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已有醫療機構製劑品種近2000個 推動藥監創新發展有「新招」

2020-12-18 身邊24小時

羊城晚報訊 12月16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醫療機構製劑監管情況。記者獲悉,廣東省目前批准的醫療機構製劑室有78家,共配製獲得批准文號的製劑品種1872個。

廣東省藥監局藥品監管一處副處長鄒玉婷指出,省藥監局將以依法監管為前提,以風險管理為基礎、以全生命周期監管為重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重點從「五個方面」多管齊下,推動醫療機構製劑高質量發展。

近2000種醫療機構製劑作用大

「我省目前批准的醫療機構製劑室有78家,共配製獲得批准文號的製劑品種1872個,應用傳統工藝配製的中藥製劑備案品種231個,年產值約7億元。」發布會上,鄒玉婷指出,廣東是傳統中醫藥大省,很多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院都有自己獨有的、臨床驗證有效的經典方、驗方,是製劑開發的巨大寶庫。

如其中,「肺炎1號」(規範名:透解祛瘟顆粒)是全國首個通過審批用於新冠肺炎的醫療機構傳統中藥製劑,在當時全國無論中藥,西藥,都沒有明確可以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的情況下,「肺炎1號」成為當時省內唯一可以拿出治療確診病例相關臨床證據的藥品。

醫療機構製劑,俗稱「院內製劑」,是指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經批准而配製、自用的固定處方製劑。「院內製劑其實也是一種藥品,不過,普通藥品可以依法在市場上自由流通銷售,而醫療機構製劑不得在市場上銷售,僅允許在本醫療機構使用,特殊情況下經批准才能在醫療機構間有限地調劑使用。」鄒玉婷說。

據悉,醫療機構製劑在保證臨床醫療需要、彌補市場藥品供應不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同時,醫療機構製劑也是培養醫院藥學人才、滿足臨床科研需要的重要基礎,在新藥特別是新中成藥研發方面發揮了獨特而不可或缺的作用。

就在去年年底,由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及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攜手共建的「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心」在珠海橫琴揭牌。鄒玉婷介紹,今年9月29日,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協定處方「益氣甘露顆粒」作為「製劑中心」首個標準化研發品種通過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機構傳統中藥製劑備案。至此,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創新孵化平臺建設初見成效。未來一年,製劑中心將承接更多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的委託研發及配製工作,推動粵澳兩地醫療臨床及學術相互交流與合作。

「五大方面」加強全周期管理

廣東省醫療機構製劑數量多,作用大,如何創新監管?省藥監局方面指出,廣東將從五個方面加強管理,推動院內製劑高質量發展。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廣東省醫療機構製劑標準建設。據介紹,第六冊《廣東省醫療機構製劑規範》已於今年7月份起實施,在提高製劑質量過程中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二是源頭管控,嚴格規範醫療機構製劑準入工作。7月7日,省局下發《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於2020年換發工作的通知》,對不符合換證要求的製劑室一律不予換證,從源頭處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的製劑配製質量。

三是強化監管,維護醫療機構製劑質量安全。截至11月底,全省藥品監管部門共對省內醫療機構製劑室開展進行了81次監督檢查,實現了監管全覆蓋。抽驗醫療機構製劑134批次,合格133批次,合格率超過99%。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監測到醫療機構製劑臨床不良反應89例,絕大多數經處理得到了痊癒或好轉,為完善製劑使用說明書和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四是社會共治,提高醫療機構質量管理水平。今年,省藥監局再次委託省藥學會組織開展全省醫療機構的製劑標準化建設工作,組織編寫《全省醫療機構的製劑標準化建設指南》,通過建立統一規範的制度、培訓、管理、記錄標準模式,促進全省醫療機構製劑室逐步走向規範化配製與管理,提高製劑配製質量,保障用藥安全。

此外,省藥監局還通過積極幫扶的方式,引導醫療機構製劑行業高質量發展。今年11月,省藥監局安排了醫療機構製劑質量監管工作專項線上培訓活動,加強對醫療機構製劑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的法律法規宣貫和專業培訓。同時通過廣東省藥學會醫療機構製劑專委會搭建醫療機構製劑行業交流與展示平臺,加強行業內部交流,提升醫療機構製劑室在醫院內部影響力,提升製劑行業內驅力。

