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炎症是許多女性的難言之隱,嚴重的影響女性的生活和心情,也是很多女性憂心的事情,總擔心會有惡變的可能,今日一個備孕的女患者,在調理期間出現白帶增多,微黃,因皮膚比較敏感,引起外因紅腫瘙癢,諮詢有無良策?此乃溼熱下注之證,當給予清熱除溼坐浴之劑,疏方:川花椒10克,艾葉10克,苦參10克,薄荷10克,重樓10克,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芙蓉葉30克,烏梅30克,蛇床子30克,水煎煮,坐浴,日1—2次,日一劑,抓三劑。
讀大學時曾有筆記婦科炎症坐浴方:苦參30克,蛇床子30克,地膚子30克,黃柏15克,白鮮皮15克,百部30克,川椒10克,薄荷20克,枯礬10克,水煎煮,坐浴,日一次,日一劑。跟目前所開處方理法相似。臨床常用的藥物還有:乳香、沒藥、白芷、敗醬草、半枝蓮、半邊蓮、紅藤、蒲公英、紫花地丁、貓抓草、三稜、莪朮、白果、川楝子、黃芩、黃連、大黃、忍冬藤、大青葉、貫眾、硫磺、爐甘石、蘆薈、土荊皮等等作坐浴。
紅藤灌腸方(盆腔炎瘀熱證):紅藤30克,敗醬草30克,蒲公英30克,虎杖30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丹參30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葶藶子15克,三稜12克,莪朮12克,水煎煮,取藥汁候溫熱保留灌腸。
消癥灌腸方:桂枝12克,茯苓12克,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丹參15克,小茴香12克,乾薑9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三稜12克,莪朮12克,水煎煮,取藥汁候溫熱保留灌腸。
陰精日虧,積損正衰(腦溢血)
陽氣虛衰,氣虛血瘀(腦血栓)
飲食不節,痰阻脈絡(中風兼夾證)
五志過極,心火暴盛(中風誘因)
諸因成瘀,阻閉腦竅(中風病機)
發病原因①情志因素②遺傳因素③飲食習慣因素④勞逸因素⑤肥胖因素⑥大便秘結因素⑦季節因素(冬春季節多發)
風癆臌膈——古代四大難證
麻為氣虛,木為血少。
民間偏方種子丸:沉香3克,白豆蔻3克,川烏片3克,北細辛3克,粉甘草3克,研磨成細末,蜜調糊丸,三克一丸,月經當日服用,連用五日。
促排卵湯(經間期,補腎疏肝):菟絲子、枸杞子、女貞子、覆盆子、春柴胡、赤白芍、蘇木、劉寄奴、生蒲黃、益母草、雞血藤、澤蘭葉、川牛膝,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脫花煎加味:當歸10克,川芎10克,肉桂6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川牛膝10克,車前子10克(包煎),益母草30克,半枝蓮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兼氣虛加黨參15克,黃芪15克;小腹疼痛較甚,血量較多加五靈脂15克,蒲黃15克(包煎),三七粉2克(分衝)。
解毒散結湯:野菊花20克,蒲公英20克,馬齒莧20克,牡丹皮10克,紫草20克,三稜10克,莪朮10克,大黃10克,半枝蓮15克,山慈菇15克,七葉一枝花15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陰道出血不止者加炙黃芪20克,人參3克(衝服),茜草炭15克,仙鶴草15克,三七2克(衝服),阿膠12克(烊化);腹痛者加制乳香10克,制沒藥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噁心嘔吐者加姜竹茹15克,半夏10克,枇杷葉10克,代赭石30克;咳嗽者加川貝母10克,瓜蔞仁10克。
益母生化湯(經期活血):當歸、川芎、炮姜、甘草、益母草。
益五合方(益母勝金丹合五子衍宗丸—經後養血補腎):當歸、川芎、熟地、白芍、白朮、茺蔚子、益母草、丹參、香附、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車前子、五味子,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調經Ⅰ號方(經前理氣):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鬱金、香附、川芎、益母草,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調經Ⅱ號方:烏藥、木香、香附、檳榔、甘草、川芎、當歸、牛膝、益母草,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解毒消癥飲:桃仁10克,紅花12克,當歸12克,生地15克,莪朮15克,三稜15克,鬱金10克,檳榔12克,全蠍10克,赤芍15克,蚤休12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延胡索10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解毒消瘀飲:半枝蓮15克,山豆根12克,紅藤15克,生地15克,牡丹皮15克,鬼箭羽15克,三稜12克,大青葉15克,黃柏12克,蜈蚣3條,全蠍10克,生薏苡仁20克,人參10克,生黃芪20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全蠍藤黃膏外敷:生藤黃粉、蜈蚣、全蠍、白蠟、香油制膏劑塗患處。
