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2020-12-12 騰訊網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

做好選科規劃,才能確保孩子在未來高考時拿到更好的分數,獲得更多的選擇籌碼和機會。

在高考3+3模式,和3+1+2兩種模式下,我們馬上用大數據統計結果告訴你,孩子怎麼選科,可以實現分數最大化?

01

3+3高考模式

3+3高考模式省份: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在「3+3」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20種:

第一個「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第二個「3」,指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六個科目中任選3門。

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分析

在2020屆高考中,選考化學、物理、地理三科的人數最多,生物、歷史和政治選考人數較少。

2020屆考生是第一批進行選科的考生,這個選考情況將會對2021和2022屆考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再看看北京西城某市重點高二預選科的數據統計:

物理:86.1%

化學:57%

生物:69.7%

歷史:25.8%

地理:41.5%

政治:18.3%

該校期中考試各科實際選考比例如下:

物理:85.7%

化學:54.9%

生物:68.6%

歷史:28.4%

地理:43.1%

政治:20.2%

北京市重點高中裡,從選考人數上來看,物理第一,且人數遙遙領先;生物第二,化學第三,地理第四,歷史第五,政治第六。

物理、化學和生物,當仁不讓地成為學霸廝殺的主戰場。不僅學科難度高,競爭更是激烈。

於是有些各科均衡的學霸,除了選擇物理確保專業方向,剩下的兩科避免同時選擇化學和生物,從而避開和其他學霸的正面衝突,且在新高考第一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20北京高考第一名的王同學,考了722分,她選考的三科是:物理、歷史、地理。她選考的3科都拿到了滿分。另悉高考第二名選的競爭最為激烈的物理、化學、生物,而第三名則選了政治。

所以,如果化學和生物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其實可以考慮選擇一門文科,減輕一下競爭壓力,享受到賦分的紅利。

上海新高考選科數據分析

通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發現了三門選考科目的「黃金定律」:

1. 和北京一樣,物理、化學是學霸廝殺主戰場,難度高,競爭大。

2. 低分段考生偏愛選考歷史、政治,各科均衡的學霸選擇這兩門,可能獲得超出預期的高賦分。

3.地理、生物正成為選考的「大眾情人"。

另外,據大數據統計顯示,上海高考滿分660,580+(目標清北復交及頂尖985高校)的學生中:

物理學科選考人數高達84.53%!學霸雲集、競爭最激烈!

生物、地理、化學三個科目選考人數比較平均,趨於一致,佔比60%以上!

頂尖牛娃選科政治、歷史的人數極少,歷史12.37%,政治僅有6.73%!

一些3+3地區的學校,甚至要求學生在地理、生物中必選1到2科,以減小高三後期複習壓力!

02

3+1+2高考模式

3+1+2高考模式省份:遼寧、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重慶

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

「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下表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科數據。

整體來看,物理成為考生中選取最多的科目。

1. 傳統理綜(物化生)、文綜(史地政)組合仍是熱門。

本文梳理各省份選科組合的平均佔比(除江蘇外)情況如圖:

從以上數據來看:

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更受歡迎,這可能與其專業覆蓋率廣及就業熱度高有關;

緊隨其後的就是史政地和物生地選擇人數最多,這兩個科目一個偏文一個偏理;

而史地生及史化政選考人數最少,從學科特點來說,原因可能在於學科之間學習關聯度很弱,很難兼顧。

2. 江蘇奇特的選科趨勢,根本原因出在「棄化學」?

江蘇選科情況較其他省市差異大,單科選考數據佔比不均衡,導致了連選科組合趨勢都變得清奇起來。

下面我們看下江蘇2021屆新高考各選科組合的佔比情況:

從上述數據來看,江蘇省選考物理、生物、地理人數最多,竟然達到了45.69%,而只有極少部分人選考了歷化地、歷化生和物生政三個組合。

甚至歷化政、物化政出現了無人選考的情況。

為什麼化學遇冷?

因為在新高考模式下,化學成了最吃虧的學科。

因為如果你選了物理作為你的必選科目,又在剩下的科目裡挑了化學,那麼就很有可能遇到神仙打架的情況。

2019年江蘇就曝出了學生避開化學的問題,很多高中為了保證升學率,乾脆不開設化學學科,甚至有中學為了保證本科率,在學生選科時刻意誘導學生避開化學。

化學受到冷落的同時,生物、地理反而成為選科的「香餑餑」。

我們今天重點分析一下這個組合。

和化學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難度還是要低一些的,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為專業選擇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為得分的重要方式。

不過現在生物和地理成為了成績中上等學生選擇最多的一個組合,競爭也變得更為激烈。

在賦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選擇這一組合可能也沒有優勢可言。

03

各科學習情況及對應專業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越早定下來越好,最好高一就能確定。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以下對各學科學習情況及對應專業做出分析,供大家選科時參考。

