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左心耳容積和血栓栓塞關係:左心耳容積可通過心臟CT、MRI及經食管超聲心動圖(TEE)經過Simpson法分析獲得[10] 。一些研究表明,存在血栓的房顫患者左心耳容積較大[13]。左心耳較大的房顫患者出現血栓栓塞事件較多,這可能與隨著左心耳容積的增大,左心耳內血流速度較慢,血液淤滯有關。隱源性栓塞佔總栓塞比例的30%~40%,其中心源性栓塞是其主要原因。在55%隱源性血栓事件患者中,左心耳容積更大,栓塞事件陽性患者比陰性患者左心耳容積大67%[14]。通過與左心房容積和血栓栓塞相關性比較,左心耳容積的增大較左心房容積的增大對血栓栓塞預測更有意義。左心耳容積>34 cm3的房顫患者存在更大的血栓栓塞風險[15]。但也一些研究結果表明左心耳容積與血栓栓塞無相關性。這些研究結果的差距可能與樣本量大小相關。而對非房顫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發生和左心耳容積增加無明顯相關性。
2. 左心耳深度和血栓栓塞關係:Hur等[16] 對144例非瓣膜病房顫患者進行了MRI檢查,發現其中有既往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患者具有更大的左心耳深度。這可能因為隨著左心耳的深度加深,血流易形成渦流,導致血液淤滯,進而促進血栓形成。
3. 左心耳的開口面積、直徑與血栓栓塞關係:左心耳入口面積與左心耳排空速度存在負相關性,即左心耳入口面積越大,左心耳排空速度越小,兩者均為房顫血栓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入口面積的增大可以導致左心耳排空速度降低。有研究表明面積>3.5 cm2 的房顫患者比面積<3.5 cm2者存在更大的血栓栓塞風險(75%對23%),入口直徑也與血栓栓塞相關,其中血栓患者存在更小的入口直徑[17]。隨著房顫患者左心耳入口面積、直徑的增大,左心耳收縮功能減低,導致血液淤滯,促進血栓形成。
4. 左心耳功能異常和血栓栓塞關係:左心耳收縮功能的指標有左心耳排空分數及左心耳壁運動功能等,其均和血栓事件相關。其中左心耳排空速等左心耳收縮功能參數在左心耳血栓形成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存在左心耳血栓的患者中左心耳排空分數顯著減小。左心耳排空分數與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計算方法類似,左心耳排空分數=(最大的左心耳容積-最小左心耳容積)/最大左心耳容積。 研究結果表明存在左心耳血栓的患者左心耳排空分數顯著減小,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說明左心耳排空分數是左心耳血栓的獨立預測因素[10] 。如果左心耳排空分數≤21%,即使低危腦卒中風險的房顫患者也應接受抗凝治療以避免栓塞事件,左心耳排空分數<20%則對左心耳內血栓形成存在較高的靈敏度及特異度[17]。左心耳收縮功能在TEE中的最簡單、直接的指標是左心耳峰值排空速度。竇性心律患者左心耳峰值血流速度大多>50 cm/s,左心耳峰值排空速度<25cm/s 者發生自發顯影的可能性較大。左心耳峰值排空速度<20 cm/s 伴有血栓的可能性很大[10]。左心耳壁的運動功能可通過組織都卜勒成像(TDI)、都卜勒組織速度成像(TVI)、應變率成像(SRI)及斑點追蹤成像技術(STI)等技術獲得[18] 。上述指標可以評價左心耳壁的運動及左心耳的收縮功能,左心耳壁運動功能減低、收縮功能下降,導致左心耳血流速度降低,從而易於血栓形成。
5. 左心耳形態和血栓栓塞關係:左心耳形態存在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分為「指樣」的和「樹樁樣」的,另一種是分為「雞翅膀」「仙人掌」「風向袋」和「菜花」 型,其比例分別為48%、30%、19%和3%。研究發現,「雞翅膀」形態左心耳的房顫患者腦卒中的概率較其他類型小[3]。Anselmino等[7] 也對房顫患者的左心耳形態進行分析,發現「雞翅膀」型(β-0.28,95%CI -0.51~-0.04,P=0.021)、「風向袋」型(β-0.38,95%CI -0.12~ -0.65,P=0.005)、「菜花」型(β0.61,95%CI 0.07~1.14,P=0.026)與血栓事件有明顯相關性。這些研究也對房顫的抗凝治療提供了一條依據。同時左心耳可有多種分葉數量,分葉數量越多,血栓事件發生的風險越大,其中大多數左心耳內血栓形成患者中左心耳分葉數≥3 個[19]。而房顫消融術後,左心耳形態與血栓事件的發生無明顯相關性。也有研究發現房顫消融圍術期,左心耳為「雞翅膀」型的房顫患者血栓發生風險較高[20]。這些研究對房顫的抗凝治療提供了一條依據。
6. 左心耳內自發顯影和血栓栓塞關係:自發顯影(SEC)、泥漿樣變化(sludge)及血栓形成(thrombosis)為房顫患者左心耳內血栓形成的重要發展階段。左心房內自發顯影是TEE檢查中動態雲霧狀回聲現象,與左心房增大、左心耳血流速度降低有關。自發顯影根據其濃密程度、活動度可被分為4個等級:1+到4+[21]。泥漿樣改變是在任何心動周期均可見到,非連續、非固態的團塊。自發顯影分級≥3+、泥漿樣改變是房顫患者血栓栓塞的獨立預測因素。即使口服抗凝藥物治療的房顫患者,左心耳內存在密集的自發顯影的房顫患者仍有很大可能發生血栓栓塞事件。房顫患者存在自發顯影雖是血栓事件的易患因素,不是房顫患者轉律的禁忌證。泥漿樣改變則與左心耳血栓相似,較自發顯影更為嚴重[22]。左心耳內存在血栓是房顫患者轉律的禁忌證,故當存在泥漿樣改變時,房顫患者存在轉律禁忌。
7. 左心耳血栓和血栓栓塞關係:房顫患者轉律前,需進行肺靜脈CT及TEE除外心房及心耳內血栓,左心耳血栓的定義為附著於左心耳的活動度較差的固態高回聲團塊。隨著患者心房的收縮舒張運動,左心耳內形成的血栓容易脫落進入體循環,從而引起血管栓塞,如腦栓塞、肢體栓塞等。由於上述因素,左心耳是房顫血栓栓塞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