氣滯血瘀,下元虛寒不孕症:木香10克,檀香10克,沉香10克,川烏10克,紫蔻仁12克,細辛3克,三稜10克,莪朮10克,香附12克,枳殼10克,甘草6克,牛膝12克,川續斷12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作為開路方服用兩周後,服用丸方:木香100克,川烏60克,檀香100克,沉香80克,細辛40克,紫蔻仁100克,甘草60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晚淡鹽水送服一丸。
生殖器皰疹——熱毒證型(五味消毒飲加味):金銀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牡丹皮10克,赤芍藥15克,馬齒莧15克,龍膽草15克,黃柏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生殖器皰疹——溼熱證型(四妙散加味):黃柏10克,蒼白朮各10克,薏苡仁20克,茯苓15克,馬齒莧20克,生貫眾15克,川楝子10克,川牛膝10克,生甘草6克,生梔子10克,牡丹皮10克,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外洗方:馬齒莧50克,板藍根50克,紫草30克,紅藤30克,銀花藤30克,苦參30克,黃柏20克,雄黃10克,水煎煮外洗。
外敷方:雄黃10克,明礬10克,冰片2克,共為細末,蛋清調敷患處。
龍眼肉(桂圓——福建莆田產者最良)「心虛氣不足,桂圓煨米粥」,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之效,為補血益心之佳果,益脾長壽長智之要藥。①心脾虛損,氣血不足——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病後體虛,腦力衰退,以及產後調補之佳品。②李時珍:「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蓋荔枝性熱,而龍眼性和平也。」能益人智,「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③「貧血氣不足,粥加桂圓肉。」④代參膏(力勝過人參、黃芪):去殼桂圓500克,放入瓷碗中,加白糖50克,蓋好,放在飯上面蒸,放涼,於下次蒸飯時再蒸,如此反覆蒸達100次,至色澤變黑即可裝瓶備用。服用時,可以稍稍加白糖,每次10克,日一次。
中醫確有專長醫師考核的幾點建議:
大家寫完這些材料之後,一定要熟練掌握醫術淵源,專長陳述的內容,儘量做到能夠背下來。但是不要死記硬背,一定要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知識點。比如:專長陳述的醫術基本內容,你能不能熟練的描述出來,你是用什麼方法治療什麼病,選用什麼樣的藥材。還有病因病機,你能說出來幾種。適應證,適應範圍,安全性,有效性,都需要能夠熟練的掌握。
回顧性病例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電話,住址,現病史,中醫診斷,治療方法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熟練掌握。無論工作人員怎麼問,你都能回答的上來。
中醫醫術專長綜述分師承和多年實踐兩種形式:
師承:老師的思路和經驗+本人心得體會及應用
多年實踐:文獻流派的特色+本人心得體會及應用
文獻流派(為自己的理論、技術找到依據)
專長綜述:
1、醫術基礎內容及特色
2、適應症或適應範圍
3、安全性
4、有效性
專長的醫術淵源最大的禁忌就是:理論、技術完全自創。我們必須為自己的理論、技術找依據,可以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脈絡或者是家族行醫記載記錄或者是醫籍文獻,節選與醫術專長相關的部分。
古代中醫學術流派:
按代表人物命名:丹溪派、河間派
按學科命名:醫經派、經方派、傷寒派
以觀點或學說命名:補陰派、溫補派
以地域命名:易水派、新安派、紹派傷寒
近代中醫學術流派:國醫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省級名老中醫
特別提醒:要留意自己所在的省份的細則裡邊有沒有對綜述有其他特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