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美國是重新強大還是走向衰落?

2020-12-17 騰訊網

正文共: 2337字 3圖

預計閱讀時間: 6分鐘

文 | 彭曉玲

來源:第一財經

採編:彭朵爾

版式:朵雨瑄/達兮│校稿:夢馬騎鯨│策劃:彭朵爾/弗Z

人物介紹

張維迎,1959年出生,男,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人。西北大學本科,研究生,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 、教授 、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

發表的有關中國經濟改革和社會發展的觀點經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2000年,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當選為「CCTV2002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發表了《理性思考中國改革》的長文,將有關改革的爭論推向了一個高潮。

第一財經:關於美國究竟是在走向衰落還是「重新強大」,一直以來都有不同聲音。許(倬雲)先生認為是在走向衰落。你認同他的判斷嗎?

張維迎:許先生在美國執教、生活60年,他認為美國在走向衰落,是基於他個人的經歷、觀察、思考,不論你是否同意他的判斷,他的話是有警示作用的。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不少被稱為「帝國」的大國,如古代有波斯帝國、羅馬帝國、中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近代有大英帝國。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與歷史上的帝國有什麼不同?簡單說,古代帝國的崛起靠的是強盜邏輯,美國的崛起靠的是市場邏輯,大英帝國的崛起介於二者之間。

強盜邏輯是指,依靠以為武力代表的破壞力,誰徵服的領土多,誰殺的人多,誰就是超級大國。所以歷史上的「英雄」,都是殺人最多的人。

市場邏輯靠的是生產力,也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更好的產品和更先進的技術,獲得更多的客戶,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資源,背後是企業家精神和創新能力。企業家精神和創新能力背後,又是制度和文化。

美國能成為世界強國,靠的就是企業家精神和創新能力。許多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變成了美國人,是他們自願選擇的結果,不是被徵服的結果,這與古代帝國的人口增加完全不同。因此,看美國是不是在衰落,最重要的指標是創新能力是不是在衰落,企業家精神是不是在衰落。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特殊原因,還有戰後其他後發國家利用「後發優勢」趕超,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份額自二戰之後一直在縮小,這也很正常。

美國確實面臨很大的挑戰,包括種族衝突、黨派政治、民粹主義、階層固化等,如許先生書中講到的,這些問題如果惡化到一定程度,危害到企業家精神的發揮和創新能力,如果美國變得不再是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國家,那一定會走向衰落。

中國能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裡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也是市場的邏輯。

中國未來的前途也依賴於我們是否繼續市場化改革。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人多,市場潛力大。所以,只要我們堅持走市場化道路,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是完全可能的。

第一財經:許先生在談美國文化時,有個觀點比較有意思。他說那些動輒吸引上萬人參加的流行音樂會、球賽,「淺薄而煽情,熱鬧而空虛」,娛樂和體育業在文化和社會意義上像羅馬帝國從盛而衰時鬥獸場和格鬥場上的活動,是「虛空的浪費」,而且娛樂業使用的媒體一旦被政客利用,很容易導致「群眾民粹主義」。對娛樂和體育業的看法,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似乎不太一樣。你對這些觀點怎麼看?

張維迎:民粹主義就是講多數人是對的。但多數人的意見未必是對的,尤其是因為群體壓力和羊群效應導致的「群體無知」,也就是某種東西(包括觀點、行為)即便每個人私下都不認同,但每個人都以為其他人認同,因而公開表示認同,結果就形成狂熱。

在許多情況下,民粹主義是非常有害的,尤其是政治家需要討好大眾或利用大眾的時候,整個社會可能誤入歧途。學者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反民粹主義,通過理性分析,發出自己獨立的聲音,警示社會,引導大眾。

娛樂和體育產業作為「公眾消費品」,其對每個人的價值依賴於消費者的數量,因而容易出現「虛空的浪費」。從這個意義上講,許先生對某些大眾文化的批評,履行的是一個學者的責任,令人敬佩。

娛樂和體育產業和其他產品一樣,給人們提供的價值本身是主觀的,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娛樂業與羅馬鬥獸場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羅馬鬥獸場是政府提供的,娛樂業是市場主導的,消費者自己埋單。羅馬帝國靠掠奪來的財富建立起鬥獸場這樣的遊樂設施,給羅馬居民提供了各種各樣福利,使得羅馬人變得懶散,道德墮落,武功全廢,面對蠻族入侵毫無抵擋之力。

伴隨羅馬人對鬥獸場的瘋狂的是他們對商業和生產活動的鄙視。而在市場經濟中,一個人只有自己首先創造財富,才有足夠的收入享受商業化的娛樂。

第一財經:許先生在談美國政治時引用了「波士頓婆羅門」這個提法,認為美國的豪門大族不僅掌握美國大部分財富,也掌握了教育。近年來中國也在擔憂「寒門難出貴子」;大城市的居民要想享受好的教育資源,必須得有昂貴的學區房或進入收費較高的民辦學校才可能。中國出現這些現象,是否也是階層之間流動減慢的表現?該如何避免階層固化?

