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衰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推薦)

2021-01-11 南方海棠

國際著名的對衝機構-橋水基金CEO達裡奧在今年5月22日發表了一篇2萬字的長文《The big cycles over the last 500 years》(譯:《過去500年的大周期》)分析了幾個大國500年的興衰史,並且立意鮮明的指出:美國正在處於衰落之中,而中國將迅速崛起。

達裡奧分析了現代帝國霸主之位興亡更替的本質!

在一套新的規則建立了新的世界秩序之後,通常會有一個和平和繁榮的時期。隨著人們習慣了如此,他們越來越多地押注繁榮將持續下去,他們也越來越多地借錢並用以支出,這最終導致了泡沫。隨著繁榮程度的提升,貧富差距也在擴大。最終,債務泡沫破裂,導致印刷貨幣和信用以及內部衝突的增加,導致某種形式的財富再分配的革命,可能是和平的,也可能是暴力的。通常,在周期的後期,贏得上次經濟和地緣政治戰爭的領先帝國相對於繁榮時期崛起的競爭對手來說,實力已經沒有那麼強大,在糟糕的經濟條件和大國之間的分歧下,通常會有某種戰爭。在債務之外,革命和戰爭導致經濟、國內和世界秩序的崩潰,並帶來新的贏家和輸家。然後,贏家聚集在一起,創造新的國內和世界秩序。

圖1

達裡奧將近500年來所有靠近這條歷史軌跡的國家做了統計,大致標明了各個時期大國的相對位置。

圖2

藍色線的美國曲線向下,紅色線的中國曲線向上,兩線交匯的時間越來越近。美國現在是最強大的帝國,它正處於相對的衰落中,中國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沒有其他大國與之能比。

南方按照《圖1》帝國由盛而衰發展方向對美國進行一個從頭到尾的解析,就算是科技和金融如此發達的美國,也註定無法逃脫歷史的規律!

世界新秩序

1945年9月2日,最後一個法西斯國家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緊接著,美國、英國、蘇聯為首的三巨頭主導的世界新格局拉開序幕,其中召開了比較著名的布雷頓森林會議、雅爾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塑造了新的世界秩序,其中包括劃分世界,重新定義國家和地區影響力,以及建立新的貨幣和信用體系。在這種情況下,世界被分為美國控制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和蘇聯控制的共產主義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體系。德國被分割,美國,英國和法國控制了西德,蘇聯控制了東德。日本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而中國又回到了內戰狀態。

上一個周期的霸主英國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背負大量的債務,已經逐步退出大國競爭的歷史舞臺。但是霸主之位互換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儘管美國在二戰後綜合實力已經全面超過英國,但是英鎊仍然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直到1967年,英國的實力已經無力支撐英鎊的流通,遭到其他國家央行的拋售和改換美元作為儲備貨幣。

這時候,真正在舞臺上博弈的只剩下美國和蘇聯。隨著1949年「北約組織」和1955年「華約組織」的成立,「冷戰」開始了。世界格局兩極化形成!

這時候的美國和蘇聯都處於資本的擴張期,除了兩個組織之間互相制約鬥爭外,各個組織的內部已經形成統一的貨幣體系,經濟都出現了快速增長。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在長達三十多年的鬥爭中,蘇聯由於政治決策失誤,終於在1991年12月25日宣告解體。至此,美國開始統治地球,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轉變為「一超多強」。

美國和蘇聯霸主之爭有點類似於現在美國和中國的狀態-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之爭。但是不同的是蘇聯在並沒有取得真正的世界霸主之位,同時由於二戰長期參戰,損失慘重,債臺高築,在經歷了短暫的曲線上升階段又快速的墜落到下降階段,最終輸給了美國。而現在的中國與美國則是截然相反,中國還處於大國曲線的上升期,美國則已經處於下降通道。從這個交替情況來看,現在的美國和中國更像當年的英國與美國。

和平,繁榮和生產性債務增長

二戰期間,美國的軍工訂單出現爆炸性增長,也刺激了製造業的發展,美國基礎工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大批的軍人返回美國,美國的嬰兒潮開始了,導致人口增速明顯變大。1951年到1970年人口增長35.21%,達到20509萬人,年均增速近1.52%。其中,1968年達到2億人口,超過同期英法德三國人口之和,人口紅利大大提振了消費市場,增強了美國國家實力。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實行了社會福利全民化,促進了社會公平,緩和了社會矛盾,增強居民消費意願。福利制度與美國二戰後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經濟發展為福利國家的建設提供物質保障,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福利待遇;居民福利待遇提高有利於提高居民購買力,進而增加消費,促進經濟發展。整個國內的經濟形勢形成了良性循環。

但是經濟衰退依然不可避免,美國從1948年至1970年共發生了5次經濟衰退現象,每次工業下降率都在8%以上,第三次更是達到了13.5%。面對經濟衰退,美國每次都是實行了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

