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漫畫類作文,審題立意如何突破

2020-12-18 人生底色看語文

高考語文,如果考到漫畫類高考作文,審題立意如何突破?

有幾位同學說,覺得漫畫類作文有些難。理由是語言表述較少,要靠看圖猜意思,覺得緊張。

要是不出這樣的題就好了。希望能再講講漫畫類高考作文如何破解。

漫畫類題目仍有出題可能

確實,就大多數地區採用的全國捲來說,可能性不大,因為去年三套卷子就有一套是,今年此種形式的可能性降低了,但是其餘地區,真不好說。

漫畫類高考作文試題,確實讓許多同學不適應,儘管是讀圖時代,也還是希望卷子上字多一點,讓人心安。

讀懂漫畫的步驟

在寫作步驟上,漫畫作文確實和其他作文有區別。其他作文是斟酌文字,而漫畫作文則要求大家觀察漫畫。

要看標題,看主體,看相關的注釋。這一種圖文結合的形式,讓許多同學感到不習慣,往往會影響文章的審題立意。

經過了這一環節之後,就基本一致了。

比較關鍵的,是一定要看得懂漫畫。

平時看漫畫無所謂步驟和套路,但是在考場上還是有一些操作規程,才能好把握些。就仿佛你有了遊戲攻略,膽氣會壯=些是一樣的。

首先是要按照漫畫的規律先看構圖。漫畫中的形象有時候是人,有時候是物,要把主體辨認清楚,看看他們到底是處於哪一種狀態。

如果是單幅的漫畫,就要搞清楚布局。儘管漫畫是一目了然的,但你想把漫畫的內容表述成文字,以此生發文章,卻需要有順序。

如果是組圖的漫畫,一定要把順序搞清楚,因為寫作的邏輯,往往也要遵循漫畫順序。

經過這兩個步驟,有了對漫畫的大體把握。下一個環節是審讀漫畫的細節——也就是審題。

由於漫畫是以線條來表現人和物傳遞主題的,大家還要能通過這些特殊的元素,如誇張的表情,動作提示的旁白,漫畫的題目等來揣摩主題。

就漫畫論漫畫,不脫離漫畫,先把握漫畫的寓意。如2010年的那4隻貓,一定要先是就貓論貓,最好不要一下子跳轉到社會現象。凡事要有步驟,小貓吃小魚兒有頭有尾。吃魚,還是吃耗子?這事情搞清楚了再往下推進不遲。

在以上由粗到細感知漫畫的基礎上,要完成提煉主題的過程。漫畫的特點往往對現實生活進行一些喜劇化荒誕化的表現。

特別是一些諷刺性的漫畫,越是誇張的地方,往往越是問題的癥結所在。越是作者要諷刺的中心。

這時候各位同學就要脫離漫畫聯繫生活現實。通過漫畫的感性形象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最好能揭示出人生社會的普遍規律和哲理。

理論的表述環節是很簡單的,重要的是如何去操作。

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看看。

漫畫類作文題除了諷刺,也有歌頌。

漫畫類的作文題。大家往往會覺得以諷刺為主,但是也有寓意歌頌的。

如大家都熟悉的2019全國卷的「你們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就是以歌頌為主的。

諷刺類漫畫高考作文的審題立意

然題材限制,更多的漫畫類的作文題目,確實是以諷刺為多。

往上追溯,如上個世紀1996年的《截錯了》一一題,即使到了今天,也有其現實意義。

下面就以這副圖為例子,來說一說。

這幅圖,是一特寫的手,可謂一目了然。多生的第6根手指沒有截掉,反而截掉了大拇指。

在此基礎上探討寓意。這是一幅靜態的畫,我們看不到患者的痛苦,但是可以想像。

還有為什麼截錯了,問題出在哪一環節,根本原因是什麼,是接下來要探討的任務。

再看下一幅圖,這一場景,有動感有情緒。

各位在把握基本的構圖之後,一定要「讀」出人物的表情。議論文寫作的簡略繼續可能僅僅是冰山表面的內容,但是淹沒在水下的部分,你也一定要掌握,不然哪裡會產生浮力呢?

