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繫膜血管栓塞

2021-02-22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

急性腸繫膜血管栓塞會造成腸管急性壞死,後果嚴重。本類疾病有兩類:急性腸繫膜上動脈栓塞和腸繫膜上靜脈血栓形成。

急性腸繫膜上動脈栓塞

栓子進入腸繫膜上動脈並造成栓塞,引起栓塞動脈供血的腸段缺血壞死,出現類似絞窄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後果嚴重。本病多見於老年且伴有心血管病的病人。腸繫膜上動脈栓塞比腸繫膜下動脈多見。

(1)病因:栓子主要來源於心血管疾病。風溼性心臟病,左心房內有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左心室內可有血栓形成,這些部位的栓子脫落可隨血流進入腸繫膜上動脈造成栓塞。胸主動脈或近側腹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或動脈瘤內血栓脫落,是造成腸繫膜上動脈栓塞的另一原因。由膿毒血症的細菌栓子也可引起腸繫膜上動脈栓塞。

(2)病理:①腸繫膜上動脈栓塞後,腸組織迅速出現缺血性改變,腸黏膜最先受累,表現為充血、水腫,糜爛,繼之出血、壞死、潰瘍形成。此時可有強烈的腸痙攣性收縮,引起劇烈的腹痛,伴有嘔吐和腹瀉。當腸壁肌層缺血時,肌肉張力喪失,腸蠕動波消失,腸管擴張。腸管全層缺血後,漿膜面失去光澤,發黑,最終壞死,穿孔。在病程進展過程中,由於缺血缺氧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和血管活性物質(5-羥色胺、組胺)釋放,使血管擴張,腸壁充血、水腫;大量血漿滲出,滯留於腸壁、腸腔和腹腔內。隨後導致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血容量丟失,繼發感染發生,進而出現低血容量和中毒性休克。②腸曲病變的範圍與栓塞部位有關。如果腸繫膜上動脈主幹栓塞,必然引起小腸和右半結腸壞死。栓子較小,栓塞發生在腸繫膜上動脈的某一分支,腸缺血壞死僅發生在該分支供血的腸襻;更小的栓子僅阻塞腸曲的邊緣動脈,缺血壞死也僅局限於該腸段。

(3)臨床表現:①典型的腸繫膜上動脈栓塞:起病急驟,劇烈的持續性腹痛,見於上腹部、臍周或右上腹。可以伴有噁心、嘔吐,嘔吐物、糞便帶有血性。早期出現周圍循環衰竭現象:出冷汗,皮膚溼冷,淺靜脈充盈不良,脈搏細弱。②腹部體徵:發病早期體徵輕微,輕度壓痛,無明顯肌緊張,腸鳴音活躍。隨著病情進展,體徵迅速加重,腹部明顯壓痛,出現肌緊張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狀。有時可捫及擴張的腸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體。③全身症狀:多數病人可伴有心臟或主動脈病病史,既往曾有周圍動脈或腦動脈栓塞、心肌梗死以及心律不齊等病史。因此可有相應的心血管疾病的症狀、體徵。

(4)輔助檢查:血常規示白細胞計數增高;生化示代謝性酸中毒及水電解質平衡失調;X線示小腸及結腸擴張充氣;動脈造影示腸繫膜上動脈主幹的近側中斷,斷面呈杯口狀,遠端動脈不顯影。

(5)診斷:既往有心血管及周圍動脈栓塞或硬化病史,突然出現的腹部劇烈的持續性疼痛,應考慮本病。

(6)治療:①急性腸繫膜上動脈栓塞:早期診斷,積極手術治療。多需急症手術。手術方法視栓塞部位和腸管活力而異。②腸繫膜上動脈主幹栓塞:早期診斷,積極手術治療,根據病情可採取血管成形術及壞死腸段切除吻術。③腸繫膜上動脈分支或腸邊緣動脈栓塞:腸管壞死範圍較小,可選擇壞死腸段切除吻合術。術後必須嚴密觀察腹部體徵,以判斷腸管血供恢復情況,一有疑慮仍應再次剖腹探查。同時應用有效抗生素、糾正水與電解質平衡失調、預防和處理心力衰竭都不應忽視。