美國經濟在這一時期維持了很長時間,並且一件極其重要的事讓美國整體實力又一次升華。

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不是一戰、二戰,也不是蘇聯的解體,而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1973年10月,歐佩克宣布,必須用美元對全球的石油交易進行結算。從此之後,人類真正看到了一個金融帝國的出現,而這個金融帝國把整個人類納入到它的金融體系之中。

美國人可以用印刷一張綠紙的方式從全世界獲得實物財富。

債務泡沫和巨大貧富差距

你走的每一條捷徑,最終都會變成難關。

拿到美元霸權後,美國人歡欣鼓舞的暢想著未來,金融業發展速度突破天際。越來越多的人從事與股市、債市、匯市等有關的金融行業,那些來錢慢,又苦又累的製造業慢慢的壓進了箱底,美國製造業空心化浮出水面。

美國人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1999年,歐元橫空出世,伊拉克薩達姆狂妄自大,想要平衡美元與歐元,從中獲利。於是他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已歐元結算,並且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總統內賈德,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紛紛宣布自己國家的石油出口結算也用歐元結算。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美國祭出了「大中東計劃」,表面上美國借「9.11事件」收拾阿富汗,實則為了控制整個中東,鞏固美元的地位!

2001年10月7日,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花費了7530億美元。2003年3月20日,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花費了7700億美元。企圖東西陳兵夾擊伊朗,控制整個中東能源。(美國還參與了利比亞、敘利亞、葉門戰爭等)

美國為何喜歡在產油國打仗?因為當第一顆炸彈響起,油價就開始上漲,美元的需求量就開始飆升。

美聯儲也知道美元超發會帶來嚴重的經濟後果,總體上還是比較節制的。但是打仗需要花錢的,隨著美國戰爭投入越來越大,美國的債務危機開始發酵!

美國在中東發動的所有戰爭,戰術上是成功的,但是戰略上是失敗的。

在我看來,美國「大中東計劃」是中美大國地位更替的轉折點。此後10餘年,中國贏來了黃金髮展期,為以後的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歐洲和俄羅斯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美國發動的戰爭養肥了本國軍火商、資本家,讓普通納稅人變的更貧窮,本該用來支援民生建設的費用都被用來打仗,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激化。

只是沒想到的是,多年以後,美國第45任總統川普會為伊拉克伸冤,承認伊拉克沒有殺傷性武器,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錯誤。

印刷貨幣和信貸

2020年,一場歷史性的新冠疫情危機席捲全球。

一個本該做出最好成績的最強國家卻交出了最差成績單,資本極度恐慌,美國股市今年分別在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3月18日出現4次熔斷。

鎮國之寶危在旦夕,美聯儲連忙開動了印鈔機,強行推動股市上漲。

美聯儲到底印了多少錢?

美聯儲在2020年印錢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每周額外印鈔數量越來越多,資產負債規模越來越高!從2月底4.1萬億美元到現在的7.1萬億美元,過去3個月裡,美聯儲一共狂印了3萬億美元。

為了緩解財政危機,美聯儲會保持QE的常態化,資產負債規模將繼續擴大!

截止到2020年6月,美國負債規模達到27萬億美元,超過美國名義GDP23萬億美元,不僅如此,美國國家總負債(包含地方、公司、人民負債)已經接近260萬億。

信貸其實是貫穿美國整個發展史的,美國人向來喜歡今天花明天的錢,存錢這種事從明天開始好了。

據Bankrate.com的一項新調查,一張500刀的修車帳單或者1000刀的急診帳單就能讓他們陷入窘境,有63%的美國人表示付不起這類計劃外的帳單。

中美存儲率做一下對比,大家就能看出差距了。

他們說的沒錢和我們說的沒錢可能真的是兩回事。

2008年3月,有著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宣告破產,一天後,美林陪葬,兩星期後,高盛、摩根史坦利也岌岌可危。「次貸危機」席捲美國。信貸規模在貸款機構、房地產公司、投資銀行、消費者中不斷傳遞擴大,最後導致泡沫破滅。

這是美國最嚴重的一次信貸危機,而且這種危機一直都在萌芽之中,從未被消除,當然也包括其他比較發達的國家,中國也不例外。

革命和戰爭

美國社會鬥爭實質上已經在向這一步邁進了!

