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育派對
參加過今年高考的學生,都是「勇士」,因為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不僅高考報考的人數比去年增加了40萬人,今年的高考還被稱為了「史上最難」。
不過,今年也是很多地區實行傳統高考的最後一年了,從2021年開始,高三學生們就要迎來「新高考模式」了。不過今年已經有6個地區,採用新高考模式進行考試了,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山東和海南、浙江。
新高考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很多人都了解傳統的高考模式,學生們幾乎在剛上高一之後就會分為「文科生」還有「理科生」了。高考要考試的科目都是固定的,學生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
這是這樣的高考模式下衍生了一個 「弊端」,就是學生沒有選擇的科目,因為不用考試,直接就不學了。所以新高考模式的產生,主要是為了緩解「應試教育」下的不可避免的一些弊端,促進學生可以全面的發展。
新高考2種不同的模式
1、3+3模式
這個模式比較簡單,學生們除了主要科目數學、語文還有英語是必須要考的之外,剩下的3個要考的科目學生可以自行選擇。不過這個模式可能是因為太過於「自由」了,很多學生都放棄了選擇物理這個科目。
這樣的現象直接「違背」了新高考模式的初衷,所以一開始決定使用這個模式的一些地區,紛紛換了另外一種模式,不過依然有一小部分的省市選擇這個模式進行新高考。
2、3+1+2模式
這個模式相對前者來說,就沒有那麼的「自由」了,除了必須要考的語文數學還有英語之外,學生需要在歷史還有物理兩個科目中,選擇一個科目考試,之後再在剩下的科目中,選考3個,這樣也就增加了選擇物理科目的人數。
2021新高考第1年,高中班主任:這3種組合易「吃虧」,儘量別選
在新高考模式下,盡然是可以組合自由的選考,那麼自然就是要把自己的優勢最大化,將自己的高考成績提高,選擇自己最擅長的科目也行,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還是有一些組合方式比較吃虧,學生們儘量別這樣選擇。
1、傳統理綜和傳統文綜
所謂新高考,學生竟然已經可以自己選擇科目了,那麼自然要將自己的優勢放到最大,如果別人都是組合選科的方式,你還停留在傳統選科的組合方式下,那麼自然還是要吃虧的。
可能有很多學生會說,我本身就是文科比較好,理科一竅不通,或者是理科比較好,文科不喜歡學,那麼這種情況在新高考模式下,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因為你沒有選擇的科目,還是要參加考試的。
不過沒有選考的科目不會計入高考成績,只不過會計算等級,如果等級不高,那麼高考中很多學校擬都不能報,所以學生需要在高一的時候全面學習,之後進行選擇,儘量避開純文科和純理科。
2、物理+地理+政治
如果你是理科偏好的學生,選擇了一個物理還兩個文科科目,那麼就會比較吃虧了,因為文科地理這個科目並不是很好學,政治又是完全需要背誦的科目,難免最後成績不能最大化。最好是兩個理科加一個政治,因為政治主要是依靠背誦,也容易獲得滿分。
如果是文科偏好的學生更不建議這樣選擇了,因為物理還是比較難的,如果想要將成績最大化的話,但是想要把一科文科換掉的話,不妨考慮一些生物。
3、物理+化學+地理
這個組合真的有點自己為難自己的意思了,想要將成績最大化的話,換掉生物也不要選擇地理,因為地理的難度也是比較大,很可能起不到將成績提高的效果。不妨選擇政治學科,只要好好背誦,基本上拿到滿分的可能性也是比較高的。
新高考模式學生要改變學習方法
1、全面學習
在這個模式下進行考試,對於學生們來說是比較嚴重的考驗,因為學生必須要全都學習,不然計算等級的科目,也會是你想要報考名校的「絆腳石」。
所以學生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多花費一些時間,認真學習所有的科目,不過可以適當的有一些側重點。
2、擅長積累
現在要學習的科目變多了,學生到了最後複習的時間,要複習的科目也變得多了。那麼如果最後把知識全部都堆在一起學習的話,難免就會有一些「手忙腳亂」。
所以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要擅長積累,把每一個科目都學到位,最好做到每日都可以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的科目、重點知識,準備一個錯題本,方便隨時查缺補漏,提高學習效率。
最後:
在新高考模式下還有一點學生們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大學報考的專業是有高考選考要求的,畢竟今年大熱的醫學類的一些專業,基本上都是要求學生要選考物理的,甚至一些專業還需要學生物理、化學和生物都選擇。
同理很多文科的專業也有這樣的要求,這一點學生們要提前了解,找到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的選考要求,別等到最後報考的時候出了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