腸繫膜上靜脈血栓形成

(1)病因與發病機制:①腸繫膜上靜脈血栓形成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前者,無確切病因;後者,見於腹腔內感染(如闌尾炎),門脈高壓症造成的靜脈瘀血和血流緩慢,手術或創傷造成的腸繫膜上靜脈損傷,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凝異常(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口服避孕藥所致的血液高凝狀態)。②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後,經其回流的繫膜和腸管處理靜脈高壓和瘀血狀態,而呈充血、水腫。隨著血栓的漫延,上述改變隨之加重。鄰近的腸繫膜動脈受擠壓或刺激,引起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靜脈回流障礙和動脈供血不足兩者共同導致出血性梗塞的表現:腸管和腸繫膜充血、水腫,增厚,色暗紫,漿膜下出血,大量漿液性和血性液體滲出並積聚在腸腔和腹腔內。最後造成腸壞死和周圍循環衰竭的嚴重後果。

(2)臨床表現和診斷:①病程進展較腸繫膜動脈緩慢,早期無特徵性,表現為腹部不適,食慾減退,腹瀉或便秘。如是繼發性腸繫膜上靜脈血栓形成,則同時有原發疾病的臨床表現,更易忽視。數日後,或更長時間後症狀突然加重,出現持續性劇烈腹痛,伴有嘔吐、腹瀉、血便。腹部檢查可見腹脹、壓痛及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消失。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混濁液體。外周血象白細胞計數增高和血液濃縮。腹部平片顯示腸管擴張、液平,或因腹腔內大量滲出液積聚而呈密度普遍增高。②結合病史和上述檢查,在排除其他腹腔內臟器梗塞及腹膜炎症性疾病後,均應疑及本病。

(3)治療及預後:①診斷明確後應儘早進行手術治療。術前應積極補充血容量,糾正水與電解質平衡失調,合理應用有效抗生素防治腹腔感染,並作有效的胃腸減壓。②應完全將壞死的腸管及含有血栓的腸繫膜全部切除,術後抗凝治療6-8周,以防血栓形成再發。③影響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早期診斷,力求在靜脈血栓蔓延前、腸壞死尚局限時即施行手術治療;術中,必須同時切除已有血栓形成的腸繫膜,如有殘存,血栓繼續蔓延使更多腸管壞死,甚至累及整個內臟靜脈系統;如有原發疾病存在,應作相應的治療,防止復發。

另外,急性腸繫膜血管栓塞診斷明確,應儘早在動脈造影時經導管給予溶栓抗凝治療。但本療法療效不確切,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採用溶栓抗凝治療。

