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之風颳到基金業?學者建議拆分15萬億美元資管三巨頭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基金報

反壟斷之風颳到基金業? 學者建議拆分15萬億美元資管三巨頭!

中國基金報記者姚波

科技巨頭對人們生活影響日益重要,監管機構已經開始對其壟斷行為採取行動。近日,監管部門訴訟谷歌,叫停螞蟻集團IPO便是一個縮影。

可另一個不知不覺形成壟斷的卻是資產管理行業。以美國為例,貝萊德、Vanguard(先鋒領航)和道富銀行三家機構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驚人的15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了中國2019年全年的GDP總額(99萬億元人民幣,當時約14.4萬億美元)。

美國經濟自由計劃(AmericanEconomicLibertiesProject)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貝萊德、道富銀行和Vanguard是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中88%的最大股東,這三大巨頭持有不少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力公司的股權,如蘋果,摩根大通和輝瑞等。

白皮書撰寫人格雷厄姆斯蒂爾表示,解決壟斷問題的辦法就是限制他們的市場份額,應通過修改2010年的華爾街多得·弗蘭克法案,有效拆分三大巨頭。

這些資產管理規模「富可敵國」的巨頭,通過公司持股間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反壟斷或許會成為全球監管的下一個重心。

《新型資金信託:大型資管如何控制我們經濟及如何應對》一文提出應加強對資管巨頭監管

資管巨頭如何影響社會議程?

毫無疑問,三巨頭尤其是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構成某種壟斷地位:通過被動基金產品持有了數量眾多公司的股份,成為了不少公司的大股東,在全球金融市場和公司治理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上述報告稱,貝萊德持有標普500指數成份股比例高達97.5%,個股最少持有量也在5%以上,這讓貝萊德在企業如何應對如氣候問題等社會議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報告稱,貝萊德管理著價值逾870億美元的化石燃料公司股票,在2015年至2019年期間,這些公司80%的氣候相關股東議題都遭到了貝萊德的反對或棄權。

貝萊德如此強大,這家資產管理公司還聘請了一位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副主席和一位前瑞士央行行長。在過去兩次經濟衰退中,美國聯邦政府都曾向它尋求幫助。今年3月,美聯儲委託貝萊德管理一個此類工具,以購買包括垃圾債券在內的企業債券。

斯蒂爾在他的報告中表示,不管人們是否知道這一事實,這種聯繫和影響力意味著,貝萊德很可能已經以某種方式影響了大多數人的生活。

報告還指出,這些公司逐步控制著不斷增長的金融市場和美國企業,併到幾乎相當於美國GDP的規模,指出三大資產管理公司集團的崛起具有內在的危險性。

美聯聯已經獲準貝萊德參與今年的經濟救助

為何巨頭佔據如此大市場份額?

這三家巨型基金公司如此龐大的規模,很大程度上由近年廉價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快速增長所推動。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興起顛覆了過往以主動管理為主的解決方案,被動投資大面積覆蓋基準指數中的股票,使得資管機構持股的廣度和深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三家公司都是ETF行業的重量級企業,散戶投資者無疑從ETF的崛起中受益,ETF收取的費用比主動管理的基金低得多。

截至今年9月底,僅貝萊德的iShares平臺就管理著2.3萬億美元的資產。報告稱,這三家公司在全球ETF市場的份額在73%至80%之間,在全球最大的50隻ETF基金中,它們控制了其中45隻。

斯蒂爾表示,該行業已構成由三大巨頭控制的『寡頭壟斷』。

學者建議:控制規模加強監管

據了解,美國經濟自由計劃這一組織今年2月才發起成立,目標就是為了約束具有過大權力和社會影響力的公司。

斯蒂爾曾是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的職員,現在是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企業與社會倡議的負責人。他希望拜登政府將研究潛在的解決方案,但他承認,三大巨頭將予以反擊,他們不會善罷甘休。

斯蒂爾在報告中寫道:幾家大型金融公司規模過大,對美國企業的治理、經濟的競爭力、政治權力的集中以及金融市場的穩定都提出了新問題。國會應該制定共同所有權限制,防止在集中行業中持有大量股權。

美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也可能採取行動。斯蒂爾表示,監督委員會應將三巨頭的平臺和託管服務指定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市場公用事業,這一稱號將使它們接受監管機構更大的監管。同時,多德·弗蘭克法案應該進行修改,以要求將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基礎業務與其他業務分離。

但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政府是否有興趣解決這個問題,歐巴馬政府時做出準備限制資管機構的努力,但隨後卻被遊說勢力削弱。

外界預計新一屆美國政府將集中精力抗擊疫情、重建經濟和應對氣候問題。如果拜登有反壟斷的努力,那很可能是針對大型科技公司,而不是大型資管集團。不過金融巨頭的壟斷行為已經開始引起了關注,就像針對科技巨頭的壟斷,即使會遲到,也不會缺席。