(陳澤雲 粵藥監)

【來源:金羊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近2000種醫療機構製劑作用大 「五大方面」加強全周期管理
    12月16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醫療機構製劑監管情況。記者獲悉,廣東省目前批准的醫療機構製劑室有78家,共配製獲得批准文號的製劑品種1872個。
  • 省藥品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醫療機構製劑發展現狀和監管情況
    12月16日,省藥品監管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了廣東省醫療機構製劑發展現狀、省藥品監管局對醫療機構製劑的監管情況和成效。廣東是傳統中醫藥大省,很多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院都有自己獨有的、臨床驗證有效的經典方、驗方,是製劑開發的巨大寶庫。
  • 山西省藥監局對醫療機構傳統中藥製劑工作開展調研指導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中醫藥強省戰略,推動我省《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實施意見》落實,12月4日,省藥監局藥品註冊管理人員到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就傳統中藥製劑備案及藥物研發進行工作座談及專業指導。該院院長郝旭亮、副院長武登龍、秦豔紅及相關科室人員參加座談。
  • 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速推進
    2020年,中醫藥迎來高光時刻: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發揮獨特作用,戰「疫」成果引世界矚目;全國中醫藥局長會布局中醫藥傳承創新體系建設;《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修訂發布,新的中藥註冊分類辦法正式施行;7首方劑關鍵信息發布,助推古代經典名方開發……2019年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新時代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 樂普醫療深度解析:布局心血管醫療全產業鏈,不斷創新發展
    3) 藥品原料製劑一體化帶來持續性優勢,新品種不斷獲批推動藥品板塊穩定增長: 公司仿製藥板塊已完成原料製劑一體化布局,重磅品種氯吡格雷和阿託伐他汀全 國集採中標,未來 2-3 年保證穩定銷售,同時如甘精胰島素等重磅品種的獲批和 零售端藥品銷售的繼續發力也將為公司藥品帶來新增量;中短期藥品板塊將保持
  • 醫院藥企強強聯合 光華-雷允上中藥製劑研發轉化中心成立
    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王寶龍 記者 左妍)剛剛躋身「世界500強」的上海醫藥,今天又有新的舉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與上海醫藥旗下的上海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成立光華-雷允上中藥製劑研發轉化中心,同期舉辦了中藥製劑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 國家藥監局藥審分中心在滬掛牌 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審評加速
    國家藥監局與上海市政府經過充分協商,決定在滬設立兩個分中心,旨在進一步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進長三角藥品醫療器械成果轉化、產業聚集和創新發展,推動長三角成為全世界最具活力的藥品醫療器械創新高地,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藥械安全和創新研發的新期待。
  • 41個滴眼液參比製劑曝光!TOP15產品4個已過評,揚子江、齊魯……或...
    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6個滴眼液已有企業過評,其中4個躋身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滴眼液TOP15;15個滴眼液有企業以新分類報產,鹽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最搶手,瀋陽興齊眼藥申報品種數最多;41個滴眼液已公布參比製劑,其中29個還未有企業布局,部分為臨床常用大品種。
  • 培育醫療新勢力,2021醫療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4月9日珠海召開
    站在生物醫療行業發展的前沿,中國民族衛生協會聯合多家單位,傾力打造了"第四屆醫療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簡稱"MIDC2021"),為全球醫療行業人士提供一個高端便捷的商貿平臺。大會於2021年4月9-11日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為打造珠海"南方藥谷·未來之城"生物醫療大時代貢獻力量。
  • 國家藥監局藥審分中心在滬掛牌,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審評加速
    鼓勵生物醫藥創新的方向不變。 創新審評制度改革、創新工作機制、創新服務發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掛牌儀式今天(22日)舉行。
  • 省藥監局五分局「三措並舉」 暖心做好醫療機構製劑再註冊工作
