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口碑高開低走,當然不止是40歲張魯一一個人的鍋

2020-12-12 肥羅大電影

可惜了,《大秦賦》本可以成為新十年國產歷史劇的扛鼎之作的。

說實話,整個行業和國劇觀眾對這部劇都曾經是抱有過極高期待的。

《大秦》系列破9的系列均分;

段奕宏張魯一李乃文等等組成的全演技派陣容;

第一部《裂變》導演+第二部《縱橫》的主創陣容。

似乎沒開播都已經鎖定了勝局。

而當劇集首播正式亮相,第一集秦軍攻趙的每一幀畫面,都看得到經費在燃燒,

劇組對於古戰場的精心還原,更是顯示初劇組的專注與用心。

每個點拿出來,都很有說頭。豆瓣8.9的開分,也的確證實了觀眾對前幾集品質的確認。

種種鋪墊,甚至讓我這樣一個老歷史劇迷選擇性地忽略了國產歷史劇正處於歷史性困境這個事實,而願意再一次相信,這部《大秦》系列終章正在創造一個奇蹟。

直到——40歲的張魯一飾演的13歲少年嬴政,第一時間向36歲的朱珠飾演的母親分享喜訊 。

如果說這還不夠讓見慣國劇大場面的觀眾震撼,那麼當他直接給呂不韋跪下了,說出了「你若是我的生父,我願意跟你一起浪跡天涯!」這樣炸裂的年度古裝劇臺詞,許多觀眾也跟著一起裂開了。

當然許多死粉——包括我,當時還心存幻想,「也許,這次會翻盤的吧。」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當最新集中嬴政一劍刺死少年甘羅,我必須承認自己已經徹底崩潰了。

劇集的豆瓣評分,在三日內迅速滑落到了8.1。

但現在的疑問是,這部從開分8.9跌到8.1的國產良心劇,是會實現口碑逆襲,還是會一路口碑跌停,成為整個《大秦》系列的口碑谷底?

很多人納悶,有那麼糟嗎?沒有。但因此就更令人失望。

這種失望,並不是哀莫大於心死的那種失望,而是希望的火苗被點燃以後,又被瞬間撲熄的那種失望。看得出主創有用心有努力想拍好,但最後輸在了一件事上。

我知道你們想說什麼——選角。

但我要說的,是古裝歷史劇的劇本

而這一點,或許才是今日的國產歷史劇,真正的困境。

觀眾都一眼看出40歲張魯一演少年嬴政有問題,劇組看不出來嗎?

還是從張魯一說起。

不知道劇組是順拍,還是逆拍,先假設是順拍吧,那麼問題就是——偌大一個劇組,是什麼原因讓那麼多工作人員,看過那麼多場戲之後,沒人嚮導演團隊提出疑問——你們不覺得張魯一演13歲嬴政有點太老了嗎?

都不用他進宮,就說13歲嬴政出場那場戲,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給叫自己姐姐的心上人送酒,見他第一次喝,全噴了出來,整個軍營都忍不住笑場…

那時候,沒人看出這個嬴政扮相是有問題的嗎?

到了下場戲,嬴政去看鄔君梅飾演的五十歲的祖母太后,扮相看起來絕對不像50歲的鄔君梅一開口,「你還這麼年輕。」

這時候,沒人覺得有問題嗎?

這些就算了吧。辛柏青飾演的嬴政的父王,和做了質子多年的兒子交心,還和兒子一起閱兵……

可是等一等,張魯一、辛柏青和倪妮主演的電影《柳川》今年初才開機吧,和《大秦賦》拍攝時間很接近了,那一部戲這二位還在演愛上同一個女子的兄弟啊

上個妝直接演父子?演員自己不會笑場也是很厲害了。

現在觀眾都在懷念當年《秦始皇》演少年嬴政的小演員,唇紅齒白,清雋秀雅,舉手投足之間都帶著天生俱來的王者貴氣,最主要是一回首那清冷陰鷙的眼神,簡直就是少年嬴政該有的樣子,當時大家還在誇導演太會選角了。

如今因為張魯一的少年嬴政的爭議太大,導演還親自下場挽了一波尊,中心思想是大概是:角色太複雜,小演員hold不住,必須要一個有厚重感的演員來演少年時期。

但演技厚重和年齡感厚重是不一樣的。

當然有人會說老牌演員演青少年一直是國劇慣例,過去被嘲的也不少,比如《康熙王朝》裡當年46歲的陳道明演了17歲的玄燁;唐國強演過青年時代的四爺;「大秦」系列第一部中侯勇是以41歲的年紀演了19歲的秦孝公;富大龍也演過「秦惠文王」年輕時代。

這種角色都很難演,由一個演員完成一連串的表演,是另一種穩健的做法。為什麼到了這一部被嘲得這麼兇?