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後,美國社會掀起了強烈的遊行示威活動,最後演變成打、砸、搶的暴亂活動。暴亂一度蔓延到美國70多個城市,並且向外傳導,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日本、韓國都出現了支持黑人的示威遊行。

來的快去的也快,這種示威遊行是散漫,無核心組織的,這些人最終要面對現實,回歸生活。

但是,美國整體的社會撕裂已經不可協調,也無法消除了,除非出現一次徹底的社會革命,否則美國的種族歧視將長久的存在下去,等待美國的,將是暴亂的一次次爆發、平息、矛盾積蓄、再次爆發。

南方大膽預測一下,如果川普能夠連任美國總統,「美國之春」的種族主義暴亂將捲土重來,因為川普是一個純白人主義者,他對美國社會的撕裂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美國目前社會是由白人主導,但是白人人口比例正在出現下降,一旦與有色人種的矛盾達到危險警戒線,有色人種揭竿而起的日子將不會太遠。

湖面下的種子已經悄悄萌芽了。

最後,用一段視頻佐證以上觀點,美國的衰落是時代使然,再優秀的舵手也難以撼動歷史的潮流!

當然,一個強大的帝國衰落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將一起見證新時代的來臨!

相關焦點

  • 中國東北,德國魯爾區,美國五大湖區,老工業區衰落是必然的嗎?
    中國東北,德國魯爾區,美國五大湖區,老工業區衰落是必然的嗎?一種觀點認為,不論是中國東北,德國魯爾區,還是漂亮國的五大湖區,都是本國自然資源相對豐富甚至是最豐富的地方。隨著科技的發展,運輸成本的降低,是否接近原料產地顯得不那麼重要了,老工業區的衰落也是必然……
  • 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發展勢頭受到重挫,現有成果經歷再評估,以比較優勢和規模報酬遞增為基礎的經濟全球化動力被撼動。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羅賓·尼布萊特等一大批國際知名專家「宣布」,經濟全球化正走向終點。
  • 見證了美國歷史的博物館,成為美國發展的縮影,吸引了很多遊客!
    美國雖然在歷史上的記錄時間並不長,但在這短短的100年時間裡,幾個非常重要的時代和環節,成為了美國人永遠銘記的地方和日子,成為了許多美國人此後一直深深懷念的地方,66號公路就是其中之一。66號公路博物館66號公路博物館位於莫哈維縣的金曼,66號公路的歷史66號公路協會和金曼金曼遊客中心都在這個小建築裡,它最初是作為一個發電廠建於1907年。66號線博物館周圍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建築,到處都有66號線標示的標語。在對面,有金曼最古老的火車歷史陳列站,那裡停放著美國鐵路大發展時期的舊機車和文物。
  • 張維迎:美國是重新強大還是走向衰落?
    西北大學本科,研究生,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 、教授 、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 發表的有關中國經濟改革和社會發展的觀點經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2000年,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當選為「CCTV2002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 「好書推薦」從羅馬帝國的衰落看腐敗這一「古老罪惡」
    從羅馬帝國的衰落看腐敗這一「古老罪惡」好書推薦★★★★★羅馬帝國的衰落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而關於它走向衰落的原因,也吸引了古往今來無數史學家的目光。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耶魯大學拉姆塞·麥克莫蘭的《腐敗與羅馬帝國的衰落》一書,以獨特的視角,用四十萬字的巨幅,對腐敗與羅馬帝國衰落的關係進行了縝密考察,「展現了一個偉大的國家和文明,一個歷經數百年艱苦獲得的政治文化構造體,是如何被嚴重地破壞的」(史蒂芬·威廉《歷史今日》)歷史過程,值得一讀。
  • 美國的衰落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終結!
    一場疫情把美國拔得連遮羞布都沒有了,在很多人看來美國的衰落是民主政治體制失敗;其實美國根本不是什麼民主體制國家,他不過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繼承者,如今這個掠奪文明經歷幾個世紀的輝煌後終究走向了滅亡
  • 大城市必然衰落?中小城市才是未來?農村土地更不能丟
    大城市,中小城市,農村,如果讓你來選擇去哪裡發展?相信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大城市發展。如今中國大部分人都嚮往大城市落戶,能在北上廣深落戶,這是一個人的能力體現,可以說是趨之若鶩。但是,事物總是不斷發展變化著,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樣的情形會一成不變嗎?最近著名經濟學家陳平教授在一期節目中談到:大城市的衰落在全世界都不可避免,中小城市才是未來。並指出金融資本大量下鄉進農村,想把農民都趕進城(主要指高城市化),農民失去土地之後,將來會引發大危機。
  • 小林分析:美國衰落論——從老布希到川普的衰落歷程
    美國的經濟開始走下坡路,柯林頓在此時上臺,為促進美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柯林頓不是神,他只能在扭轉美國經濟的衰頹同時,不斷止損,緩解美國衰落的速度。美國的衰落體現在失去蘇聯的競爭之後,華盛頓的驕傲自大和狂妄。特別是海灣戰爭之後,美國朝野的自大和驕狂。
  • 美國真的衰落了麼?
