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頭條|優衣庫市值首超Zara,Gucci六年業績最差,時尚圈都發生了哪些大事?

2021-02-22 TheFashionShop服裝店

新年開工日,對於剛剛回到工作崗位上的你,一起來看看這期間國內外時尚圈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 

近日,有消息稱,位於延安路慶春路交叉口的杭州最大的美特斯邦威旗艦店悄然關門。2月15日,美特斯邦威在官方微博對此作出回應,「由於商圈轉移,考慮投入產出比,公司以市場化競爭力策略為主線,對一些門店做出更加積極主動的調整,進一步加速關閉所有持續虧損店鋪,以確保企業盈利經營為基礎的積極策略,後續還有可能將對不盈利店鋪做出調整。」

據報導,美特斯邦威在2020年上半年業績顯示,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0.64%至16.02億元,淨虧損擴大至4.78億元。

根據財報,Gucci去年收入大跌23%至74.4億歐元,是該品牌自2015年恢復增長以來的首次下跌,第四季度Gucci更是開雲集團唯一出現業績下滑的品牌,跌幅為10%。Gucci的盈利能力也不斷走低,主要受疫情導致的門店營業時間減少、鋪租成本和運營成本增加影響。

開雲集團強調,Gucci在中國和美國市場表現強勁,第四季度北美收入大漲13%,中國所在的亞太地區增長8%,電商業務也正在加速崛起,去年全年Gucci在線銷售額大漲近70%,批發收入則因渠道調整而較上年同期下降33.4%。

Cabbeen卡賓2020年內溢利逆勢增長23.3%

持續優化全渠道建設

國內知名男裝設計師品牌Cabbeen卡賓(以下簡稱卡賓)2月8日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全年經審核業績,在2020全年疫情影響下,卡賓仍然有著不俗的業績表現,年內溢利逆勢增長23.3%。

雖然受第一季度國內疫情爆發的影響,而對零售渠道的表現有所衝擊,但卡賓在疫情當中快速調整經營策略,利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模式,使得線上店鋪所產生的零售收益較2019年大幅增長21.4%。當線下零售實體遭遇寒冬時,卡賓得益於精準的市場判斷和快速的應對策略,依然逆勢而上,2020年全年新開店鋪數量達100餘家,其中集團旗下高街設計師品牌2AM進駐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以及K11等優質購物中心。

優衣庫母公司市值首超Zara母公司

成全球最大服裝集團

據日經新聞報導,優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總市值在2月16日達到10.8725萬億日元(按接收盤價計算),超過了ZARA母公司西班牙品牌Inditex,首次登上服裝行業全球總市值榜首。

據了解,迅銷股價已連續7日上漲,2月16日收盤價較前一天上漲3%,報收10.25萬日元/股,首次突破10萬日元大關,市值也首次超過在歐洲上市的Inditex。

據迅銷集團發言人的回應:「集團營業利潤的上升超出預期,其主要依託於優衣庫在日本和大中華區皆實現同比毛利率增長和費用率降低的強勁業務表現。」

據了解,在迅銷主力的優衣庫業務的2298家店鋪(截至2020年11月)中,亞洲地區(不包含日本)佔6成。特別是在中國大陸擁有791家門店,僅次於日本(815家門店),位居第二。相比之下,根據金融界數據,ZARA在亞洲的門店較少,僅佔2成左右,約7成門店位於歐美。

收購 15 年後終於宣告失敗

adidas 開始剝離銳步品牌

據路透社 2 月 16 日報導,adidas 集團已經正式啟動剝離銳步品牌的程序。3 月 10 日 adidas 會提出新的「5 年計劃」,而剝離銳步品牌也會成為這項計劃的一部分。

對於剝離銳步品牌之後的計劃,adidas 可以選擇讓銳步作為獨立的上市公司繼續運營,或者直接出售銳步,潛在買家可能是私募資本,也可能是其它的集團公司——此前就有消息稱安踏和 VF 都有意拿下銳步。