因為其實還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就是以演技卓越著稱的張魯一,可能少有地演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可能是為了展現前期少年嬴政的矛盾感,張魯一版的嬴政,時常帶著一種軟糯表情,這種對比表演在《紅色》中是很成功的,問題是這次他演的是秦王。

尤其是觀眾經歷了前三部侯勇、富大龍和張博扮演的秦王以後,再看這樣的嬴政難免會覺得要不富大龍來演嬴政好了。

也不是說張魯一演技就崩掉了,比如雨夜宮變和大秦閱兵兩場戲,其中豐富的情緒轉換都是對的,又比如在表現對仲父呂不韋的矛盾上,那種迷茫也是對的。

這些部分張魯一演得很好,但觀眾還是感覺到,這不是秦王,因為缺乏一種王霸之氣。

張魯一也不是沒演好過皇者,《妖貓傳》的唐玄宗,一場鼓戲簡直不要太帶感。但這個角色更多還是表現出一種虛弱的陰沉與殘酷,而秦王嬴政是準備要統一六國的。

所以觀眾的不適感,的確不止是40歲張魯一演13歲嬴政的問題,而是張魯一和嬴政角色之間的不恰感,被劇集安排放大了。

但你說張魯一的選角就是劇集最大的問題嗎?又不是。

問題是主創並沒有想清楚,到底要怎麼拍好《大秦賦》。

國產歷史劇真正的困境,在於不肯再好好拍歷史劇

不需要翻看該劇的官方微博,《大秦》系列明晃晃寫著「正劇」二字。

何謂正劇?尊重歷史、製作精良、主題宏大、表演精湛。

基本等同於是近幾年霸屏的瑪麗蘇古裝劇的反義詞。

也正是在流量當道的市場環境下,觀眾更急切盼望能再次看到一部如《雍正王朝》、《大明王朝》這樣的正劇,所以對《大秦賦》期待那麼高。

可《大秦賦》的最大問題就出在,改編完全不講究傳統經典歷史劇的基本法。

主創當然還是想要拍正劇,不但要拍,還要拍出七國爭鬥爾虞我詐,大秦東出到奪取天下的脈絡,秦始皇的個人成長,時局之下那些歷史風流人物的出場與收場……

但拍出來的效果又讓人想要拍拍腦袋問自己:這是正劇的拍法嗎?

回答之前的問題:為什麼富大龍侯勇演少年的自己沒太大違和感,到了張魯一演少年嬴政觀眾集體吐槽?

最大的問題是:張魯一在 「演」一個愣頭青小朋友,而完全忽略了「嬴政打小就是王者」的事實。

歷史中的嬴政登基時也才13歲,一早已經參與權術鬥爭,這麼一個在宮鬥中成長的嬴政,會看到優伶侮辱母后,就當場刺死對方嗎?

會在成王之前,處處顯示出少年感,會在聽說宮中傳言後,立刻跑去呂不韋跟前自稱不想當畜牲,要和呂不韋浪跡天涯嗎?

反正我是不信的。

那這全都是張魯一的問題嗎?換一個演技派少年演員上去,說出同樣的臺詞,觀眾就不覺得違和了?我看不會吧。還是忍不了!