物理

物理專業的覆蓋面是六門學科當中最廣的,高達92%,而且其中相當多一部分的理工類專業,要求必選物理。

必須要強調,物理是孩子綜合能力的「試金石」,還是頂尖大學的敲門磚。

對於想讀工科的孩子來說,只要物理成績尚可,儘量不要棄物理。

物理對應的專業分類,基本包括了當下就業率較高的大部分領域:

理論與應用力學、地球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機械類、信息與電子科學類、核工程與核技術學、航空航天類和武器類、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力學、材料科學類、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子科學類、海洋科學類。

化學

化學選考人數正在逐年下降。

化學對應學科專業分類包括:和工程類、生物科學類、地質學類、醫學技術類、林業工程類、公眾衛生與預防醫學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應用化學、化學與製藥類、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大體來看,如果不想學醫或者不想從事製藥、材料、化工等領域的工作,化學成績又一般孩子,可以考慮棄化學,選擇花費時間相對較少的生物或者地理。

地理、生物

生物和地理毫無疑問是最熱門的兩門學科,民間一直有這樣的笑談:

「從三加一時代(舊高考)邁入三加三時代(新高考)後,物理化學跌落了神壇,地理生物站了上去,政治歷史靜靜地看著他們折騰。」

地理生物選考人數連年攀升,正在成為當之無愧的選科大戶。

這兩門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考生基數大,和初中基礎關聯不大,只要高中期間用心學好好準備,誰都有勝出的可能。

分開來說,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學科內容相對接受簡單,而且內容多以記憶性知識為主。對於原來偏理科的學生來講,地理學習更容易上手和簡單,相對學習的時間也較短。

而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整體難度在數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學習,性價比較高。

歷史、政治

選科人數總趨勢基本持平,低分段的人選擇的多,高分段學生選擇的少。

有些人是為了避開學霸選的政史,但也有不少人對政史是真愛。

但是這個組合名校的熱門專業基本報不了,更不要惦記那些以理工類聞名的學校了。

而且政治、歷史這兩門學習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開放性存在,拿高分並不容易。

總結一下新高考選科策略:

高一上儘量各科均衡發展,並逐漸在高一下確定出優勢科目。

高二上確定選科,早明朗,早發力。

如果有非常明確的一個職業傾向,就按照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進行選科。

如果有某幾個職業傾向,選科要兼顧興趣與特長,最後的確定建議以分數為先。

選科除了參考當下分數,還要考慮該科的學習效率、精力投入和學科潛力。

如果沒有任何的職業傾向,在能力所及時,儘量選擇物理,畢竟純文或偏文組合可報考的專業較少。

選科儘量一次到位,避免中途更換,浪費時間和精力。

綜合自|網絡

本文由北京四中網校(ID:etiantian-com)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BLA BLA TIME

( 互 · 動 · 時 · 間 )

