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疫情為主題的高考作文題目進行設計與寫作構思,圓你高分夢

2021-01-11 昌鴻老師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疫情便不再是「書中事」與「故紙堆」,而是與學生離得很近。筆者不揣譾陋,圍繞「戰疫情」這一背景,按照寫作情境設計貼切性、具體性、明晰性等原則,分別設計了出題頻率較高的「選擇型」、「破立結合型」和「漫畫型」等「任務」類型的高考預測作文題,並進行了相關的寫作構思梳理。

一、「選擇型」任務作文

作文題材料呈現真實的「多元情境」,關涉的人或對象是幾個或幾類,要求依據某一方面標準選取感受最深的一個(類)去寫作,「選其一點,兼顧其餘」,我們可稱之為「選擇型」任務作文。如2015年高考全國Ⅱ卷的作文題——「這三個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採」,就屬於這種類型。

疫情之下,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春節過後,我們幾乎天天耳聞目睹在這次疫情中湧現出的不平凡的個人或集體,給我們以感動與鼓舞。在弘揚這些「戰疫情」的感人事跡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設計出類似的「選擇型」真實情境作文題目。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後的高考「選擇型」真實情境作文題將更加突出交際功能和對象感的寫作要求。

[作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某電視臺《誰是最美戰「疫」者》欄目推薦了下列四個人(組)及事跡:

1.2019年12月29日,武漢首批新冠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身患「漸凍症」的院長張定宇和同事們奮戰一線,無暇照顧被感染的醫生妻子。這種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感動中國。

2.2020年1月25日凌晨4點,邱貝文(武漢「90後」餐飲店老闆)發了一條朋友圈:24小時為武漢一線醫護人員送餐。僅兩天就向武漢的3家醫院送出430多份暖心餐。

3.2020年2月13日,在「東京燈會滿月節」為武漢募捐的「穿旗袍鞠躬女孩」,來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轉交募集到的50餘萬日元善款。「鞠躬女孩」的故事在中國社交媒體刷屏。

4.2020年春節大年初三,田志陽、臧濤、林大才、孫志遠、劉剛(武漢火神山醫院建築工人)開著私家車,趕赴武漢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2月3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收治病患,「中國速度」的背後,是無數人的努力。

欄目主編請你從中選擇一個人(組),作為新一期的最美戰「疫」者,並給欄目寫一篇推薦文章,說明推薦的理由,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寫作構思梳理]

很明顯,這屬於社會交際情境類寫作。除了要照顧到身份感和交際寫作要求外,這道作文題審題立意的關鍵在於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思辨過程,在於清晰地明確這些戰「疫」者之間的特異性或差異性,這樣才能達到「倫理無爽,則聖意不墮」的論述效果。

研讀上述材料,可以發現這些戰「疫」者都是在疫情中表現卓異的英雄,他們的善舉、義舉和壯舉足以在抗擊疫情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不同之處或者特異處可以從國籍、身份、職業、行為、作用、意義等方面加以對比辨析。比如,選擇「穿旗袍鞠躬女孩」作為最美戰「疫」者,那就需要從其是日本國籍這一與其他三者不同的角度切入,可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等方面闡釋其蘊含的雪中送炭、守望相助的鄰裡之道和世代相傳的中日友好精神。

如果選擇張定宇醫生作為最美戰「疫」者,那就需要從其身份和職業角度來彰顯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要說出身處風暴之眼的他用漸凍的生命託起患者的信心與希望的可貴品格。如果選擇邱貝文或火神山醫院建築工人群體為最美戰「疫」者,就應該更多地從她或他們行為的意義價值角度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抗擊疫情志願者的精神,闡釋「志願者不是指揮者、教育者,而是用生命去影響生命」之行為的意義與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給予學生多種選擇考慮,並且用「最美」來讓學生擇其一,這是學生在行文中要加以充分體現和考慮的內容。行文只能詳寫其中一個(組)人物特有的行為事跡和獨有的意義價值,千萬不可對這四個(組)人物平均用力闡述。當然,也要簡略寫一下其他人物和所選人物之間的不同,並稍加評點,以照應「四選一」的交際寫作任務要求。