病床患者手裡的病例,其實也是提示性的文字,這場景現實生活中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但你不能就此質疑漫畫的真實,因為漫畫本來就是一種誇張的手法。

你若真的去質疑,並且以為這是創新,那將絕對是誤入歧途。

不過,也確實有創新的角度。創新是相對的。

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題,就是提供了這兩幅漫畫而後問考生,更喜歡哪一幅。

不敬業,馬馬虎虎,會釀成大錯。——這兩幅畫說的道理都是一樣的,該如何選呢?

大多數考生所能做到的,就是圍著一幅圖打轉轉。

道理說得再充分,但只說共性,絕對構不成更喜歡哪幅畫的理由。

當年的一高手,更喜歡《截錯了》。文章寫到:

更喜歡《截錯了》,是因為它符合西方美學。英國哲學家休謨在《人類理解研究》中講人類的全部知識分為兩類,一類是印象,一類是觀念。印象是人們正在經歷某種事情時,身心所感知到的強烈的情緒活動;觀念是體驗過後人們對該事物的再認識,是一種不強烈的情緒活動。醫生的驚訝、護士的表情,甚至病人身上衣服的褶皺都有表現,這就屬於印象範疇,能夠給人以強烈的情感共鳴。

這一段文字,裡面有兩個詞,看起來很平常,卻用的非常高級,不是一般同學所能達到的境界。哪兩個詞呢?「印象」和「觀念」!大家可以仔細體會一下,這其實玩的是哲學,在讀圖的這一環節可能和別的同學是一樣的,但是觀念上卻有了質的提升。

如果不玩西方的哲學觀念,還可以發掘中國的美學觀點。

比如,喜歡《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可以這樣寫:

我更喜歡《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因為它是簡約的,正是以少少許勝多多許。

以更多的留白,實現了言在意外。「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心中的一枝寒梅,蘊含了全部故鄉的消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想像中燭光下淡淡的談話,匯聚了所有思念的情緒……

同樣的充滿在畫面中那一隻無言的手,其背後是受傷的人,受傷的心。單純的意象是可以傳神的,何必非要去濃墨重彩,何必非要,眉眼清晰,纖毫必現?

以更簡潔的筆,喚起更多的思考,豈不是更值得?

這樣大家就可以看到,喜歡哪一幅圖無可厚非,最關鍵的是,你要說出讓人信服的理由。

除了要讀懂每一幅圖,更要能夠由實入虛,生發出精彩的議論。

2020年模擬題舉例

先看圖。這是由4幅圖構成的組圖,講述高考後,一同學由於考得不錯,叔叔要獎勵他,他拒絕了更有意義的旅遊騎馬,竟然只想要個陀螺,好轉移以往被爸媽「抽」的慘痛歷史,此言,令叔叔目瞪口呆。

在讀懂題的基礎上,再來尋找寓意。

此漫畫諷刺的,是家庭教育影響了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分數上去了,靈魂扭曲了。

這到底值還是不值?結合當下熱點題材,可以想到家風家訓,可以想到教育,想到成才。

這篇漫畫中最核心的是什麼呢?「陀螺」「抽」,這相當於語言表述題的關鍵詞。把這樣的詞結合人物的境遇,再藉助漫畫形象的特點,挖掘出象徵意義。

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抓住陀螺的象徵意味,連標題都很好取:

如:《拒絕陀螺人生》《分數不是成才全部,陀螺不是生活的樣態》

能藉助形象化的陀螺,講清楚「教育」「成才」,一定是高分作文。

高考語文,複習越往後,越要比拼格局見識,以及精細入微的把控力

高考語文,從基本格式到行文邏輯,辯論稿寫作如何實現高分突破?

