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柳葉刀 柳葉刀TheLancet
「EClinicalMedicine是柳葉刀旗下的開放獲取醫學期刊,致力於發表原創性研究成果,旨在幫助一線專業醫務人員應對全球社會共同面臨的複雜而快速的醫療衛生行業轉變。柳葉刀微信號特別推出EClinicalMedicine編輯精選論文合輯,分享給讀者。」
論文精選
1
影響COVID-19患者術後死亡率和醫務人員安全的因素:一項系統性綜述和meta分析
COVID-19會增加接受手術的患者的術後死亡率。此外,它還對醫務人員造成嚴重威脅。在這項系統性綜述和meta分析中,香港大學的夏正遠與同事們匯總了COVID-19對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率和醫務人員安全性的影響。在該meta-分析中,共納入來自47項研究的269名患者。接受手術的COVID-19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0.91歲,其中49%為女性。死亡28例,總死亡率6%。所有死亡患者都出現與手術或COVID-19相關的術後併發症,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熱、咳嗽、疲勞或肌痛、心肺系統、休克或感染、急性腎損傷和嚴重淋巴細胞減少症。術後出現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的患者都有非常顯著的死亡率(r=0.891,p<0.001),而伴有發熱、咳嗽、疲勞或肌痛的患者術後死亡率較低(r=0.675,p=0.023)。共20項研究報告了醫務人員感染的數據,並顯示使用生物安全三級防護設備的醫務人員沒有受到感染。結果顯示COVID-19患者,尤其是呼吸系統嚴重併發症的患者,術後死亡率較高。此外,該研究建議醫務人員在與感染患者密切接觸時,應使用高等級的個人防護裝備。
2
COVID-19大流行對結核病流行的潛在影響:一項模型分析
為應對SARS-CoV-2病毒各國進行了嚴格封城措施,因此結核病的常規服務受到幹擾。在該項研究中,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Lucia Cilloni與其同事旨在評估這種幹擾對三個高負擔國家(印度、肯亞和烏克蘭)結核病負擔的潛在長期流行病學影響,以及如何減輕這種負面影響。作者調整了這些國家結核病傳播的數學模型,將封城引起的幹擾納入結核病護理級聯中。模擬了在未來五年內這些幹擾對結核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如果與封鎖相關的幹擾導致結核病傳播暫時減少50%,作者估計,在接下來的5年裡,如果停止結核病服務3個月,然後10個月恢復正常,將導致印度新增119萬個結核病病例和36.1萬個死亡病例,肯亞將增加2.47萬個結核病病例和1.25萬個死亡病例,以及烏克蘭將增加4350個結核病病例和1340個死亡病例。這些不良影響的主要原因是在封城期間未檢測到的結核病的累積。作者建議,在封城解除後,立即通過加強對「漏報」結核病病例的篩查、評估和治療,可以在短期內避免結核病負擔的長期增加。
3
患者特徵對蘭地洛爾(landiolol)治療膿毒症相關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療效和安全性的影響:J-Land 3S隨機對照研究的亞組分析
J-land3s試驗先前已經證明了蘭地洛爾(landiolol)治療膿毒症相關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在這項研究中,來自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部的Naoyuki Matsuda與其同事進行了J-Land 3S試驗的亞組分析,以評估患者特徵(如基線心率(HR)和快速性心律失常類型)對蘭地洛爾治療膿毒症相關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療效和安全性的影響。在所納入的54家醫院中,共有151例膿毒症住院患者,可以維持至少10分鐘100次/分(bpm)及以上的心率,且診斷為快速性心律失常,他們被按照1:1的比例被隨機分為常規膿毒症治療組(對照組)和常規膿毒症治療加蘭地洛爾組(蘭地洛爾組)。蘭地洛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通過對基線特徵分為不同亞組的患者進行預先指定的分析,以及在試驗後對基線時的年齡和心率進行調整後在多變量分析中進行評估。在大多數亞組中,蘭地洛爾組在隨機分組(主要終點)後24小時心率為60-94次/分鐘的患者比例較高。在大多數亞組中,蘭地洛爾組168小時新發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和28天的死亡率也較低。沒有亞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出現明顯增高。因此,研究結果表明蘭地洛爾的療效和安全性通常不受患者主要特徵的影響。
4
動機性面談和引導阿片類藥物減量支持(簡稱MI-Opioid Taper)對骨科手術患者的療效:一項前瞻性、評估盲法、隨機對照預試驗