張維迎:許先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很有意義的素材,他關心的問題也是許多美國人和中國人都關心的問題,學術界也有不少討論,有分歧。

一種觀點認為,總體上講,美國還是一個比較開放的社會,為出身寒門但有才華的人提供了上升的機會。像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谷歌創始人布林和佩奇,太空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這些當今的商界領袖和美國首富們都是普通家庭出生,其中謝爾蓋·布林是俄羅斯移民,埃隆·馬斯克是南非移民。但另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確實有階層固化問題,如許先生在書中指出的。

人口的垂直流動性與經濟增長高度正相關。這是因為,一方面,較高的經濟增長給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經濟之所以增長,是因為企業家精神在發揮作用,而企業家精神就蘊含在普通人口中。

市場是不確定的,不確定性意味著,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上,沒有人能穩坐釣魚船。富人俱樂部就像一個旅館,總是住滿人,但不斷有人出去有人進來,而不是古代的城堡,一個家族祖祖輩輩住在裡面。

所以,「富不過三代」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世襲貴族只能存在於非市場經濟中。反過來,一個社會出現階層固化,說明市場被破壞了。美國的市場機制確實受到不少破壞。

【版權聲明】圖文及視聽資料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傳播而發,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會第一時間處理,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北京452萬人將遷至雄安,最全單位名單公布!

2020-12-10

驚心動魄!她把養老金的內幕全講出來了

2020-12-16

下一個「長租公寓」來了:買菜人,準備好了嗎?

