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神農嘗百草,後有時珍著本草,醫聖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故事

2020-12-22 小紅帽的糖

本期主題:前有神農嘗百草,後有時珍著本草,醫聖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故事

史說導語:李時珍是我國明代著名的醫藥學家,他經過27年之久的艱苦奮鬥,對各類醫藥進行了全方位的嘗試和理解,才最終寫出了《本草綱目》一書,《本草綱目》全書一共記載藥物1518種,在前人的豐富經驗上,又增添了眾多藥材種類,為中國的醫藥學習創造了巨大的知識寶藏,它總結了16世紀以前我國在中醫醫學方面的豐富經驗,同時推動了後續醫學發展和藥物理解,為醫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本草綱目》的歷史意義

為什麼說《本草綱目》是一本世界醫藥歷史上的偉大作品呢,是因為它不僅僅推動了我們國家的醫藥學習發展,還被世界各國所學習,被爭先翻譯為日文,英文,德文,俄文等等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均有發售,出版。英國的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就曾經閱讀過《本草綱目》,並對它讚美有加,並且稱它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而李時珍從他34時著手進行《本草綱目》的創作,完成該書時已是61歲,他的半生心血都花在了這本著作上面,為了撰寫完成,李時珍仔細閱讀了眾多書籍,前前後後修改了數次,走訪嘗試了很多,他的用心良苦,堅韌不拔,還有進步的思想,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二,為了蘄蛇以身犯險

在創作的過程中,李時珍聽說在他的家鄉蘄州有一種毒蛇名為蘄蛇,是珍貴的藥材種類。為了查明蘄蛇的具體用處,以及他的模樣習性,李時珍決心前往蘄蛇的所在地龍峰山一看究竟。但是龍峰山地勢非常險峻,在當地捕蛇人的帶領下,冒著生命危險,終於見到了蘄蛇,蘄蛇通身黑底白花,喜歡食用一種綠色的圓夜藤蔓,那便是石南藤,通過言傳身教的剖析和學習,並親自抓捕,煉藥,蘄蛇的形態,產地,習性,還有所包含的所有醫藥價值,都被李時珍一一看透,並將其載入書籍,糾正了很多前人對蘄蛇的錯誤看法。

三,李時珍和穿山甲

最開始的人們,對於穿山甲的醫藥使用,只是存在於傳言,可是從來沒有得到驗證。為了充分了解到穿山甲的具體習性,李時珍親自前往山中捕捉穿山甲,通過仔細的解剖分析,他發現穿山甲的腸胃裡面密密麻麻布滿了螞蟻,於是穿山甲食用螞蟻的事實才得以公布於眾,李時珍帶著心中的疑惑,決定再次前往穿山甲的住處,最後在親眼看到穿山甲進食螞蟻之後才將它們的這個習性記載進書中,可以看出李時珍對於所有醫藥情況的真實性持有嚴謹苛求的態度,作為醫者而言,晚輩屬實欽佩。

四,格物致知,明察秋毫

這世間萬物的形形色色,只靠李時珍一人,終究是無法探究仔細的,但是秉著對醫學方面的嚴謹態度,李時珍實事求是,對於自己可以尋查到的事物,必須毫無保留,事無巨細,對於那些自己觸及不到的地方,便將其記載進書中,表明它們的不確定性,讓後人幫忙追尋。

小編提醒:李時珍花了27年的時間,整個家庭都為了《本草綱目》一書而奔波許久,這部著作才得以問世,這其中的辛勞自然是常人無法理解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只有將他們的精神謹記於心,把這些知識付諸於實踐,前輩們的辛苦付出,就由我們這些晚輩將其發揚光大吧!

