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國海地,從富得流油到窮的吃土

2021-01-09 燕趙節度使

窮的吃土,這是中國網友們調侃的自己收入低的一句話。

但在加勒比海的黑人島國海地,真的有人吃土!

海地人吃土不是什麼減肥餐,也不是什麼營養餐,而是真的因為窮而吃土。

中國網友的調侃,在海地卻是一個現實!

海地人真的吃土。

以前只有網上的圖片,但《侶行》270張昕宇和梁紅夫婦二人在多米尼加旅行時,曾在保鏢保護下進入海地實地探訪了一番,還親口嘗了嘗。

270張昕宇和梁紅來到海地,發現海地人用一種由高嶺土混水曬乾製成的「泥巴餅乾」為食。

這種「土餅乾」在進入腸胃之後,會迅速吸走水分,並停留在腸壁上,給人一種飽腹的錯覺,是當地很多孕婦用於抵擋飢餓的主要食品。對於海地人來說,「泥巴餅乾」既是維持生命的「救贖」,同時也是一份貧窮所帶來的「苦難」。

這讓人想起了中國舊社會時期,在災荒年有人餓得受不了,就吃觀音土,

梁紅在品嘗之後表示:「吃到嘴裡是沙子的感覺」、「我感覺我完全咽不下去」,而張昕宇更感慨,在見識了海地的生活之後,才發覺正常的生活是多麼可貴。

海地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評價中,海地在177個國家中名列第153位。

2018年,海地的GDP為96.58億美元,人口1200萬,人均761美元。全球排名第145位,人均GDP為380美元,排名第150位。十分之七的海地人每天收入只有一至二美元。

經濟以農業為主,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落後工業非常不發達,失業率也極高,三分之二的工人沒有固定的工作。

富甲天下

但誰會想到,在18世紀末的時候,海地是加勒比海乃至拉美地區最富裕的地方,號稱「加勒比明珠」!

當年海地還是法國殖民叫聖多明戈,海地耕地全拿去種出口到歐洲的經濟作物去了。

聖多明克的主要作物最初是菸草和靛藍,後來是棉花、甘蔗和咖啡。所有能被利用的土地都進行耕種,甘蔗種植在溼潤的平原上,山地裡種植著咖啡,乾燥丘陵地種植著靛藍,棉花地則分布在乾燥的平原上。

偏僻的、不能種植的地方,也被用來養牛和養豬。

甘蔗是聖多明克最主要的經濟作物。

1767年,海地向歐洲出口了7200萬磅粗糖和5200萬磅白糖。

到1780年代,聖多明克提供了歐洲市場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

當然,因為海地的土地都用來種植經濟作物了,所以海地當地所需的食糧一小部分依靠自種,大部分需要進口。

1789年,聖多明克成為世界第一大產糖區,第一大咖啡豆產區,產量佔世界總量的一半,其外貿量等於法國外貿總量的三分之一,出口產值達到了1億美元,八個法國人中就有一個直接或間接地依賴這個地方的產品生活。

如果不是看歷史,我們實在無法想像,一個窮得吃土的國家,兩百多年前竟然如此風光,竟然是加勒比最富裕發達的國家。

貧窮的自由

1804年,黑奴翻身做主人,海地共和國成立,海地成為拉美地區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當時海地統治者德薩林決定將土地私有化,把土地平均分配給農民。

但在黑奴起義時,海地的灌溉系統完全被破壞,種植園被焚燒夷為平地,全國一片蕭條。農民們分配了一小塊土地,只夠種自己的口糧,剩下的一點點多餘的農產品去集市出售或交換。產業升級無從談起,農產品出口寥寥無幾……

海地的農業一落千丈,全國經濟作物大幅度減產,國家收入銳減……

但我們需要指出的是,法屬殖民地時期的海底雖然富裕,但是建立在奴隸主種植園經濟的基礎上的,廣大農奴依然過著悲慘的生活。

我們並不能為殖民者奴隸主歌功頌德。

法屬聖多明各的繁榮是經濟壓榨高度集中的奴隸制種植園的結果,這一背景是海地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最沉重的歷史包袱。