術後使用阿片類藥物會導致長期的使用甚至濫用。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討利用有效的方法來減少術後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同時保持足夠的鎮痛作用。在這項隨機、評估盲法的預試驗中,來自史丹福大學的Jennifer Hah和其同事調查了術後動機訪談和引導阿片類藥物減量的支持(簡稱MI-Opioid Taper)在全髖或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MI-Opioid Taper的措施包括每周(至七周)和每月(至一年)的電話,直到患者報告了已停止使用阿片類藥物。阿片類藥物逐漸減少,每周劑量減少25%。共有104名患者被分配接受MI-Opioid Taper(49例)和僅接受常規治療(55例)。與僅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MI-Opioid Taper的患者術後恢復到阿片類藥物使用基線的頻率增加了62%(HR 1.62;95%CI 1.06-2.46;p=003),對於術前未服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恢復至五天內的第一天零阿片類藥物使用;對於術前服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恢復至術前基線劑量。在該試驗中,沒有出現與試驗相關的不良事件。因此,作者得出結論,MI-Opioid Taper在接受全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中是可行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MI-Opioid Taper在術後阿片類藥物停藥中的作用。
5
COVID-19患者可能出現生精功能障礙
男性生殖系統易受到病毒感染,寨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等對男性生殖功能的影響已有文獻記載。然而,SARS-CoV-2的影響尚不清楚。在這項研究中,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熊承良和其同事們旨在確定SARS-CoV-2感染對男性生育能力的影響。在該項研究中,利用病理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將死亡的COVID-19患者(n=6)的睪丸和附睪標本和相同數量且年齡匹配的對照組進行研究。此外,從恢復期COVID-19住院患者(n=23)和相同數量且年齡匹配的對照組中獲得精液樣本,並對精子參數和免疫因子進行研究。從COVID-19患者獲得的睪丸和附睪標本的屍檢結果顯示睪丸存在間質水腫、充血和紅細胞滲出。此外,與對照組相比,COVID-19死亡患者睪丸組織中的間質細胞中CD3+和CD68+濃度增加。COVID-19住院患者精液中,39.1%患者(n=9)出現少精症,60.9%患者(n=14)精液中白細胞明顯增多。此外,與對照組相比,精子濃度降低,精液中IL-6、TNF-a和MCP-1水平升高。在COVID-19患者中觀察到生精功能障礙,這可能是睪丸免疫反應增強的結果。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損傷的可逆性和正在開發的治療。
6
羥氯喹聯合阿奇黴素對於非重症COVID-19患者進行病毒學治療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
抗瘧藥羥氯喹與大環內酯阿奇黴素聯合應用是最常被討論的COVID-19療法之一。在這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來自卡達的哈馬德醫療公司傳染病中心的Ali Omrania及其同事首次報導了羥氯喹和阿奇黴素治療無症狀或實驗室證實的輕度COVID-19患者的病毒學結果。總共456名參與者被隨機分為以下幾組:(1)安慰劑,(2)口服羥氯喹(600毫克/天,持續一周),和(3)口服羥氯喹加阿奇黴素(第一天500毫克,第二天到第五天每天250毫克)。6天後,對病毒學治癒主要終點的意向治療分析結果顯示,三組中每一組實現病毒學治癒的患者比例沒有差異(p=0.821)。在第14天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在該研究中,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作者得出結論的是,羥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治療不能促進輕度或無症狀COVID-19患者的病毒學治癒。
7
COVID-19患者發生血栓栓塞的風險很高,並且與較高的死亡率相關:一項系統性綜述和meta分析
研究表明,與COVID-19相關的血栓栓塞症的風險有所增加。然而,COVID-19的動脈和靜脈血栓栓塞症總發生率及其對死亡率的影響尚不清楚。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Mahmoud Malas和同事們對評估血栓栓塞症在COVID-19患者中的研究進行了系統性綜述和meta分析。Meta分析包括42項研究,共納入了8271名患者。隨機效應模型用於計算出血栓栓塞症的發生率,並將COVID-19血栓栓塞症患者與無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死亡率優勢比(OR)進行比較。總靜脈血栓栓塞症的發生率為21%(95%CI:17.26%)。總深靜脈血栓症的發生率為20%(95%CI:13.28%)。總肺栓塞症的發生率為13%(95% CI: 11.16%)。總動脈血栓栓塞症的發生率為2%(95%CI:1.4%)。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合併死亡率為23%(95%CI:14.32%),而非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合併死亡率為13%(95%CI:6.22%)。與未發生血栓栓塞的患者相比,發生血栓栓塞的患者的總死亡率高達74%(OR,1.74;95%CI,1.01-2.98;P=0.04)。作者得出結論,COVID-19患者的血栓栓塞症發生率很高,並且與死亡風險的增加有關。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將提供有力證據來確定血栓預防對血栓栓塞和COVID-19的死亡風險的影響。END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