因為能說出這種狗血臺詞的嬴政,絕對不符合觀眾心中有心智、有城府、很深沉的人設啊。

這背後其實是國產歷史劇近年來一個最大的問題:打著正劇的旗號,拍出了一個四不像的東西。

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嬴政故事線上,還包括趙姬的故事線。

最開始大家看到故事沒有像《皓鑭傳》那樣,以趙姬、嬴異人、呂不韋三者關係為核心繞來繞去都是情感糾葛,還說《大秦賦》果然沒有那麼多兒女情長,秦人的心中心心念念的是天下凝一。

萬萬沒想到,趙姬和呂不韋沒有狗血戲,卻和嬴異人的兄長公子傒有很多狗血戲。

這個角色本來是一直和異人爭奪嫡子位的,差點還捅了他一刀,但是歸來後一看到趙姬,就一幅咫尺天涯的感覺。

最關鍵的宮變之夜,公子傒莫名其妙玩消失,跑去找大嫂,趙姬為了讓公子傒放下對王位的執念安心輔佐他們母子,果斷來了個「不快樂」三連雞湯大放送。

「嬴異人當王,他不快樂。嬴政以後當王,我認為他依然會不快樂。你如果當了王,你就快樂了嗎?」

然後公子傒就莫名其妙地對趙姬發誓了:「我要讓你親眼看到你的兒子,做我大秦的王!」

這一切是為什麼呀,為什麼公子傒不說:既然大家做王都這麼不快樂,那我來做吧。

總之,整段戲就是太過莫名其妙。

愛情本無錯,怦然心動也很浪漫。但拍歷史劇講究個章法,所謂大節不虛,小節不拘

但歷史劇的大節就是:真的不要不合時宜地糾結於男女情長。當然明顯的邏輯bug也是不對的。

類似這樣的叔嫂戲,不好意思,從頭到尾,沒有任何意義。直接摘掉也毫不影響。

這種想到一出是一出的編劇手法發展到7號晚上,就發展出了把很多觀眾雷倒了的點,史書上12歲拜相的天才少年甘羅,被少年嬴政拔劍說殺就殺了……

故事當然也有一定的解釋:甘羅是呂不韋和嬴政暗戰的犧牲品。

甘羅出使趙國,背後是呂不韋,他一張嘴拿到趙國五個城是很厲害,可是卻打破了嬴政和燕王的協議。結果是使讓趙國逃過一劫,還使秦國客觀上背信棄義辜負了燕國,燕國兵馬已出,還慘敗,從此燕秦不睦。

嬴政殺甘羅是為出氣,也是給呂不韋一個下馬威。

但劇情邏輯與觀眾共鳴,是兩碼事。

作為觀眾,對一部歷史劇的直觀感受,是心理與生理雙重體驗過程。

顯然,《大秦賦》秦王殺甘羅這部分的故事是失敗的。

歸因起來,無外乎是因為人設的臉譜化與情節的低幼化。

這種低幼化當然與《獨孤皇后》《燕雲臺》那些基本走向了瑪麗蘇偶像劇路線的古裝劇不同,但給觀眾的感官其實更糟,因為觀眾是帶著看正劇的心態來看的,結果給觀眾來這麼一出,觀眾怎麼笑著原諒?

《大秦》若真的敗了,14年無爆款的歷史劇還能翻身嗎?

可是主創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才是真問題。

當然有人會說是資本讓他們這麼做,就算是如此,那問題又來了,資本為什麼要這麼做?讓歷史劇走原來的套路不好嗎?

答案也許是:平臺要追求爆款,而原來的套路已經很難做出歷史劇爆款了。

別以為我開玩笑,事實就是完全意義上的歷史正劇,已經多少年沒出爆款了?有人會說《大軍師司馬懿》或者《新三國》,但那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正劇嗎?

真正的歷史正劇第一個高峰大概是1995年的《武則天》,收視份額達到34.7%。而近來在抖音、快手、B站影視解析類內容爆火的《雍正王朝》,1999年上映的時候央視收視率高達19%,北方地區收視率一度超過80%。

一直到2005年的央視開年大戲《漢武大帝》收視率還能破7%。

2007年成為一個明顯拐點。

唐國強再出山的《貞觀長歌》雖然收視率3.7%,但已經不算爆款;更慘烈的是《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播出,最高收視不超過0.5%。

其實更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秦帝國》系列自己,2010年系列首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在地方臺播出後幾乎沒有什麼水花; 2013年、2017年的後兩部收視率同樣一般。