    為做好醫療機構製劑再註冊工作,省藥監局五分局根據統一部署,提前謀劃,多措並舉,暖心服務,全力做好轄區內醫療機構製劑的再註冊工作。一是摸清底數,做好統計。組建醫療機構製劑室工作群,對轄區內製劑室和製劑品種做到了底數清、數據明。
  • 全球醫療健康創新創業項目今起徵集
    集中的科研成果成為醫療技術創新的重要推動力奇蹟的背後,是浙大一院長期以來在科技創新和轉化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形成的技術優勢。在2019年末發布的「2019年(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表單上,浙大一院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四,傳染病學、普通外科學位列全國第一,消化病學位列全國第二,血液病學、急診醫學、腎臟病學、整形外科學、精神病學進入全國前十。
  • 中國吸入製劑創新正當時
    健康元重點布局吸入製劑板塊,其中複方異丙託溴銨吸入溶液、鹽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已經獲得註冊批件上市。該公司在吸入製劑的數量及研發進度正處於行業較領先的位置。2020年7月23日健康元發布公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2ml:0.5mg)獲得藥品註冊批件,是國內首家。該藥品主要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是吸入劑的最大品種,並可替代或減少口服類固醇。
  • 青島科技創新園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壯大
    青島市即墨區科技創新園以「生命科技產業集聚區」為重要載體,營造良好的大健康產業發展環境,為市場主體轉型升級創造條件,加快形成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以英派斯健康科技、海智源生命科技、中醫醫院製劑為依託,圍繞「醫、養、健、管、遊、食」六大領域,推動園區體育健身、生命科技、醫藥製造等板塊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關注創新、消費型醫療及其他特色領域
    從子行業來看,醫療服務估值最高,醫藥商業估值最低。醫療器械板塊中,新冠檢測試劑今年銷量 較大,帶動板塊估值有所增長;化學製劑受前兩年創新藥價值重估的拉動,估值有所上調,但帶量 採購的衝擊下,估值分化將長期存在;一些中成藥品疫情中銷量增長較快,估值有所上調;生物制 品、醫療服務高估值由高成長推動。
  • 江蘇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加強對分散農戶中藥材種植、養殖的指導,引導有實力的企業、中醫醫療機構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資中藥材規模化生產,建設標準化規模化中藥材生產基地。規範中藥資源評估程序,推廣中藥資源評估方法和技術,促進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  (十)促進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提升。加快修訂完善省級中藥材標準和中藥飲片炮製規範。推動中藥生產企業裝備升級、技術集成和工藝創新,促進中藥生產工藝標準化和現代化。
  • 雲南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加強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動開展國際標準研究制定。建立完善註冊管理體系,完善醫療機構製劑技術審評審批機制,優化規範應用傳統工藝配製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的備案管理。(十一)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與監管。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保護,支持替代品研發利用。
  • 提升藥監市場卡位能力 國新健康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隨著行業法律的不斷完善,監管手段的創新,藥械監管領域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國新健康深耕醫保基金綜合管理服務、醫療質量安全服務、藥械監管服務領域,積極打造專業、獨立的第三方健康保障服務體系,藥械監管服務正是國新健康的主要業務之一。國新健康可以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藥械監管服務,並憑藉競爭優勢,市場拓展取得良好成績。
  • (決策與參考)關於市政府《關於支持我市醫藥企業發展的意見》實施...
    一、醫藥產業概況及2010年發展情況  在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方面:全市現有醫藥工業企業11家,其中:藥品製劑生產企業6家(利州區4家,蒼溪縣1家,青川縣1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2家(旺蒼縣、劍閣縣各1家)、醫用氧廠1家(利州區),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家(朝天區、利州區)。
  • 「肺炎一號方」獲批成院內製劑,距離成為新藥有多遠
    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上,尚未有特效藥。然而,除了西藥外,中藥也在進行一定的療效探索。2月6日,廣州衛健委對外披露消息稱,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下稱「廣州市八醫院」)的「肺炎一號方」已正式通過廣東省藥品監管局的緊急審批程序,獲準成為可在廣東省內應用的院內製劑,但目前只是在廣州市八醫院院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