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馬寶莉》的最初的印象
追溯到我還在上初中時
6歲的表妹閒著就拿著手機看這部動畫片
「My Little Pony
My Little Pony
Ah... 」
片頭曲一遍又一遍地響起
當時甚至覺得有些聒噪
和大部分圈外人一樣
之前我單純地覺得這只是一部單純的動畫
但進一步認識了解後
才知道小馬馬圈已然成為了一種亞文化
而這個文化圈以及它背後的群體更是讓人驚奇與驚喜
Brony為一個自創詞彙,來源於美國喜歡看《my little pony》)的愛好者,因為多數為青年男性,所以將brother和pony(小馬)合在一起變為brony,意思是馬迷或者理解為小馬愛好者。
國內也有許多brony,但國內的brony低齡化,小的有9歲,但大的有20多歲的。現在brony圈正在逐漸擴大,且內容多數與繪畫,同人文,手工,語C有關。
有趣的是, 彩虹小馬在美國的電視分級制度為TV-Y,是指適合2~6 歲幼童觀看的節目,它的卡通定位是給小女孩看的,首播以來卻意外吸引大量青少年及成年男子觀看。
整部動畫推廣盛況的發源地則是號稱「網際網路文化培養皿」的歐美知名貼圖討論版4chan。
從4chan蔓延開來,小馬的影響迅速擴散到了各大網際網路集散地。2011年1月,小馬主題門戶EquestriaDaily(小馬國日報)建立,彩虹小馬的同人圈開始蓬勃發展,各種優秀的同人創作層出不窮。次年,在《時代周刊》2011年度十大網絡模因的評選中,「彩虹小馬文化」位列第九。
Youtube 著名欄目 Teens React 曾做過一期採訪青少年對彩虹小馬印象的節目。毫無意外,女孩們都表現出相當大的興趣,而男孩 Adam 卻覺得好蠢,誰知節目過後偷偷地跑去看了這部動畫,下一期就穿上了彩虹小馬的衣服。
彩虹小馬的粉絲群散布在各大英文社區,例Youtube,Twitter,Reddit,4chan,DeviantArt 等網站。彩虹小馬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再是單純的 meme(指在同一個文化氛圍中,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思想、行為或者風格。譯為「模因」、「迷因」等。可以是一個故意拼寫錯誤的單詞, 一句話、一張圖片、一段視頻、甚至是一個行為。一般都是基於某個流行因素,加以複製、改造、轉播並跟風。作為名詞也指某種梗圖) 製造者,而是一種亞文化。
網絡上彩虹小馬形成了一種亞文化,是從第四代開始的,即《彩虹小馬:友誼就是魔法》。
我的馬迷朋友在自己主頁貼的標籤
幸運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我身邊就有兩位馬迷朋友,更巧的是他們早就相互認識,還一起去參加過粉絲線下活動。和其中一位馬迷小成的交流,他侃侃而談。作為這一亞文化圈的其中一員,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價值觀。
小成參加了2019年的CNBC杭州馬展。展會上分參展攤位和展會大廳,然後參展攤位是一些畫師自製或者委託工廠做的各種各樣的周邊,比如抱枕,亞克力掛件,掛畫壁紙,小馬聯名衣服等等。
還有一塊分區是專門給畫師做現場籤繪的,可以找喜歡的畫師畫自己的oc(own character)。有些人認為孩之寶(小馬寶莉品牌所屬公司)玩具做的太醜了,大家乾脆自己做了。
聚集於此的馬迷們在展會的兩天裡,可以找人搭話交朋友(這是也來展會的直接目的,簡稱「面基」),大家為了共同的愛好,自發形成的一種團結的力量。
馬展現場活動也很豐富,有cosplay的表演,慈善拍賣,畫師速寫比賽,還有現場請來的外籍嘉賓(聲優演員、音樂製作者等)面對面對話,展會結束還有非常熱鬧的大合唱。大家把在劇中出現的人氣較高的數十首歌曲放在最後,在即將告別之時來一次大合唱。
因為小馬寶莉這個動畫的主線是圍繞著友誼展開的,裡面充滿著愛與包容,所以他們的活動都會自發有一種公益的性質。慈善拍賣是通過拍賣小馬周邊,比如手工小馬大布偶,聲優親筆籤名,高質量原創掛畫等東西,然後募集到的錢會送到對接的一個不幸孩子的家裡。
比如去年拍賣賣出的數萬元是送到雲南一個貧窮孩子家裡。對於資助對象的數量,小成表示其實募集到的錢也不多,數萬元如果分散了也許效果反而不會那麼好。看情況,去年似乎只資助了一位孩子。
在小成看來,小馬這部作品的成功,還體現在它的配樂(這一點在知乎上的代表馬迷也總結提到過)。它的原創音樂和正劇結合起來非常有感情,也經常引起共鳴,都是圍繞著友誼,誠實,善良,慷慨,團結,積極,樂觀等方面展開的,對於處於生活低谷的人們有強大的精神推動力。
小成笑道,我還沒說完...我只是覺得我介紹的也許有一點用,畢竟我們要看到一點更高層次的東西...
