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錄節目意外出事,心源性猝死有什麼預警症狀?

2020-12-17 1藥網

2020年2月24日下午。一位年僅28歲的青年李某原本在廣州某醫院照顧生病的父親,坐在病床前的他卻突然倒地,李某平時身體很健康,吸菸不酗酒,李某倒地後,一旁的家人連忙大聲呼救。

一名護士率先跑到病房查看情況,發現異狀後連忙到醫生辦公室請求幫助。當時準備下班的年輕醫生陽醫生跑到病房,只見李某抽搐了幾下,就再也沒有反應。

醫院的醫護人員立即對李某實施搶救,多名醫生持續對李某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心肺復甦的徒手胸外按壓工操作,累計超過了1.5萬次,用掉了85支腎上腺素。

可即便如此,只要停下心肺復甦,心電監護儀上李某的心率很快又會再次變為0。李某當時的狀況都提示著只有使用ECMO(人工膜肺),才有挽回生命的可能。

ECMO是最高級的生命支持設備,但使用費用非常昂貴,醫生與家屬說明費用情況後,李某的家屬立即籤字同意搶救。於是醫生開始著手給李某建立體外循環。

經過檢查,最終發現李某患有布魯加達症候群,因此導致心源性猝死。這是一種遺傳心臟病,考慮到今後有復發的可能,醫生建議李某安裝心臟起搏器,預防第二次心源性猝死。

我國每年約有1500死於心源性猝死

近年來,心源性猝死中的青年人群佔比越來越高。我國每年約有1500人死於心源性猝死,其中18歲-39歲青年佔比高達43%。

在2019年11月27日,年僅35歲的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節目中因心源性猝死不幸身亡,不少網友紛紛為此感到十分痛心。

心源性猝死常以死亡急驟、死亡出人意料等特點令人們感到恐懼,但經過科學合理的預防能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發生的風險。

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也就是說搶救的關鍵時期是心臟驟停之後的4分鐘內,錯過這4分鐘人體臟器可能就會因為缺血、缺氧而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什麼情況下會導致心源性猝死?

1、心源性猝死患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心臟傳導異常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

2、具有心臟毒性的藥物引起的中毒亦會導致心源性猝死,例如洋地黃類和奎尼丁等藥物。

3、胸壁受到衝擊引起心震蕩也可能導致心源性猝死,這是年輕運動員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之一。

4、心源性猝死的發生還可能與遺傳有關,例如存在猝死家族史的人群應當定期進行心臟檢查。

5、劇烈運動,情緒激動,過度勞累,過量飲酒,過度驚嚇,長期熬夜等亦可誘發心源性猝死。

6、長期吸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病史等亦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

如何預防心源性猝死?

1、要定期體檢,積極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情況,尤其是有心臟病家族史或猝死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檢查心臟的健康狀態。

2、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

3、要戒菸、限酒、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會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同時亦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4、對於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服藥治療。對於發生心梗的患者,更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預防心源性猝死的發生。

心源性猝死預警症狀

要了解心源性猝死前的預警症狀,積極到醫院進行檢查。

少數心源性猝死發生之前會有預警症狀,例如猝死前數天或數月會出現持續性胸痛、氣促、乏力、疲憊、心悸等症狀,當出現這些異常情況,應積極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但多數心源性猝死沒有預警症狀,且心源性猝死在院外搶救成功的機率非常小。

因此,心源性猝死重在預防,同時學習並掌握心肺復甦相關知識,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

(銀魅)

