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優惠券。外賣能夠使用優惠券,打車能夠使用優惠券,購物依然能夠使用優惠券。可以說,優惠券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中。然而,對於優惠券背後的「套路」,很多人卻常常是一知半解。
事實上,那些五花八門的優惠券,本質上是為了最大化促進消費者消費衝動。可能有人會不以為然,認為優惠券是給自己節省資金。同樣的產品,使用優惠券的話,可以生下一筆費用。不可否認,優惠券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但是,這樣的作用,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俗話說,「買的不如賣的精」。商家在設置優惠券的時候,會設置一定的優惠券機制,有的優惠券甚至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使用。比如說,在雙十一活動中,滿199-30元的優惠券,簡直如雨後春筍一般。本想買150元的產品的你,看著手裡限時使用的優惠券,幾乎都會選擇再挑選一點產品,使用這張購物券。
其實,這樣的行為,就是踩中了商家的「套路」中。商家的產品在設置價格的時候,已經做好了一定的規劃。消費者在使用消費券購買商品的時候,看似佔了商家的便宜,卻可能會造成多支出了一筆錢,購置了一些沒有什麼作用的產品。如果沒有優惠券的存在,那麼,人們就會選擇按需購買。不會有那種不使用優惠券,就會損失30元的錯覺。
更為重要的是,商家發放優惠券,往往會左右人們的選擇。比如說,在乘車的時候,手中擁有一張打車券,就算只減免1元,很多人都會選擇使用打車券。而手中沒有打車券的話,選擇項則會增加,可以選擇使用打車券,也可以選擇計程車。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類對於失去的感受往往要大幅高於得到的感受。商家發放優惠券,就是達到這樣的目的。如果商家直接採用降價的方式,來吸引廣大消費者。那麼,可能很多人就不會那麼瘋狂消費了。因為人們會思考「價格這麼低,產品質量可能跟不上」,或者認為「產品過時了,不知道購買」的心理。
商家設置優惠券,可以讓消費者形成「心理滿足」,認為自己能夠買到低價,主要是得到了優惠額度,並不是人人都能達到這樣的價格。事實上,很多消費者都忽略了,這件商品本身的價格區間,其實就是使用優惠券以後的價格區間。此外,如果放任一張大額優惠券沒有使用的話,消費者卻會認為自己錯失了一個很划算的購買機會。
在這樣的心理下,人們普遍熱衷於使用優惠券。而且,為了獲得優惠券,甚至會積極花費時間來參與領取優惠券的活動,甚至說用錢購買優惠券。對於商家來說,人們「貪便宜」的心理,在優惠券的作用下,則會轉化成購買力。所以,看似划算的優惠券,其實是商家的「賺錢法寶」!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將你的觀點,分享在下方的評論區~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