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佐丹奴等關店求生 電商網站盯上特賣閃購
日前,佐丹奴國際發布的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該集團由於對在內地的門市組合進行整理及重新定位,地區門市數目減少36家,或受此影響,今年一季度佐丹奴地區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0%。早在去年,這家香港服裝企業就已在內地關閉門店超過160家。
-
佐丹奴16年銷售額下降 機構為何還維持買入評級?
由於公司調整門店組合而關閉表現較差門市,以及人民幣兌換港元貶值,均導致了該地區銷售額減少11%。受香港零售市場大環境疲弱的影響,佐丹奴16年港區銷售額同比下滑5%。 2017年的前兩個月,佐丹奴同店銷售錄得正面增長,使得集團對今年前景不再悲觀。劉國權在業績會上表示,香港市場去年鋪位租金全部有所下調,涵蓋商場店和街店,並計劃在年內於香港新增少於10間門店。
-
避開與Zara、H&M競爭 佐丹奴一季度業績強勁反彈
報告顯示,在中國內地,佐丹奴國際銷售額保持增長勢頭,電商渠道與特許經營業務逐漸步入正軌,直營店的可比銷售增幅達16.7%;在香港和澳門地區,佐丹奴國際可比銷售額增幅為9%。;臺灣地區銷售額同比大漲27.2%至2.01億港元,該地區業務表現自去年第二季度起出現反彈,與此同時充滿創意的營銷計劃及電商渠道業務的強勁增長推動該地區可比門店銷售額增長19.6%;香港、澳門地區銷售額則同比上漲3.8%至2.48億港元,可比門店銷售額增幅為9%,但該增長被期內關閉的一家表現不佳的門店所抵消;在亞太其他地區的銷售額大漲21.6%至4.22億港元
-
佐丹奴(00709):整體電商銷售有所減少,1、2月香港地區銷售額同比或...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10日,佐丹奴(00709)主席兼行政總裁劉國權於業績發布記者會上表示,最近香港的電商業務有所進步,與香港電視(01137)旗下的HKTVMALL的合作不錯。他同時表示,雖然集團在各國都有電商業務,增幅也非常明顯,但來自內地的電商貢獻最大,因此受公共衛生事件拖累,整體電商銷售仍然有所減少。劉國權還稱,近月的公共衛生事件對1月及2月香港的銷售額有很大影響,同比或有雙位數跌幅。現時業主的減免租金措施主要在2月及3月,但現時全球經濟環境都較差,不排除會減少香港的門店,而公共衛生事件也會影響內地的開店速度。
-
佐丹奴上半年銷售大跌44.4%、淨虧損1.75億港元 或縮減香港業務
同時,由於集團銷售額急劇下降及計提資產減值撥備,佐丹奴上半年亦由盈轉虧,錄得1.75億港元的淨虧損,其中僅香港特別行政區已佔1.02億港元;倘撇除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應用於零售店資產的非現金減值撥備7100萬港元,佐丹奴上半年淨虧損為1.04億港元。
-
達芙妮宣布關閉中高檔品牌線下門店 一代鞋王也不行了?
8月25日晚,達芙妮交出了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半年報數據顯示,達芙妮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在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的情況下,虧損額為1.41億港元,每股基本虧損為8.6港仙。對於虧損,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稱這主要是由於銷售點數目減少,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店鋪營運和消費市道的嚴重影響。
-
曾與佐丹奴齊名,如今卻將關閉旗下51間門店
最後是在淘寶等各大電商平臺的,其他電商品牌選擇性可以說是非常多,特別是電商渠道,退貨也很方便,年輕了又懶得逛街,在網上一樣的挑,一個來自香港的服裝品牌,堡獅龍和佐丹奴,班尼路並稱為香港的三大時尚服裝巨頭品牌。只是知名度沒有後面兩個那麼高。
-
佐丹奴上半年淨虧損超1.5億元,記憶中的服裝品牌會消失嗎?
點擊閱讀:熹寶科技 紡織品色牢度智能檢測自動評級系統簡介 老牌服裝企業佐丹奴日前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銷售額大幅下跌的同時淨虧損超1.5億元。作為70後、80後記憶中的服裝品牌,佐丹奴近幾年業績持續下滑,經營出現衰退現象。在多重打擊下,佐丹奴還有機會翻身嗎?
-
Asos、馬莎百貨以及佐丹奴為何難以在內地市場生存?
馬莎百貨敗走中國市場 將關閉中國內地所有的店鋪 另外一家在中國市場遇到問題的是瑪莎百貨,該百貨公司上月宣布關閉10家位於中國的店鋪,但公司透露,其位於香港的店鋪處於盈利狀態,而中國大陸的10家店鋪均虧損。 該公司表示,中國消費者能夠繼續在天貓和京東購買其產品,公司將會盡力維持其在中國的電商業務。
-
曾經的名牌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如今怎麼進入比」慘」模式?
