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首個汽車歌劇院亮相倫敦,疫情下的藝術讓人動容

2020-12-26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英中時報報導 疫情期間的英國迎來了全世界第一個「汽車歌劇院」,皇家芭蕾舞團也將在10月7日啟動規模空前的華麗表演。在疫情改變人們的文娛生活之後,從業者們開始用層出不窮的創意努力讓藝術回到生活中來。

這個周末,因為疫情而遠離歌劇表演的倫敦人終於再一次和英格蘭國家歌劇院見面了。

在汽車影院、汽車演唱會甚至汽車劇院成為新冠疫情時期英國城市的常見娛樂場所之後,歌劇院也創造性地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場「汽車歌劇」。

上周末和這周末的四天內,劇團將普契尼的經典歌劇作品《波西米亞人》搬到了城北亞歷山大宮的場地上。

購買貴賓票的觀眾可以坐在最佳位置,主辦方預先在這些位置停好了專門為演出加以改裝的汽車供他們就坐,每輛車最多容納四人。

稍靠後一點的則是普通的駛入式觀賞座位,觀眾需要自駕排隊就坐。

現場音頻和汽車影院一樣通過車內的FM調頻播放,但也放置了音響揚聲器——因為戶外場地開闊,歌劇演員們也不得不像他們表演音樂劇的同行一樣戴上麥克風。

除此之外主辦方還在附近的高地安排了20多個零散的位置供騎自行車前來的觀眾就坐。

舞臺上方和劇院一樣配有字幕,讓觀眾看懂義大利語歌詞。

而舞臺下方沒有供樂隊就坐的樂池,所以精簡了的管弦樂隊都坐在兩邊搭起的腳手架上,這讓整體的舞臺架構更類似於大型戶外音樂節而不是歌劇院。

歌劇的舞臺設置也做了應景的調整,故事發生的背景被做了現代化的改編。

開場時,觀眾看到的不是普契尼原劇本中19世紀末巴黎拉丁區的閣樓,而是一輛停靠在城郊營地裡的麵包車,正如現在觀眾們身處的汽車劇場。

另外,劇組還在表演中不時插入一些現代元素,比如街舞和類似嘻哈音樂的旋律。

這部在戶外上演的經典歌劇公演後毀譽參半,《金融時報》、《舞臺》等媒體認為其創意可嘉,打出四星評分;《每日電訊》、《泰晤士報》等則覺得這種新式表演方式不利於演員和觀眾互動,只給出三星;《衛報》的劇評人則對現代化改編和汽車劇場的安排方式都頗有微詞。

不過無論如何,在2020年這個特殊時刻,英格蘭國家歌劇院都會因為籌辦這次演出而被記載在歌劇演藝史中。

其實早在疫情初期的4月份,劇團就在籌劃這場史無前例的「駛入式歌劇院」——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受害最慘重的就是演出行業的從業者們。

演員們不僅幾乎失去全部收入,而且復工之日遙遙無期,甚至每年最重要的演出季聖誕節,在今年也很可能會顆粒無收。

雖然大多數演員和樂手在疫情期間並未停止訓練,但想要舉辦一檔公演,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籌劃和大量資金投入,因此這個早在4月便宣布的項目直到九月底才真正與觀眾見面。

但事實證明,相比盼望疫情早日過去、劇院早日重開,籌劃這樣的「另類」公演才是更加有效的自救方式。

尤其是最近全歐洲爆發的第二波疫情,很可能讓劇院重開變得更加遙遙無期——20日,馬德裡皇家歌劇院就被迫取消計劃上演的威爾第著名歌劇《假面舞會》,因為此前有民眾抗議說歌劇院在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將觀眾座位安排得太近。

而除了英格蘭國家歌劇院之外,皇家芭蕾舞團也在籌備近期的回歸:一場自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芭蕾演出,即將在10月9日的下午7:30上演。

