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各家通過打坐最後能達到的境界不一,但是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一種「入靜」的狀態,而為了能真正做到「入靜」,各家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比如佛家的「止觀法」,道家的「數息法」等等。這些方法的根本點都是要求修煉者通過靜心止念,最後完全進入一種「空靈」的境界,以實現證道悟道的目的。
千古修行人難題---雜念橫生,靜不下心
雜念是指在當前心意狀態下自然的、合適的意念、意境之外的雜亂的心思和念頭,它對當前良好的或期望達到的良好的功境產生幹擾、牽制、衝擊,使人達不到較好的功態。其產生的原因與克服措施簡述如下:
①、功中意志力不強,定不住正念而生雜念。正面的力量需要心志的堅持才能樹立起來;就是對雜念的克服措施也是需要相當的意志力的支持為基礎來實施的。所以,功中只要是合適的意念就要在一定程度和時間上堅持一下,以抵制、擊退、中和妄心的幹擾、牽扯、束縛。真妄相攻時,需要人的意志力的支持來去妄存真。
②、由於緊張、忙碌、思多、外擾等致使氣血上湧、心意興奮、紛亂、纏綿,信息雜陳,而生雜念。此時需放鬆自己,避免緊張,回收、下放氣血與心意,做到鎮靜、冷靜、平靜,使心意和氣血平和。仍然思多者,可意注視覺調用木性力量,以梳理、克制脾土之思,通達心意。
③、由於體內火大,尤其是心、肝、脾胃中火大、陰虛陽亢,致使心意浮躁不安而生雜念。此時意念可側重守上、守外,感受環境中的清涼氣息和廣闊、空達意境。功外可服用清熱解毒或滋陰潤燥藥物。
④、由於脾虛日久,溼熱內困,肝木受制,脾思纏綿艱澀,神思不通達,致使能量、信息淤塞泛濫而多生雜念。此時需服用清熱除溼、疏肝理氣藥物,再補脾益氣。服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修煉有輔助作用,但如不方便或拿不準,可只靠功中意注「視覺」強化木性力量,再運用木土生克意念、意境等。
⑤、為入靜而入靜,不知平衡、轉化雜念,不去暢通意識流,只知遏制和圍堵,使雜念更多。或者所採用的意念與身心現狀和需求有所不合,存在一定衝突。應根據當前心意狀況選用合適的意念、意境。
⑥、由於存在外在信息幹擾,心神不安而雜念多。平時與人為善,儘量避免與人的衝突,或者減少不必要的人際交往和無用功式的忙碌,保持純淨、平和心態,以減少信息幹擾。要立志、發願,以獲得良好的信息贊助,平衡信息衝突。
其實,雜念多的根本原因是身心潛力不活躍,其五行要素不能協調、平衡,反而有衝突;同時,潛意識不強大,不能從意識的根源上對雜念進行釜底抽薪,意識、心念的根在潛意識身上;也不能以潛意識的力量去調整、控制主觀意識,主觀意識是雜念的直接製造者。
所以,從根本上說,克服雜念就要真正強化潛在意識的力量,而不要自始至終執著於克服雜念本身上,等潛意識強大了,人心則不求靜而自靜,雜念自會消失。當然,雜念的產生原因是比較多的,功初有些雜念也屬正常,不必過分關心,一心放在正念、正覺上即可,功中心意深處的沉渣泛起也可不予理睬,保持已有的良好感覺和意境即可。
越來越多的人在修行中以靜坐(打坐)做為體悟道體的重要手段,很多人苦修了練幾十年卻不見成就,只因他們不懂打坐之心法。要知道無論是哪種靜坐技巧,都是為了身心能量的統合,能令人體驗到深沉的放鬆和寧靜。真正的靜坐是與生活和所有的一切合一的,很多東西會在坐忘瞬間釋然!
打坐時可以按照通悟功夫坐樁功的心法要領試試,一定會給您一個不一樣的體驗,可以幫你打開另一扇靜坐的之門!通常練習靜坐本著不執著、不著相,所謂不著相就是不要求功能、求結果,順其自然,中間有了任何相(比如氣感,比如其他神異的感覺、現象)都不執著,任他自來自去。守著這一點就不會偏離正道。
站樁打卡(交流、學習、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