但海地獨立多年後,依然陷入貧窮和飢餓的境地,卻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為什麼。

獨立之後,不是要跟殖民地時代所有的一切都割斷,不是要推翻殖民地時期所有的一切。殖民地時期的好的東西也應該保留,比如種植園經濟,完全可以交由原來的黑奴組成合作社共同管理,繼續生產經濟作物來換取大量的外匯收入,而不是將其劃分成小塊土地,作為個個黑奴家庭的自留地。這樣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法國敲詐賠款

法國在海地獨立後以「賠償損失的奴隸、種植園,和經濟利益」為名,派軍艦封鎖海地沿海,強迫海地賠款1.5億法郎的黃金。

這筆錢海地從1825年開始還,還到1947年才還完,給海地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負擔。

法國這種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強盜邏輯和土匪行徑!

法國殖民者奴役了海地那麼多年,為什麼不給海地賠款,反倒豬八戒倒打一耙,居然向海地所要賠款!?

2003年,海地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聽到一首讓海地民心振奮的歌曲,歌詞的大意是:「我們要求賠償,要求賠償。法國,法國,把錢還給我們,21,685,135,571.48美元。」

原來,海地政府最近向法國政府提出了嚴肅的要求,要求法國向海地賠償近220億美元。

海地在1804年宣布獨立後,當時的法國政府以失去海地使其蒙受經濟損失為由索要了1.5億法郎的賠償。現在海地政府要求索回這筆賠償。法國政府理所當然的拒絕。

政權更迭頻繁

從1791年獨立建立共和國以來,海地並沒有形成穩定的政權,各任領導人如走馬燈般輪番上任。

過去久遠的歷史不說,就二戰以後,1950年以來任期超過3年的總統只有5任,還有18任任期為一年的「超短命」總統。

1957年9月,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博士當選為海地總統,從而開始了杜瓦利埃家族對海地29年的統治。

小杜瓦利埃當選後,海地全國所有的資產約有10億美元,杜瓦利埃家族竟貪汙了9億!

最讓海地人憤怒的是,小杜瓦利埃在1980年結婚時,竟花掉700萬美元巨款。

1986年,憤怒的海地人推翻小杜瓦利埃,小杜瓦利埃逃到美國繼續花天酒地,而海地人仍然在貧窮飢餓之中掙扎……

動蕩的政權和虛弱的政府導致國民經濟萎靡不振。

天災!

1843年,一場地震毀滅了海地首都海地角。

1946年,一次芮氏8.0級的大地震襲擊了多米尼加共和國和海地,並引發了海嘯,造成1790人死亡,大量人員受重傷。

2009年,颶風造成海地70%的農田被毀。

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海地發生芮氏7.3級強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受災情況嚴重。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萬人死亡,19.6萬人受傷。