受此影響,Reebok在第一季度後將暫時停產。有消息人士稱,adidas最快將於10月完成Reebok的出售。

李宇春擔任2021法國時裝大獎評委 

是唯一中國面孔

2月16日,2021法國國家時裝藝術發展協會時尚大獎評審團名單在WWD和Andam官方公布,李宇春位列其中。

據悉,該獎項在國際時尚界舉足輕重,一直被認為是年輕設計師走向國際舞臺的跳板。很多知名的設計師都是從ANDAM時尚大獎走出來的,比如大家熟悉的馬丁·馬吉拉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創始人Martin Margiela、Viktor & Rolf設計師組合、愛馬仕 (Hermes) 現任女裝創意總監克里斯多福·勒梅爾 (Christophe Lemaire) 、莫斯奇諾 (Moschino) 現任創意總監傑瑞米·斯科特 (Jeremy Scott)、以及英國設計師Gareth Pugh等。去年獲得ANDAM時尚大獎的是來自英國的男裝設計師、AMI男裝品牌創始人Alexandre Mattiussi等。李宇春也是今天公布的評委中唯一一位中國面孔。

近日,Champion母公司HanesBrand集團宣布正在對其歐洲業務進行評估,或將打包出售歐洲業務,這是一項旨在「優化業務」的戰略決策,約1200個工作崗位會受到影響,詳細計劃將於今年5月公布。據報導,該集團在截至1月2日的第四財季業績顯示,銷售額同比增長2.8%至18億美元,淨虧損錄得3.32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1.85億美元。2020年全年銷售額同比下降4.3%至67億美元,淨虧損為7560萬美元。

日前,LVMH董事長兼執行長Bernard Arnault與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原執行長Jean Pierre Mustier聯手創立了一家SPAC公司(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名為 Pegasus Europe。據悉,該公司瞄準「創新型」歐洲金融公司,將在阿姆斯特丹上市。

安踏市值超過lululemon 

成全球第三大運動服飾集團

最新數據顯示,國內運動服飾巨頭安踏集團過去一年股價累計大漲107%,市值達3989億港元,超過lululemon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服飾集團。去年第三季度,該集團主品牌安踏恢復低單位數正增長,FILA增幅為20%至25%,Descente、Kolon Sport和Sprandi等品牌所在的部門也大漲50%至55%。