二、「破立結合型」任務作文

立論與駁論有機結合,亮「旗幟」與樹「靶子」有機銜接,這種「破立結合型」任務作文題突出對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方面的考查,特別是對邏輯思維、辯證思維發展的考查,對提升學生深刻性、批判性、靈活性等思維品質作用明顯。如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就屬於此類型。

疫情讓我們或警醒或反省,或悲傷或撫慰,或焦慮或希望,或感動或痛心,構成了一幅幅觸動良心和叩問靈魂的畫面。我們也可以設計出與疫情有關的「破立結合型」作文題來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辯證思維能力。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戰疫情」期間,很多新聞媒體就文明習慣的養成紛紛推出公益廣告,如「公勺公筷,文明用餐」「拒食野味,走向文明」「保持一定社交距離,尊重他人合法隱私」等。對此,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有的說:「喜歡吃點野味的習慣,很難改啊!」有的說:「文明習慣要從小培養,我年齡大了,用公勺公筷的習慣我不太適應啊!」還有的說:「保持社交距離的習慣也就一陣風,疫情過後也就無所謂了。」這些不同聲音也有一定的市場。

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請以高中生的身份給本市精神文明網《文明習慣大家談》欄目寫一篇文章,倡導大家「戰疫情,從養成文明習慣做起」,體現你的思考和認識。

這類題目乍一看很簡單,不就是寫文明習慣嘛,於是很多學生便把原先練過的像《文明習慣從小培養》《文明習慣從我做起》《文明習慣養成要關注細節》之類的文章改頭換面就搬上來了。殊不知,這樣寫就沒有很好地體現題目設計的意圖。對於這道作文題,既要整體審視作文材料,忌斷章取義或作碎片化理解;更要明確材料前後兩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前一部分列舉了疫情期間需要養成的三種文明習慣,後一部分則針對這三種文明習慣列出了與之相反的「難改論」、「不適應論」與「一陣風論」等看法,形成了對立的張力)。

如此看來,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緊緊圍繞疫情帶來的反思和教訓,以高中生身份寫作,或先立後破,或先破後立,或破立結合,既要正面論述包括三種習慣在內的文明習慣在疫情期間的現實意義與社會價值,更要逐個駁斥「難改論」、「不適應論」與「一陣風論」等,揭示產生這種種不當說法的原因,洞察並辯證分析其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進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以突出文章論述的針對性、情境性和對象感。

可見,如果不對作文材料進行整體性分析與綜合,不運用邏輯思維,該題目的寫作就會流於一般的套作與宿構。同樣,如果對作文材料缺乏有深度的思辨與批判性考量,不能對疫情中文明習慣的養成進行多方面、多角度、動態性的考查,也難以實現破立論述的深度結合。

三、「漫畫型」任務作文

教育部考試中心張開老師認為,所謂情境化作文題,就是「創設出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場景和比較明確的問題要求,讓考生通過寫作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方案」。高考作文寫作任務驅動的情境,多是些文字情境,但具有較強社會性的漫畫情境也時常「現身」。社會性漫畫往往能融思維美學形態與視覺美學形態於一體,或直接或隱晦或含蓄地表達對紛紜社會世事人生的理解及態度,更容易觸發學生寫作思維的「神經末梢」。如2016年高考全國Ⅰ卷的漫畫作文題「進步與退步:如何對待學生的考試分數」,2019年高考全國Ⅲ卷的漫畫作文題「畫裡畫外,師生情誼」等,都屬於這種類型。

疫情期間,很多反映「戰疫情」的漫畫讓人感動至深;但能進入命題領域,具有寫作審題立意價值的卻很少。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據「小林漫畫」作品改編)

要求:結合漫畫的內容和寓意,聯繫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寫文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漫畫作文審題立意的一般思路為:觀畫面—析手法—列觀點。這類題目的審題任務很容易完成,但是如何聯繫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使行文具有濃鬱的時代色彩、鮮活性及深刻性呢?要想完成這一「驅動」任務,就需要在構思時深思熟慮。其實,要想挖掘這幅漫畫背後的本質原因,深刻切入現實生活,並由此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可從多向追因角度探討立意。