寫到最後,我們只能默默祝福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早日擺脫貧窮和飢餓……

延伸閱讀

白人的綠色墳墓,黑人的自由國度

相關焦點

  • 有人餓到吃土,有人為了1塊錢拼命:窮,可以讓人卑微到什麼程度?
    作者 | 錢哥   ID | 新說錢(iShuoqian)   網上有一個流行詞,叫「吃土」是年輕人用來調侃自己經濟困難,尤其是月光族,窮到吃飯都成問題。  在我們看來,這只是一個玩笑,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真的有人把土作為一種主食,不是異食癖,而是不想被餓死!   1   在遙遠的加勒比地區,有一個島國叫「海地」,   印第安語意為"多山的地方"。   海地共和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黑人佔總人口95%,因此又有"黑人共和國"之稱。
  • 史上首個黑人共和國,建國長達200年的海地,為何依舊一貧如洗?
    海地是一座位於加勒比海北部的島國,在法國多年的殖民統治下於1804年1月1日宣布獨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也是拉美地區第一個獨立共和國。你別看它建國長達200年之久,直到今天他還依舊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按理說原本被法國殖民的海地是美洲最富庶的殖民地之一,為何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卻一貧如洗了?這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太能折騰了。
  • 世界上最「窮」國家,居民靠吃泥漿餅乾為生,網友:傳說中的吃土
    隨著中國科技時代的不斷進步,中國也進入了網絡信息的時代,因此也是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飯圈文化,比如真香、吃土等詞,也是火遍網絡,成為很多人的口頭語。說到「吃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意思吧,意思就是形容一個人瘋狂購物之後,窮到只能吃土了,當然這只是生活中,人們自嘲的一種方式,並不是真的吃土。隨著旅遊業的大火,很多人也都喜歡上了出國遊,因為在旅遊的過程中,你會見到其它國家獨特的飲食習慣。
  • 海地:拉美最早獨立的國家,為什麼卻淪為了西半球最窮國?
    原住民絕跡後,海地島西部利用價值下降,西班牙人失去了對西部海島的興趣,逐漸減少了在海地島西部的軍事存在,海地島西部不久便荒廢,並成為了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國海盜的殖民據點。到了16世紀末,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國以農民、商人、獵人為主的新移民也湧入海地島西部。
  • 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人們靠「吃土裹腹」,很多人一輩子沒吃過米飯
    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像中國一樣,抓住了機遇,擁有很好的資源,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就發展成現在這樣,還有很多國家如今貧困潦倒,那裡的人每天都吃土,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吃過米飯。這裡就是位於北美洲的海地共和國,是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島國,面積只有2.78萬平方千米,這裡是拉美的第一個獨立共和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曾今這裡被西班牙殖民,到了1804年才宣告獨立。
  • 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吃土已是常態,很多人一輩子沒吃過米
    現在對於一些月光族來說,他們經常會用「吃土」來形容自己的窘況,或者是對於那些喜歡花銷的人來說,他們經常會用「吃土」來形容自己比較窮,其實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僅僅只是在開玩笑,畢竟誰也不會真的去吃土,可是在世界上真的有這麼一個地方,他們幾乎一輩子都沒有吃過米,並且每天只能吃泥餅來填飽肚子
  • 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孕婦小孩天天吃土,六塊土只賣五毛錢!
    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孕婦小孩天天吃土,六塊土只賣五毛錢!中國現在的發展迅速,經濟越來越繁榮,大多數人都不會再為吃不飽飯而發愁了,不過在古代有些貧窮的日子裡,很多人甚至要靠吃樹皮吃雜草為生,這在現代人看起來是很難想像的。
  • 世界上第一個黑人國家,太窮至今沒建交,人均一塊錢!
    拉丁美洲早年領導者是杜桑,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 杜桑是一個革命家,雖然出生在黑人奴隸家庭,給人當牛做馬,卻從不放棄對自由美好的渴望。他一直為自由努力著,想讓更多人能得到救贖。
  • 除了果腹,還有一定的藥用,世界各國的吃土風俗讓你眼前一亮
    有時候,我們為了調侃自己的貧困,經常會把一句話放在嘴邊,那就是"窮得都快要吃土了"。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是充分表現出窮困時的窘迫狀,令人頓時生出一絲同情和關懷。不過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吃土不光是窮困的代表,有的時候其貌不揚的土還可以治療一些輕微的疾病,可謂是"一土多用"。
  • 世界上真正吃土的國家,人日收入13元,8成人一輩子只吃泥巴餅乾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跟人聊天時都會有人說:「哎呀,我都快窮的吃土了。」 這個比喻的意思就是:「我身上已經沒錢了,窮得要死。」 其實這只是誇張的一種說法,實際上還遠沒窮到那種地步。世界上真正吃土的國家還是存在的,下面咱們就來說一個幾乎全民吃土的國家!