相關焦點

  • 優衣庫的市值何以反超ZARA?
    冷芸時尚圈討論是就行業問題的討論及總結。這些分享屬於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們並不代表冷芸個人觀點)。希望通過此種方式能讓更多行業人士受益!若想加入冷芸時尚圈, 請按格式「姓名+冷芸時尚圈」加微信woshilengyun(或者掃碼也可)。
  • 佐丹奴關閉大陸1/8門店 轉型電商的香港電視市值首超TVB
    佐丹奴關閉大陸1/8門店 轉型電商的香港電視市值首超TVB來源:聯商網2020-02-12 09:21香港休閒裝集團佐丹奴國際有限公司周一發布盈警,稱自1月以來,因為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公司位於大陸的多間門店關閉
  • Zara為什麼幹不過優衣庫?
    而曾經的「快時尚領頭羊」Zara,只在女裝榜位列第9,男裝榜則是連個影子都沒留下。過去這半年,網上關於zara最多的消息,就是撤櫃。這邊zara瘋狂撤店,那邊優衣庫卻在中國「遍地開花」,截止今年八月,優衣庫已經在中國開滿767門店,甚至超過了日本直營店的數量。曾經時尚界的「最快傳說」Zara,為什麼幹不過優衣庫了?01 Zara、優衣庫策略分析① 生產模式對比質量差、廉價、抄襲,這些都不是什麼好詞兒。
  • 誰說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衣服質量差?那是你不會挑!
    相信不少朋友都很愛逛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店鋪,因為它們上新速度快,價格適中,而且幾乎附近的商場都有一個門店。但是,小編收到了不少人對這些快時尚產品的吐槽,有的人說它們質量差。所以,小編不得不站出來為它們所正名啦!誰說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衣服質量差?那是你不會挑!
  • 市值蒸發280億,8萬員工被停薪!優衣庫最忌憚的對手,涼了?
    跟著業績一起下跌的還有股價,自從2013年市值巔峰後211億開始,一路往下跌。自今年2月以來,GAP的股價今年已經跌去了60%,市值蒸發大概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億元)!GAP還能扛得住嗎?作為快時尚最初的引領者,Gap正在被優衣庫、H&M、ZARA等後崛起的同類品牌趕超。目前國內用戶接受的快時尚品牌也就是ZARA和優衣庫、其次是H&M,和這些品牌比,GAP差在哪了?——太好替代了。
  • 2018年時尚圈大事盤點!(快來看看你錯過了哪些頭條?)
    2019鐘聲已經敲響,是時候來盤點一下2018年所發生的時尚大事件了:「大數據」是影響品牌創意總監易主的關鍵;辱華、性侵、女權等社會性問題在時尚圈浮出
  • 她告訴你在優衣庫和ZARA裡買什麼 | 博主推薦
    在yoko的「時尚品牌購買指南」這本書中,她著重介紹了優衣庫、zara、HM、和無印良品最值得買的單品。我們就看看她都買了什麼?,尤其是她喜歡一些優衣庫的合作款,話說作為買過優衣庫的人,其實她家的褲子從褲型到舒服感都是在這些快時尚品牌裡性價比高的。
  • 欲打造中國版優衣庫,卻淪為中國版Zara
    單說「穿著」領域,就有很多國外品牌非常有名,不管是優衣庫還是Zara,亦或者是H&M,這些外國服裝巨頭以前在中國市場中的表現都非常好。然而這只是以前,現在除了日本的優衣庫依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外,HM和zara在中國市場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 優衣庫ZARA無印良品哪個最有良心?牛津襯衫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這四件衣服售價差不多,供貨充足,基本隨時都可以在實體店面和網店買到。◆  優衣庫牛津紡襯衫  原價199◆  MUJI無印良品牛津紡襯衫  原價178◆  無印良品吉國武牛津紡襯衫  原價209元◆  zara牛津紡襯衫  原價259元
  • GAP,曾經最讓優衣庫忌憚的品牌,如今卻連員工工資都難發?
    往日裡那個最讓優衣庫忌憚眼紅的服裝品牌企業,如今不僅沒錢交房租,就連8萬名員工的工資都發不起,只能被迫休假!據GAP官方數據報導,2020年第一財季,GAP的銷售額損失約1億美元。在最近的七個季度裡,GAP的銷售業績一直處於直線下滑的狀態。
  • 聯商頭條: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 優衣庫市值逼近ZARA
    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裡,優衣庫總市值逼近ZARA;拼多多退出春晚紅包合作;淘寶入局短視頻,獨立APP「點淘」來了;蜜雪冰城首輪融資20億,宣布衝擊A股;麥當勞肉夾饃被吐槽,與宣傳圖很不符......
  • ZARA、H&m、優衣庫三者對比,我最終選擇了它