如果2020年高考作文涉及疫情,這五個核心主題及素材保你有備無患

高考語文,傳統文化+時事熱點,這樣備考作文,衝刺高分更有把握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不知如何下筆?這些審題立意方法你都掌握了嗎?
    那麼,如何在高考緊張的時間裡審題立意呢?無論是作文題抑或是其他題型,解題的第一步是做閱讀理解:思考出卷老師要考察什麼,思考寫這段材料的作者想表達什麼。而不是「我不要你認為,我要我認為,反正我就這麼寫」,當考生寫作保持這個態度時,就很容易偏題。
  •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什麼?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什麼?今天要提綱挈領地為大家講一講。在高考的試卷中,作文是分數最高的題,它考的是我們的綜合能力。所以在講解作文的時候,也要綜合的來講,不能劍走偏鋒走極端。各位同學在學習的時候,也要認真琢磨,把所學到的方法綜合起來。
  • 任務驅動型作文之審題立意方法
    二、審題五步驟:一篇高考作文得分如何,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審題立意是否準確。高考作文閱卷場在制訂評分細則時,一般是運用逐句分層解讀和整體理解題目的方法來進行審題立意。可以按照以下五個步驟來審讀題意。故事類材料要注意抓住不同的主體及其各自的言行,從不同的主體出發去立意。名言類材料要注意抓住名言的含意,特別要注意名言的矛盾對立性;如果是多則名言,一定要注意這幾則名言之間的聯繫,從關聯點出發去立意。在這裡我們側重談圖畫類、詩歌類任務驅動型作文如何審題。
  •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開頭、結尾素材精選,衝刺作文滿分一定要看!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開頭、結尾素材精選,衝刺作文滿分一定要看!現在隨著語文學科的改革,高考語文考試對於作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想要一篇作文能夠的高分,不是字數達標,立意準確就可以了,現在高考作文對於一篇優秀作文的評判標準是多方面的。
  • 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及立意介紹 疫情作文熱點素材最新
    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三篇【一】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中國式家庭情感表達方式》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者中,三成人表示「家人之間不好意思說愛」,近四成人表示「想表達,但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愛需要表達,即使是家人之間」。
  • 如何寫出高考滿分作文
    如過不出意外的話,2021年的高考都集中在6月7號和8號,高考分數公布之後都會給我們很大的驚喜,每個省份都會揭曉高考理科狀元和文科狀元。同時,各個省份還將公布高考滿分作文。我們都知道,語文是所有科目當中分值最高的學科之一,而高考作文的分值同樣也非常高,因此值得高考學生們重視。
  • 2020年全國Ⅲ卷高考語文作文點評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點評老師  韋靜   南寧市第二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自治區高中課程改革語文學科基地專家組成員,廣西高考評卷工作先進題組長,南寧市新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南寧市學科帶頭人。
  • 高考作文閱卷現場老師說,高分作文都在審題時做到這「3+3+3」點
    一、閱卷老師審題新解審題是作文寫作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如果審題準確,作文就能有的放矢,如果審題出了差錯,無論後面的寫作程序如何精工,往往都只能是南轅北轍。因此,審題這一關無論如何是不能有半點偏差的。
  • 高考模考作文|漫畫作文:基礎決定高度
    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命題說明:本題來自2021尚文原創雲南名校聯考四語文試題。
  • 高考語文,如何把作文寫得深刻,拿到發展分?
    就高考說高考。這節課,講一講作文如何寫得「深刻」。發展等級這一目標,不簡單。但有徑可循。這一提議,不是某人拍腦門的產物,而是來自於考試大綱。考前得講究實戰,裝不得高大上,例子就選接地氣的,只求管用就好。
  • 看完這些高考滿分作文,感覺我的語文白學了……
    鵝會長請的幫手就是我們的「平平無奇押題小達人」——楊小晴老師,小晴老師在2020高考語文作文的10套試卷裡成功押中3套! 滿分作文為什麼能拿滿分? 伴隨著新高考改革,語文的重要性也不斷凸顯。有人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語文。
