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姬薇 北京時間1月9日,《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了評估COVID-19對患者的長期結局影響的最新研究。研究發現,76%的患者在發病6個月後仍有至少一個持續症狀。疲勞、肌肉無力是最常見的症狀,睡眠障礙、焦慮和抑鬱也頻繁出現。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中日友好醫院和首都醫科大學的曹彬教授對工人日報記者說:「估計症狀隨著時間會越來越少。」
該研究由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共同完成。
研究指出,超過四分之三的COVID-19患者報告了發病6個月後仍有至少一個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疲勞或肌肉無力(63%),26%的患者報告有睡眠障礙,23%的患者報告出現焦慮或抑鬱。在發病6個月後,住院時病情更重的患者更可能呈現肺功能下降和胸部影像學異常,這提示肺功能仍未完全恢復。
研究對94名患者在感染急性期和發病6個月後的新冠抗體進行檢測,與急性期相比,在發病6個月後患者體內中和抗體的滴度下降超過一半(52.5%),這帶來我們對SARS-CoV-2可能引發再次感染的擔憂。
由於目前關於COVID-19的隨訪研究較少,對於COVID-19的遠期結局尚知之甚少。既往發表的新冠隨訪研究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較短,通常隨訪時間為出院後3個月。曹彬教授表示:「因為COVID-19是一種新發的疾病,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解它對患者健康的長期影響。我們的隨訪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後仍然會繼續受到該病毒的至少部分影響,出院後的醫療照護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針對住院時病情更重的患者。我們的研究也提示在更大的人群中進行更長期隨訪研究的重要性,以便了解該疾病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全面影響。」
這項隨訪研究於2020年6月16日至9月3日期間完成,入選了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間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出院的1733例患者。患者中位年齡57歲,中位隨訪時間為發病後186天。
與急性期相比,發病6個月時SARS-CoV-2中和抗體的水平下降明顯,這帶來了對再次感染可能性的擔憂。
研究人員對所有患者進行面對面訪視,通過一系列問卷評估其症狀和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他們還接受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評估患者耐力水平的6分鐘步行實驗。其中390例患者接受進一步包括肺功能評估在內的檢查。此外,94例參與另外一個臨床試驗(LOTUS China)且完成急性期SARS-CoV-2抗體檢測的患者在隨訪時再次進行抗體檢測。
研究發現,在隨訪時76%(1265/1655)的患者報告仍有至少一個症狀,63%(1038/1655)的患者報告出現疲勞或肌肉無力,26%(437/1655)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礙,23%(367/1733)的患者報告出現焦慮或抑鬱。在390例進行肺功能檢查的患者中,由於41例無法配合完成,最終349例完成了肺功能檢查。住院時病情越重的患者中出現肺功能下降的情況更常見:7等級量表評分5-6分(住院期間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中,56%(48/86)出現肺彌散功能障礙,意味著氧氣自肺泡向血流中的擴散能力下降。肺彌散功能障礙在7等級量表評分4分(住院期間接受氧療)的患者中比例為29%(48/165),在評分3分(住院期間不接受氧療)的患者中比例為22%(18/83)。住院時病情更重的患者在6分鐘步行試驗(測量受試者於6分鐘內步行的距離)中表現更差,7等級量表評分5-6分的患者中有29%未達到正常預計值的下限,然而該比例在3分患者中為24%,4分患者中為22%。
研究還發現部分患者在出院後出現腎臟問題。除了肺臟,COVID-19還會影響包括腎臟在內的其他器官。實驗室檢查發現,住院時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有13%(107/822)在隨訪時出現腎功能異常。94例患者在隨訪時完成了抗體檢測,與急性期住院時相比,中和抗體的滴度下降了52.5%。
作者表示,這可能會帶來對再次感染風險的擔憂。由於本研究在急性期和隨訪時都完成抗體檢測的患者數量有限,未來需要更大樣本的研究來闡述抗體隨時間的動態變化趨勢。由於武漢疫情期間輕症患者均在方艙醫院集中治療,本研究未能入組輕症患者,因此也十分有必要進一步開展研究比較門診輕症患者與住院患者之間長期結局的差異。因為研究對象患COVID-19前的肺功能和6分鐘步行距離的數據無法獲得,所以該研究發現的肺功能和運動能力異常不能直接歸因於COVID-19。此外,由於獲取數據的方式,對於隨訪時存在的症狀無法進一步區分是否是發病後持續存在的、出院後進一步加重的還是出院後的新發症狀。
義大利馬裡奧·內格裡藥理研究所的專家Monica Cortinovis, Norberto Perico, 和 Giuseppe Remuzzi (並未參與此項研究)對「COVID-19對健康可能產生的長期影響的不確定性」做出了評價。評論寫道:「目前對COVID-19遠期結局的研究報導較少,因此黃朝林和同事們的這項隨訪研究的發表非常及時且有重要意義。」
義大利的專家們補充道:「儘管該研究對於COVID-19出院患者的結局進行了綜合評估,但是最終納入分析的研究對象只有4%的患者入住了重症監護室,因此本特定隊列研究提供的信息對於COVID-19患者的長期結局並非蓋棺定論。儘管如此,既往關於入住重症監護室後患者結局的研究表明,住院期間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將會出現認知功能和精神健康和/或身體功能方面的損傷,其損傷程度遠遠超過出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