相關焦點

  • 李時珍在通往「醫聖」之路上又有何坎坷
    和「醫聖」萬密齋一脈相承,古有「萬密齋方,李時珍藥」之說。後來為楚王府奉祠正、太醫院判官,死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從嘉靖四十四年起,李時珍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以及湖廣、南直隸、河南、北直隸等地採集藥典樣本,並拜漁夫、樵夫、農夫、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查閱歷代醫書925種,「考古證今,考古學,考古學與物理化學」,記載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諸多難題,歷經27次酷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他還對脈學與奇經八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一本介紹李時珍的童話故事:《中醫瑰寶》第四冊《本草三十年》
    《本草三十年》是《蠻糖部落之中醫瑰寶》系列的最後一冊,講述青年李時珍的故事。李時珍一直想通過科舉當官,但是沒有考上,於是專心做醫生。因為醫術精湛,受到了楚王的推薦和嘉靖皇帝的賞識,到皇宮當太醫官。在京城,嘉靖皇帝一心修道想當神仙,並非真正欣賞李時珍的醫術,而是想讓李時珍幫他成仙,李時珍非常失望。他主動辭官,離開京城,打算修一部完整的藥學書籍。
  • 從「神農嘗百草」——到古代 文人騷客以「藥」入詩之黃芪
    |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大家都聽說過「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傳說他是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 編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因為多次落選,無奈棄文從醫
    大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李時珍為了嘗遍百草完成這本書,遊歷過很多地方,從最初的研究各種古醫書到,發現問題並通過實踐改正錯誤。從他的一生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李時珍一直有一顆熱愛醫學的心和一股堅韌頑強的意志,可就是這麼一為偉大的醫聖,他從前也和普通人一樣,對仕途充滿著嚮往,那麼是什麼讓他棄文從醫呢?
  • 《本草綱目》出版四年前李時珍抱憾西歸,早到金溪滸灣就能圓夢了
    「醫聖」李時珍一、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終成皇皇巨著李時珍(公元1518年—公元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他是如何確定中草藥的功效?
    因此每次吃狗爪豆的時候,我就特別佩服歷史上第一位吃這種食物的人,他肯定是中毒了,而且告訴大家這東西很美味,後人就根據他反饋的情況,將狗爪豆水煮加浸泡處理後再吃。李時珍如何確定中草藥的功效?從最早的「神農嘗百草」就可以說明,古人對中草藥的研究都是通過發現、嘗試、驗證,最後才將其記錄在冊的過程。神農嘗百草是一個神話傳說,相傳他的皮膚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體內的五臟六腑,這樣他吃進去的每一種草藥,都可以看到在體內的情況。
  • 中國古代神話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太古時期,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的物質生活十分匱乏,幾乎沒有什麼吃的。神農帝為這事很犯愁,決心嘗百草,決定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能當主食,什麼可以當零食。什麼能解決溫飽,什麼能解決疾病。歷經了千辛萬苦,嘗遍了世間酸甜苦辣,不但奠定了食材更加奠定了藥材基礎。
  • 神農嘗百草,最初竟不是為了尋找草藥?
    「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醫方興焉。」——草藥的發明可謂是中醫發展歷程中一次重要的裡程碑事件。炎帝神農氏作為傳說中草藥的發明人,他不僅和黃帝有熊氏一起締造了一個偉大的民族,也留給後世「炎黃子孫」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
  • 李時珍:踏千山萬水,寫本草綱目,藥方親測「有用」
    前面我們講了「醫祖」扁鵲、「神醫」華佗、「方祖」張仲景,今天我們講的是「醫聖」李時珍,他最傑出的代表便是編寫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今天我帶大家好好看一下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
  • 蘭茂雲南中醫藥的鼻祖所著滇南本草早李時珍《本草綱目》140多年
    蘭茂就是雲南省中醫藥事業的一張名片,所著《滇南本草》是我國中醫藥精華彙編性質的醫學著作,早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140餘年,該著作是我國現存古代地方性本草書籍中較為完整的作品,在中國醫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許多草藥及驗方至今被醫家廣為推崇和使用。