  • 2020年高考江蘇卷作文審題立意詳解,附加十個文章標題
    江蘇卷作文題,它需要考生消化整體,綜合立意。2020年高考江蘇卷作文題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二、立意和標題:提醒:審題立意不要跳出材料,不要架空材料,文章可以拓寬、深挖。比如,不能離開材料談「選擇」。
  • 今年浙江高考語文作文 考的是「人生」與「期望」 你會怎麼寫?
    高考作文題出爐後,記者第一時間邀請到紹興名師、高校人文專業的專家教授對作文進行點評。  魯迅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正高級、特級教師 彭玉華  在天地間活出真我  「今年的作文題從題旨上講,意在引導學生思考個人與家庭、社會的關係,指向學生『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一本源問題。即:如何在天地間活出真我?」
  • 高考語文,全國2卷作文試題分析及例文示範
    今天人生底色看語文不多講,發一篇學生的文章,這位同學倒是寫的全面,從寫作須知,到解讀題幹,再到寫出例文。有板有眼,頗有老師的樣子。讀起來也是,確實有一種和我們老師看高考的不一樣的感覺。喜歡這樣有些清新的文字,除了要適應屏幕的閱讀特點,段落多分一點,文字將一字不改。學生的分析及例文寫作須知:這道作文題表面要求寬泛,實則精細。
  • 高考語文,一起猜猜2019年高考作文的關鍵詞,說不定就準了
    高考越來越近,大家複習,也應當進入各自不同的狀態。或遍覽群書,或題海泛舟,或提綱挈領,或查缺補漏……因人而異,才是好狀態。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去猜想一下作文會怎麼考。儘管多數時候猜不準,卻在猜題的過程中訓練了能力,甚至有同學會說,考前的某次課上,對其考場作文很有啟發。其實,若能這樣,也就夠了。
  • 高考作文輔導213:漫畫作文|青春選擇奮鬥,未來才不悔恨
    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題目提供的寫作情境是一幅漫畫:一個人騎著三輪車,車上裝著寫有「晚年」「壯年」「青年」字樣的三個麻袋,其中寫有「青年」字樣的麻袋因洩漏而呈半癟狀態,騎車人扭頭看著麻袋,驚詫萬分。漫畫上方是說明性文字:「當我們為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嘆息時,我們應該考慮將來的衰老,不要到那時再為沒有珍惜青年而悔恨。」這句話是漫畫的寓意,暗示了命題人的題旨,考生審題立意時必須立足漫畫內容和寓意,脫離即為跑題。
  • 中考語文,好詞好句作用有限,立意深刻排第一才會離高分更近
    一部分同學說自己寫作文不好的原因,是因為遣詞造句的功夫差。好像有那麼一點點道理,但是這個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或者說有同學的作文,看起來確實是句子和詞語太普通,但是如果去深究原因的話,也未必僅僅是差在遣詞造句上,一篇看起來很一般的作文,很多時候是差在認識不深刻上,審題立意的平庸上。
  • 【名師評卷】鄭州外國語學校堯建興:今年高考作文反押題、重能力...
    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語文備課組長  堯建興縱觀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全國Ⅰ卷顯得最與眾不同,也最難能可貴。與眾不同是因為全國Ⅰ卷幾乎避開了所有的熱點話題,體現了高考「反押題」的一貫傳統;難能可貴是因為全國Ⅰ卷體現了對語文素養的回歸,引導學生真正關注自身的語文能力。整體來看,全國Ⅰ卷作文題型穩定,審題容易。一、題目解析今年的作文題目體現了今年高考「穩」的特色。首先,從作文題型來看,體現了高考命題的「穩中求新,穩中有變,儘量保持與往年試題的銜接照應」的原則。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對於高考作文題,語文名師汪亮這樣說②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這次浙江高考作文審題的關鍵地方,我認為要讀明白原題中這句話:「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這次高考的關鍵詞,可以提煉成「理想與現實」這個話題來展開寫作。 在仔細地審題之後,我推測出題人主要是想讓學生圍繞著這樣一個現實問題出寫作:當同學們的個人理想和現實出現不一致的時候;或者每個人心裡都有期望值,也會有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這時,你將如何去面對?
  • 圍繞疫情為主題的高考作文題目進行設計與寫作構思,圓你高分夢
    一、「選擇型」任務作文作文題材料呈現真實的「多元情境」,關涉的人或對象是幾個或幾類,要求依據某一方面標準選取感受最深的一個(類)去寫作,「選其一點,兼顧其餘」,我們可稱之為「選擇型」任務作文。如2015年高考全國Ⅱ卷的作文題——「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採」,就屬於這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