佐丹奴於1981年成立,1991年6月在香港成功上市,次年8月進軍大陸市場,開創了中國休閒服零售連鎖店先河,搶佔大片市場,在服裝行業叱吒風雲。 2011年,佐丹奴的門店數量達到峰值的2671家;2013年銷售額創下超58億港元的記錄。 到了2016年底,佐丹奴門店數為2397家,平均每年關閉門店50多家。還好,這個數據並不算可怕。
-
縮減實體店、線上零售低迷,佐丹奴國際疫情下也難抗
在這種情況下,業務遍布亞太地區(包括中國)及中東地區的佐丹奴也難以倖免。公司所有實體店銷售額在今年一季度為6.91億港元,同比下滑34.5%,與公司整體銷售額相若。截至2020年3月31日,佐丹奴在中國大陸共有248間直營店。自1月下旬起,佐丹奴臨時性暫停於中國大陸多間直營店的運營,而在疫情最高峰期間公司共有174間中國大陸直營店暫停營業。
-
近140家門店停業 佐丹奴股價創近四年新低
截至2020年2月11日11點,佐丹奴股價創近四年新低。佐丹奴是一家以經營休閒服裝為主的企業,主要門店位於亞太其他地區、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中東、臺灣,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收入分別達到5.29億元(港幣,下同)、4.21億元,分別佔總收入比例20.8%、16.6%,可見,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是佐丹奴的重要市場。
-
轉型艱難,Zara母公司將關閉1200家門店
在截至1月31日的12個月內,該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283億歐元,較上一財年4%的增幅有所提升,主要受益於電商收入大漲23%至39億歐元的推動,淨利潤則增長6%至36億歐元。不過業界對於Inditex集團的這份成績單並未感到意外。
-
被遺忘的班尼路、佐丹奴、森馬等品牌現在過得如何?
據了解,如今的班尼路起源地香港僅存43家門店,上海留下54家門店,而北京則是56家,雖然在大本營廣州會多一些,但這一品牌在如今主流的購物中心、商場中已是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皆是街邊小面積的店鋪。 不得不說班尼路如今已經遠離了大眾的視線。記者在班尼路天貓旗艦店看到,店鋪經營男裝、女裝、童裝及配件等多品類,售價在39-499元不等。
-
佐丹奴2016年毛利率近60% 男裝收入依然佔主導
期內,銷售額為51.45億港元,折合成人民幣為45.76億元,同比減少4%,主要系大中華地區關閉表現較差門店,以及人民幣貶值令中國大陸匯兌後的銷售額減少所致。毛利下跌1%,而毛利率則增加1.8個百分點至59.4%,此乃由於定價紀律和高毛利率的地區銷售比例提升所致。股東應佔利潤按年增加2%至4.34億港元,折合成人民幣為3.86億元。
-
佐丹奴去年業績大幅下滑,內地市場拖後腿
至28.46億港元;其中,門市銷售額和門市毛利分別同比下跌10.1%和11.1%。佐丹奴表示,「在減少我們供應商和內地加盟商持有的製成貨品後,系統存貨保持穩健。」不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佐丹奴從2月13日開始,暫時關閉了內地市場共139間門店,此舉可預見將進一步影響佐丹奴的銷量並加劇佐丹奴庫存流轉的壓力。佐丹奴在3月9日發布公告稱,集團正在與地產商談判,積極為佐丹奴多個地區市場門店爭取租金減免。
-
突發| 轉型艱難,Zara母公司將關閉1200家門店
在截至1月31日的12個月內,該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283億歐元,較上一財年4%的增幅有所提升,主要受益於電商收入大漲23%至39億歐元的推動,淨利潤則增長6%至36億歐元。 不過業界對於Inditex集團的這份成績單並未感到意外。
-
佐丹奴內地門店減少36家 香港總部下月來渝調整定位
繼去年內地總共163家門店歇業後,休閒服飾品牌佐丹奴(需求面積:60-120平方米)今年再次面臨關店的厄運。 這家香港服裝企業近日發布的一季報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該集團由於對在內地的門市組合進行整理及重新定位,內地門市數目減少36家。 而為了緩解「關店潮」帶來的陣痛,佐丹奴香港總部最近忙著奔赴內地「減壓」,重慶也不例外。
-
佐丹奴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可比門店銷售下滑約30%
原標題:快看 | 佐丹奴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可比門店銷售下滑約30%圖片來源:佐丹奴記者 | 加琳瑋佐丹奴4月17日發布2020財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業績快報。截至3月30日,該集團銷售額下跌34.6%至8.49億港元。財報中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期內可比門店銷售下滑30.2%。目前,佐丹奴的現金及銀行結存剩餘10.37億港元。該集團電商業務發展並無長足進步。在實體店方面受疫情影響嚴重下滑之時,電商渠道也在第一季度錄得1300萬港元的下滑。
-
最頭條|優衣庫市值首超Zara,Gucci六年業績最差,時尚圈都發生了哪些大事?
2月15日,美特斯邦威在官方微博對此作出回應,「由於商圈轉移,考慮投入產出比,公司以市場化競爭力策略為主線,對一些門店做出更加積極主動的調整,進一步加速關閉所有持續虧損店鋪,以確保企業盈利經營為基礎的積極策略,後續還有可能將對不盈利店鋪做出調整。」據報導,美特斯邦威在2020年上半年業績顯示,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0.64%至16.02億元,淨虧損擴大至4.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