這部名為《重返舞臺》(Back to Stage)的全長芭蕾表演將會有70名舞者和一支完整的交響樂團參與,並且配有華麗的舞臺設計。

雖然觀眾還是無法進場,但可以通過網絡現場直播全程觀看,直播票價為16鎊,差不多和平時入場觀看的站票價格相當。

皇家芭蕾舞團表示,《重返舞臺》的表演將會是完全遵循社交距離要求的,大多數演員在舞臺上都不會有近距離接觸。

而所有近距離接觸的舞蹈動作都會由在同一個「社交氣泡」中的演員完成,他們或者是情侶,或者是室友——舞團目前有三對情侶舞者。

從3月16日,皇家芭蕾舞團就被迫對觀眾關上了大門。他們希望這次的盛大演出能夠成為在線表演模式的一場試驗,並且也用這種方式鼓勵公眾繼續團結抗疫。

而除了付費觀看現場直播演出之外,舞團的網站上仍舊開放免費收看過去的演出錄播。

而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則將在10月29-31日首次真正重啟舞臺演出,12位舞者和一支弦樂隊將在倫敦的Sadler's Wells 劇院表演現代芭蕾Lazuli Sky。

這場舞蹈將會使用一些投影技術將融合了拉丁舞的新古典主義作品重新搬上舞臺。劇場會實行嚴格的社交距離控制等防疫措施,確保這次表演安全。(原標題:全世界首個汽車歌劇院亮相倫敦,疫情下的藝術讓人動容)

