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告訴她》:死亡陰影,也可以拍得如此溫柔

2020-12-12 舒心醬

兩位華裔女導演,伍思薇和王子逸,近期的作品都很令人矚目。

一位學計算機的工科生殺入導演圈、拍出了非常有個人風格的作品,另一位將自己和奶奶的親情故事融入電影中、細膩又溫暖。

同樣是華裔主創、同樣在某種程度上涉及對文化差異的探討,《別告訴她》以疾病生死為經緯、串起對不同文化差異的思考,在細膩傷感但又不乏幽默的語境中重新解讀故鄉、家人、陪伴等因素;《真心半解》在天才少女孤獨又敏銳的觸覺中,展開自我身份認知、情感認知的糾纏。

兩部電影剛好可以組合在一起相對來看。

《真心半解》裡女主角的校園生活處境,是《別告訴她》中女主傾訴過但電影沒拍的恐懼和孤獨;《別告訴她》中故園綿密情長的山河歲月,是鬱郁不得志的父親提及過但未深談的悠長過去

不論是談殘酷青春還是薄暮晚年,影片對於悲傷因素的呈現都很克制,也都有著溫情細膩的風格,有共同點但又非常不同。

前者更關注個體的友情、愛情,後者更注重描摹集體群像中的親情、宗族親朋人情網絡。

《別告訴她》故事悲傷但基調溫暖,講述生死、癌症這樣的殘酷議題,但沒有沉浸在悽慘氛圍裡,敏銳之處滲透出的幽默觀察、困惑之處映照著的微妙反諷,都很可圈可點。

一,失樂園:死生之重和故園之念。

電影一直圍繞著紅白喜事進行,一閃而過幼時老宅子已然不復存在的片段,雙重的失卻質感很動人。

女主角懷念小時候在爺爺奶奶家玩耍的院子,懷念過去的有牽掛有枝蔓的時光,被家人帶去異國他鄉生活之後撲面而來的孤獨感、一度是她的情緒炸點。

而小時候的那個院子那所老房子,早已不復存在。

一家人坐車經過那裡,女主依稀覺得眼熟,奶奶說「連我都快認不出哪是哪了」。

去遠方的人沒有了故土,在本地的人也同樣沒有了過去的皈依

從某種上說,奶奶是「孤寡老人」一般的存在,身邊有新老伴、有老妹妹和侄女照顧,但一個兒子在日本一個兒子在美國,骨肉至親天涯海角分別多年,故園早已換了滄桑模樣。

明面上的和暗面下的紅白喜事,讓這散落天涯的一家人終於有機會團聚。

暗線是瞞著奶奶的是她被醫生宣判癌症晚期、命不久矣,明線是孫子要結婚、回來操辦婚禮、告知親朋。

電影並沒有過度讓後者的喜慶來反襯前者的悽涼,反而在複雜又含混的五味雜陳中講清楚了「家」的歸屬感。

與其說電影中真正的傷感是未知的死別,不如是既定的已知的生離。

二,集群慣性之下的認知差異。

電影故事表層的敘述線是兩種文化差異,裡層則是極端事件和平常心態之間的差異。

裡外對比、很有意思拍出了不同文化觀念、成長背景之下的觀念差異。

年輕的孫女覺得應該告訴奶奶,保守的長輩們覺得多說無益、試圖好心瞞著她幸福走完最後一程。

「東西文化差異」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闡釋,而被影片細膩投射在種種細節中。

不是乾癟的論爭現場,也並不預設立場,而隱約出現在諸多微妙的家長裡短的細節中、呈現方式很有意思。

這邊孫女和醫生用英文溝通她的重症晚期,她卻看著人家小夥子、起了為大孫女張羅相親的念頭:哎呀你結婚沒有哇。

一家人聚餐,姑嫂二人關於孩子能不能掙到錢、要不要出國讀書,硝煙四起夾槍帶棒互相嗆,有沒有覺得畫面很眼熟?

逢年過節沒少見這樣的塑料場景吧?

人是具體的由經歷塑造的個體,而不是乾癟的由概念規定的工具,所謂觀念差異也並不是清晰的兩大陣營鐵板一塊互相徵伐,而是一些非常微妙的起伏錯落的質感

三,極端重要結點和蔓延常態之間的差異。

電影選取的是非常極端的重大事件,人生中最重要的紅白喜事,奶奶的葬禮和孫子的婚禮。

在知曉真相的家人們「見最後一面陪最後一段」的特殊心境對比之下,奶奶尋常的樸素的「日子該如何便如何過」的心態、顯得非常有意思。

這邊一家人嚴陣以待,那邊她還在絮絮叨叨和酒店廚師糾結:我明明定的是龍蝦不是螃蟹。

生命的最後一段應該如何特殊處理嗎?應該格外鄭重格外區別化對待嗎?