相關焦點

  • 心源性猝死有3個前兆:經常熬夜的你發現了嗎?
    所謂心源性猝死,顧名思義是由心臟原因所導致的,病發時會突然導致意識喪失,沒有及時得到治療的話,一小時內,就出現死亡。心慌、胸悶、心跳過緩、暈厥都有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前兆,有這些反應的小夥伴要重視起來!
  • 心臟猝死的原因和症狀是什麼
    醫生給出的病因是心臟猝死。大爺一直感慨,毫無徵兆,大娘沒有心臟病,也沒有其它病,如果要有,他們還可以注意注意,保養保養。就這麼突然不在了,真是讓人受不了!是啊,很多人看似很健康,前一刻還好好的,下一刻就昏迷不醒。無論你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無論你是平常老百姓,還是名人明星都逃不過。我只能安慰,活著的要好好的,勇敢點!
  • 95後演員猝死,惋惜同時也要小心,醫生:心源性猝死有7個特點
    感謝您點開這篇文章,估計您三分鐘就能看完不過,在看完之後會明白以下幾個問題: 1.每年猝死的人有多少? 2.猝死的主要誘因有哪些? 3.為了不猝死,我們該怎麼做啊?
  • 高以翔錄節目心源性猝死,家世顯赫從小帥到大——高以翔的成長史
    11月27日凌晨,臺灣影星高以翔在寧波為浙江衛視錄製綜藝節目《追我吧》時,突然暈倒送醫,兩個小時候後因搶救無效死亡。據臺媒報導,高以翔過兩天29號將擔任好友婚禮的伴郎,沒想到因為意外而去世。《追我吧》錄製現場藝人查看高以翔據說,該節目於27日凌晨錄製節目,節目中高以翔跑完步後,大聲呼喊「我不行了,我不行了。」
  • 初三學生體育課跑步猝死,高溫天氣還穿冬季校服!夏天如何跑步才安全?
    文/毛豆豆 開學季節到了,根據統計,學生發生意外事故最多的場所是學校。家有學生的家長,應該都很怕接到學校的電話,不是孩子闖禍,就是孩子受傷生病了。 近日,位於山東臨沂費縣瑞文學校內,有一名初三的男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突然毫無徵兆的倒下了。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發生?
    編者按:年終歲末,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又見諸媒體,對此,我們除了痛心,也有疑問,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盯上?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的發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發猝死?
  • 47歲男子在健身房外猝死!了解運動性猝死,拒絕意外發生!
    誰都不會想到猝死離我們這麼近,看到這類的消息多少也會有所擔憂。 如何更好更健康的運動下去?運動性猝死是我們各位健身者必須要了解的,了解一下它是什麼?由什麼引起的?真的那麼常見嗎?什麼樣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運動性猝死?以及怎麼做可以預防運動性猝死?
  • 男子加班後運動猝死,精神疲勞下運動真的好嗎?
    臨床醫學一般將運動性猝死界定為運動中或運動後24小時內的意外死亡。不過,運動性猝死並非運動本身導致,而是高強度運動作為觸發因素,誘使有潛在疾病者發生呼吸心跳驟停導致突然死亡。青年心源性運動猝死主要由肥厚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冠狀動脈畸形、馬凡症候群、心臟瓣膜和心肌傳導系統疾病等引起;而4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心源性運動猝死,則幾乎全部由冠心病引起。患有腦血管畸形、動脈瘤或高血壓、動脈硬化所致的腦卒中、中暑等,也是猝死的常見原因。
  • 一天兩起猝死敲響警鐘 如果覺得胸悶胸痛千萬不要劇烈運動
    春光明媚的周日,一天兩起猝死狠狠地刺痛了我們,也給我們留下了一連串沉重的問號——這樣的悲劇有前兆嗎?能避免嗎?能挽回嗎?  一天兩起運動猝死令人扼腕  早晨出事的大伯姓陳,55歲,1米7多的個頭,杭州人。昨天早上7點多,陳大伯穿了件T恤,與年紀相仿的球友趙阿姨來到萬松嶺,相約打羽毛球。
  • 看這六種症狀,是心血管疾病猝死的前兆!
    在人類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發性、緊急性、嚴重性、惡性程度和後果而言,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疾病能夠與猝死相比。平均下來,我國每年有180萬因猝死離世,猝死平均搶救成功率還不到1%。而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患者的親朋好友在其病發後往往都有始料未及的感嘆。
