科組合,共計12個組合,那具體的各個學科組合優劣怎麼樣呢,來具體分析一下。一、物理組六種組合為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政,物生地,物生政,物政地1,物化生組合此組合為傳統的純理組合,三門學科聯繫較密切,在學習中學生不會有太大的思維跳躍,適合理科思維比較強的學生選擇。
  • 新高考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最優選是哪個?
    面對新高考選科,不少考生家長一籌莫展,是選我所愛?還是選我所長?選科不僅關係著高中的學習生活,更關係著高考志願填報及未來就業方向。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選科部分組合優劣勢分析,幫助大家快速選擇、不再糾結。
  •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推薦,物化生是最佳組合,理科生仍然佔優勢
    自從新高考模式開始執行,3+1+2選科模式就被大家所熟知。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新高考改革方式,時刻關注與高考密切相關的內容。新高考模式實行之後,已經沒有文理科之分,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3+1+2模式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必修,物理歷史選一個,地理政治化學生物選兩個,這樣的選科方式豐富了學生的選擇,避免了只有物化生和歷政地兩種上課模式。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十分贊同該選科模式的執行。說到新高考,就不得不提到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英必修,在剩餘六門課程中選修三門。雖然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
  • 大學想學外語專業,新高考3+2+1如何選科?
    新高考3+1+2政策是新的高考模式,隨著浙江、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四個省份之後,2021年後,河北、福建、遼寧、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也實行新高考模式。那麼,新高考後,很多同學對今後發展方向比較迷茫,以前嘛就是簡單的文科、理科,大家選擇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新高考不一樣,新高考「3+2+1」模式中,「3」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兩門。
  • 新高考「3+1+2模式」,怎樣選科成績更高?純文、理組合不受歡迎
    但是,前兩個批次採用的全部是3+3模式進行的考試,2021年這8個省份,將要採用的是3+1+2的模式。區別去前一種模式,學生除了語文數學必須要考之後,還需要在物理和歷史這兩個理科中選擇一個才行,之後再在剩下的科目中選擇2個科目進行考試。
  • 新高考選科物化地組合分析,新高考學霸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新學期開始,新高一、高二馬上面臨選科規劃和決策問題。應廣大考生、家長需求,自主選拔在線微信公眾平臺特開通【新高考選科指導】系列文章,以期為大家提供有效的幫助。第02期,我們為帶大家一起了解下物化地組合。
  • 新高考物化生及物化地選科分析,新高考的最終受益者就在這!
    導讀:為幫助廣大家長及考生了解各選科模式優劣,選擇最適合的選科組合,自主選拔在線特意推出新高考所有選科模型解讀的系列文章。上期推出《新高考物化政選科分析,專業覆蓋率高達98%》,這期我們來分析純理科組合—物化生及物化地兩個組合有什麼優劣、適合什麼考生以及推薦的專業及院校。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 做好選科規劃,才能確保孩子在未來高考時拿到更好的分數,獲得更多的選擇籌碼和機會。 在高考3+3模式,和3+1+2兩種模式下,我們馬上用大數據統計結果告訴你,孩子怎麼選科,可以實現分數最大化?
  • 為了考研,新高考「3+1+2模式」硬選政治?沒必要!
    隨著新高考的改革,高考選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職業發展,最近有不少家長諮詢這樣一個問題,未來小孩準備考研或者考公務員,那麼新高考「3+1+2模式」應該怎麼選科,要不要選政治?如果選了政治劃不划算?新高考「3+1+2模式」中,包含政治的選科組合包括物生政、物化政、物地政、史生政、史化政、史地政六種,從專業覆蓋率上看,物生政、物化政、物地政幾乎所有的大學專業都能報考,而史生政、史化政、史地政三種選科可報考的專業覆蓋率相對比較低,尤其是傳統的文科組合,有將近一半的大學專業是不能報考的,因而選政治的話,首選科目要儘量選擇物理,這樣並不會影響高考志願的填報。
  • 「3+1+2」選科人數爆大秘密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 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 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2021新高考第1年,高中班主任:這3種組合易「吃虧」,儘量別選
    新高考2種不同的模式 1、3+3模式 這個模式比較簡單,學生們除了主要科目數學 2、3+1+2模式 這個模式相對前者來說,就沒有那麼的「自由」了,除了必須要考的語文數學還有英語之外,學生需要在歷史還有物理兩個科目中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新高考物化生選考熱度居高不下,組合優劣一覽無遺!
    往屆選考情況索引 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是「3+3」和「3+1+2」兩種新高考模式中都存在的組合,選考比例很高,且多為學霸。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物化生在兩種新高考模式下的選考數據情況。
  •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水漲船高、化學地位尷尬,怎樣選科才最合理?
    文|晗媽教育指南自從新高考3+2+1模式實施以來,全國的家長以及考生都在為「選科」發愁,因為選科關係到的不只是,選擇哪門學科能拿高分,科目選擇不好還會影響到志願填報,對專業和大學影響巨大。新高考3+2+1模式,取替了原有的語數外+文綜或者理綜,改為其餘6科任選的模式,而這6門學科,卻有著12種組合,就是這12種組合,讓學科之間產生了變化,有些學科地位上升,有些學科地位尷尬。
  • 新高考「物化生」組合的優勢有哪些?哪些專業不能報考?
    2021年是第三批共八個省份開始正式實施新高考,採用「3+1+2」高考模式,即語數英三門必考科目+物理、歷史兩門首選科目(二選一)+化學、生物、地理、政治四門次選科目(四選二)。相比「3+3」模式,「3+1+2」高考模式選科組合減少很多,共有12中選科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