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吃土嗎?來看看「吃土」的科學!

2020-12-26 旭旭堯堯

月底到了,許多人總會苦笑著說窮到要吃土,但還真的有所謂的吃土,因為小編自己有過吃土的經驗,而吃土更是醫生開給小編吃的呢~是不是覺得不可置信呢?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吃土」的科普常識吧!

土壤,作為萬物之源。地球上每一種生物或多或少都得依靠土壤而生。植物生長於土壤,所以直接吸取土壤的養分,那是天經地義。那其他的生物呢?事實上很多生物也都或多或少有過直接以泥巴為食的情形,這當中也包括人類。

很早人類就「吃土」

實際上吃泥土的行為,尤其是吃黏土,其實早已流傳於人類和動物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時間。土行為可追溯自250萬年前的能人(Homohabilis)。從中國東漢的《神農本草經》、到明代的《本草綱目》等藥典當中皆記載土壤可以入藥。而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黏土則常被認為是可以防治霍亂和細菌感染的藥材。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時期(公元前460年)。美索不達米亞人和古埃及人把黏土入藥:用以塗抹傷口;也吃土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腸道疾病。古埃及人甚至將黏土處方記載於紙草書卷裡。

很多動物其實都有吃土的習慣,像是鸚鵡、蝙蝠、猩猩等。一般來說,「食用土壤」通常被認為是為了要攝取土壤中的礦物質,像是鈣(Ca)、鐵(Fe)、鈉(Na)等營養物質,且亦可因季節交替而補足攝取不足的情形。

現代也有「吃土」的人

除了動物會吃土攝取營養,直至今日,地球上也仍然存在持續以泥巴為食的人們!像是烏幹達就有50%以上的懷孕婦女為了攝取更多的養分,會透過吃土來攝取。

關於這些地區的孕婦為何吃土,有三個主要的理論,包括:

黏土當中有一些特定的礦物質含量。在非洲,容易獲得鈣的族群,吃土行為通常比起不易獲得鈣的族群要少見。母親為了獲取更多的鈣來提供胎兒骨骼發展所需。鈣需求是其中一類最常被提及的礦物質。使用黏土或可提供噁心和嘔吐症狀的緩解。黏土在消化道中的作用,或可防止毒素。關於黏土解毒的功用其實也被澳大利亞北邊的住民所使用,他們會在吃比較毒的魚肉前,吃一些黏土墊墊肚子,有利於毒素的排除。若是遭遇糧食缺乏,而需要食取草根、莖、樹皮或雜草時,摻入黏土食用也可避免吸收太多有毒的植物次級代謝物。不過,有的時候以土壤為食材卻也可能是饑荒中沒有辦法的選擇。

海地的窮人會以泥餅(mudcake)果腹。在海地中部高原有一種以幹掉的黃色泥土所製作的餅乾。它是用鹽、色拉油與當地的泥土所製成。這種泥土早年即被孕婦和兒童所食用,是一種抗酸劑與鈣源。在某些地方被視作點心,而並非充飢的食物。但是前幾年有段時間,加勒比地區原物料和食品的價格飛漲,在諸如太陽城(CitéSoleil)這樣的極其貧困又人口稠密的地區,很多海濱貧民窟的家庭,已將這種泥餅作為常規的膳食。雖然當地人有些已習慣了泥餅的口感,但是泥餅吃多了還是會給婦女和孩童帶來腹痛的問題。

「吃土」真有好處?

但是,上述的說法,康奈爾大學的Sera L.Young和同事曾在2011年的《生物學評論季刊》回顧論文中得出了「吃土並不能顯著增加飲食中的礦物質攝取,反而會干擾消化,導致營養不良」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指出攝取土壤可能會造成健康的危害,因為土壤中可能具有鉛(Pb)或者是其他的物質並不適合人體吸收。

不過,攝取未經處理的土壤雖然會有幹擾消化或攝入有毒物質的危險性,但其實有許多其他的好處。以黏土為例,因為顆粒小而具有膠體性質,因此黏土表面大多數帶負電荷,容易和腸胃中正電荷毒素結合,防止毒素進入血液,讓這些毒素隨糞便排出。

現代醫學中,也有以土壤作為止瀉藥使用,像是「思密達」,就是以黏土(膨潤石,英語:smectite)作為成分,膨潤土的主要成分為朦朧脫石。緣土具有片狀構造還有高黏塑性,可以和腸胃道黏膜緊密結合,吸附固定細菌和病毒,以達止瀉及保護腸胃黏膜的功效。

