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圍術期遇上肺動脈栓塞

2021-02-07 血栓在線


      肺動脈血栓栓塞症(PTE)為來自靜脈系統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導致,以肺循環和呼吸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和病理特徵的症候群,其約佔肺栓塞的90%。

      圍手術期的PTE多見於靜脈系統的栓子脫落,偶見心房纖顫或者心房栓子脫落,是圍手術期患者的常見併發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多見於骨科、婦產科、血管外科和胸外科手術患者,以骨科手術最為常見。近日,上海第六人民醫院ICU王學敏主任在2016年圍手術期麻醉管理學術論壇上跟大家分享了圍術期肺動脈栓塞的診斷與處理的有關經驗。


        肺血栓栓塞症一旦發生,肺動脈管腔阻塞,血流減少或中斷,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血流動力學改變。肺血栓栓塞可導致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升高,發生率為80%;


靜脈血栓栓塞症的危險因素


           患者可常突發呼吸困難、胸痛、暈厥、休克或心跳驟停,但缺乏其他明顯原因;而且起病前缺乏徵兆;發病迅速,不易診斷;後果往往特別嚴重。


      80%以上的肺栓塞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而易被忽略,有症狀的也缺乏特異性,所以在臨床在診斷PE時一般採用排除其他疾病的思路。

      首先排除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的肺本身因素:Ⅰ型呼吸衰竭(通氣正常不伴Pco2升高):如肺炎、胸腔積液、肺水腫、肺不張等;通過病史、胸片、聽診易於排除;Ⅱ型呼吸衰竭(通氣量低伴Pco2升高):如氣道梗阻、COPD、哮喘、鎮靜藥過量等;肉眼觀察易於診斷。排除上述常見因素可考慮肺栓塞。

      另外,還需要排除引起循環障礙的心臟本身因素:排除左心衰:肺部聽診溼羅音即可排除PE;排除心梗、心包填塞、瓣膜疾病、動脈夾層等:心臟彩超是首選方法。


PE臨床診斷評價評分表

註:兩分類法:≤4分,低度可疑;>4分,高度可疑。


聯合Well評分及D-二聚體可進行相關的篩選實驗:若Well評分≤1+D-二聚體陰性,可排除深靜脈血栓形成(DVT);若Well評分≤14+D-二聚體陰性,可排除PE。


      D-二聚體: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較低,有較大的排除診斷價值。對門急診中/低或不太可能是PE的患者檢查,PE患者可不伴D-二聚體升高,需連續監測;臨床高度懷疑PE的不必測D-二聚體。

      CT肺動脈造影(CTPA):是目前最常用的PE確診手段;高度懷疑PE者,CTPA正常可排除PE;但是只有肺動脈段以上水平栓塞者診斷價值較高:段以上水平栓子可確診PE;亞段水平栓子尚需進一步檢查。

      超聲心動圖:是高危患者的首選檢查;25%PE患者伴右心功能不全徵象,肺動脈壓正常患者仍有31%存在右心功能不全。


多器官聯合超聲檢測PE:肺部超聲至少一處胸膜下肺梗死或心超右室擴張或右心腔血栓或下肢超聲檢出深靜脈血栓,對診斷PE有重要提示意義。


      對心源性休克及(或)持續低血壓的高危患者,溶栓治療是一線治療,但同時需要關注出血風險:患者術後1周和2周接受溶栓治療大出血的發生率分別大於50%和20%;術後2周出血風險顯著降低。術後一周內高危PE,考慮機械方法處理;若為下肢骨科手術,止血可以控制,謹慎溶栓;術後1-2周溶栓的風險取決於手術的性質。

      如果急性PE患者對初始抗凝治療無應答,且循環不穩定和/或呼吸衰竭日益惡化,應考慮溶栓;早期溶栓後出現持續性血栓和併發症,需考慮重複溶栓和機械療法;初始溶栓治療失敗的單中心回顧性研究表明,接受取栓術的死亡率為7%,而重複溶栓治療的死亡率為38%。



溶栓禁忌症的手術治療

      有溶栓禁忌症的患者可在體外循環下/低溫阻斷循環下行肺動脈取栓術,但是在未發生心搏停止之前與發生以後手術取栓的病死率分別為10-30%和60-70%;在未出現休克以前與在休克狀態下手術取栓的病死率分別為17%和42%。

      經造影、 CTPA、心超證實,血栓位於左右肺動脈分叉遠端者無手術指徵。以下幾種情況可考慮手術:有明顯的循環呼吸障礙,經1h左右的積極處理沒有好轉、溶栓治療未能早期收效、溶栓治療有禁忌、肺動脈造影示肺動脈阻塞範圍高達50%以上者;因肺動脈栓塞突發心搏驟停,應急症手術。


溶栓禁忌症的導管治療

      導管介入療法是通過導管機械破碎、超聲波或加壓注射碎栓,再利用負壓吸引抽出血栓碎片的方法,成功率為86.5%;局部血栓內溶栓臨床成功率高,但存在全身性溶栓禁忌症的血栓內溶栓出血的風險仍不明確;導管介入治療的主要併發症包括肺動脈破裂和大咯血,發生率為2.4%;栓子碎片導致的血流動力學惡化無法預測。