這個系列的口碑,可以說隨著歲月反向逆襲的結果,也是因為觀眾太缺歷史劇了,日子越久這幾部越顯得珍貴,劇集在B站破圈後更多觀眾意識到這些劇好牛啊。

但從成本回收看這些絕對不是行業開香檳的類型。

過去幾部還可以說窮有窮做,從製作方面看,隨著行業製作成本走高,古裝題材的投入持續攀升。《大軍師司馬懿》系列據稱投資超過4億;2019年播出的《長安十二時辰》,據報導投資高達6億。

《大秦賦》肉眼可見製作升級了,投資增大,如果收視表現還是過去那樣,對於平臺就是虧本買賣。

這不是平臺殘酷,而是歷史劇本身就是產品。

於是創作上必須在破圈上想辦法。但事實證明劇方還是走偏了。

劇集前幾集不是沒有破圈的段落,最經典的是辛柏青對嬴異人的演繹,就給歷史上這位沒有出彩之處的工具人賦予了全新的生命,也從側面說明了為什麼呂不韋一眼就認定了他「奇貨可居」。

平原君以他妻兒為人質逼迫嬴異人在談判中妥協,結果他含淚鏗鏘地說,「我王知我為救妻兒性命,是不會責怪我的,可是我姓嬴,大秦太子的嫡子,今代秦王行事,豈能置國置王於不顧……王命不可違,將士不可負,國事更不可誤……今日你若殺我妻兒,來日我一定親率秦軍,攻破邯鄲,毀你宗廟,你趙氏全族上下一個也休想活,凡天下趙氏之人,皆要為我今日死去的妻兒償命。」

這段臺詞肯定是虛構的,但符合歷史情境的臺詞配合辛柏青炸裂的演技,對啊,炸裂演技要用在這裡才炸裂,整段戲就炸了。

另一段出圈的表演來自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聽說了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後去世,關上房門後他掩藏不住的竊喜,這段戲之所以精彩也是因為演員表演和劇本實現了化學反應。

表演之外,《大秦賦》雖然更清晰更精緻,但從城牆、兵器到場景的布置、服飾的色彩與版式、器物的形式與材質,都有細緻考量。

類似秦軍攻邯鄲,戰車、步兵、攻城兵各自列陣,騎兵傳令,投擲兵種打頭陣,之後戰車和步兵出場的古戰場拍攝不用說了,就連小規模步兵騎兵之戰都符合史實,看得出是真的用心。

如果不是為了要避免像大秦前三部那樣文白結合太過曲高和寡,做出各種自以為討好觀眾的東西,比如過於現代的對白,自以為熱血的好戲,沿著前幾集的風格走下去,能差到哪裡去?

但主創就是要為了擺脫歷史劇的困境而創新,結果陷入新的困境。

歷史劇當然可以創新,但任何創新,支撐起的,必須是故事的魂。

光指責創作者的跑偏也是狹隘的,這樣一個故事,是多重因素共同塑造的。如果《大秦》前三部一早都是爆款,當然也不會有這麼多曲折,過去市場的反饋,客觀上鼓勵著許多庸俗卻會「爆」的套路。

然而市場其實在起變化,圈層爆款時代,只要把劇集拍到一個極致,就足夠破圈和成功了,主創有本事再拍一部《裂變》出來,難道不會爆嗎?