巨頭反擊:會傷害投資者

並不奇怪巨頭會對這份報告提出了異議。

貝萊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份報告對該公司和該行業存在多項事實上的不準確和誤解。

貝萊德表示,歡迎就資產管理公司的角色以及對金融市場和社會影響展開建設性討論。然而,貝萊德擔心該文件呼籲提出的建議,可能會損害投資者和企業,因為它顛覆了低成本投資解決方案的價值主張,不利於數百萬為退休和其他財務目標而儲蓄的投資者。

道富銀行在一份聲明中稱,從根本上不同意這份報告的結論和建議,認為這會對投資者造成傷害。

全世界反壟斷潮流興起

我國正在推動相關反壟斷規則出臺

目前,全球已經對科技巨頭的壟斷高度關注,網際網路平臺的爆炸性增長也讓不少政府感到不安和警惕。歐盟宣布對亞馬遜公司展開反壟斷訴訟。美國司法部也對搜尋引擎巨頭公司谷歌的獨大地位提出訴訟。

美國司法部表示,谷歌是佔壟斷地位的網際網路守門人,多年來一直採取措施阻止他人染指其主導地位,如籤訂排他性協議,禁止預裝任何競爭性搜索服務。美國對谷歌的反壟斷案,是繼1990年代微軟壟斷案以來,最大規模的反壟斷訴訟。

我國也針對具有壟斷性質的平臺經濟制定新的規則。11月10日,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起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眾在11月30日之前對其可提出反饋。

