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很少看朋友圈,但是吉利星瑞上市的那晚我被刷屏了,所有人震驚的不是新車造型,而是11.37-14.97萬元的車係指導價。被官方扣上「超大杯」帽子的吉利星瑞,就好像星巴克39元的摩卡可可碎片星冰樂一樣,每一口都能滿足你味覺上的所有幻想而且還很足量。可事實真的像廠家宣傳的一樣吊打所有A級競品車麼,吉利榨乾沃爾沃之後誕生的「星」字輩車系就那麼不可一世?
吉利所謂的「超大杯」大在哪裡?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潛在購車用戶都希望獲得更好的駕乘品質,10-15萬元區間的A級轎車便成為了很多家庭的首要選擇。吉利星瑞(車係指導價11.37-14.97萬元)正是抓住了這些人的購車需求和心裡,把價格和配置推到了極致,或者說把最具誘惑力的東西無限放大,比如空間、科技、動力,這三項完完全全是現階段中國消費者購車時無法忽視的因素。
空間大!到底有多大,吉利星瑞的長寬高分別為4785/1869/1469mm,軸距為2800mm,單就外形尺寸來說已然超過自主品牌絕大多數產品,也與合資品牌中銷量不錯的卡羅拉、軒逸、朗逸等車型拉開差距,甚至達到了挑戰寶馬3系、奧迪A4L、奔馳C的維度。
每一次的產品躍遷都伴隨著空間尺寸的越級,好比之前的A級細分到A+級,說不準之後還會有A++級。吉利星瑞爭做「家轎顛覆者」的決心並非我憑空捏造,而是展現在各種領域的全新定義上,為了讓消費者明白這車是真的大,吉利引入了一個全新的尺寸對比維度,就是「輪距尺寸」。
就好比相同車身寬度的轎車,輪距大的那一臺內飾空間大概率會更大。我們都說本田最會玩兒空間,思域的車身寬度是1799mm,前輪距是1547mm,後輪距是1563mm;星瑞的車身寬度是1869mm,前輪距是1618mm,後輪距是1618mm。很顯然,車身寬度和輪距都更佔優勢的星瑞乘坐起來要比本田思域寬敞的多。
以前很少有消費者會去研究家用車輪距和空間之間的關係,現在吉利星瑞帶了節奏,恐怕以後的主機廠上市新車都要玩兒這個梗了。但我認為這個新的概念只不過是讓星瑞多了一個傳播點,讓車主多了一個談資,沒必要拿它死較真兒,坐著舒不舒服不只是空間一項說了算!
動力強!那是有多強?我們都知道吉利收購了沃爾沃,那麼被包養的沃爾沃就得拿出點兒真東西,就比如沃爾沃品牌廣泛使用的Drive-E系列2.0TD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從動力調校上來看應該是T4版本,算是個中等功率調校吧,對於星瑞這款車來說動力足夠了,官方稱百公裡加速時間僅為7.9秒。
說實話在自主品牌這些對手中,星瑞的百公裡加速成績並不是最亮眼的,但是它的排量是最大的,不信你看看榮威、你看看長安,不都是在做1.5T發動機麼,加速再快也是1.5T,在這個2.0T都不算小排量的時代,星瑞又多了一個吹牛的點。
2.0T排量卻有著1.5T的油耗,準確的說是6.7L/100km的油耗表現,正是應了那句老梗「想要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觀眾一聽這車很值啊。不過在座的各位先別著急鼓掌,你沒發現沃爾沃S60上的這套動力油耗也是這個水平麼,而且人家還是用的8AT變速箱,還比你星瑞車子沉,所以吉利是把這個動力照搬過來,完全沒有在油耗表現上進行優化。
說完動力和空間,我們還剩科技沒聊。吉利星瑞作為脫胎於CMA超級母體架構的一員,與更高定位的領克產品一樣都是以FlexRay電子電氣架構為基礎,打造了內部帶寬約10兆/秒的車內神經,也讓星瑞成為同級轎車中,首個支持整車OTA的產品。
啥是OTA?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線升級。星瑞率先實現了「燃油車高度智能化」,充分滿足信息互聯、自動駕駛、大數據云服務等應用生態功能的可持續擴展需求,使其可以像電腦和手機系統一樣即時遠程升級,讓用戶始終保持最新、最潮的體驗,全面提升汽車數字智能化駕駛功能。
智能配置方面,星瑞搭載了L2級自動駕駛技術系統、航機式HUD抬頭顯示系統、APA全自動智能泊車系統帶自動剎停功能、RPA遙控自動泊車、540°全景影像等一系列智能配置。
這些智能配置中最值得一聊的應該是航機式HUD抬頭顯示系統和540°全景影像,先說說這個很有看點但是使用率很低的540°全景影像,能把360度影像做清晰不畸變就完全夠用了,星瑞又不是一臺越野車,犯不上用透明車身吧,噱頭大於實際意義啊。
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航機式HUD抬頭顯示系統,能有效的減少駕駛員低頭看儀表的次數,減少發生車禍的可能。在星瑞上搭載的HUD已不同於以往低成本的單色C-HUD(在HUD上有一塊透明介質作為顯示裝置),而是顯示效果更佳,不必切換視距的彩色W-HUD(直接將畫面投射到風擋玻璃上)。全液晶儀表、HUD、中控屏和手機形成的"四屏交互"概念成為了星瑞未來升級迭代的重要方向。
吉利更關心用戶體驗
如果你以為吉利把星瑞的命運只是壓在了性價比上那就錯了,相反吉利更注重星瑞在用戶體驗上的出類拔萃,否則也不會想出「三不」這種霸王條款!三不指的就是「不試、不比、不賣」,這個條款只是針對限量發售3000臺的星瑞設計師推薦款,很顯然這個配置車型性價比是最高的,否則也沒必要費這麼大功夫去搶購。
如何完成霸王條款呢,「必須試」是要用戶必須前往吉利星瑞授權經銷商門店完成新車試駕;「必須比」是必須與明星合資家轎對比體驗,比如軒逸、卡羅拉、朗逸等車型;之後才能獲得星瑞設計師推薦款的搶購碼,憑搶購碼在吉利汽車官方藍色商城支付訂金,這才算完成搶購。也就是說不完成這些挑戰,即使有錢也買不到「星瑞設計師推薦款」。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星瑞的潛在消費者知道,星瑞在11-15萬元區間產品體驗超越合資品牌,讓你死心塌地的購買星瑞,這算是一種心理暗示麼?