作者: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中醫科徐慶田

來源:好大夫在線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

2016.12.26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

聯繫電話:010-65264325

官方網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郵箱:xgwkzz@163.com

相關焦點

  • 腸繫膜脂膜炎
    男,腹痛、間斷性腹瀉。由於大多數病例中以上三種病理改變是同時存在的,所以經常難以準確診斷疾病處於哪個階段。 CT 診斷標準:腸繫膜根部孤立、邊界清晰、高於正常腹膜後脂肪密度的不均勻混雜脂肪密度腫塊,包繞腸繫膜血管但不侵犯血管,可推移周圍腸袢但不侵犯腸壁。
  • 肺部磨玻璃結節術後急性肺動脈栓塞的防治策略
    肺部磨玻璃結節術後急性肺動脈栓塞的防治策略.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4): 465-470. doi: 10.7507/1007-4848.201804001摘要急性肺動脈栓塞(PE)是肺部磨玻璃結節(GGN)患者圍術期的嚴重併發症,也是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乾貨總結:小兒腸繫膜淋巴結炎匯總
    一、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病因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因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近年來發現肺炎支原體感染也可引起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尤其是3歲以上兒童。二、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診斷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臨床症狀無特異性,患者表現為發熱、腹痛、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症狀,腹痛部位不固定,以右下腹最多見,也可見於臍周、上腹和左下腹部,腹痛性質不一,多為間歇性陣發性腹痛,部分為持續性腹痛,腹痛程度多不劇烈,疼痛劇烈者易與腸痙攣、闌尾炎以及輸尿管結石混淆。
  • 臨床常見的 — 栓塞 !
    患者表現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胸痛、咳嗽、面色發紺、休克等,稱為肺動脈栓塞症或肺卒中。此類情況常發生於大手術後未及時下床活動或久病臥床的患者,其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後突然起床活動時。肺動脈栓塞的猝死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有以下原因:①肺動脈主幹或大分支栓塞時,肺動脈內阻力急劇增加,致急性右心衰竭。
  • 一例慢性肺動脈栓塞的治療分享
    左下肺動脈栓塞(紅色箭頭所指處)       大部分慢性肺栓塞性疾病患者既往無明確的血栓栓塞病史或深靜脈血栓病史,少部分病人可能由急性肺栓塞演變而來。病因是急性肺栓塞後栓子遺留還是局部血栓形成或二者互為因果,目前尚無定論。
  • 器官新成員:腸繫膜的解剖
    腸繫膜不是一個碎片化的複雜結構,而是一個連續完整的器官。1.小腸繫膜:腸繫膜(mesentery)將空迴腸連於腹後壁的雙層腹膜,呈扇形。內有腸繫膜上血管等。根部長15cm,L2左側到右骶髂關節。2.闌尾繫膜mesoappendix位於闌尾和腸繫膜下端之間,三角形.闌尾的血管走行於其游離緣。
  • 腸繫膜脂膜炎影像診斷
    發病機制1、病變部位  病變主要侵襲小腸繫膜,而且以腸繫膜根部為多見,也可蔓延到腸壁處。結腸繫膜也可受累,但病變常較局限,外觀酷似結腸惡性腫瘤。病變極少侵及網膜或向腹膜後蔓延。2、病變特徵  受累的腸繫膜表面散在著大小不等的脂肪壞死灶,外觀呈暗棕色或灰黃色。病灶可互相融合呈大片狀,並由腸繫膜根部向腸壁側擴展。
  • 腸繫膜淋巴結炎概述
    我們知道,腸道的感染性病變和一些全身疾病都會使得腸繫膜淋巴結炎性增生,這一類的腸繫膜淋巴結炎被稱為繼發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病例來源:超聲技術與診斷)臨床表現:腸繫膜淋巴結炎是兒童慢性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見於7歲以下的孩子。腸繫膜淋巴結炎,多屬病毒感染。
  • 急性闌尾炎CT診斷
    這種位置的差異,可以影響闌尾炎病人的臨床表現。闌尾壁厚度小於 1-2MM,闌尾周圍脂肪應表現為均勻。大多數急性闌尾炎病人的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CT徵象分析闌尾炎的 CT 表現主要有三個方面:①異常的闌尾;②闌尾周圍的炎症;③盲腸末端的改變。
  • 彈簧圈栓塞術拿下腦內「不定時炸彈」
    彈簧圈栓塞術拿下腦內「不定時炸彈」 2020-09-23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血管細血流慢,容易出現栓塞,對嗎?
    我們都有過輸液的經歷,如果你的血管粗,那麼輸液扎針的時候容易;相反的,有很人血管比較細,就很難。所以就有人認為,血管粗說明血液多,流動好,不容易出現腦血栓;如果血管細,垃圾就容易堆積引發栓塞的情況。那事實是怎麼樣的,得腦血栓和血管的粗細有關聯嗎?
  • 「腸繫膜淋巴結炎」兒童胃腸病界的「網紅」
    最近幾年,「腸繫膜淋巴結炎」這個診斷有點像兒童胃腸病界的「網紅」,隨著B超檢查的普及而不斷露面。腸繫膜淋巴結究竟是什麼東東?
  • 腸繫膜淋巴結炎最易誤診 5種寶寶常見腹痛辨識
    腸繫膜淋巴結炎,對家長來說學術而陌生,但很多孩子疑似或被確診這個病,家長卻不知道該怎麼護理。孩子好端端的喊肚子疼,是吃壞了東西,還是諾如、輪狀病毒感染?是肚子有蟲、急性闌尾炎,還是腸梗阻、腸套疊?都是肚子痛,孩子又不會說,怎麼判斷呢?今天我們好好來說說家長關心的小兒腸繫膜淋巴結炎,教給大家如何辨別各種肚子痛,如何進行有效的居家調理。
  • 肺水腫和肺栓塞CT分析
    ①間質性肺水腫:小葉間隔增厚,尚光滑,支氣管血管束增粗,胸膜或葉間裂增厚。       肺動脈栓塞是肺動脈分支被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後發生的肺循環障礙疾病。常見的栓子源於下肢深靜脈血栓,風溼性心臟病及原發於肺動脈的血栓也可引起肺動脈栓塞。此外還可見脂肪、腫瘤栓子及氣體栓子等。患者起病急,臨床表現為突發的呼吸困難和胸痛、咯血、眩暈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低血壓休克或死亡。
  • 【心系列254】急性肺栓塞的急診處理
    ( PTE) 、脂肪栓塞症候群、羊水栓塞、空氣栓塞、腫瘤栓塞等。急性肺栓塞死亡率高達 15% ,已超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5]。   肺血栓栓塞症一旦發生,肺動脈管腔阻塞,血流減少或中斷,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血流動力學和呼吸功能改變。輕者幾無任何症狀,重者可導致肺血管阻力突然增加、肺動脈壓升高、心輸出量下降,嚴重時因冠狀動脈和腦動脈供血不足,導致暈厥,甚至死亡。
  • ​腹膜和腸繫膜的解剖
    腹膜和腸繫膜的解剖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