相關焦點

  • 上海大劇院聯合上海歌劇院推出跨年...
    選擇合作許忠這樣蜚聲國際樂壇的本土藝術家和上海歌劇院這樣的「自家人」還是頭一回。說是疫情影響下的「非常之舉」沒錯——海外樂團無法來華,中國的頂尖藝術家也暫時無法走出國門。要知道往年這個時候許忠總會飛往世界各地重磅演出邀約應接不暇,而對於逐步走出國門的上海文藝院團而言,這個時期也少不了海外演出的訂單。
  • 以藝術之「愛」溫暖心靈 「別克大師系列」上海大劇院2021新年音樂...
    今年接棒前六位歐美指揮家的是享譽國際樂壇的中國指揮家、鋼琴家許忠,他將率領上海歌劇院的歌唱家、交響樂團和合唱團,從五部世界經典歌劇中精選經典選段,為滬上觀眾傾力打造一場「歌劇之夜」。當晚,騰訊藝術頻道將參與現場直播,向世界傳遞「上海出品」新年音樂會盛況,為全世界觀眾在這一特殊時間獻上新年祝福。
  • 深圳十大新文化建築誰稱首?深圳歌劇院有話說
    據資料統計,目前深圳擁有約50個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文化設施;21個座位達3千個以上的大型體育館,極大地豐富了深圳市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每一位在深的人都是這座城市的建設者,我們身處全新的時代場景中,如何找尋超越物質的、更高層面的精神寄託?是與建築對話,尋找內心的深層的靜謐;還是賞一場藝術歌劇,邂逅與藝術家「思想同頻」的精神?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的「文化灣區」,需要多種文化樣態共同發展,而深圳則更需要更多的文化藝術來沉澱生活。
  • 柏林愛樂樂團、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全球頂級...
    目前,中國抗疫形勢總體向好,海外疫情卻正在多地擴散。日前,包括英國倫敦西區、老維克劇院等在內的演出場所相繼停演,英國奧利弗獎等宣布取消頒獎禮,為了防止人員聚集帶來的隱患,西方文藝界也正全力以赴。最近,一批全球頂級的文藝院團也響應抗疫需求,宣布旗下劇目、音樂會等資源將從線下搬至線上,藝術迷們可免費欣賞。
  • 世界知名樂團、歌劇院接力 用音樂為全球抗疫加油
    ……近日,在上海歌劇院院長、中國指揮家、鋼琴家許忠的倡議下,世界多國頂級交響樂團和歌劇院加入一場接力活動,用音樂為正在抗擊疫情的各國人民加油。於是,許忠提出是否可以由中澳音樂家共同排演、錄製《黃河頌》,助力中國抗擊疫情。該提議得到澳大利亞歌劇院藝術總監林登·特拉奇尼、歌劇院樂團總監兼首席馬駿一和歌劇院樂團總經理傑拉德·帕塔卡的大力支持。他們一方面積極推動這一活動獲得歌劇院管理層和工會的批准,另一方面調整樂團排練時間並著手統籌雪梨歌劇院場地資源。
  • 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雪梨歌劇院!
    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受新冠疫情影響,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關閉至3月底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說道。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這一決定來自政府決議。3月10日,奧地利政府宣布,在4月初之前,禁止500人以上的戶外活動和100人以上的室內活動。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導演多米尼克·梅耶說,「我們需要財政支持來彌補收入損失。每次取消演出都會造成很多損失,包括預算和藝術本身的損失。」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否會在4月重新開放仍是未知數。由於演出規模大、品質要求高,排練期間的歌劇院裡也常常會有一百多人。「只有在恢復排練後才能重新開業,我希望歌劇院能在4月1日前準備就緒。」
  • 華僑城首個「生態藝術」mall將於平安夜亮相!永旺、KKV、喜茶入駐
    疫情大環境下,順德歡樂海岸PLUS作為佛山首個恢復開放的文商旅綜合項目,在「嚴格防控」與「人氣復甦」兩手抓的同時,逆勢高效完成二期購物中心——O』PLAZA歡樂海岸的招商和亮相籌備,「頂流」光環下的實力可見一斑。   12月24日,體量約8.8萬㎡的O』PLAZA歡樂海岸購物中心華麗綻放!
  • 臺灣新銳設計師黃薇,一手打造國家歌劇院新制服!
    ,以「打造精緻工藝」的角度出發,不僅達到質感與美感兼備的效果,也成為臺中歌劇院的藝術新門面。最近剛開幕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壯闊優雅的設計,被評為世界第9大新地標,是國際級指標場館,吸引許多人慕名前來。而場館中工作人員的制服也備受好評,這充滿質感與活力的制服,是由臺灣新銳設計師黃薇一手打造。
  • 將藝術送到居民面前,上音歌劇院聯手湖南街道讓藝術接了地氣
    講座由上音歌劇院和徐匯區湖南街道聯合主辦,面向公眾免費開放,按照30%的上座率發出招募後,70個名額很快被預約一空,有不少是湖南街道的居民。高雅藝術主動走向社區,與居民面對面親密接觸,很快接了地氣,不再是象牙塔裡的陽春白雪。
  • 盤點世界九大著名歌劇院
