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寫作業,你是怒目相斥地暴打孩子一頓,還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偏偏這位爸爸兩者都不佔,而是把孩子直接往太公的墳地一放,還拿走了孩子的鞋子,堵住了下山唯一的出口,以防孩子不好好面墳思過,跑下山來。
沒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這邊讓我思過,我那邊絕處逢生,孩子硬是趁爹不注意時,偷偷從另外一條路跑下了山,畢竟大晚上的在墳地裡,保不齊沒思考出個什麼高尚人生出來,反倒把自己小膽嚇破了。
這可把爹嚇壞了,趕忙報警找孩子。孩子是找到了,可如果這位父親不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孩子遲早還會離你而去,跑得遠遠的。
網友評論:咋地,你這還是想讓太公從墳地裡跑出來教訓孩子啊?還是你家是千古門楣的大家族,讓孩子不能丟老祖宗的臉?大活人不教育孩子,讓黃土裡的人來教育,是何道理嘛!
但爸爸的本意是好的,他只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愛學習、愛讀書、有前途。只是這種嚇唬式教育,終究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一、口頭威脅。
很多父母現在都不動粗來教育孩子了,而是口頭威脅。「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我數三聲,你給我乖乖過來。」
當父母發現說某句話特別管用時,便屢屢用這句話當殺手鐧,嚇唬孩子,或者說是控制孩子。
演員金瀚曾在某節目中說自己從小怕黑,即便現在27歲了,也要開著燈睡覺。原因就是小時候父母嚇唬自己:「再不回家,地下室會出來一個紅眼睛的娃娃。」
儘管長大後的他知道這不是真實的,但黑暗給他帶來的陰影和恐懼卻不可磨滅,安全感受到一定的缺失。
二、生命威脅。
當孩子逐漸長大,識破了父母口頭威脅僅僅停留在口頭時,家長的威脅開始升級。此時動手打孩子已不切實際,父母便採取另一種威脅方式——自殘。
新聞裡曾看到一位媽媽因為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氣得要跳橋,邊哭邊罵:「這孩子就是把我往死裡逼啊!」
雖然最後媽媽放棄自殺的念頭,孩子也向媽媽道了歉,承諾會好好讀書。可孩子真的認識到了錯誤嗎?還是在媽媽的「逼迫」下不得不得暫時服軟?
將來但凡孩子不聽媽媽的話,沒有順從媽媽的意願,媽媽又故伎重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這種從口頭威脅引申出來的生命威脅,只會讓孩子想方設法地想要逃,想要離開父母的掌控,過自己的人生。
三、冷漠威脅。
很多父母被孩子氣急了,就開始口不擇言,「你就這樣吧,我也不管你了,你自生自滅吧!」「你自己看著辦,道理媽媽都已經說了,以後別後悔賴到我身上。」
父母是孩子唯一依賴的對象,當他聽到這些話時,只會感到父母對自己深深的失望,讓他覺得自己孤立無助。
這種冷漠威脅,容易讓孩子失去信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最後自暴自棄,真的就往歪路上走了。
孩子還小,分不清嚇唬和真實的區別,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個小孩,他根本無法理解父親讓自己在墳地裡思過的背後的用心良苦,心裡只會狠狠罵道:「我爹瘋了吧,怎麼能讓我來墳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