    1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關於美國衰落的論調非常響亮。   今年5月22日,著名的對衝機構-橋水基金CEO達裡奧發表了一篇2萬字長文《過去500年的大周期》,分析了幾個大國500年的興衰史,旗幟鮮明地唱衰美國:美國就像過去的古羅馬、查理曼帝國、大英帝國,走向衰落,而中國將崛起,取而代之。
  • 比瑪雅人更先進的蘇美爾文明,是如何發展的?又為何衰落?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許多輝煌璀璨的古文明,這些文明出現在不同地方、不同時期,產生了不同習俗、文化,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都影響著世界的發展。時至今日,雖然很多古文明已經衰落,但是依舊有一些古文明被流傳了下來,比如華夏文明。
  • 美國崛起與英國衰落:為什麼英國不能在衰落之際及時做出改變?
    引言「一個時代只能做一個時代的事情,歷史的車輪只會不斷向前。」▲英國殖民統治之下的印度勞工英國的強大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強大,這種強大是相對意義而言的,就在當時的情況上來看,雖然英帝國是殖民時代這些帝國主義國家中最強大的那個,但是英帝國卻也改變不了歷史發展的時機
  • 湯紹成:從高登(Johan Galtung)的觀點看美國的衰落
    作者 湯紹成 前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前美歐所所長       挪威學者高登曾在2009年出版《美國帝國的衰落-然後呢?》一書,他研究了歷史上十個帝國的興衰,開發出一種多因素分析系統,並將此模型應用於美國當前所處的霸權階段。因他曾正確預測多起歷史事件而聞名,其中包括1989年的柏林圍牆倒塌,與1991年的蘇聯帝國崩解,和2001年的911恐攻事件等,並認為自1945年以來,美國因戰爭導致世界上超過兩千萬人死亡,而美式帝國主義即將終結,這將為全球帶來更大的穩定與和平。
  • 美國作為一個品牌的衰落
    可以斷言,十年後,美國軟實力的蒸發(evaporation of soft power)以及作為一個品牌的衰落(decline of the American brand)將會是史家和政治學者研究的重大課題,而4年前的總統大選,毫無疑問會被視為一個分水嶺。
  • 美國自助洗衣店的衰落
    我們的幸福都取決於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The well being of people everywhere depends
  • 從美國電影看美國的衰落
    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舉目四望,天下再也沒有一合之敵,這也是美國最自信的時候,美國不僅拍了很具有美國正能量的《阿甘正傳》,同時也拍了反映美國社會陰暗的《肖申克的救贖》,美國當時並不害怕這種影片能夠影響自己的世界影響力,反而在這種影片的襯託下,美國更加顯得言論自由
  • 歷史,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他們早已經構建出了一套高度自洽的認知體系,足以抵擋美國主流媒體、建制派對他們的任何嘲諷、批評、打擊,並始終認為,他們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面。 美國社會對所謂言論自由的包容度非常非常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各種反智言論在美國社會大行其道,比如,至今在美國,仍有相當多的人反對達爾文的進化論、反對疫苗、認為地球是平的。
  • 美國若衰落,誰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張召忠給出兩個國家的名字
    二戰結束以後,世界各國的綜合國力在各自的努力之下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美國以及蘇聯作為當時唯二的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主地位兩個國家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雖然後來美國成功拖垮了蘇聯,但是現如今美國的地位卻不再是不可撼動的。
  • 農民「進城危機」:大城市衰落之下,如何退守農村?
    在工業化不斷推進的今天,農民進城好像已經成為了必然之路,甚至於本身不想進城,想留在鄉村發展,但是不斷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農業規模化使得農村已經不需要如此多的農業人口,農村也已經養不起如此多的農民了。現有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在未來大城市必然會衰落的,沒有一直繁盛的王朝,更不會有繁華千年的城市,遠的不說,現在的香港澳門也沒有了曾經的繁華,美國的大城市也開始走向了衰落。
  • 為什麼歷史上美國很多行為西方文明國家都在「裝聾作啞」?
    有一部電影在前兩年上映,是關於十字軍東徵的,在佔領耶路撒冷100年後,由於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四世病逝,王國衰落,薩拉丁領兵重新奪回耶路撒冷。最初代表西方文明的十字軍佔領耶路撒冷後,為徹底統治和威懾穆斯林,對耶路撒冷實施了血腥屠城;而薩拉丁在奪回耶路撒冷後十分騎士化,放走了城內的天主教徒,開了耶路撒冷,讓不同信仰的人去聖城朝拜!
  • 全球石油巨頭衰落?曾是美國最賺錢企業之一,現9個月虧157億
    埃克森美孚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2年,前身為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埃克森)和紐約標準石油公司(美孚)。  埃克森繼承了標準石油公司將近一半的資產,一舉成為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  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埃克森加強全球範圍內的石油勘探和開採,並由此掌握了大量的石油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