總結

總而言之,攝取土壤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是當你哪天真的月底吃土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外面的土壤直接挖來吃,因為攝取未經處理的原始土壤是有風險的!因此,還是好好做金錢規劃,避免遭遇月底吃土的窘境。

相關焦點

  • 注意|月末防「吃土」指南來啦!
    還有更更更闊怕的事情在等著你那就是馬上月底了錢包經過雙11的「洗禮」是不是早就乾癟癟了?最後幾天就想著靠「吃土」度日?今天觸摸哥就教大家幾招秘訣讓你避免月末「吃土」的尷尬境地沒關係,某唄、某寶等著你來寵幸它,可以讓你假裝臨時不窮。不過,觸摸哥還是要提醒大家,某唄救急可以,千萬要克制住自己,畢竟「某唄花錢一時爽,還款火葬場」啊。
  • 總是說吃土,但是你真的吃過土嗎?
    現在「吃土」好像也不是不常見的了,每年過了那麼幾個節總是有人要吃土,這些人中有沒有喜歡「剁手」的你呢?其實吃土這個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晉末年,在那時候生活在內地的少數民族總是會受到漢族人的影響,後來起兵打仗,少數民族要反抗,但是在戰況緊急的時候就出現了食物不夠吃的囧況,再加上蒸、煮的麵食不方便攜帶。
  • dust是「塵土」,將「bite the dust」翻譯成「吃土」,錯了哦!
    我個人覺得呢,還是以前用現金感覺比較好,不然手機裡面的錢就跟數字一樣,花出去一點感覺都沒有,這不到月底了,發現錢包又空了,哎~又到了月底吃土的日子咯。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好好存上一筆~今天呢,我們要說的這個表達看似跟「吃土」有關,實際上卻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意思。就是「bite the dust」。都知道bite是「咬」,dust是「灰塵」,那「bite the dust」不就是「吃土」了嗎?
  • 竟然在《老友記》裡找到了「吃土」的英語說法!
    雙十一和雙十二才過去沒多久,大家還在吃土嗎?我也一樣。【捂臉】你還記得「吃土」這個詞是什麼時候流行起來的嗎?我查了一下,大概是2015年,用來調侃窮到只能吃土了。Friends)裡就說了吃土。在第二季第五集,Ross過生日,Chandler讓大家每人給他62塊錢,然而Pheobe, Rachel and Joey都沒那麼有錢。大家討論時,Joey說:
  • 老話說:「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為何觀音土不能吃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小麥一斤可以賣到五十塊錢,所以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小麥。很快雞犬之類的動物都被吃光了,很多人就開始吃草根樹皮,甚至易子相食,最後連樹皮草根都吃光了,也只能吃土了。人們發現有一種叫「觀音土」的東西也能充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做:「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雙十一被「吃土」刷屏,然而你卻在問「吃土」什麼意思!
    還在為看不懂年輕人的朋友圈而煩惱嗎!還在為時不時冒出來的網絡流行語而頭疼嗎!看完這篇科普,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包教包會!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 名媛們的新寵,就算吃土也要擁有的「吃土色」唇膏!
    為什麼最近流行「吃土」,不要誤會這裡的「吃土」並不是買買買的後果。相反,擁有「吃土唇」反而看起來「高大上」,你若「不吃土」才叫真的土!
  • 周末 | 後雙11,與其吃土,不如吃點土菜
    購物車清空了嗎?秒殺的、特價的都搶到手了嗎?未來一年的衛生紙囤夠了嗎?收到幾個快遞了?最重要的是,尾款都付清了嗎? 想必,很多人已經開始準備吃土了。 貼心的《中國烹飪》一向很關注大家的吃喝問題,送上精選的四道「土」菜。天氣轉冷,與其吃土,不如吃點土菜吧。
  • 吃土是個什麼梗?
    購物有風險吃土需謹慎! 二、吃土症 吃土症是異食癖的一種,人與動物界都存在吃土症病患。 「吃土」一詞指的是窮到沒錢吃飯只能吃土,後來引申到網絡購物時,強調購物的瘋狂程度,網友們常在過度購物時自嘲花銷太大下個月「吃土」。 「買買買」到超預算,網友自嘲「吃土」形成網絡熱詞 。
  • 年後,讓我們「開心」的吃土吧!
