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起吃烤串喝啤酒,
吃完之後是不是經常遇到搶著付帳的情況,
那時總是聽到總額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搶著交錢。
接下來這個事情,恐怕讓您得警惕了!
吃飯結帳的時候,真不用太著急付帳,
還是好好做個算術題吧。
市民張見識(化名)這頓飯,
一樣的明細,
店家卻給出了多種版本的金額。
7人一起聚餐花了1369元
5日18點,張見識和朋友們一起來到位於領秀城貴和金街的牛陣,想來一次啤酒烤串的周末大餐。
其間點了烤串和涼菜,朋友們聚到一起,開懷暢飲,氣氛融洽,不知不覺就快九點了,酒足飯飽後大家準備離席。作為「東家」的張見識也趕緊去前臺結帳,等前臺打出單子來一看,他有些遲疑,感覺價格超出預期不少。
「當時我拿著單子,我就問,有沒有退的酒?你算對了嗎?」結果核算完,算出來的數字比剛才增加了,金額是1369元,「我當時就說了,怎麼又多了?他告訴我說有些酒沒有加上。」這樣,張見識有了一定的警惕,對單子就更在意了,但是當時在店裡也沒有好意思核對。
但是走出店門,他越想越不對,自己就簡單相加,發現確實有大問題,「我自己也疑惑,又沒有點特別貴的東西,不至於這個價格。」
於是,他回去找前臺,讓前臺重新打單子,「結果又打出個1267元,我說不對,肯定不可能過千。」最後,前臺又重新給打了單子,結果一下退回500多元。
牛陣當時稱核算錯了
「你們造成這麼大的失誤,沒有個說法嗎?這可不是幾十塊錢的事情?機器算的,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誤差。」張見識說,對方就只是解釋說核算錯了,「我當時說,你這樣解釋我不滿意,不行我發朋友圈,結果他們就說不怕我發朋友圈,那我就走了,再說也沒意義了!」
張見識也表示,他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通過他個人的遭遇,提醒大家在結算的時候多看一看,別被不明不白多收了錢。」張先生也說,如果自己不注意,這些錢他們也收了,就會不了了之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核算了張先生提供的兩張總價分別為1369元和1267元的單子,明細是一模一樣的,但是總價確實是兩個,其實這兩個都不對,應該是779.5元。原價和1369元的數額,竟然相差589.5元。
餐飲店回應:正在調查看監控
通過小票的電話,記者聯繫上了這家牛陣。起初電話一直沒有人接聽,後來,一位女士接聽了電話,聽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說張見識先生的遭遇,她表示「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等我們的人員來了,讓他回復一下!」
面對記者提問,「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她留下了一句,「行,謝謝!」就掛斷了電話。
下午16:14,齊魯晚報記者再次撥打電話,此時仍是那位女士接的電話,她表示,負責人還不在,等來了回復。
很快,有人給記者打來電話,並表示,「我正在調查這個事情,正在看監控,在了解整個的情況和過程。等了解清楚了,給答覆。」
最新回應:
7個人分成兩桌
連臺結帳誤加了一家四口的費用
6日下午5點半,事發牛陣店的呂經理與記者取得聯繫,他表示經過完整查看錄像,終於弄明白了咋回事情。
根據其提供的視頻和他的介紹,張見識(化名)一行7人分成兩桌吃飯,一人在13號桌,其他6人在25號桌。因為是一起的,所以就兩張桌連臺結帳。根據介紹,當時13號桌吃的快,吃完就離開了,走了之後服務員沒有及時告訴收銀員。接著帶孩子的一家四口就坐在了13號桌上了,點菜就和25號桌繼續連臺,造成新來的13號桌的消費,也算在了25號桌的帳上了。
最終實際的消費單
當時結帳的時候,一開始當事人也沒有發現問題就離開了。緊接著13號桌的新客人也來結帳,收銀員也就發現問題了。這時結帳人也回來了,於是就進行了處理,把第一次收的款都退了,重新收取了25號桌和13號桌實際消費的數額,正常的25號桌消費724元和13號桌的126元,最終收取850元。新來的一家四口,實際消費461元。
「確實是連臺造成的失誤,不是我們多收客人的錢。」呂經理最後說。對於打出1267元,牛陣方面解釋是,當時當事人讓先打出單子,收銀員還沒有退完款項,就出來那個數,並不是最終的數額。而對於850+461=1311(元)無法1369元對起來的問題。記者和牛陣方核實,是因為退了56元啤酒和2元餐巾紙——1311+58=1369元。
你吃燒烤結帳時仔細看對帳單嗎?
【來源:半島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