說到體驗,還有一點對正在猶豫要不要買星瑞的用戶殺傷力最大,那就是周全到令人髮指的售後措施,比如"2年7.8折超高保值回購";"4.5年或12萬公裡免費保養和4.5年或12萬公裡保修"。曾經只有日系豪華品牌才玩兒的起的免費保養,現在自主品牌接盤了。你們吐槽的自主品牌汽車不保值的問題吉利也解決了,那就是自己回收,價格比車販子高。4.5年12公裡保修,也是一個保障,基本上很少有人開一輛車超過三年,但是我除外。種種待遇都讓你覺得買星瑞虧不了,體驗很好,這時你可能要衝動消費了,我準備給你潑點涼水。
產品方面有沒有問題隱患
我們都知道吉利星瑞上採用了2.0T+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這套動力組合,這樣的組合在吉利,乃至領克品牌中都是比較少見的搭配。我們都知道雙離合變速箱的優勢就是換擋速度快,傳動效率高,省油等等。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頻繁的換擋很難保證堵車的時候變速箱不過熱,從而出現換擋頓挫反應慢的情況。
其實吉利經常用的變速箱有6AT和7DCT,但是與沃爾沃Drive-E系列2.0T發動機匹配比較不錯的還是8AT,比如星越上的那套,而星瑞用7速溼式雙離合的目的我想更多是壓低成本。根據之前的試駕體驗來看,貌似變速箱「聰明」程度尚可,但可靠性依舊有待後續驗證。
信息來源於車質網
信息來源於車質網
另外,搭載沃爾沃Drive-E系列2.0T發動機的沃爾沃S60就出現過大概率的燒機油事件,主要集中在2016款S60的T4動力版本,很多用戶表示3000公裡左右就燒掉1500ml的機油,這個程度也是比較嚴重的了。如果說吉利只是單純的給星瑞移植了沃爾沃Drive-E系列2.0T發動機,而沒有針對燒機油缺陷進行優化,那星瑞也存在燒機油的可能。
星瑞能動誰的蛋糕?
我們都知道A級轎車市場是用戶基數最大的,它不同於現在火熱的SUV市場,很難出現銷量上的大漲大跌,這也就說明很多品牌的主力產品已經穩穩抓牢自己的蛋糕,新的挑戰者想要躋身進來必定是一場生死肉搏,那吉利星瑞有這個實力麼,它又會搶走誰的蛋糕呢?
單從產品力角度來看,吉利星瑞是完全有資格挑戰A級車市場,與之定位相同的自主品牌產品在11-15萬元區間本身布局就不多,競爭力也不是很強,所以這個區間還是要看與合資品牌的廝殺,就比如日產軒逸、大眾朗逸和豐田卡羅拉,這幾位都是月銷量在兩萬臺以上的車型。很顯然對於星瑞來說,這樣的銷量數據就是一座大山,想要超越需要時間的積累,只要用戶的基盤足夠大,產品能做到始終如一就有可能實現超越。
數據來源於選車網
另外,你是否發現吉利總愛用高打低的手法來去布局自己的戰略產品,星瑞推出之後還能配合帝豪等車型實現高低配合,共同擠壓逸動、榮威i5、名爵6的市場,星瑞這樣的產品力去打它們真是太殘忍了。
最後想說,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媒體和廠家在很多傳播方向上都在弱化品牌力這項東西,但是品牌之間的差異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不要認為15萬買日產軒逸的就不懂車,買星瑞就是懂車,畢竟你們的購車訴求是不一樣的。我知道還有一部分人會說星瑞是沃爾沃S60換殼,然後核心東西都一樣,這種想法或許只有真正的星瑞車主才會有,因為在不懂車的人看來,你這臺星瑞就是吉利,而S60還是沃爾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