2020-12-16

相關焦點

  • 美國真的衰落了麼?
    1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關於美國衰落的論調非常響亮。   今年5月22日,著名的對衝機構-橋水基金CEO達裡奧發表了一篇2萬字長文《過去500年的大周期》,分析了幾個大國500年的興衰史,旗幟鮮明地唱衰美國:美國就像過去的古羅馬、查理曼帝國、大英帝國,走向衰落,而中國將崛起,取而代之。
  • 歐洲最傳奇的家族,曾叱吒風雲數百年,卻因近親結婚走向衰落
    然而由於當時歐洲各國貴族都有著一定的血緣關係,因此無論是貴族聯姻還是近親結婚,都存在著一定的危害。而在歐洲歷史上,就曾有一個家族,因貴族聯姻而興,也因近親結婚而衰落。從13世紀開始,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開始崛起,貴族魯道夫一世,被推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依靠著不斷的政治聯姻,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分枝散葉,不斷強大。
  • 小林分析:美國衰落論——從老布希到川普的衰落歷程
    這次戰爭,將美國的強大國力在伊拉克這個世界第三強國的襯託下,變得更加地矚目。這一次的戰鬥,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戰斧飛彈,信息戰,以及海空配合,不僅打出了美國的戰力,也打出了世界對美國的忌憚和恐懼,同時,美國的美元霸權使得美國可以源源不斷通過鈔票為美國發動戰爭買單,美國的經濟和軍事真正使得世人正面直觀噶感受。
  • 美國的衰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推薦)
    美國現在是最強大的帝國,它正處於相對的衰落中,中國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沒有其他大國與之能比。南方按照《圖1》帝國由盛而衰發展方向對美國進行一個從頭到尾的解析,就算是科技和金融如此發達的美國,也註定無法逃脫歷史的規律!世界新秩序1945年9月2日,最後一個法西斯國家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 張雪魁丨美國的意識形態霸權正加速走向衰落
    美國抗疫意識形態的「四重操作」產生了很大的破壞作用,同時突顯出當前美國意識形態面臨的「四重困局」:一是認知結構性矛盾與困局,二是規範結構性矛盾與困局,三是動機結構性矛盾與困局,四是行為結構性矛盾與困局。這表明美國意識形態霸權正在加速走向衰落。
  • 拜登無計可施,美國如何從偉大走向衰落?
    差不多是美國13分之一的人口!怪不得美國能拍出《行屍走肉》這樣的電影。原來現實中真的有印證。怪不得美國能拍出《復仇者聯盟》這樣的電影。因為解決人類安危問題,只能靠幻想。在二戰勝利之後,美國從未從戰場撤退。時至今日,美軍在150個國家都部署了軍隊。前總統卡特說,美國在242年的歷史中,只享受了16年的和平,美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另外,美國國內的貧富差距一直被高福利的假象掩蓋。
  • 美國的衰落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終結!
    一場疫情把美國拔得連遮羞布都沒有了,在很多人看來美國的衰落是民主政治體制失敗;其實美國根本不是什麼民主體制國家,他不過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繼承者,如今這個掠奪文明經歷幾個世紀的輝煌後終究走向了滅亡
  • 曾經一線品牌的酷派,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曾經一線品牌的酷派,已經是幾乎告退手機市場了,重新回歸的可能性極低,產品競爭力已經很難讓消費者買單了。 酷派作為全國第一家推出雙卡雙待功能的手機,在當時的知名度並不比蘋果、諾基亞等大廠要差,酷派因為自主研發出了雙卡雙待手機的功能,即酷派8166。只能說,酷派有不錯的研發能力,自己的供應鏈。
  • 美國一旦走向衰落,哪些國家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呢?答案在這
    作為軍事實力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國,野心勃勃,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並不斷向其他國家挑起事端,幹擾別國的內政。一旦美國在疫情的影響下倒下了,那麼世界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又會有哪個國家取代美國的位置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呢?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
  • 晉國走向衰落的罪魁禍首,大量公族被屠殺,江山最終被士大夫取代
    不妨做個歷史假設,假如說強大的晉國沒有滅亡,那麼秦想要東出的計劃就會受到阻攔。讓晉國走向衰落乃至後面被取代的君主不是別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晉獻公。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也多是以昏庸為主,寵幸一個叫做驪姬的女人。
  • 中關村電子城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無論從個人命運還是區域發展的宏觀視角,鼎好們的歷史都值得記憶與思考。 科學大會之後,陳春先幾次訪問美國考察。他注意到,矽谷等地坐落著斯坦福等知名學府,雲集上千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被迅速轉化為產品,創造出巨大的財富。 高密度的人才,中關村也有。矽谷能做的,中關村同樣可以。陳春先提出:「要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矽谷』!」
  • 美國作為一個品牌的衰落
    可以斷言,十年後,美國軟實力的蒸發(evaporation of soft power)以及作為一個品牌的衰落(decline of the American brand)將會是史家和政治學者研究的重大課題,而4年前的總統大選,毫無疑問會被視為一個分水嶺。
  • 美國仍然嘴硬:並沒有,應向中國證明這一點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似乎重新將世界洗牌。在中國已經穩定住疫情後,世界其他國家卻呈現一種截然不同的景象。特別是進入12月,美國疫情呈現進一步惡化趨勢,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數連續刷新紀錄。除了經濟上的衰退外,就連美國一向引以為傲的軍事也出現了衰落的跡象。美國局勢分析家戴維·伊格納提烏斯表示,在中國的軍力崛起之下,美國在印太地區力量持續衰退,「我們的間諜衛星和通信衛星可以被立刻失能,我們在關島和日本的前進基地可以被精確飛彈壓制。
  • 若美國衰落,誰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張召忠給出兩個國家的名字
    在今年疫情的大形勢下,美國的疫情確診人數位居世界第一,每天有將近20萬人的檢驗結果呈現陽性,加上美國正處於政權更迭之際,疫情急劇惡化,給不堪負重的經濟致命一擊,外界唱衰美國的聲音越來越多。那麼,如果美國衰落了,誰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軍事專家張召忠給出兩個國家的名字。
  • 自立稱帝為什麼會讓強大的袁術快速衰落進並最終走向滅亡?
    自立稱帝成為袁術人生最大的轉折點,本來是天下數一數二軍閥的袁術實力迅速衰落,最終被氣得嘔血鬥餘而死。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在自立稱帝之前,袁術確實是漢末天下最強大的軍閥,就連袁紹的實力當時都略遜弟弟一籌。然而袁術的地盤並不是非常穩固的,內部也不團結,近一半的地盤都是控制在袁術的附屬勢力孫策手中。
  • 從美國電影看美國的衰落
    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舉目四望,天下再也沒有一合之敵,這也是美國最自信的時候,美國不僅拍了很具有美國正能量的《阿甘正傳》,同時也拍了反映美國社會陰暗的《肖申克的救贖》,美國當時並不害怕這種影片能夠影響自己的世界影響力,反而在這種影片的襯託下,美國更加顯得言論自由
  • 湯紹成:從高登(Johan Galtung)的觀點看美國的衰落
    作者 湯紹成 前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前美歐所所長       挪威學者高登曾在2009年出版《美國帝國的衰落-然後呢?》自從蘇聯解體以來,美國衰落的證據越來越多,其中尤以陷入戰爭為甚,高登就列舉了多項矛盾,來預測美國超級大國將在2020年崩解,引發廣泛關注,目前好像確實跡象明顯。
  • 美國崛起與英國衰落:為什麼英國不能在衰落之際及時做出改變?
    時勢造英雄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落下帷幕,英帝國的日部落時代也走向了完結,被戰火摧毀得已經狼狽不堪的歐洲無法再繼續支撐起整個世界的統治地位,美國和蘇聯的兩極格局就要到來了,原本的世界統治者英帝國只能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夾縫中求得生存。
  • 美國若衰落,誰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張召忠給出兩個國家的名字
    二戰結束以後,世界各國的綜合國力在各自的努力之下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美國以及蘇聯作為當時唯二的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主地位兩個國家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雖然後來美國成功拖垮了蘇聯,但是現如今美國的地位卻不再是不可撼動的。
  • 中國東北,德國魯爾區,美國五大湖區,老工業區衰落是必然的嗎?
    中國東北,德國魯爾區,美國五大湖區,老工業區衰落是必然的嗎?一種觀點認為,不論是中國東北,德國魯爾區,還是漂亮國的五大湖區,都是本國自然資源相對豐富甚至是最豐富的地方。隨著科技的發展,運輸成本的降低,是否接近原料產地顯得不那麼重要了,老工業區的衰落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