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冬至,家家戶戶都吃的這種節日餐原來還有養生功效?

2020-12-1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玥潔 沈軍 記者 何麗娜

冬至即將來臨,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冬至節氣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同時也是一個源於漢代的傳統節日。其中,美味的餃子又成為了冬至必不可少的節日餐。這種習俗據說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

相傳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傳統。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藥房主任劉麗琴說,餃子源於古代冬季強身健體的藥物,不同的餃子有不一樣的養生功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不同人群吃餃子宜 「 個性化」

兒童:餃子皮中可以加入雞蛋或者牛奶和面,這樣不僅營養更好,而且能使餃子皮更加筋道。還可以用胡蘿蔔汁、菠菜汁、紫甘藍汁做成彩色的餃子皮,以吸引孩子的食慾。

餃子餡可以選擇營養高又好消化的蝦仁、鱈魚、鮮肉,搭配香菇、青菜末、胡蘿蔔等蔬菜。這些食材不僅優質蛋白含量豐富,海產品中還含有對孩子大腦發育特別好的ω-3脂肪酸。

貧血女性:餃子皮適合用小麥粉或者小米麵,和餃子粉按照1:2的比例來和面。或者用鐵含量豐富的菠菜汁來和面,以幫助鐵的吸收。

餃子餡優先選擇鐵元素豐富的牛肉、羊肉、瘦豬肉等,搭配芹菜、洋蔥、韭菜等。

脾胃差的人群:此類人做餃子皮時,儘量不要選擇加粗糧。

餃子餡也儘量選擇好消化的食材,如蝦仁菜心餡、藕泥瘦肉餡、山藥香菇雞肉餡或西葫蘆雞蛋餡、胡蘿蔔雞蛋餡等雞蛋搭配蔬菜的餡料。

值得一提的是,山藥有健脾胃的功效,切成丁搭配各種食材,特別適合平時消化不好的人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血糖、高血壓和需要減肥的人群:建議用玉米粉、全麥粉、蕎麥粉等粗糧來替代餃子粉,還可以把胡蘿蔔、南瓜或紫薯去皮蒸熟,和到粉面裡,做成彩色的餃子。

這些食材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減少脂肪的合成;其中含有的β-胡蘿蔔素、花青素等,能起到抗氧化、清除體內自由基的作用;富含的鉀還能促進鈉的排出,起到穩定血壓的作用。

餃子餡中蔬菜的比例要大一些,葷菜優先選擇低脂肉類,蔬菜優先選擇菌類和綠葉菜。

高血脂和脂肪肝人群:餃子皮的選擇原則和上述高血糖、高血壓人群一致。

餃子餡可以用豆製品替代肉類,如豆腐皮、 豆腐乾、 腐竹等,不僅能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也不會增加脂肪。此外豆製品還能提供大豆異黃酮 、植物甾醇、大豆低聚糖等,對改善身體的炎性反應有一定作用。

2、巧煮水餃不黏連

煮水餃時,在鍋裡放一根洗淨的大蔥,這樣煮既鮮美,又能防止餃子粘成坨。

在煮開的水中放點食鹽,待鹽融化後再下餃子。

和面時,每一斤麵粉加一個雞蛋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養生水餃推薦

(1)、白蘿蔔豬肉黑木耳餡

白蘿蔔順氣健脾、消食化痰。

豬肉性平,補虛增氣力。

黑木耳性平,可補氣血、益腎、通便。

這款水餃對於腎虛的人非常適合;對於健康人也符合冬季養藏補腎的養生原則。如果家裡有學生或高強度腦力勞動者,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些黑芝麻,這樣既可補腎健腦,又可防油膩。

(2)、胡蘿蔔羊肉餡

胡蘿蔔性溫,有「小人參」之稱。其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清除自由基,延緩人體衰老,維持上皮組織的健康,是名副其實的美容抗衰老美食。

羊肉補氣養血,溫中暖腎。

這款水餃適合氣血不足、腰膝酸軟、尿頻者;對於脾胃虛冷的,以及女孩子經寒痛經者也適合。

(3)、洋蔥牛肉餡:

