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萬裡,讀萬卷,時珍修書三十年。
《本草三十年》是《蠻糖部落之中醫瑰寶》系列的最後一冊,講述青年李時珍的故事。李時珍一直想通過科舉當官,但是沒有考上,於是專心做醫生。因為醫術精湛,受到了楚王的推薦和嘉靖皇帝的賞識,到皇宮當太醫官。在京城,嘉靖皇帝一心修道想當神仙,並非真正欣賞李時珍的醫術,而是想讓李時珍幫他成仙,李時珍非常失望。他主動辭官,離開京城,打算修一部完整的藥學書籍。
牛蠻蠻方糖糖而人組來到明朝,伴隨青年時代的李時珍在京師行醫,見證了他從書生到名醫的轉變,又和他和一起採藥修書,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本書在講故事之餘,也詳細介紹了李時珍在歷史上的生平。他出生於醫學世家,他爺爺是個行走於鄉村的的赤腳醫生,他爸爸是太醫局的九品醫正,在皇宮裡上班,在醫生中算是發展比較好的了。不過他爸爸希望李時珍通過讀書科舉走上仕途,光宗耀祖,而不是讓他接班做醫生,因為舊社會的醫生地位不是很高。士農工商,「士」才是讀書人的首選。
李時珍也算是天資聰穎,14歲就中了秀才,可以說是天才。不過後來他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無奈之下,李時珍棄文從醫,在醫學領域開闢了屬於自己的偉大成就!
而提起李時珍,人們首先就會聯想起一本曠世藥學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耗時27年才完成。李時珍為了這本書,放棄了太醫局御醫的崇高地位和優越待遇,放棄了舒適寬敞的診所和自在的生活。他從一個御醫變成一個流浪漢,嘔心瀝血,為了採集、驗證藥材,他走遍全國,效仿神農嘗百草,他查遍醫書藥書,最終完成這本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藥血著作。
《本草綱目》一共16部、52卷,約190萬字。全書收納諸家本草所收藥物1518種,在前人基礎上增收藥物374種,合1892種,其中植物1195種;共輯錄古代藥學家和民間單方11096則;書前附藥物形態圖1100餘幅。這部偉大的著作,吸收了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儘可能的糾正了以前的錯誤,補充了不足,並有很多重要發現和突破。是到16世紀為止中國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藥學著作。
這些藥材和藥方,別說逐一逐一地採摘驗證,就算是把這些東西數一遍,都得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李時珍的艱辛和付出可見一斑。李時珍編纂《本草綱目》的目的很簡單,不是為了名,不是為了利,而是為了服務大眾,貢獻醫學!
當我們翻開本草綱目這本厚厚的藥學著作,就能夠在字裡行間感受到李時珍背著藥筐冒著風雨去採摘藥材的辛苦,可以感受到李時深夜在蠟燭下仔細校正古人藥書錯誤的認真。
就讓我們一起跟著牛蠻蠻、方糖糖二人一起和李時珍修《本草綱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