歷史那麼精彩,原著那麼精彩,只要完整拍出來,其實就成功了。

可惜啊,並沒有。

相關焦點

  • 影視|《大秦賦》高開低走 40歲張魯一出演13歲嬴政惹爭議
    新快報記者 梁燕芬 報導 古裝劇《大秦賦》目前正在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8)熱播,該劇是大秦系列的最後一部,自 12 月 1 日首播至今,口碑高開低走,豆瓣評分從接近 9 分滑落到如今的 7.9 分。儘管如此,它依然是近段時間熱度甚高的一部電視劇之一。
  • 《大秦賦》口碑急速下滑,到底是誰的鍋?40歲張魯一併不無辜
    最近,最火的電視劇莫過於《大秦賦》了。 這部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等主演的歷史劇,在開播後收穫了不錯的口碑。
  • 《大秦賦》高開低走引爭議,張魯一無辜背鍋,只因為他「扮嫩」?
    《大秦賦》這部劇當時可謂是未播先火,到處都是此劇的宣傳新聞。段奕宏與張魯一等全演技派的演員陣容,也讓觀眾頗為期待,而且還將它成為「近十年正劇的巔峰」。不管從哪一方面看,《大秦賦》都似乎正在創造影視界的奇蹟。不過所有的期待都隨著一個畫面而崩塌,那就是40歲出演13歲嬴政的張魯一,向36歲的朱珠飾演的母親下跪分享喜訊。
  • 《大秦賦》高開低走,朱珠演技遭質疑!這鍋不該她來背
    最近,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歷史正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該劇延續了前作的風格,還未開播就受到了諸多網友的關注。可隨著劇集的更新,該劇的豆瓣評分迅速從8.9分跌至如今的8.0分,算得上是高開低走了。
  • 《大秦賦》高開低走!評分狂跌,臺詞又鬧大烏龍,編劇能力被質疑
    作為萬眾期待的《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大秦賦》高開低走,評分從一開始的8.9跌到了6.6,而且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本來該劇開播的時候網上一片讚譽聲,但現在口碑一邊倒的被吐槽,當初大家對這部劇有多期待,現在就有多失望,但《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評分最低的,收視卻比前面幾部都高
  • 《大秦賦》評分高開低走,「全球最美面孔」也救不回她拙劣的演技
    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賦》熱播。這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也是終章之作,所以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在剛放出預告片的時候,網上一片讚美之聲,張魯一、段奕宏的演技,還有高度還原歷史,都讓觀眾對這一部劇產生非常大的期待。
  • 40歲張魯一出演13歲嬴政惹爭議
    《大秦賦》張魯一劇中造型  古裝劇《大秦賦》目前正在CCTV-8熱播,自12月1日首播至今,口碑高開低走,豆瓣評分從接近9分滑落到如今的7.6分。儘管如此,它依然是近段時間熱度甚高的一部電視劇。正如有網友所言,觀眾失望也不無道理,因為期望值太高,在這樣一個爛劇泛濫的時代,《大秦賦》有點像是「全村的希望」。
  • 選角失敗《大秦賦》,信用降級張魯一
    文| 星番 《大秦賦》劇集過半,豆瓣口碑斷崖式下滑,從開分的8.9降至 被大家寄予「全村希望」的《大秦賦》,收視、口碑雙雙下滑「高配低分」的癥結在哪裡?
  • 秦始皇那時只有13歲啊!張魯一是實力派,但在大秦賦裡太嫩
    聚集了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熱播歷史劇《大秦賦》呈現出高開低走的趨勢,網絡評分從最初的9.0變為如今的7.4。縱觀劇迷評論,讓大家最為不滿的是40歲的張魯一演13歲的嬴政。藝綻君以為,讓40歲的張魯一飾演13歲嬴政產生的違和感,是無論多好的演技都拯救不了失誤。選角講究合適,一個演技再好的演員,也不能適合所有的藝術形象,為了追求厚重感而挑戰了基本的大眾共識,這有些得不償失。
  • 《大秦賦》掉分嚴重,歷史劇變大媽最愛肥皂劇,高開低走原因有三
    目前,電視劇《大秦賦》的口碑和評分正在直線下降。《大秦賦》這部電視劇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 。這部電視劇乍一看是一部歷史劇,但是越往後走,就越不對勁,原本是平臺8.9分的高分局,在播出後期居然直降到6.9分並且竟然還有下降的勢頭,有網友斷言,這部劇最後會掉到5.5分朝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首先《大秦賦》被觀眾指出,劇情隨意篡改歷史,總是整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
  • 從8.9分跌至6.6分,《大秦賦》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