新指南將禁止網際網路公司分享顧客敏感信息、禁止聯手打壓對手、禁止壓價競爭等等。指南還將管控各平臺利用技術手段對價格進行自動化設定、以及根據不同顧客的信息和消費習慣區別對待。預計網際網路巨頭如阿里巴巴、螞蟻集團、騰訊以及美團等都將受到新指南的影響。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表示,這一指南是為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引導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促進線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誰是新「資管之王」?
    權益市場的火爆點燃了新基金的發行。截至12月16日,新基金髮行募集規模達到3.04萬億元。募集規模打破歷史記錄,首破3萬億元大關。10月末,公募基金規模為18.31萬億元。而作為往日的「資管之王」,銀行理財卻漸現頹勢。截至6月末,非保本理財餘額21.4萬億元,較去年年末的23.4萬億元下降8.5%。
  • 50萬億資管巨頭大動作!貝萊德投資清算旗下多隻中國私募基金
    來源:中國基金報50萬億資管巨頭大動作! 清算旗下多隻中國私募基金,發生了什麼?中國基金報記者吳君在拿下基金牌照、成為首家進軍中國市場的外資全資控股公募基金後,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最近又有新動作。
  • 資管老兵入職掌舵華泰資管!2019資管規模近6000億,位列券業第三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2019年資管豐收後,華泰資管再迎券業老兵。記者從華泰證券相關人士了解到,原華菁證券副總裁王錦海4月正式加盟華泰證券資管子公司,任總經理一職,目前入職已有一周時間。除了管理職責外,王錦海親自管理投資組合,包括全國社保股票基金組合、中信新三板基金、積極策略系列等產品。2019年,華泰證券資管業務收入27.72億元,同比增長12.08%。華泰證券稱,資管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資管業務收入結構優化和私募基金投資股權的估值增值。
  • 「財富周報」中國110萬億資管市場重拾增長,貝萊德、淡馬錫和建行...
    記者 | 明超瓊編輯 | 張一諾1BCG報告發布:110萬億資管市場重拾增長8月22日,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聯合光大銀行發布《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9》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資管市場規模達到110
  • H2O資管產品巨虧 部分高槓桿對衝基金處境危險
    H2O資管產品巨虧H2O資產管理為一家註冊於英國的對衝基金,其由全球資產管理規模排名19的法國商貿銀行(Natixis SA)支持創立並擁有部分股權,是一家主打固定收益策略的投資機構。H2O資管旗下,由執行長Bruno Crastes親自操盤的Allegro基金,3月9日淨值大跌17.9%,3月12日又重挫25.4%,如果與2月高點相比,淨值已經被腰斬。基金評價機構晨星稱,Allegro基金近期的表現值得警惕(Alarming)。晨星3月16日已將這隻基金列入審查名單,因為基金無法有效管理風險,且這一問題重複出現。
  • 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獲批 七萬億美元巨頭貝萊德來了
    管理規模超過7萬億美元的資管巨頭貝萊德集團在境內設立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獲批,表明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持續推進,資管行業迎來全球機構同臺競技的新階段。這意味著若組建符合監管要求,最晚可於明年2月底前開業,2021年投資者有望購買到貝萊德發行的公募產品。 針對獲批籌建公募基金公司,貝萊德發言人對中證君表示,貝萊德旨在為中國投資者提供投資解決方案,幫助投資者實現長期財務目標。除貝萊德外,提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申請的還有路博邁和富達。
  • 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 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涉及超過90萬億資金的資管新規延期終於靴子落地:過渡期將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2018年4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落地,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資管新規的核心是打破剛兌、禁止資金池模式與破除多層嵌套等,各家機構要在此之前完成整改以達到資管新規要求。
  • 景順長城康樂:資管行業回歸本源 公募基金五大維度助力資本市場
    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在深圳舉辦,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康樂表示,隨著資管新規逐步落地,打破剛兌、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管行業回歸本源,各行業主體主動管理能力均得到提升, 促進了包括公募基金在內的資管行業整體良性發展。  「公募基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公開業績積累,已得到投資者廣泛認可。
  • 景順長城康樂:公募基金五大維度助力資管轉型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在深圳舉辦,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康樂表示,隨著資管新規逐步落地,打破剛兌、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管行業回歸本源,各行業主體主動管理能力均得到提升, 促進了包括公募基金在內的資管行業整體良性發展。
  • 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牽頭報告:建議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兩年至2022年底
    7月7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在線上發布了《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此報告由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牽頭,報告研究了資管新規出臺後監管理念、規則、產品壓降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報告建議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兩年至2022年底,在2020年到2022年期間,每年壓降比例不低於30%。
  • 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
    涉及超過90萬億資金的資管新規延期終於靴子落地:過渡期將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2018年4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落地,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資管新規的核心是打破剛兌、禁止資金池模式與破除多層嵌套等,各家機構要在此之前完成整改以達到資管新規要求。
  • 險資怎麼募?股權基金險資募集指南
    圖表1:2018年上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保險業資產總額變化情況(單位:億元,%)險資入市相關政策對股權基金的影響險資入市相關政策發布,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資金。2020年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
  • 對話吳曉靈:資管大時代下的投資與監管
    3.關於私募基金監管:您在《資管大時代》書中談到,私募基金髮展過程中一直都存在監管困難問題,這不僅有多個部門想管卻管不好,還有多部法規涉及卻沒有正式法律規範。最近五年,資管新規出臺、新《證券法》落地,然而《私募條例》正式稿卻遲遲未出臺。資管新規後,基金業協會「代替」證監會,層層加碼監管,然而私募風險事件層出不窮,監管、市場、投資人都不滿。
  • 基金大時代 風正一帆懸
    郭晨凱 製圖近年來新成立基金情況⊙記者 趙明超 梁銀妍 ○編輯 黃淑慧公募基金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在過去兩年來顯著的結構性行情中,公募基金業績表現搶眼,「炒股不如買基金」已經成為很多投資者的共識。賺錢效應之下,基金備受追捧,今年年內新發基金規模突破3萬億元,公募資產管理總規模突破18萬億元,公募基金王者歸來。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釋放什麼信號?
    8月1日14:00天弘基金股票投資研究部總經理助理 于洋,基金大V 揭幕者,分享主題:食品飲料行業2020下半年策略。  8月1日20:00富國興泉回報擬任基金經理易智泉:先考慮不虧錢,再考慮賺錢。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
  • 滿足資管圈願望的神燈,下一代阿拉丁來了!
    「阿拉丁」作為貝萊德自行研發並不斷進化的風險投研管理平臺,正是支撐其創下萬億美元資管神話的堅固後盾。 這麼看來,養兒確實能防老。 目前,我國資產管理市場規模高達160萬億元,而且還在加速增長。據預測,到2022年,將達到252萬億元。
  • 私募大咖備戰四季度行情 資管大佬林鵬首個私募產品完成備案
    資管大佬林鵬又有新動作!繼8月底取得私募備案後,和諧匯一首個私募產品在國慶長假前完成產品備案,這意味著林鵬的二級市場投資新徵程將隨之開啟。和諧匯一集聚多方人才,核心投研人員均從業20年左右,堪稱私募界高水準一流配置。
  • 騰訊阿里20萬億生態圈背後:反壟斷與算法收割
    新財富一篇文章《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指出:「通過近年5000億-6000億元規模的投資併購,騰訊與阿里巴巴分別構築了10萬億市值的生態圈,5年間膨脹了10倍。相比之下,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里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
  • 11月備案1298隻私募資管產品 金額創年內單月新高!
    據《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統計,今年前11個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0336隻,設立規模9072.4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9.15%和22.55%。另外,截至2020年11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6.92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較10月底減少1923億元,減幅1.1%。
  • 資管新規過渡期要延長多久?
    央廣網北京7月15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央行相關負責人近日透露,資管新規實施兩年多以來,不規範的影子銀行規模明顯壓縮,資管產品整體風險持續收斂,資管資金通過增加金融債、企業債投資的方式,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