大面積肺栓塞(MPE)患者:體外膜肺氧合技術 (ECMO)

      ECMO作為溶栓、手術、導管治療策略的一部分,可用於嚴重循環衰竭者、溶栓效果不佳者、溶栓禁忌的患者以及出血風險很高的患者。

      ECMO可無肝素運行數小時至數天,或可採用標準抗凝方案,發生出血併發症後減少或停止肝素用量。


【來源:心內科】





相關焦點

  • 肺水腫和肺栓塞CT分析
    與心臟疾病患者傾向於右側臥位和心臟增大壓迫左肺動脈,使左、右肺血液量不同有關,也可見於限局性的肺動靜脈閉塞性病變。        肺動脈栓塞是肺動脈分支被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後發生的肺循環障礙疾病。常見的栓子源於下肢深靜脈血栓,風溼性心臟病及原發於肺動脈的血栓也可引起肺動脈栓塞。此外還可見脂肪、腫瘤栓子及氣體栓子等。患者起病急,臨床表現為突發的呼吸困難和胸痛、咯血、眩暈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低血壓休克或死亡。
  • 臨床常見的 — 栓塞 !
    肺動脈栓塞肺動脈血栓栓塞的栓子90%以上來自下肢深部靜脈,特別是膕靜脈、股靜脈和髂靜脈,其次來自盆腔靜脈,或卵巢、前列腺周圍靜脈和子宮靜脈,偶可來自右心附壁血栓。肺動脈栓塞的後果取決於栓子的大小數量及肺功能狀態,一般有三種情況:①如果栓子較小,且肺功能狀態良好,一般不會產生嚴重後果,因為肺具有雙重血循環,此時肺動脈分布區組織可從支氣管動脈得到血液供應,這些栓子可被溶解吸收或機化變成纖維狀條索;②栓子雖小,但在栓塞前,肺已有嚴重的淤血,致微循環內壓升高,使支氣管動脈供血受阻,側支循環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 概述:圍手術期肺動脈栓塞診治方案
    肺栓塞與血流動力學改變肺血栓栓塞症一旦發生,肺動脈管腔阻塞,血流減少或中斷,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血流動力學改變。肺血栓栓塞可導致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升高,發生率為80%;靜脈血栓栓塞症的危險因素另外,還需要排除引起循環障礙的心臟本身因素:排除左心衰:肺部聽診溼羅音即可排除PE;排除心梗、心包填塞、瓣膜疾病、動脈夾層等:心臟彩超是首選方法。PE臨床診斷評價評分表
  • 肺部磨玻璃結節術後急性肺動脈栓塞的防治策略
    李玉萍,謝冬,楊健,陳昶,姜格寧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 胸外科(上海  200433)通信作者:姜格寧,Email:jgnwp@aliyun.com引用本文:李玉萍, 謝冬, 楊健, 陳昶, 姜格寧. 肺部磨玻璃結節術後急性肺動脈栓塞的防治策略.
  • 手術室內的心跳驟停:第二部分-圍術期特殊場景 譯文 (下)
    本文展示場景包括:嚴重過敏反應、張力性氣胸、局麻藥中毒(LAST)、惡性高熱(MH)、嚴重高鉀血症、高血壓危象、創傷相關心跳驟停和肺栓塞(PE:血栓或氣栓)。留置胸管直至引起張力性氣胸的損傷肺癒合。肺泡損傷的潛在原因需要進一步確認,偶爾需要手術修補。氣胸消退需要通過系列胸片證實。
  • 學術薈萃|常光其: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中長期療效分析:單中心十年結果
    穿刺成功後將造影導管上行至主動脈弓部,行全主動脈造影,並結合術前影像學資料,再次評估入路、瘤頸及內臟動脈受累等情況以確定患者是否可行EVAR治療並選擇合適器械。入路狹窄時,先行髂動脈球囊擴張術擴張髂動脈。如合併分支動脈受累時,根據支架錨定區情況決定是否行動脈栓塞,以減少II型內漏發生。具體手術方法可參照本中心已發表文獻。
  • 心懷冠脈的胸廓內動脈(乳內動脈)
    圖1:胸廓內動脈起自鎖骨下動脈,其發出點與椎動脈相對。故一日,大隱靜脈設下鴻門宴,邀胸廓內動脈赴宴,一同舞劍宴席之上,比一比誰的搭橋效果好。動圖3:探頭置於胸骨旁縱切,距胸骨約1cm處,顯示胸廓內動脈長軸,走行於肋軟骨(短軸呈橢圓形低回聲)深方緊鄰處,其深方為肺的胸膜線(線樣強回聲)。
  • 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生活質量優於子宮動脈栓塞術
    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生活質量優於子宮動脈栓塞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 23:15:05 英國諾丁漢大學Jane P. Daniels團隊比較了子宮肌瘤切除術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四):室間隔完整型肺動脈閉鎖
