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製成130毫米超級坦克炮,火力傲視群雄,我們99式該升級了吧

2020-12-15 科羅廖夫

坦克裝備發展到今天,很多技術其實已經到了瓶頸階段。裝甲方面,各種複合裝甲和主動反應裝甲的技術挖掘殆盡,在重量不變的情況下坦克的防護能力基本已經被提升到了極限。而穿甲彈威力方面,西方和中俄分別選用120mm和125mm口徑的炮彈,威力基本都能滿足在正常交戰距離摧毀所有主戰坦克的需求,無論是提升炮口膛壓還是改進炮彈材質,能夠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已經不多了。因此,目前來看要提升坦克威力的主要辦法,還是進一步加大口徑。

作為坦克裝備的老牌大國,德國再一次在大口徑火炮的發展上走到了世界前列。據環球時報8月3日援引防務世界網站消息報導,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公開了最新的產品,攜帶130mm坦克炮的挑戰者-2型改進版主戰坦克進行測試的畫面,萊茵公司毫不掩飾其意義,聲稱其研發的130毫米口徑滑膛炮技術是坦克裝備領域的一重大飛躍。萊茵金屬本次推出的130毫米滑膛炮威力更大,發射穿甲彈時炮彈動能可達到19.5~23.4焦,穿甲威力是豹-2坦克現役120毫米滑膛炮的1.5倍左右,這讓所有的現役坦克炮都望塵莫及。從此前公開的信息來看,萊茵公司的這一說法並不誇張。

坦克主炮口徑加大,這其實是各國都在提的一個設想,但由於困難重重因而多年來沒有實際進展。坦克主炮口徑加大,並不僅僅是研製新的火炮那麼簡單,關鍵在於口徑加大之後坦克裝備的運用不受影響。且不論資金和火炮技術本身的限制,120毫米口徑坦克炮的後坐力一般在40噸到50噸,而130毫米坦克炮的後坐力一般為60噸起步,因此需要加大坦克的重量。

同時,火炮尺寸的增加,也迫使坦克本身需要加大空間來容納,如何裝填巨大的炮彈也是問題,進一步放大後的炮彈很難人力裝填,那需要自動裝彈機,在炮塔內塞進去新的東西,那重量又要增加。因此,主炮大口徑之後帶來的超重問題非常明顯。德國人最開始是想研發140毫米口徑的巨炮,無奈各種技術瓶頸無法突破,只能對口徑要求作出讓步,退而求其次的開發130毫米炮。

從照片可以直觀地看出,新型的130毫米炮使用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體型非常巨大。

事實上此前各國都有自己的大口徑坦克炮試驗產品,德國、法國、美國、俄羅斯以及我國都有這方面的照片流出,但沒有一家的技術完全成熟。這一次,德國成功把新的主炮和現役坦克結合,說明已經在整合新坦克炮和現有坦克裝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新的火炮為130mmL/51,也就是51倍徑,火炮長度只比原來的120mmL/55長了30mm,這樣一來加入現役坦克就不那麼困難。

當然,其炮彈長度達到了驚人的1.3米,而且使用定裝彈,如何裝彈是個大問題,想必德國方面應該在自動裝彈機方面取得了進步。從最終的性能來看,130mm坦克炮據悉動能比西方現役120mm炮提升50%,這令其具備世界第一的火力,這樣的火力足以威脅俄軍革命性設計的T-14坦克,後者通過無人炮塔設計,把更多的裝甲集合在車體從而獲得極強防護性。

可以預料的是,隨著德國製造出可用於現役裝備的130mm坦克炮,未來歐洲各國必然會借鑑其技術甚至直接照搬,而美國也有可能和當年一樣,直接把德國貨拿來升級自己的坦克。而俄羅斯面對這種威脅早有預案,其軍火庫中有140mm火炮可供升級,如此一來世界各國的坦克裝備火力將大幅提升,防護設計也必然在重壓下水漲船高。

這樣看來,我軍99式坦克的125毫米主炮,雖然技術水平很高,儘管威力遠超俄式125毫米坦克炮,不次於西方最先進的120毫米坦克炮,但面對未來如此格局,還是壓力山大,隨著美歐坦克炮口徑和火力的提升,我軍研發新的大口徑火炮的必要性也開始逐漸增加,否則將難以應對西方新火炮帶來的衝擊。