漫畫為什麼要倡導「風雨裡做個大人,陽光下做個孩子」呢?可從個體向度分析:每個人的堅強與純真一樣都不能少——疫情面前,要敢於與磨難、困難和災難抗爭,在風和日麗時也要葆有純真。在一個人的人生信條裡,若少了「風雨裡做個大人」的勇敢、堅強和偉岸,就如同骨骼裡少了鈣質,是挺不起整個身軀的!當年面對SARS病毒來襲是這樣,現在面對新型冠狀病毒來襲更是這樣。而只有「陽光下做個孩子」,風和日麗的光陰中像個孩子一樣率性生活,不戴任何面具,「你」才能回歸逍遙遊的自然狀態,才能感受人世間的美麗和淳樸。

也可從人與人的關係(自我與他人)向度分析: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如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正是他們(她們)白衣執甲衝鋒陷陣,「我」及「我們」才能在疫情期間享受陽光的溫暖。還可從人與社會的關係向度分析:要積極弘揚諸如此類的社會文化心理,助力戰勝疫情——如歷史上久已形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心理大義;又如當代曾傳誦一時的「我想塗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的社會悲憫文化;再如疫情期間「同舟共濟,武漢加油」「武漢挺住,春天來了,我們一起賞櫻花」等正能量的標語文化;等等。若行文能這樣從人與社會的關係向度進行分析,論述就具有了歷史文化高度,論證的文化邏輯力就會大大提升。