    在飯合公眾號回復「吃土」或「盆栽」,可以獲得食譜!其實我們做完一份吃土盆栽之後大家嘗了嘗,所有人的感受都是但是要友情提示一下,「土」的熱量成分是很高的,咱們要省著點吃,以免上火或者「臉」和「腿部」變得更加健碩哦!況且咱已經到了這個份兒上,每一口「土」對於咱們來說都是如此珍貴,在年後還沒發工資前的這段艱苦時光裡面,讓「吃土」盆栽與我們作伴吧,它絕對是你哭窮比慘博得同情的裝X利器!!做起來,吃土路上不只有你一人而已。
  • 剁手後,如何優雅地吃土?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包「秀色可餐」(並不能吃)的膨潤土 | Eevee拍攝「吃土」,得講究但是作為常年吃土的專業人士,在吃土這件事上,必須得扳回一城,剁手可以輸,但吃土不行,而且要吃得優雅,吃得明明白白。說白了,也不是隨便什麼土都能「色香味」俱全的。吃土這件事,講究!土中精華:土壤生物終於,你不辭辛苦找到了原生態、純天然、無汙染、野生的新鮮土壤。你激動地捧起一把,感受著迎面撲來泥土的 「芬芳」 ——嗯,對味兒!
  • 雙11剁手又吃土,不如來個熱騰騰的烤紅薯
    「這貨明明是烤地瓜」「這不是就是白薯嗎?」關於他們的迷思,先看看我們的老祖宗是怎麼說的。紅薯屬管狀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採錄閩侯合志》中記載是明朝萬曆年間引入中國。因為是「舶來品」,所以古時文獻多稱其為番薯。好吧,紅薯還沒解釋清楚,又來了一個番薯。所以,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 非洲人寧願吃土都不願種地,認為能帶來好運,網友:窮真的會吃土
    不知道小夥伴對非洲了解多少,非洲作為人類文明的搖籃,在古埃及和尼羅河沿岸曾經有過許多古文明,這裡有著名的金字塔,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還有許多古老的民族部落,這也是近年來很多遊客來這裡旅遊的重要原因。
  • 為了這套蛋黃哥化妝品而吃土,你害怕了嗎!
    【SANRIO資訊播報
  • 3CE mood recipe 吃土系列,再來一波
    雙十一剁完手,開始準備吃土了~這個時候搭配上3CE的mood recipe彩妝好像正應景喂,誰想跟土扯上關係
  • 為了穿得酷,難道真的要「吃土」嗎?
    先看看他們是如何「吃土」的▼這個安特衛普品牌Eat Dust(中文翻譯是吃土)2010年,由鬍鬚大叔Rob Harmen和Keith Ika慢慢的,他們的要求也高了,一直覺得服飾就該不受潮流影響,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創立品牌,基於騎機車的時候會受到塵土的迎面襲擊,他們乾脆就把品牌叫「吃土」,口號還是「以友誼和共同目標為燃料的品牌」。
  • 窮得只能吃土了?呵呵,就好像你吃得起土似的
    很多在購物天堂裡折戟沉沙的小朋友們就以「吃土少年」自居,買東西買窮了嘛,就只剩土能吃了。萬萬沒想到,一張截圖給了這些朋友們會心一擊——土都這麼貴,還能不能玩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簡單粗暴地了解一下,什麼是「分子食物」:分子食物的概念,最早由塞斯和匈牙利物理學家尼古拉斯·庫爾特於1988年提出。是指把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麥芽糖醇等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再重新組合。也就是從分子的角度製造出無限多的食物,不再受地理、氣候、產量等因素的局限。
  • 雙十一吃土?潮州人這輩子都不可能吃土!
    然而即使有一百個吃土的理由,我們卻長了一張決不吃土的嘴。畢竟人生在世,不過美食二字。潮州人吃粿,早已是生活中的常態,無論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餐餐皆可吃粿。在用料、樣式上,潮州人更想要用「粿」,「粿」住一切。不少外地人或許會有些許疑惑,我聽說過粿條、粿品,但是這粿汁是什麼東西?有那麼好吃嗎?
  • 吃土火鍋!大明朝秋季上新溫暖你的胃~
    「走啊,去吃唄「」去哪「」大明朝又出新鍋子了,特色土火鍋,越吃越暖和「」走!!「看到這招牌都讓人心裡暖和不少,走進去還是熟悉的江湖味兒。「這鍋……我能帶走嗎」一端上來我就看到這和別處不太一樣的鍋子,中間置炭,土陶材質。而且鍋體很厚,保溫的同時能夠小火慢燉。
  • 脾胃不好的人有一個妙法,可以多吃土
    🐌狹義的「吃土」,就真的是吃土了因為土——本身就是一味中藥。這是從古至今的做法,也是用泥土讓人體失衡的格局能「回家看看」。現代的解釋,是老家泥土的菌群進入了腸道菌群之後,使人體感受到了故鄉的信息。④還有炮製中藥的一種方法叫做:「土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