相關焦點

  • 講武談兵|德國展示130毫米坦克炮,四代坦克火力現雛形
    從該炮在2016年歐洲防務展上首次亮相,到2019年完成地面發射試驗。如今,NG130型130毫米滑膛炮的研發工作已經推進到了實車測試階段。也正因為英國BAE系統公司參與了該炮的研發,「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改進型號才能夠在全世界率先裝備這一款威力強大的坦克炮。那麼,NG130型130毫米滑膛炮的性能到底如何呢?我們一一進行分析。
  • 西方坦克測試新主炮,口徑只比99式大5毫米,威力卻猛增50%
    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克130毫米炮開火瞬間就在近日,德國萊茵金屬集團發布了一個L51滑膛炮的測試照片和視頻,這門口徑高達130毫米的坦克炮被安裝在了「挑戰者2」主戰坦克上,而這僅僅是T-14作為俄國最新銳的主戰坦克,其無人遙控炮塔與密封成員隔倉,大大增加了坦克的防護水平與成員的存活能力,如果想要擊破防護提升的T-14主戰坦克,必然要使用更強大的火力。
  • 130mm炮即將到來,豹二坦克威力將成世界第一?
    拿99式主戰坦克的ZPT-98坦克炮為例,雖然北約方面一直認為自己120毫米滑膛炮的性能能夠勝過咱們的125,但99式主戰坦克畢竟口徑大,125毫米的大口徑坦克炮在裝藥量、炮彈初速等方面有先天的優勢。(我軍99式主戰坦克搭載的是125毫米的ZPT-98滑膛炮)隨著我國逐漸掌握了電渣重熔、身管自緊、內膛鍍鉻等先進的鑄炮工藝,國產的坦克炮炮管壽命不斷延長,精度和膛壓也越來越高,萊茵金屬引以為傲的鑄炮技術正在逐漸喪失領先地位,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我軍主戰坦克憑藉125毫米滑膛炮,能夠取得比豹二和M1坦克的Rh-120滑膛炮更加強大的火力輸出能力
  • 99A坦克對手來了,德國130毫米滑膛炮,反應裝甲也擋不住
    據環球時報報導,德國最著名的軍火商之一萊茵金屬公司爆出重磅新聞,新一代130毫米滑膛坦克炮終於裝在了豹2坦克上,讓它成為當今世界上火力最強的型號。包括99A在內,一眾世界最先進第三代改進型主戰坦克的真正威脅終於降臨了。
  • 德國成功開發130毫米坦克炮,要安裝在豹2坦克上,威力究竟如何?
    在7月的最後一天,德國人頭一個宣布130毫米滑膛炮研發成功,很多軍迷會很吃驚的發現,坦克炮還能繼續增大口徑,我們和俄羅斯坦克普遍裝備的125毫米炮已經被比下去了!(新加坡購買的豹2是最貴的坦克之一)德國軍火公司確實給豹2配備了最先進的技術,比如這次帶有轟動效應的130毫米炮,這種炮是萊茵金屬公司的傑作,這家公司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生產了虎式坦克的56倍徑88毫米炮、虎王坦克的70倍徑88毫米炮和豹式坦克的70倍徑75毫米炮,具備無與倫比的火炮研發、生產能力
  • 無法對抗T-14坦克?德國最新豹2A7V交付部隊,未來或將換裝130炮
    德國最新豹2A7V交付部隊,未來或將換裝130炮2020年12月6日,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科隆的聯邦國防軍陸軍發展處(AHEntwg)開始對新型豹2A7V主戰坦克進行部隊前驗收測試,以確保新型坦克的性能滿足部隊要求。
  • 中國的99式主戰坦克,在世界上,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大家好,這一期我們來說說,世界各國坦克的火力,以及中國99式坦克在世界各國坦克中處於什麼位置。 首先從火力上來說,由於我國99式坦克,在設計時就將火力打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強調坦克的火力打擊力度,明顯要超過美國的M1A2坦克,德國的豹2A6坦克。
  • 德國測試130毫米坦克炮,目前最大,曾經的「152神教」了解一下
    【話說軍世】一般意義上,更高的坦克炮口徑,代表更強的穿甲能力,在120毫米和125毫米坦克炮為當前主流的情況下,德國測試的130毫米坦克炮,當屬目前最大,不過其實在二戰時代,就出現過裝備152毫米火炮的坦克。
  • 德國軍工測試130毫米口徑坦克火炮 或成未來北約坦克「標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防務世界」網站7月31日報導,德國萊茵金屬公司近日展示了該公司進行130毫米口徑新型坦克火炮測試的畫面。報導稱,這是萊茵金屬新型主戰坦克先進技術能力演示的一部分,可能預示著未來地面作戰武器系統的特點。
  • 毛熊式的口徑碾壓,俄打算把152炮裝上T-14,轟碎歐洲所有坦克
    據俄羅斯國有高科技公司負責人謝爾蓋·謝梅佐夫透露,廠家已經在試驗為T-14艦隊坦克安裝152mm火炮,它將成為全球火炮口徑最大的坦克,開創一個新的時代。俄方表示,152mm火炮的技術儲備是足夠的,只是在等待執行的時間。在歐洲推出130mm和140mm坦克炮來應對艦隊坦克後,俄方意識到,152mm這個大殺器的登場機會到了。