不少觀眾懷疑奶奶其實都知道、配合大家演出假裝自己不知道。

不論她是否知道,這份將「重要結點」也當平常日子過的樸素質感,很動人。

生、死、生命的意義,這些抽象哲學的議題太虛無縹緲,反而是在一個普通老太太的平凡生活中,為大孫子婚禮準備龍蝦,這種充實和幸福密布著肉眼可見的意義

表面來看,電影中眾人的情緒對比似乎是悲喜對照、是知情和不知情的真假投射,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這未必不是一種樸素的綿延的近乎無知無覺的前現代的生活觀念,和求「自覺意識」的後現代的生活觀念之間的差別

奶奶身上有一種特別強烈的「過日子」的感覺,短短一部電影好像看著她過了很長很慢很平凡很瑣碎但又很幸福很值得的人生。

明明時刻活在死亡陰影下,明明老邁體弱喘氣聲叫人唏噓,明明孩子遠隔重洋形同孤寡老人(雖然經濟條件不差),但電影沒有強調悲情感,就是以矛盾的、微妙的視角拍出了細膩的溫柔的故事。

婚禮之上,新人夫婦五音不全唱著日本歌謠,淡淡的憂傷乍看和喜慶畫風不符,但悠長的傾訴感恰好暗合了電影此處談及生死的悲傷基色。

奶奶同桌坐著幾位老戰友,其中一位老爺爺表白:當年我就想著等結束了一定要娶你,誰知道被誰誰給搶先了。

白髮蒼髯在故交酒席上,當著對方一大家孩子的面真情假意告白,這老爺爺解釋「不說難道要帶到棺材裡嗎」。

老友們都聽說了她的病吧?