    4.1   右心室發育良好或輕度發育不良初期手術可先行右心室肺動脈血流開通術[經胸肺動脈瓣球囊擴張(Hybrid)術、直視下肺動脈瓣切開術、經皮介入肺動脈瓣擴張術等],3~6 個月再完成雙心室矯治術或繼續隨訪觀察。若就診年齡較大,可直接一期完成雙心室矯治術(Ⅰ B)。
  • 再敘「空氣栓塞」
    【空氣栓塞】簡要致命過程1·氣體栓塞根據氣栓最終滯留的位置分為動脈氣體栓塞(arterial gas embolism)和靜脈氣體栓塞
  • 堵了7年的坪葵路「動脈栓塞」終於通了
    坪葵路上堵了7年的「動脈栓塞」終於疏通。&nbsp&nbsp&nbsp&nbsp據悉,坪葵路(坪西公路坪山至葵湧段)起點與荔景南路對接,終點位於葵湧街道鹽壩高速公路入口處,是深圳東部南北向的交通要道,連接坪山區、大鵬新區和龍崗東南部地區。
  • 影響COVID-19患者圍術期死亡率因素
    影響COVID-19患者圍術期死亡率因素 2020-12-16 1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病理學:栓塞和栓子講解
    肺動脈脂肪栓塞C. 肺動脈血栓形成D. 肺毛細血管血栓形成137. 下肢骨折後 7 天,起床時突然死亡,屍體解剖時最可能的發現是138. 中毒性休克病人死亡,屍體解剖時最可能的發現是題目解析1. 脂肪栓塞的栓子常來源於長骨骨折,故下肢骨折易發生脂肪栓塞。
  • 一例慢性肺動脈栓塞的治療分享
    左下肺動脈栓塞(紅色箭頭所指處)從實驗和病理觀察,急性肺栓塞後第1周,由於自溶和脫落血栓的收縮,60%以上病人肺動脈部分血流可通過栓塞部位,不能溶解的栓子將造成永久性肺動脈栓塞,加之小的肺栓塞反覆發生,最終導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其他不能通過正常溶解機制溶解的栓子包括已經機化的脫落血栓、脂肪栓塞或腫瘤栓子,較少見的還有長期中心靜脈置管和心內膜起搏電極的附壁血栓造成肺栓塞。
  • 急性腸繫膜血管栓塞
    本類疾病有兩類:急性腸繫膜上動脈栓塞和腸繫膜上靜脈血栓形成。急性腸繫膜上動脈栓塞栓子進入腸繫膜上動脈並造成栓塞,引起栓塞動脈供血的腸段缺血壞死,出現類似絞窄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後果嚴重。本病多見於老年且伴有心血管病的病人。腸繫膜上動脈栓塞比腸繫膜下動脈多見。(1)病因:栓子主要來源於心血管疾病。
  • 《2020ESC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管理指南》外科圍術期管理策略
    患者有左室容量超負荷的證據和無肺動脈高壓(無創檢查未提示 PAP 增高或有創檢查確認 PVR<3 WU)時,無論有無症狀均推薦關閉 VSD。對於無明顯左向右分流但存在反覆心內膜炎事件者,應該考慮關閉 VSD。因 VSD 相關的主動脈瓣脫垂引起的進展性主動脈瓣反流,應該考慮外科手術。
  • 圍術期高血壓管理專家共識
    近期,臨床麻醉學雜誌發表《圍術期高血壓管理專家共識》一文,現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圍術期高血壓明顯增加心、腦血管事件及死亡率,而良好的圍術期高血壓管理可減少併發症、降低死亡率及總住院費用。
  • 卵圓孔和動脈導管 - 循環系統生理學
    人類胚胎的心臟約三十五天,左側開放。它是兩個胎兒心臟分流中的一個,另一個是動脈導管(其允許仍然逃逸到右心室的血液繞過肺循環)。 胎兒中的另一種類似適應是靜脈導管。 在大多數人中,卵圓孔在出生時關閉。 它後來形成卵圓窩。
  • 成人肝臟移植圍術期麻醉管理,這些你都清楚嗎?最新共識出爐!(前篇
    肝臟移植手術操作複雜、耗時長、創傷大,除外科操作相關因素外,麻醉及圍術期管理也對術後併發症的產生及受者生存率有著重要影響。受者通常全身情況低下或並存其他疾病,抗、促凝系統的失衡及術中出血,無肝前期、無肝期、新肝期各具特點的病理生理及循環改變,上述因素均增加了肝臟移植圍術期麻醉管理的難度。
  • 【綜述】左心耳與血栓栓塞
    左心耳較大的房顫患者出現血栓栓塞事件較多,這可能與隨著左心耳容積的增大,左心耳內血流速度較慢,血液淤滯有關。隱源性栓塞佔總栓塞比例的30%~40%,其中心源性栓塞是其主要原因。在55%隱源性血栓事件患者中,左心耳容積更大,栓塞事件陽性患者比陰性患者左心耳容積大67%[14]。通過與左心房容積和血栓栓塞相關性比較,左心耳容積的增大較左心房容積的增大對血栓栓塞預測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