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點開這篇文章,估計您三分鐘就能看完不過,在看完之後會明白以下幾個問題:
1.每年猝死的人有多少?
2.猝死的主要誘因有哪些?
3.為了不猝死,我們該怎麼做啊?
原來我以為只要年紀輕就不會有猝死的危險,相信很多人都一樣有這種看法,覺得猝死跟年齡有絕對的關係。
但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1月2日看到了一則新聞,年僅25歲的演員凌美琪就不幸猝死了。
可能單說名字大家沒什麼印象,但是提到2008年的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很多人就知道了,即使沒看過這個電視劇,估計也看到過相關的新聞和周邊產品。
而演員梁美琪就是裡面的主演,這下你應該有印象了吧?
不幸的是她已經離開了我們,明明是95後,怎麼猝死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每年猝死180萬人。
你可能在電視上看到過類似的表現,一個人突然就有意識障礙暈倒之後,一個小時就死亡了。
其實這種死亡原因在臨床中稱之為心源性猝死,當然也叫做心臟性猝死。
這種問題的主要表現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出現胸痛胸悶的症狀,同時還可能出現眩暈,逐漸地發生呼吸困難,心律失常。
在此之後心臟驟停,血壓脈搏和心音消失,這些都是心源性猝死的臨床表現。
雖然猝死還有其他原因,但是心源性猝死是最為常見的,而且很難救治。
有些研究稱我國每年有180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特別是45~75歲之間,患者數量龐大。
但這並不意味著猝死是中老年人特有的問題,現在生活節奏變快,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年輕化的趨勢也是很強的。
當然心源性猝死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因為在猝死之前很多患者都已經有心臟方面的問題。
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1.冠狀動脈病變。
包括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急性心肌梗死。
2.心肌病變。
尤其注意肥厚性心肌病,是40歲以下心臟驟停患者最常見的原因。此外還有擴張型心肌病和繼發性心肌肥厚。
3.心臟瓣膜病。
二尖瓣狹窄和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和關閉不全。其中最常見的是二尖瓣的問題,其次是主動脈瓣的問題。
4.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等先天性的問題。
以上就是比較常見的心臟疾病,可以說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
但是要知道並不是有原因之後就會一定出現心源性猝死,如果出現猝死一定是有其他外因誘導,那麼外因有哪些呢?
二、出現心源猝死的特點。
很多學者都在研究相關的問題,看看哪些因素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外在因素。
根據研究,目前出現猝死時有7個特點。
1.精神因素。
特別是情緒波動過大,就會出現心源性猝死。
2.過度勞累。
因為過度勞累而導致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功能障礙是非常常見的,嚴重的時候就可能誘發低血糖,電解質紊亂,最後會出現惡性心律失常。
3.呼吸睡眠暫停症候群。
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打呼嚕,在晚上有的人打呼嚕會暫停呼吸120秒,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心源性猝死的先兆。
4.生活壓力大。
也可能是精神上面的問題,但精神和軀體是不太容易分開的,生活壓力很大,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長久維持這種狀態就會出現猝死。
5.長期熬夜。
熬夜的人都知道,越熬夜心臟越不舒服,很容易出現心律失常和暈厥。
6.抽菸喝酒。
研究表明抽菸可以導致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三倍,而喝酒也是很多心臟疾病出現的原因。
7.肥胖。
身上的肥肉越多猝死風險就越高,因為肥胖與很多慢性疾病都是相關的,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所以該控制體重的人一定要注意了。
說了這麼多,您可能也已經明白了,猝死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跟很多因素有關的,無論是自身的問題,比如心臟疾病。還是外在的因素,比如之前提到的幾個特點。
對我們來說很難改變心臟的狀態和條件,因為有的東西是先天的,我們沒有辦法去糾正。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循環性猝死的束手無策,可以通過改變外界環境來讓自己的風險降低。
1.比如早睡早起,讓自己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
2.戒菸戒酒,控制自己的飲食,不要讓自己的脂肪越來越多。
3.保持好的心態,一方面不要讓自己過度勞累,另一方面也要適當減壓。
做好這幾點,心源性猝死就會離你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