  • 世界上貧困的國家之一,靠吃土為生,有的人一生都沒有吃過米飯
    現在的生活中,網絡似乎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上網的人也衍生出許多有趣的網絡詞彙,如「吃土」。這一網絡詞語小編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指的是一個人在瘋狂購物後,窮困潦倒,只能吃土。
  • 月底吃土嗎?來看看「吃土」的科學!
    月底到了,許多人總會苦笑著說窮到要吃土,但還真的有所謂的吃土,因為小編自己有過吃土的經驗,而吃土更是醫生開給小編吃的呢~是不是覺得不可置信呢?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吃土」的科普常識吧!很早人類就「吃土」實際上吃泥土的行為,尤其是吃黏土,其實早已流傳於人類和動物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時間。土行為可追溯自250萬年前的能人(Homohabilis)。從中國東漢的《神農本草經》、到明代的《本草綱目》等藥典當中皆記載土壤可以入藥。而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黏土則常被認為是可以防治霍亂和細菌感染的藥材。
  • 小國遭入侵被割走80%土地,事後發現寶藏今富得流油
    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因為戰爭的緣故導致其領土的80%被割去,沒想到國家不僅沒有衰落,反而國民富得流油,這是怎麼一回事?被割讓80%領土卻沒有衰落人類發展過程中由於利益問題爆發了無數場戰役,戰火蔓延到全球大部分地區,一次次戰爭也讓各國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拳頭夠硬才不會被外界欺負。因此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只有軍事力量足夠強大,才能在國際上獲得話語權,否則只能成為大國的犧牲品。
  • 世界唯一真正吃土的國家,日收入只有13元,一輩子都在吃泥巴餅乾
    在我們一生的生活中,跟別人開玩笑的時候經常會說到「來我們一起吃土吧,這個月」意思就是說我這個月快沒錢吃飯了,窮的要死,是一種比較誇張的說法,事實上是不會真的去吃土的。但是如果小編告訴我們世界上真的有吃土的國家存在,你們會相信嗎?
  • 此人搶奪200名女子,在孤島上成立國家,如今富得流油
    導語:此人搶奪200名女子,在孤島上成立國家,如今富得流油在這個世界上,隨著歷史的發展,幾千年來曾經有無數個國家被滅亡,也有不少的國家獲得新生。這座島就是現在的冰島,當時島上的人員還比較稀少,都是一些原始部落,但隨著納爾遜的到來,冰島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到最後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而且,他也是第一批來北歐冰島永久定居的人。如今冰島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人口僅僅只有34萬,面積在10.3萬平方千米。人均GDP能夠達到59977美元,這裡的經濟主要是靠海洋漁業為主。
  • 一個島嶼分成兩個國家,一半黑人一半白人,兩國GDP相差很大
    在遙遠的美國,加勒比海是僅次於古巴的第二大島,這座島「黑白分明」,既是以黑人為中心的國家,又是以白人為中心的國家,不可思議的是,同一座島也分成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多米尼加,一個是海地。全島面積76480平方公裡,總人口2150萬,多米尼加佔據海地東部,面積48432平方公裡,人口約1065萬,白人和混血兒佔89%,黑人佔11%,海地佔據了海地的西部,面積為27750平方公裡,人口為1085萬,黑人佔總人口的95%,兩國的面積差距很大,但是人口比較接近,而且,兩國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差距。
  • 美麗de海地咖啡食鳥分享
    海地咖啡食鳥是個很奇特的品種,在我的印象中,它是屬於體態最均勻,就像模特界的維密angels,而最神秘的卻是它的顏色,粗分一下:原色種,金色種,綠色(綠腿 滿綠)種,藍紫種,不同色種成體所呈現出的顏色都能帶給你眼前一亮,極為驚豔的感覺,在成長階段,幼體基本是同一色調,深藍色,到5CM左右漸漸的腿上會出現紋路,肢體是墨綠色,背甲會具體的展現青銅般發亮的冷色調。
  • 一組證明自己「窮到吃土」的圖片,明明很心酸,卻又忍不住想笑
    美食,一直都是許多人追求的東西,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除了現實中的美食家之外,現在網上又出現了一堆「鍵盤美食家」,他們不僅會分享出一些精緻的美食,有時候還會分享出一些比較奇葩的餐品,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種,一組證明自己「窮到吃土」的圖片,明明很心酸,卻又忍不住想笑。
  • 老話說:「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為何觀音土不能吃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小麥一斤可以賣到五十塊錢,所以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小麥。很快雞犬之類的動物都被吃光了,很多人就開始吃草根樹皮,甚至易子相食,最後連樹皮草根都吃光了,也只能吃土了。人們發現有一種叫「觀音土」的東西也能充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做:「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真實街拍:大地震前的海地[組圖]
    在人們的印象中,海地帶有兩個並不光彩的標籤,「最窮」和「最危險」。這場從天而降的災禍讓這個本已傷痕累累的國家更是不堪重負。海地街景  海地位於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奧拉島(海地島)西部,面積約2.78萬平方公裡。東鄰多米尼加共和國,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西隔風向海峽與古巴和牙買加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