    《大秦賦》剛開始播的時候,很多網友被戰爭的氣勢和細節所震撼,所以才有了開播之初8.9的高分,沒想到的是這部劇口碑高開低走,從當時的8.9高分一直跌到6.6分,口碑直接就崩了,這也讓《大秦帝國》系列有點晚節不保呀,觀眾們也是越來越看不下去。
  • 《大秦賦》評分持續下跌,張魯一或成最大敗筆,網友預言還會降低
    【《大秦賦》評分一跌再跌】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等人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因為《裂變》《縱橫》《崛起》積累的熱度,觀眾也對講述嬴政生平的最後一部十分期待,然而在播出之後卻讓人有些失望了。從觀眾的評分也能看出,《大秦賦》剛開分的時候,評分是8.9,但是在經過了嬴政從13歲到20歲的成長之後,評分不升反降,成功降到了7.9。劇情拖沓注水嚴重,將歷史正劇演成了無腦宮鬥劇,也難怪網友預測評分還會繼續降低。
  • 《大秦賦》從8.9分降到6.9分,憑啥要張魯一背鍋?
    《大秦帝國》系列做到了,前三部口碑極佳。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賦》還是堅持走之前三部的歷史正劇路線,接著之前的劇情,開始講述大秦帝國從秦昭襄王后期開始,到秦始皇嬴政最後統一六國,完成封建帝國大一統局面的巔峰劇情。
  • 都是張魯一拖了後腿?《大秦賦》輸給前三部的真正原因在這
    電視劇剛開播好評如潮,口碑一度達到8.9分。但是播出十集過後,口碑迅速下降,從8.9分直降到了8.3分。因為口碑下降的原因,再加上一些缺點。有些觀眾都在討論《大秦賦》是不是歷史叫劇?當然肯定會有遺漏,歡迎大家評論補充。2010年後,歷史劇因為種種原因衰落了,戲說類古裝劇則得到發展。但處於一種「群魔亂舞」的狀態,這裡便不展開講了。《大秦賦》緣何口碑崩塌?
  • 大秦賦:嬴政飾演者年齡大,趙姬:「你還是孩子」,被批演技浮誇
    最近一部深受觀眾期待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映了,因為前幾部大秦系列的影視劇收穫了一大波歷史劇迷,所以大家對這部劇也充滿了期待,結果等到播出後,高開低走,口碑下滑,其中嬴政飾演者張魯一和趙姬的飾演者朱珠因演技飽受爭議。
  • 張魯一版嬴政惹爭議,《大秦賦》依舊夠「彩」
    講述大秦一統天下的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播出,劇中秦王嬴政的「人設」讓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整體而言,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道、恢弘的戰爭場面,還是飽滿立體的人物呈現,《大秦賦》在全年的電視劇作品中,配得上一個「彩」。
  • 《大秦賦》張魯一版嬴政惹爭議
    講述大秦一統天下的歷史劇《大秦賦》正在央視八套播出,劇中秦王嬴政的「人設」讓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整體而言,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道、恢弘的戰爭場面,還是飽滿立體的人物呈現,《大秦賦》在全年的電視劇作品中,配得上一個「彩」。
  • 《大秦賦》才剛開播一天,豆瓣上口碑就爆了,全都是五星好評!
    #12月1日晚,由張魯一、段奕宏等人主演的大型古裝劇《大秦賦》正式在央視八套播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這部劇呢?據悉,《大秦賦》在劇情上基本延續了《大秦帝國》前三部,主要講述秦始皇嬴政平六國,建立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的故事。眾所周知,《大秦帝國》系列自從播出以來,就以超高的口碑著稱,在豆瓣上的評分也是居高不下,是古裝歷史劇中的佼佼者。而《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到底會拍成什麼樣,可以說是備受觀眾期待。
  • 富大龍髮長文評價大秦賦,稱張魯一沒有因循守舊,角色刻畫很成功
    近日,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中,這部主講秦王嬴政一統六國的作品剛上線便廣受好評,無論是角色扮演還是劇情走向都恰到好處。可惜這部劇有些高開低走,評分直接從8掉到了7,不少觀眾紛紛表示劇情正在向離奇的方向發展。
  • 40歲張魯一飾演13歲秦政,喊20歲姑娘叫姐姐,觀眾:實在沒眼看!
    最近有一部國產歷史劇《大秦賦》可謂是高開低走,在沒有開播之前,觀眾對於這部劇十分的期待,甚至在還沒有播出之前,豆瓣評分一度高達8.9分。如果說開頭是8.9的分數,那確實很匹配,但是,一直到40歲的張魯一飾演13歲少年嬴政,還有36歲的朱珠飾演嬴政的母親,這讓人感到十分迷惑。13歲明明是一個小男孩,張魯一飾演的13歲的嬴政也太早熟了吧。更令人搞笑的是,當他直接給呂不韋下跪,說出「你你若是我的生父,我願意跟你一起浪跡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