兒子唏噓的表情似乎都在說是。事實上,孫女此前悄悄問的「這些人知道(奶奶病重的消息)嗎」,在那個時刻那個階段似乎並不重要。

明明是真假虛實迷霧彈一樣的場合,卻又讓人覺得奶奶一直活得特別明白、通透。

磕磕絆絆又溫溫柔柔的細水長流一樣的日常,不需要大起大落大悲大歡,甚至將生死離別都拍出溫柔的娟細的日常感,反而更接近人生如戲的本質。

相關焦點

  • 《別告訴她》:在死亡真相的背後,探討親情和生命的意義
    「如果你突然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你會選擇告訴你的家人嗎?」當我被朋友問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不假思索就回答:「不會」在我看完《別告訴她》這部電影之後,我更加堅定了我內心的答案。《別告訴她》是美籍華裔導演王子逸獲得諸多獎項的一部優秀作品。
  • 《別告訴她》拍出了真實的中國嗎?
    《別告訴她》上映首日票房數據。《別告訴她》中也有假婚禮,結構上頗像是對《喜宴》的致敬。但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在《喜宴》中,眾人都信以為真,熱熱鬧鬧假戲真做了一番。而《別告訴她》中,眾人都知道這場婚禮為假,氛圍像在哭喪。李安的高明在於,電影中只體現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鮮少做價值判斷。
  • 《別告訴她》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華裔女主角拿下今年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成績,最終還是沒能給它在國內帶來很好的票房——上映一周後,《別告訴她》在各影院的排片量已經被擠壓得所剩無幾。有相當一部分觀眾質疑這部華裔導演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改編的電影,說它有迎合西方人刻板印象的傾向,是爛片。這某種程度上是這些觀眾對電影女主角奧卡菲娜的恨屋及烏。
  • 《別告訴她》:這部華裔導演拍攝的電影讓人感到傲慢!
    #別告訴她你想告訴她,是因為怕擔責任……如果你告訴了她,你就沒了負擔。我們之所以不告訴奶奶,就是為了一起分擔她的思想壓力。」面對生重病的患者或者親人,很多醫生以及家人可能都會選擇採用善意的謊言來安慰病患。因為很多人覺得,瞬間摧毀一個人的生命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那顆因為疾病而害怕擔心的小心臟。
  • 奶奶得了癌症,要不要告訴她?
    它變成一把柳葉刀,給中國人的死亡教育,剖開了一道口子:對待死亡的態度,可能會影響我們生命的質感。1為什麼「別告訴她」「別告訴她」,當然不是所有的中國家庭都會這麼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我們心裡有一個「經驗」:如果你告訴一個老人得了癌症,他就會死得很快。在電影裡,碧莉的媽媽也是如此告誡她。一個被宣布癌症晚期的人,宛如一個死刑犯,恐懼像是一把刀,它比疾病更壞,年邁的奶奶將無法承受這份死亡將至的恐懼。
  • 日漫中高風險的死亡髮型,側馬尾一梳flag一立,別想活到大結局!
    與艾倫的媽媽一樣,這位留著「死亡髮型」的太太一直保持著溫柔賢惠的形象,只有在孩子受到威脅時,才會露出兇悍的一面。笛口涼子算是日漫中梳著側馬尾,存活得比較久的太太,可惜終究沒逃過「死亡髮型」帶來的厄運。033、宿海塔子宿海塔子《未聞花名》裡主角仁太的媽媽,擅長製作各種美味的料理,超好的烹飪技術加上溫柔的人設,因此讓她贏得了許多孩子的喜愛
  • 《別告訴她》:愛是誰都能讀得懂的語言
    《別告訴她》是一部在美國拍攝講述中國故事的電影。作為一部家庭倫理題材、敘事方式平實、風格質樸的小製作影片,《別告訴她》能取得如此大的反響,筆者認為主要是編導以極具誠意與寬容的心態探討了中西文化差異,並表現出為大多數觀眾所認同的文化態度與格局。  影片故事由奶奶罹患癌症引起。比莉的奶奶身患肺癌,僅剩下3個月的壽命。
  • 《別告訴她》,依然不能告訴她,一部哭得我稀裡譁啦的電影
    海報來自電影《別告訴她》電影根據導演王子逸(Lulu Wang)的真實經歷改編,反映了中美兩種文化對於死亡截然不同的態度。The Farewell《別告訴她》不是一部好萊塢商業大片,其總製作成本只有300萬美元,美國首周末只有4家電影院放映,但其首周美國平均單銀幕票房卻超過了《復聯4》。憑著其口碑與內涵,放映的電影院後來增至800多家。我是在英國觀看的,那時電影已經上映了兩周。
  • 心理學家:你的這些行為會給孩子帶來童年陰影,別知道得太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陳喬恩曾講道,她小時候是被媽媽打罵大的。只要有事情做不好,就會面臨扇耳光的危險。曾經還被母親打得滿身是血,導致她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恐懼中,現在想起還是瑟瑟發抖。不言而喻,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童年造成的陰影會相伴他們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育兒過程中不斷摸索前行,但很多時候會用錯方法,反而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陰影。這些陰影即使在成年後,對孩子的行為、思想同樣會造成很深的影響。
  • 《別告訴她》:假如最愛的人只剩3天生命,你是否會告訴她真相?