「冬日抑鬱」這個說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另外,在冬季還有不少女性常常感覺手腳冰涼,臉上也多了些不紅不腫的小痘痘。如果您有出現這些情況,可以試試這款水餃。因為洋蔥可以健胃消食、平肝、潤腸、利尿、發汗。牛內性溫,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可以使人精神振奮。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印萌分享養生篇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俗稱「冬節」「亞歲」等。冬至的這天習俗留下來了很多,尤其是美食這方面,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北方普遍吃水餃,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餃子上的十二個褶象徵著一年十二個月,餃子分內外陰陽,外皮是陰,內餡是陽。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冬至養生正當時,吃對食物是關鍵,這3種食物一定不能錯過
    今日,冬至。《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過了冬至,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養生的大好時機。除此之外,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冬至可以稱得上是冬季的一個大節日,很是熱鬧。南方冬至這天會過節慶賀,也會有酬神祭祖和宴飲活動。北方冬至則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有流傳「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但是賀冬至,都應該吃哪些養生食物呢?
  • 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冬至飲食養生吃什麼好?
    ④冬至日,我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有吃湯圓、冬至米糰和長線面的習慣。北方冬至習俗和南方有何不同呢?不同的習俗又有什麼不同的寓意呢?冬至飲食養生吃什麼?民間認為,「氣始於『冬至』」,所以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
  • 冬至!冷=冷=冷 香香香
    >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早早去菜場買一隻老母雞回來燉上幾刻而已,便有了一鍋湯碧清、肉滑爽、骨酥爛的雞湯南京白局唱詞裡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也有人認為在冬至這天要吃餃子
  •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12 月 21 日下午 6 時 02 分,將迎來 「冬至」節氣。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 「冬至」開始,就要進入 「數九寒天」時節了,民間俗稱 「進九」。「氣始於『冬至』」,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
  • 節令養生|除了溫補,冬至養生還可以這麼做!
    今日是冬至,是不是一大早,家裡人就開始籌劃今天的豐盛晚餐了?作為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在中醫師們看來,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將迎來一年中最佳的進補時節,如俗話中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
  • 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起源和習俗!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冬至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專家推出養生秘方
    三湘都市報12月21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羅運花)今天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
  • 冬至飲食養生,就看這些食物還有蛋白粉的作用!
    冬至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日子,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既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又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冬至標誌著已經進入寒冬,各地紛紛迎來降雪天氣,氣溫寒冷乾燥,在這個時節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很容易感冒著涼。因此,很多人選擇在冬至這個健康「儲蓄」的好時節開始養生,改善體質健康平穩度過冬季。
  • 冬至吃餃子原來有這樣的緣故!人參餃子更不能錯過!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每年農曆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 福建福州冬至前夜搓C,廈門吃薑母鴨,泉州人吃的是這2樣
    福建福州冬至前夜搓C,廈門吃薑母鴨,泉州人吃的是這2樣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在北方,「冬至餃子夏至面」,過去人家過冬至,飲食習俗多為吃餃子。每逢冬至,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
  • 冬至傳統飲食及養生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是「年時八節」之一,衢州地方還有「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的俗語。
  • 節日美食新搭檔 匯源果汁陪你過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大冬、亞歲,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這天全國各地都有與家人團聚共享美食的傳統,但各地飲食習慣不同,北方多數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南方則大多以甜食為主。不同的美食搭配不同的飲品,才能吃出與眾不同的新滋味,匯源為大家準備了幾款冬至美食套餐,看看哪一款是你的最愛吧!
  • 冬至吃什麼?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
    「冬至大如年」。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冬至憑藉其濃厚的人文意義和豐富的慶祝形式成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吃」則是中國人過節的一大主題。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 生命樹丨冬至到,開啟養生模式
    冬至時逢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 從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冬至後如何養生,起居飲食該注意哪些要點?記者採訪了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馬鴻斌和魏清琳兩位甘肅省名中醫,談談冬至後的養生攻略。
  • 冬至10種冬至傳統美食,每一種都讓你隔著屏幕流口水!
    「吃」則是中國人過節的一大主題。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 冬至日,思念長!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哈爾濱五日天氣預報· 飲食養生 · 冬至日逢天寒地凍,不吃怎能禦寒?「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氣始於冬至,冬至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意義寓意 冬至吃餃子有什麼特殊含義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饑寒困頓。
  • 冬至節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
    冬至節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