  • 猝死多是「蓄謀已久」的,早期身體的3個「不舒服」,或在提醒你
    你們聽說過猝死嗎?相信你們都聽過,尤其是最近今年,關於猝死的消息也是聽了不少,而且發病年齡正在逐步地年輕化,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猝死多是「蓄謀已久」的,因為它不是沒有原因的,而是身體長長久的疾病的累積造成的,和意外死亡有很大的差別,猝死是因為身體上本來就有疾病的存在,而且這些病症是被人們忽視掉的,累積到一定的程度,突然發生死亡。
  • 運動猝死到底多可怕?跑步的你,需要注意這些
    01 猝死到底多可怕 從症狀體徵出現後6-24小時內的死亡稱為猝死。但是在運動中常常見到的是在數分鐘、數秒鐘乃至來不及出現症狀就迅速死亡,稱為即刻死亡。
  • 高以翔去世,錄綜藝猝死!黃金4分鐘千萬別錯過,關鍵時刻能救命
    11月27日凌晨,有知名博主爆料,演員高以翔在節目錄製過程中暈倒搶救,該博主還曬出了救護車的照片,並表示高以翔已經送到醫院搶救。有另一知名博主爆料,高以翔確實經過心肺復甦,並表示高以翔休克了很久沒有醒過來,人已經沒了,吐槽綜藝節目錄製接連出現意外,呼籲引起重視,關愛藝人生命。現場觀眾透露,意外發生時,高以翔正在被節目中素人嘉賓追逐,他在跑步過程中一度喊出「我不行了」,並突然倒地。現場粉絲和工作人員一度以為是節目效果,但很快其他明星嘉賓跑來關心情況,黃景瑜、陳偉霆等更大喊「快點救命」。
  • 有關猝死和心肺復甦,你必須了解!
    為什麼運動性猝死偏偏發生在他們身上?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運動性猝死吧。運動性猝死,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24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意外死亡。運動不是造成猝死的主因,隱藏的心臟病可能才是運動性猝死的「幕後黑手」。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
  • 跑步真的會猝死嗎?如果跑步時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趕緊停下!
    跑步會猝死?相信大部分跑者都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它的的確確發生了。近幾年經常看到網上出現跑步猝死的新聞,比如有一位資深的跑友,早上晨跑時就猝死了。後來其他跑友介紹他有高血壓,而且最近睡眠也不好,同時前幾天還跑了30公裡的長跑。
  • 傳奇球星馬拉度納家中猝死!記住這十條,可以防猝死!
    們必須好好珍愛自己的生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集合,不要讓「猝死」成為生命的長鳴警鐘。 我國每年近55萬人死於心源性猝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猝死的定義則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可引發猝死的基礎性疾病可分為兩類: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 喝酒會不會導致猝死呢?這2個喝酒後窒息的誘因,你得了解
    在紛紛擾擾的都市中,肯定有不少人通過酒精這一方式,抒發心中的不安心情。那麼,喝酒會不會導致猝死呢?其實,在臨床上說,喝酒導致猝死,更準確的應該是喝酒導致窒息。儘管猝死主要的原因是心源性引起的症狀,酒精對心臟有相關的影響。
  • 連續兩起90後猝死事件,你還在用命換工作?
    圖片來源微博究竟什麼是猝死?猝死這個詞近年來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到底什麼是猝死呢?世界衛生組織將猝死定義為症狀出現後,6小時內發生的不能預期的死亡。不過更多學者認為,將猝死定義為首發症狀出現後 1小時內的死亡更加恰當。其特點就是發病前少有預兆、發病突然、病程極快。或許你認為猝死屬於罕見病,發病率極低,可事實卻是近年來,猝死的發病率逐年攀升。
  • 猝死前,身體會有哪些「求救信號」?早了解早發現,或能自救
    去年十一月,臺灣藝人高以翔參加某衛視的節目錄製,突然出現猝死,一時間引起熱議,在家人和朋友心中,高以翔是一個熱愛運動、喜歡健身的人,相對來說,身體要比常人好很多,但還是出現了意外,根據最後揭秘的畫面,可以看出,在錄製節目過程中,他已經感覺到不舒服了。
  • 冬季來臨每分鐘就有1人猝死,如何預防突如其來的死亡?
    大家好,我是米醫生馬拉度納猝死了一分鐘內,一代球星生命瞬間結束前幾天也是演員高以翔去世一周年去年的11月27日,他在戶外綜藝節目時,突然減速倒地,隨後送去醫院搶救無效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