  • 名副其實的釣魚竿,二戰德國105倍徑的81mmPAW 1000反坦克炮
    雖然二戰德國在火炮數量上與盟軍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在質量上卻明顯技高一籌,尤其是以克虜伯、萊茵金屬為代表的幾家軍工企業,在相關領域確有不少優秀作品,戰爭中火炮身管倍徑越做越大,彈藥殺傷力越來越高。儘管當時德國研製了身管倍徑達100倍的75毫米炮,不過這並不是德國的極限,德國還有105倍徑的PAW 1000式81毫米反坦克炮。
  • 德國130毫米坦克炮來了,穿甲彈長達1.3米,穿甲威力超乎想像
    豹2堪稱是西方系坦克的圖騰 近日,德國萊茵公司正式推出了130毫米的130L51型坦克炮。並安裝在一輛經過改裝的挑戰者2坦克上進行了測試。因此次萊茵公司選擇了前者,在120毫米口徑推出四十多年之後,推出了130毫米的130L51型坦克炮。雖然口徑上並不是現有最大的(法國在16年試驗過140毫米坦克炮),但130L51型坦克炮在體積重量上優勢明顯,不需要對現有三代西方系坦克做出過多的修改即可換裝,是成熟度最高的大口徑坦克炮,具備隨時裝車使用的條件。
  • 99A式坦克裝甲防護傲視世界群雄 此外還有一個獨門絕技
    【墨者善狩學習筆記第935期】在海灣戰爭期間,裝備了大量69II式主戰坦克在遭遇到美國M1A1以及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時候,最終被打的抬不起來頭,這最終讓中國更加意識到了坦克裝甲防護的重要性。後來中國坦克裝甲車的發展開始擺脫蘇俄風格的影響,並開始形成了自己的坦克體系。
  • 坦克為什麼不裝備威風 又火力強大的雙管炮?
    作為僅有的幾個例子,這樣威武霸氣的雙管炮塔在坦克上非常少見,卻在一些遊戲裡作為終極武器出現,比如著名的《紅色警戒》中的天啟坦克,高達中的聯邦軍61式坦克等到。在一般人觀念裡,雙管炮似乎要比單管炮強大,為何幾乎沒有坦克採用這種配置呢?
  • 重型坦克發展的極致:堪比鼠式重型坦克的美國T-28超級重型坦克
    二戰德國研製了「鼠」式重型坦克,這種坦克的重量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坦克,僅從重量上來看可以算作是坦克中的「超級巨無霸」。德國「鼠」式重型坦克的戰鬥全重高達188噸,正面裝甲最厚達200毫米,裝備1門128毫米坦克炮和1門75毫米同軸副炮,儘管其紙面上的性能非常強大,但是實際作戰能力幾乎為零,因為「鼠」式重型坦克的機動性太差了,無法像其他坦克那樣實施運動戰。
  • 坦克炮裝上炮艇,成「水上坦克」:蘇式老傳統,甲板火力威猛
    其中1124型炮艇噸位較大(52噸),在艦艏和艦艉各裝有一門76毫米坦克炮,遠遠望去就好像是一艘戰列艦。而噸位較小的1125型則在艦艏裝有一門76毫米炮,在會戰白熱化期間,伏爾加內河艦隊憑藉這些「坦克炮艇」,成功遲滯了德軍的進攻勢頭,保護了蘇軍後方補給線的安全。到會戰後期,這些炮艇還作為火力平臺向德軍陣地進行炮擊,有利支援了蘇聯陸軍的反攻。
  • 俄陸軍總司令嫌坦克炮不夠猛,T-14將扛上152大炮
    坦克,自從問世以來,就以火力、防護、機動三大性能均衡互補,成為陸戰兵器中的最強者,雖然如今各種反坦克武器層出不窮,但是坦克依然是各國陸軍進攻的尖刀和防守的盾牌。儘管冷戰已經結束29年,但是世界主要強國對自家坦克的升級換代工作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 Pak40反坦克炮,德國人難得的理智,將歐洲撿破爛精神發揚到極致
    關於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爆發前夕,當時的萊茵金屬公司就研製過一款40.8倍口徑比的75毫米反坦克炮用於研究,該炮可以在500米的距離上面擊穿64毫米的勻質鋼裝甲。
  • 冷戰時期德國另類的坦克設計,雙主炮無炮塔的VT坦克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款VT雙主炮坦克就是其中之一。該坦克以MBT-70坦克底盤為基礎,取消了炮塔配置,在車身兩側設置了兩門主炮。按照最初的設想,這樣的設計可以使該型坦克在攻擊敵人時有高效的連續打擊能力,拼的就是發射速度。在抵抗住對手的第一發攻擊後,利用敵人裝填炮彈的空隙以雙炮連續射擊,最終擊毀敵方坦克。
  • 投入2億歐元,德國和法國合作研發下一代坦克,130滑膛炮火力更猛
    Nexter Systems)、德國的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KMW)和萊茵金屬公司,法國承包商的任務佔比為50%,兩家德國承包商的任務佔比分別為25%。:KMW公司是豹1和豹2坦克的開發商,而萊茵金屬所生產的炮管則是世界上最精良的,比如說二戰時期的88毫米高射炮和如今的Rh-120滑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