「你問我如何理解小馬世界是個烏託邦。首先烏託邦它反映的世界是不存在的,過於美好以至於是空想的,它所包涵的思想有人文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這樣的國家有一種最完美的國家制度,人人平等,沒有階級壓迫,財產共有,按需分配,自由選舉等等。」
「但是這本書它所表達的思想和西方資本主義是矛盾的,因為烏託邦是一個反對私有制的社會。在小馬的世界裡,有宇宙公主和月亮公主還有皇宮的存在,可以認為這是一種開明君主專制,並不是人人平等的,小馬裡面的首都坎特洛特富人階級對農民工人的歧視依然存在。所以馬馬之間並沒有做到平等。而在經濟角度,小馬的世界並沒有發展工業化,依然是傳統農耕的形式,也存在市場,因此不能說是財產共有,但是選舉確實是民主選舉。因此把小馬的世界簡單的概括為烏託邦是不準確的。」
他還舉了個例子:在第五季前兩集中,反派把一個村莊的小馬的可愛標誌封印在了一堵牆裡,然後換成了一個等號的標誌。在這個村莊裡 ,所有小馬都很平等,沒有階級,財產共有,每人都有房子和食物。但是這樣的村莊遭到了主角團的強烈反對,因為這種把人的興趣和愛好完全抹除,將一切都放到計劃裡,這是和西方人文主義和自由主義相矛盾的。而且為了確保村莊裡的小馬不發生思想上的動搖(有些小馬想拿回可愛標誌),還有專門的思想警察監視其他小馬的一舉一動,如果存在思想問題,就要公開批評。
現實的人類世界,存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博弈,巨大的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讓底層的人們不能發揮自身的才智和愛好,壓榨這人的本性,每天都有非洲的孩子因飢餓死去,人們之間的信任和理解也經常受到挑戰,校園暴力依然頻繁發生,人們過度開發,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破壞。
所以包括我在內的一部分馬迷,正是對社會存在的某些問題感到厭惡,又擔心自己同流合汙,想給自己心靈找個安靜點的地方,才去接觸和理解小馬。也有一部分馬迷他們遭受校園暴力或者家庭離異等等 收到了巨大的心靈創傷,才去看小馬尋求治癒。
第九季完結,小成更新了動態
實際上小馬是一部宣揚友誼和以友愛的態度對待每個人的動畫,而馬迷們都是和其他人一樣的普通人,他們只是單純地喜歡這樣一部動畫,喜愛這樣一個同人圈而已。
221集,終將向世界宣告,友誼的魔力,才是最強大的魔法。
在了解這個文化圈後
我認識到小馬迷們可以說遍及各個領域
有在遊戲裡叱吒風雲的大神
有碩果果纍纍的寫手和畫師
還有投身搖滾音樂的文藝青年
但是更多的
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
和其他人一樣平凡的
活躍在自己所愛好的領域裡的宅文化愛好者
包括我的這兩位馬迷朋友
他們都是優秀、有趣且不落俗之人
「如果你感興趣
你也去看一段時間
也許會發現自己得理解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from小成)
即使你真的無法理解小馬,也請試著以愛與包容面對這種現象,不以刻板的印象劃分動畫以及馬迷,這就是對深愛著小馬的他們的最大支持和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