整理數據不易

希望對孩子們選科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 新高考選科成為準高一生的大難題?學長學姐告訴你選科有多麼重要!
    相信不少同學、家長會對新高考選科感到非常困惑和為難,而作為過來人的學長學姐們最有發言權,他們的選擇是新高一生的前車之鑑。 快來看看家長、學長學姐以及和你同樣面臨新高考選科的同學們到底有什麼想說的吧!
  • 新高考政策改革,高一新生如何選科?這四個科目最值得選
    新高考改革政策已經在多個省份相繼開始實行,隨之成為考生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新高考打破了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再實行文綜、理綜模式,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科目參加高考。面對比較陌生的新高考「6選3」或「3+1+2」模式,很多家長和考生都感到頭疼,一時不知道該選擇哪三個科目。
  • 高一文理分科,選文科好還是理科好?高中老師:做好這3點更重要
    河南、四川、安徽、江西等地高一學生是進行文理分科,選科比較容易,而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廣東、山西、遼寧、福建等地高一學生選科會比較難,因為這些省市實行新高考「3+1+2」模式。其實文理分科要比「3+1+2」選科容易的多,可是學生和家長也需要做好這3點。
  • 2017-2020六門選考數據大對比:這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五、地理科目重難點深度解析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經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在趨勢中發現了上海市小三門的選考黃金定律選考物理的大學專業覆蓋面高達92%2020年物理選考人數回升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大學專業對於物理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絕大部分理工類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而絕大部分文史類專業則沒有選考要求,選考理化的考生無論是高考成績還是專業選擇的廣度上都有不小的優勢,而選考文科的考生,將在志願填報時受到較大的限制。
  • 高一文理分科時,到底選文還是選理好?看完再做決定也不遲
    高一要進行文理分科的時候,選文還是選理或許將是孩子的第一次分水嶺,如果選了一個孩子擅長的,那就意味著孩子容易學得進成績,更容易提升。雖然現在不少省份已經實行新高考政策,將採用不分文理科的方式進行選課了,但是也還有大部分的省份是按照原來的模式進行的。
  • 山東、浙江等新高考6選3省份:高中生如何選科最吃香?
    新高考政策正在穩步進行中,一些學校在高一下期便要開始進行選科了。那麼,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是什麼呢?2021年高一學生怎麼選科是最有利的呢?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本文將做具體解答。一、高一六選三最佳選科?
  • 高考「3+1+2」選科,「物地生」真是最佳組合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高一期末考試將要來臨,伴隨著是高一學生面對選科問題,河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高中學校是文理分科,學生比較容易選。而河北、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是實行新高考「3+1+2」選科,歷史和物理需要選擇一門,物理、化學、政治、地理需要選擇兩門,12種選科組合,這讓眾多學生和家長不知該如何下手選擇。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文|小玉說 「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2020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公布!化學、地理更受北京考生青睞
    2020年,是北京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今年,北京考生選考情況如何?哪些科目更受考生「青睞」?考生選科會考慮哪些因素?一起來看詳細內容!△2020年北京新高考選科數據目前,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在內的14個省市啟動了高考綜合改革,高考綜合改革是一項探索性改革,沒有先例可循,因此需要先行先試、探索完善。發現問題並不斷調整完善改革方案,本身就是改革試點的價值所在。
  • 新高考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最優選是哪個?
    面對新高考選科,不少考生家長一籌莫展,是選我所愛?還是選我所長?選科不僅關係著高中的學習生活,更關係著高考志願填報及未來就業方向。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選科部分組合優劣勢分析,幫助大家快速選擇、不再糾結。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2021年新高考,物理地位上升,化學、政治地位尷尬,應如何選科?
    文/教育一角從2021年開始,全國範圍內將有8個省份開始實行3+1+2模式新高考。而面對高考改革,學生和家長在選科方面,可能就犯了愁。畢竟已經沒有了傳統的文理分科,取而代之的是歷史、物理任選其一,其餘4科再選2科的選科方式,這對於考生們來說也是比較糾結的。因為是第一年高考改革,也有人形象的將2021屆的高考考生稱之為「小白鼠」,相信經過21年高考之後,考生們在選科上也有了經驗參考。
  • 新高考模式,這2科入選學生最想選的科目,學生:因為容易拿高分
    文/木木寶貝育兒記 今年的高考剛剛結束,又有一批學生要進入高中為高考努力,然而在未來的一年裡,會有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實行新高考政策,其實新高考政策的實施,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更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和特長,這樣就能在高考當中獲得更高的分數,未來也能有更好的發展
  • 新高考元年觀察:選科地理最熱 突出考查核心素養
    除考試科目外,新高考的「新」還體現在成績換算、選科要求、報考科類、錄取批次、劃線辦法和志願設置規則等方面。「3+3」形象地展示了高考總分的組成,即語文、數學、外語3科原始分數與學業水平等級考試3科等級分數相加。其中,語數外原始分滿分均為150分,等級考試科目轉換為等級分每科滿分為100分。
  • 680分無緣北大,新高考模式「政史地」不能選?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因為剛上高一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並不了解,很難去做出這麼重要的決定,往往就會根據以前文理分科模式去選擇,要麼選「物化生」要麼選「政史地」,介於兩者之間的即文又理的科目選的比較少。新高考模式下,過來人不建議選「政史地」的原因原因一:可選擇性有限在文理分科那個時代,文科主觀題比較多難考高分,但是每年的本科分數線都比理科要高20分左右,這也是限制文科生的一種手段,因為高校對於文科生的需求量也比較小。
  • 新高考:想棄選「物理」,賦分制下的中等生怎麼選科更合適?
    尤其是將進入高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們來講,未來的高中三年是至關重要的,三年後的高考將決定著他們的命運。新高考已經試點了幾年,首先是「3+3」由於物理的越冷,又改成了「3+1+2」。但是不管怎麼改,也改變不了物理在高中所有科目中的難度地位。一、為何棄選「物理」?
  • 新高考模式下,學生選科需要注意些什麼?未來職業發展規劃要重視
    2021年高考將迎來大變革,有8個省份將迎來新高考模式,這8個省份採用的新高考模式是3+1+2的模式,這對廣大的考生來講,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挑戰。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們將不會再面臨文理選課的難題,但是,也還是會有選擇,因為這需要學生們在規定的範圍內自主的進行選擇科目。
  • 新高考改革下「好提分」教你選科如何選
    好提分高考衝刺:在高考改革的形式下,目前大多數高中生面臨的實際困難是:除了語數英三門主課外,新高考改革地區還需要從6門科目中選3科。到底如何選擇?讓自己的分數最大化嗎?新舊高考成績的絕對含義完全不同,不宜也不只能僅僅計算最高分。在舊的高考時代,如果你的分數比我高一點,就可以進入清華大學。如果我的分數低你一分,可能就不會上不了。但是在新的高考時代,儘管文理學科不分,但是分數的絕對含義卻完全不同。分數的價值更多地取決於選課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