相關焦點

  • 作文寫作技法:巧用「五法」,快速構思作文
    筆者這裡推薦作文構思「五法」,是指學生在佔有寫作材料的前提下,通過巧妙地、創造性的個性化布局,也可以通過「分解」、「組裝」等方式快速地搭建作文結構,幫助學生打開寫作之路。尤其是考場作文,如果能快速結構作文,不僅節約時間,而且能夠體現作文結構新穎、獨特的特色,作文獲得高分理所當然。
  • 高考作文,把握交際情境,寫作切合文體,作文更易得高分
    所謂的闡釋型作文,就是以往我們所見到的話題作文、標題作文,都屬於這一類;而還有一種近些年來出現的作文題型,往往給大家創造一個情境,讓各位考生通過特定文體的寫作,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案和意見等。聽我這麼說,聰明的你們一定會說,老師,你那說的不就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嗎?恭喜你答對了!
  • 專家談廣西高考作文:「個人畫像」融入家國情懷、時代追求更易得高分
    7月7日上午,廣西高考作文題揭開「面紗」。不少考生走出考場感慨,今年的作文主題又是「看起來容易,寫好難」系列。專家表示,今年考題看似打的「情感牌」,但考生如果僅僅關注「小我」,一味簡單抒情難拿高分,若把「個人畫像」融入家國情懷、時代追求,更有可能寫出好作文。
  • 莫華:與高三女兒談高考作文
    雯霞:老爸寫的《上甘嶺戰役背後的思考》一文,是符合《考綱》高考作文要求的。作為他山之石,對你如何寫好高考作文多少有點參考價值,希望你有時間讀一讀。語文學得好不好,主要體現在:記憶力、觀察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上。作文寫得好不好,反覆強調一下,還是那句老話,在於多練筆。要知道,大多數高考優秀作文、滿分作文,並不純粹是考場上的臨場發揮,更多的還是平時的積累,到了考場擇其所需而用之。
  • 今年陝西高考作文是……經歷過高考的你,還記得當年的作文題目嗎?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 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題目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題目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光明日報7月8日消息,各具特點的高考作文題有何深意,體現出哪些重要信號?怎樣寫才算好?本報特邀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第一時間給出點評。
  • 高考英語寫作佔20分,掌握這些答題套路,英語作文就是高分強項!
    大家都知道英語分為這麼幾大部分,聽力閱讀,七選五,完形填空,語法填空,短文改錯和寫作。這幾大板塊各佔一定分值,在這其中寫作佔有20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裡,筆者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高考英語的寫作技巧,如何才能得高分?一、詞彙量詞彙是英語的基礎,如果沒有詞彙量,那麼各個板塊都無法擊破。
  • 2020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出爐!怎樣寫才能得高分?請看這份詳細解讀
    看完今年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身邊的朋友都在驚呼「幸虧我高考考的早,現在的語文作文真是太難了!」真的有那麼難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所新鮮出爐的高考作文評析吧!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今年新高考 I 卷的材料比較長,但整體讀下來,大家會感到熟悉。
  • 2020河北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你會怎麼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 蘭姐姐辣評高考作文: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問題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今年高考作文題主題明確,立意方面不存在多大難度,只要立意準確,不偏題,分數基本不會出現很低的情況。
  • 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匯總,出爐!
    請綜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全國新高考Ⅱ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創意寫作」與高考作文(一)
    ●吳萬哲高考硝煙已散,不少學子反映今作文難度增大。高考作文到底該怎麼寫?請聽寶雞「創意寫作吆喝第一人」的「小見」。2017年高考結束的第二天,我到公園溜彎,有個朋友突然問我:你是個作家,吹牛為「寶雞創意寫作吆喝者第一人」,對今年高考作文題怎麼看?原來,他小兒子正讀高中,明年要高考,想從我這作家嘴裡挖些為文之道的「真經」。
  • 高考作文圍繞「立德樹人」基本點 將古聖先賢智慧照進現實話題
    這段為國人所熟知的「一箭之仇」典故,被選為今年全國Ⅰ卷的作文材料,進入廣東高考。作文題要求考生圍繞上述材料,選取感觸最深的一個人物進行思考,寫一篇班級讀書會上的發言稿。賀仲明支招,學生寫作不必拘泥於歷史,而是可以結合現實,從身邊的故事、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創作,也可以有不同的結論,關鍵在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識儲備。「這樣的考題靈活不死板,能夠在能力和素質上考察學生,是很好的高考作文題目。」
  • 高考閱卷老師告訴你,高考作文「高分潛規則」,4點看懂高考作文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作文的分數越來越重要,一篇作文的好壞,直接決定語文的整體分數,決定高考的整體成績,抓住了高考作文,就是讓自己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 那麼如何,才能拿到高考作文的高分呢?這個我們先要看看高考作文閱卷的流程,找到其中的高分「潛規則」。
  • 2020四川高考作文題目出爐:寫一封信「如何為自己畫好像」
    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 今年河南高考作文怎麼寫?省實驗、鄭外、鄭一中等名師為你解讀!
    今年河南高考作文怎麼寫?省實驗、鄭外、鄭一中等名師為你解讀!今天上午的語文考試結束啦!作文題目引發大家的討論那麼今年的題目考生應該如何立意?關鍵句來寫,選擇自己擅長的角度來寫,可以人物之間進行比較,但切不可三個人都讚揚,平均使用力量,體現不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的主題」。作文得高分要在發展等級上多挖掘。作文立意是否深刻,情感是否真摯感人,材料是否準確豐富,結構是否明晰,語言是否有文採,這些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在確保審題準確的前提下,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須在發展等級上至少佔一條優勢。
  • 【高考日語】2020作文題目:你喜歡用電子詞典還是紙質詞典?
    今天下午高考的外語科目結束,今年考其他語種的同學也多了不少。而且聽說今年的高考日語題目比往年簡單一些,作文題目也是中規中矩,讓我們來一起康康。根據教育部官方文件說明:除英語外,高考填報時外語科目也可選擇包括日語在內的5個語種,且分數和參加英語考試取得的分數對等,全國各地區均可選擇日語等科目進行考試。
  • 管綜寫作老師是如何寫高考作文的?
    202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如果時光倒退幾年,21備考的同學們再回到高考的考場上,面對今年的語文高考題,你該如何下手呢?先來看看新鮮出爐的2020年全國Ⅰ卷作文題。這道作文題目中有兩個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點,題目要求我們寫一篇發言稿,寫作時一定要遵循應用文的格式。第二點,題目中設有一個問題「你對哪個感觸最深?」
  • 2020年四川高考作文題目(附歷年四川作文題)
    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 2014高考作文素材(構思點撥)
    【構思點撥】 這道作文題的第一個特點就是限制與開放的巧妙結合,下面幾種構思,有助於你寫出文採斐然的佳作。 ①掃描生活中感人的場景,進行鏡頭剪接式寫作。你時時刻刻緊緊追隨著它……而對時尚你無處躲藏,你不知不覺地沒入時尚找不到自己了。 請以「時尚套住你我他」為話題,寫篇文章。 要求文體不限,題目自擬,800字以上。 【構思點撥】 我們生活在一個商品化的時代,時尚一直在變化著,並且是層出不窮的,話題中的「套住」表明每個人都在受著時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