    我們所熟悉的並且大眾認可的快時尚品牌有zara、hm、優衣庫。但在購買的時候難免形成對比,三者的價位設置十分相似,但三者的品牌定位有所不同。主打「服適人生」即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優衣庫所帶來的舒適。當產品賣光的時候,zara絕不會以同樣的方式重新製作。為保證客源,zara每周大約發布兩次新產品。HM同樣是主打時尚份風格,但在產品質量上比較難以令人接受,這個服裝品牌定位就是衣服只穿一季。
  • 優衣庫母公司市值超越任天堂
    優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的股價上周五創出上市以來新高,市值超過任天堂,成為日本第七大上市公司。新冠疫情下加強電商銷售、基於數據分析的生產管理等「數位化轉型」以及在中國等市場擴大開店的舉措獲得好評。按收盤價計算,迅銷的總市值達到7.7889萬億日元,超過任天堂的7.6262萬億日元。  迅銷上周四表示,預計截至明年8月的2021財年的合併淨利潤同比增長83%,至1650億日元,高於之前的市場預期的平均1559億日元。拉動業績的是數位化轉型舉措。  在最先擺脫疫情的大中華地區,迅銷計劃2021財年開店100家,與上財年的76家相比進一步加速。
  • 除了ZARA、優衣庫、H&M等,還有哪些快時尚品牌?
    除了zara,hm,優衣庫,gap,c&a,事實上還有很多驚豔的快時尚品牌,逛一逛真的能讓你有一種淘到寶的感覺。盤點一些,相信你下次買衣服的時候就能發現新大陸哦~// MJSTYLEG//特點:國產快時尚,價格是ZARA的1/3。
  • 收入越高的人,喜歡買優衣庫還是zara?網友:原來我是有錢人
    每次去逛街,各大女裝品牌店都冷冷清清,只有zara、優衣庫等少數幾個平價品牌,人滿為患。那隊伍排的,要等很久才能試穿到衣服。而zara恰恰相反,它是最追求流行的平價品牌,國際上流行什麼,zara就生產什麼,肥大西裝、大荷葉邊設計、百慕達短褲
  • 優衣庫用高科技對抗Zara 迅銷集團將推「秘密武器」
    事實上,對數位化的大力投入與優衣庫一貫堅持的重實用性理念密不可分。迅銷集團董事長兼CEO柳井正在去年底舉辦的「服適人生藝術與科學展會」上強調,未來服裝功能重於時尚,他認為時尚趨勢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但從實際所需提供功能性產品,無論趨勢如何變優衣庫都能面對。        不過,優衣庫有著更大的野心。
  • zara、優衣庫怎麼穿出高級範兒?看三木博主你就知道了,真美
    說到zara、優衣庫這兩個品牌,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這兩個品牌是近幾年超火的快時尚品牌,不僅是各大時尚新手的入門級服裝品牌,其優秀的質量、百搭經典的設計,也吸引了一大批資深時尚博主,並且從此對它倆愛得深沉。
  • Zara母公司業績5年來最差!反省 「自己也不夠快了」
    告別黃金時代,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2018年銷售額增幅進一步放緩至3%作者 | 周惠寧隨著租金不斷上漲,受龐大實體門店的拖累,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的業績還在繼續惡化。在截至1月31日的2018財年內,Zara母公司Inditex (ITX.BME)集團銷售額增長3%至261億歐元,可比銷售額增幅為4%,較2017財年銷售額9%的增幅進一步放緩,毛利率為56.7%,淨利潤則同比上漲12%至34億歐元,也是近5年來最糟糕的盈利增幅。
  • 盤點Zara那些年抄襲過的大牌同款,這樣的zara你還愛嗎?
    但是zara的抄襲也是一直以來大家心知肚明的,畢竟更新換代速度這麼快,就算是再好的設計師,也沒有能力一周就更換這麼一大批服裝呀!話不多說,今天先來看看zara那些年抄襲過的大牌同款:大家都知道,黑紅條紋一直都是gucci的經典元素,17年春夏Gucci的一整套針織套裝和幾個月後zara的一個套裝,不能說是完全一致,但也有八九不離十了。
  • 快時尚優衣庫不敵Zara 第一財季日本以外市場零增長
    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今日發布截至2016年11月底的2017財年第一季度業績,由於期間成本緊縮措施奏效,該期綜合收益與稅後利潤均錄得增長。   海外優衣庫第一季度收入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淨利潤仍錄得44.6%的增長,達301億日元,即18.2億人民幣。報告強調,品牌該季度海外收入的下降主要受匯率變動影響所致,若按各地貨幣計算,所有地區均有增長,其中大中華區、東南亞與澳洲等地已成為品牌最重要的市場。   迅銷集團旗下其它品牌該期收入較去年同期微漲1.1%至927億日元,即56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