  • 神話故事系列4:神農氏,嘗百草、善用火、定音律的炎帝
    要說神話中各種人物,我最喜歡的名字,當推神農氏,總覺得這是一個很神秘的氏族,而且他嘗百草,幫助天下人懂得了藥理,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他可能不知道,人類發展到21世紀,糧食蔬菜有了長足發展,而藥這件事情,成了人們的心頭痛。幾萬年過去了,人類的醫保,依然前景不明。
  • 神農還是李時珍 螞蟻莊園8月15日答案
    小雞寶寶考考你,藥學著作《本草綱目》的作者是誰?這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19年8月15日的題目,答對可以領取180g小雞飼料作為獎勵。你知道《本草綱目》是誰寫的嗎?一起來看看答案吧。螞蟻莊園8月15日題目和答案:小雞寶寶考考你,藥學著作《本草綱目》的作者是誰?
  • 李時珍為何能成為藥王,從他「捨命」找藥的三件事,就能得到答案
    在湖北省蘄春縣境內,有一座著名的墓冢,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就埋於此處。李時珍被後人譽為是「藥王」,尤其是他的著作《本草綱目》,更是成為了後世中醫學理論中的裡程碑式著作。李時珍之所以會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其實與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我們從他一生所做的三件事上,就能夠知曉其中的奧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名人系列故事——李時珍
    李時珍長大後成了一名醫生,在醫療實踐中,對歷代醫藥書籍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唐本草》、《開寶本草》等進行了廣泛的閱讀研究。他發現舊"本草"非但不完善,甚至有很多錯誤,便立志要把舊的藥書加以整理補充,寫出一部分類更加詳細的藥物學著作。
  • 益陽茶故事丨細說《本草綱目拾遺》中的「安化茶」
    相傳《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到了清代,著名醫學家趙學敏著《本草綱目拾遺》,專門講到了安化茶。趙學敏所說的「安化茶」,到底是哪種茶呢?
  • 在山西老頂山,聽神農嘗百草的傳說
    北宋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記載,「百穀山與太行、王屋皆連,風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稱佳境,昔神農嘗百草得五穀於此,因名山建廟。」圖說:山西老頂山 來源:網絡百穀山就是山西省長治市東北的老頂山,方圓40餘平方公裡,有五頂、九脊、十八道溝谷,40餘座山峰。林海蒼茫,四季常青;峰嶺跌宕,溝谷縱橫;雲山霧海,雄渾壯觀;巖洞幽邃,廟宇古樸;風洞泉谷,別具一格。老頂是五頂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
  • 一代「藥聖」李時珍是怎樣確定草藥的藥性的?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神話傳說「神農嘗百草」也是大家所熟知的。總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嘗試新的事物,正是因為這樣,現如今我們才得以對大自然的生物有了多重認識。根據以前相關醫書的記載我們發現,古人對中藥的研究都是經過發現、嘗試、驗證。最後將自己的發明發現記錄成冊,最後才有了我們現如今如此豐富的醫學巨著。就拿李時珍來說,能夠完成將近200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
  • 神農嘗百草,你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是他當年吃過的嗎?
    神農氏嘗盡百草,只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臟就會呈現黑色,因此什麼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後來,由於神農氏服太多種毒藥,積毒太深,終於身亡。神農氏為五氏出現以來的最後一位神祇,中國諸神創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穀、豢養家畜、種地稼穡等等一切為人民生活所做的準備全部完成了,中國神話時代結束,傳說時代到來。
  • 醫聖醫仙醫祖又是何人?
    第二位:五穀先帝、藥祖——神農一說神農,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故事可能就是「神農嘗百草」,這個先且不談,我們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神農,神農也就是炎帝,他是中國太古三皇之一,傳聞是他發明了農業和醫藥,並且他將這種方法交給了人們,讓人們學會農耕和醫療,所以他也被人們稱之為「藥祖」「五穀先帝」,後來也逐漸被人們神話為神靈,更是被藥房稱之為守護神
  • 【文史風物】藥聖李時珍
    在行醫實踐中,李時珍從浩如煙海的本草古籍裡,發現前人有不少錯誤。而立之年,他立下宏願要對舊本草書進行全面整理。 他被舉薦到北京太醫院擔任醫官,時年32歲。太醫院,是明王朝的中央醫療機構,擁有大量珍貴醫書資料和藥物標本,使其大開眼界,猶如進入醫藥的海洋。他一頭扎進書堆,夜以繼日地研讀、摘錄,描繪藥物圖形,吸取前人的醫學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