    《別告訴她》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女孩碧莉,得知奶奶被診斷為癌症晚期、時日無多,因「要不要讓奶奶知道自己的真實病情」,而與家人產生的一系列思想的碰撞。這不僅是碧莉和家人面對死亡的不同態度,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死」就像是一種禁忌,所有人對「死」這個詞都是諱莫如深的。
  • 影評《別告訴她》:不一樣的華裔片
    《摘金奇緣》、《別告訴她》,再加上已經播到第五季的《初來乍到》,這些劇和片子無一例外的都聚焦於中華文化與白人文化的衝突。 這只能說明無論在美國娛樂工業層面還是市場層面,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美國至少可以分為兩部分——美國和華裔/亞裔美國,在偉大領袖川普的領導下,這一現狀還在不斷惡化。 基於這個背景,華裔片井噴雖然顯得十分悲哀,更悲哀的是,在《別告訴她》之前的華裔片雖然都是華裔班底製作,但大多透露著一股濃濃的精白味道。
  • 《別告訴她》:「善意的謊言」滿滿的愛
    2019年電影《別告訴她》是拿獎最多的華語電影,其中包括了金球獎的影后,還有聖洛丹電影節的最佳劇情長片,各種專業的影評人都對這部電影都是讚不絕口,這是一部美籍的華人導演拍的優秀電影。兄弟倆是堅持不把得癌症真相告訴母親,是因為擔心這會讓母親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善良的謊言」也是一種子女的孝順。作為孫輩的碧莉,從小就在美國長大,接受西方人的思想教育,把西方的人權與知情權看的很重,性格又十分的倔強。自己在長大後獨立生活,經濟遇到困時也是自己苦苦的支撐著,沒有尋求父母的幫助。
  • 微信拍一拍是成年人社會性死亡的靈魂序曲
    工作場合同理。所謂社死,即是 社會性死亡 的簡稱。在豆瓣社死組裡逛了一圈之後,我發現最近的新屍體裡,就有不少都折在了「拍一拍」裡。所以大家都紛紛哀嚎:請問微信可以關閉拍一拍功能嗎?但是這也不妨礙大家喜歡海陸,她還一度成為團隊裡的團寵,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是無心之失。
  • 《別告訴她》奧卡菲娜回應奧斯卡落選:關注已經贏了
    《別告訴她》奧卡菲娜回應奧斯卡落選:關注已經贏了  第92屆奧斯卡提名名單已經揭曉,之前在第77屆金球獎上憑藉《別告訴她》勇奪音樂喜劇類影后的奧卡菲娜爆冷落選最佳女主角提名,而且本片最終也沒有獲得任何提名,令人驚訝。近日,她對此作出了回應。她說:「《別告訴她》自從去年1月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以來取得了極大的關注,我們對此非常感激。
  • 《別告訴她》李安年度最愛歐巴馬誠意力薦
    電影《別告訴她》根據導演王子逸真實經歷改編,從一個頗有社會意義的話題切入,拍出了意味綿長又真實細膩的中國親情故事,在年關春運的熱潮下,這部講述回家經歷的影片必將喚起不少遊子的情感共鳴,成為同檔期的熱門觀影選擇。
  • 中式電影《別告訴她》國民奶奶火爆歐美,葫蘆視頻在線追劇
    而我們中國大多會選擇隱瞞,因為我們會覺得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得癌症後,他往往是被自己的恐懼所害死的,而不是癌症的本身,我們不告訴她是為她好,是在分擔她的痛苦。由李安導演的——《別告訴她》曾歷經撤檔,終於又回來了。
  • 女演員吐槽跟金瀚拍吻戲成一生陰影,被金瀚影響過的不止她一人
    首先在劇情上,這劇也有三生三世的設定,其次,就是女主冬月是蓮藕真身,遇水便可以復活,也正是這些清奇的設定,吸引了不少觀眾,給這部劇帶去了不少議論話題。該劇的兩位主演分別是金瀚和孫怡,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兩人在這部之前也參演過不少電視劇,雖然沒有爆紅,但也在熒幕上混了個眼熟。這是兩人的第一次合作,俊男靚女的搭配很是養眼,劇中的愛情故事也讓不少小夥伴揪心。
  • 《別告訴她》導演特輯 奧卡菲娜演活角色幕後故事
    電影劇照金球獎獲獎佳作電影《別告訴她》正在全國影院熱映。日前,影片發布導演特輯,揭秘導演王子逸創作電影《別告訴她》的心路歷程,碧莉的選角故事和奧卡菲娜如何演活這個角色等諸多幕後故事。電影劇照奧卡菲娜感同身受碧莉的情感 導演:她能夠演活這個角色電影《別告訴她》由導演王子逸的真實經歷改編,她在特輯中透露該片的創作契機,「當我以參加婚禮的理由回去看奶奶時,作為一名電影創作者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我很想講述的故事,又悲傷又好笑」。
  • 《死亡如此多情》選擇死亡也是一種權力
    很多人不敢提起死亡。多年來的教育,也都沒有教過我們要如何去面對和理解它。而《死亡如此多情》這本書。就講述了一百多個真實發生在醫院裡的臨終故事。比起求生不得,書裡給我留下印象更深的是個求死不能的故事。這種時刻, 或許還有另外一種選擇握住他的手告訴他如果你不能再堅持下去我尊重你的選擇,別怕我難過我會直記得和你在一 起的日子。 就像你從未離開過一定要收藏的金句:1.死是一種必然的狀態,讓死者走得更有尊嚴,痛苦更少一點,是活人應該盡的一項義務。
  • 幾套氣質又甜美的短裙穿搭,原來短裙也可以穿得如此溫柔
    裙子可以說是女生的常伴穿搭單品了,對於女生來說,穿裙子就意味著溫柔、淑女、乖巧等,女生都喜歡看到自己溫柔的一面。那麼長裙和短裙,大家更喜歡那種長度的裙子呢?很多女生覺得長裙更顯女生的氣質和柔美,而短裙則比較難穿出彩。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套短裙穿搭太美了,甜美不失氣質,原來短裙也可以穿得如此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