    盤點世界九大著名歌劇院歌劇是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即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以下是世界上最為人稱道的九大歌劇院。雪梨歌劇院澳大利亞這是澳大利亞著名的地理標誌之一,也是享譽世界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歌劇院由建築師約恩·烏松設計,它展現了一座巨型航船的形象,被認為是20世紀的建築傑作。雪梨歌劇院的名字聽起來似乎只是個歌劇院,但該項目包含多種表演場地,最重要的有瓊薩瑟蘭劇院、戲劇院、多功能的烏松廳以及音樂廳,這裡有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杆風琴。
  • 受新冠疫情影響,「歌劇魅影」在倫敦西區「永久退出舞臺」
    1986年10月9日首演後,《歌劇魅影》成為倫敦西區女王陛下劇院的常駐劇目。在疫情之前,雖然幾乎每天都有演出,卻仍然一票難求,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大多會把去西區看一場《歌劇魅影》列在自己的行程單裡。
  • 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位於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為疫情隔離期後倫敦首個重新開放的大型博物館,將於7月8日重開營業。重開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將展出經過兩年修繕後的館內最大展廳,以及近期收藏的三幅作品。凡·代克的著名作品《馬背上的查理一世》也將在修復後重新與人們見面。
  • 在北京學習藝術大學預科課程直升倫敦藝術大學
    倫敦藝術大學(UAL)一所QS世界藝術大學排行榜第二的藝術學院,每一年全世界數萬藝術生申請,渴望被錄取的藝術學院。但由於教育體制的不同,國內藝術生申請倫敦藝術大學被錄取的成功率很低。為解決這一問題,BACA國際藝術高中將西式教育的藝術大學預科課程引進國內,自2011年成立以來以幫助近千名藝術生順利入讀倫敦藝術大學本科課程。
  • 疫情下「白金標」首秀,9000人上馬如何交出滿分答卷
    作為今年全世界範圍內舉行的唯一一項保留大眾名額的白金標馬拉松賽事,2020年的上馬讓廣大國內跑者第一次近距離體驗到了最頂級的馬拉松賽事服務。而在成功提供高水平賽事服務背後,今年上馬經歷的考驗也可謂史無前例。特別是在賽事舉辦前夕上海部分區域出現偶發性新冠病例,讓所有人都為上馬捏了把汗。
  • 「雲端」上的藝術生活
    近期,一些博物館、音樂廳和歌劇院的暫停開放對熱愛藝術的歐洲人來說實屬遺憾。但與此同時,藉由網際網路技術興起的在線展覽、音樂直播、社交媒體互動等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開始飄浮「雲端」,填補人們的精神生活。然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展在開幕3天後閉展。在藝術愛好者倍感遺憾之際,奎裡納萊博物館推出了一部名為《漫步展覽》的短片。通過短片,全球藝術愛好者跟著鏡頭和解說,虛擬走過10個展廳,在線領略拉斐爾的精彩作品和輝煌人生。一位網友留言:「這部短片讓我們感動……在如此艱難的時刻。感謝!」在德國,柏林國家畫廊策劃了「拉斐爾在柏林」的特展。
  • 疫情下的倫敦時裝周,被他們暖到了
    圖:倫敦時裝周官網 於是這次2月倫敦時裝周上,最終亮相的華人設計師/品牌有Huishan Shang、Yuhan Wang 這麼早的時間走秀,而且小編還擔心會不會品牌方邀請的很多國內嘉賓會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到場,不過現場還是T臺兩側都像這樣坐滿了人▼
  • 中國羽絨服品牌首次亮相倫敦時裝周
    新華社倫敦2月16日電(記者張代蕾 顧震球)中國羽絨服品牌波司登16日在倫敦時裝周首次亮相。此次秀場展示的服裝選用高品質羽絨,採用創新面料,同時大膽運用高飽和度色彩,綴以反光數碼迷彩、炫彩等流行元素,將科技匠心融於時尚設計。
  • 英國危險再次加劇,倫敦民眾連夜逃離,網友:難道要害全世界?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 據相關媒體提供的數據得知,目前英國平均每10萬民眾中,就有至少265人已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病毒。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在英國突然發生了變異的現象,已經有了新的名字。倫敦的狀況比較嚴峻,英國下令實施封城的計劃,當該國的民眾得知後,就在前一晚30萬人上演逃離倫敦的「大戲」。
  • Opera歌劇院系列教父音樂腕錶,無法拒絕的藝術傑作
    通過手工雕刻和手繪藝術,將電影主題曲、標誌以及迷你教父形象融入到了這款不同凡響的腕錶中,推出藝術腕錶傑作——Opera歌劇系列Godfather教父音樂主題腕錶。音樂、電影和高級制表藝術巧妙融合Jacob &Co.傑克寶曾在鳴響功能腕錶系列裡採用了雙渦輪增壓雙三軸陀飛輪並推出了Palatial三問報時系列腕錶。之後,Jacob &Co.傑克寶添加了音樂盒工藝,繼而推出了Opera歌劇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