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即墨區科技創新園以「生命科技產業集聚區」為重要載體,營造良好的大健康產業發展環境,為市場主體轉型升級創造條件,加快形成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以英派斯健康科技、海智源生命科技、中醫醫院製劑為依託,圍繞「醫、養、健、管、遊、食」六大領域,推動園區體育健身、生命科技、醫藥製造等板塊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位於青島市即墨區科技創新園內的中醫醫院製劑室,憑藉在中藥製劑領域不斷積累的中醫經驗,在疫情期間,研製生產防新冠、清肺排毒等製劑40000餘袋,為戰勝疫情輸送了「即墨中藥製劑」力量。
實踐再次充分證明,中醫藥學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屢經考驗,歷久彌新,值得珍惜,它依然好使、管用,並且經濟易行。
走進位於青島科技創新園內的中醫醫院製劑室,一陣陣中草藥香氣撲面而來,智能化設備有條不紊的進行製劑生產、包裝等各個環節的作業,一旁製劑技術人員正在專心的進行製劑研發、成品消毒、清點等工作。
據了解,即墨區中醫醫院製劑室始建於1998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擁有藥師、技師等12名專業技術人才,已具備自主研發、生產、檢測等多種製劑功能,研發出11個劑型,30餘種製劑取得山東省藥監局註冊文號,其中4個品種入選山東省調劑品種,在青島地區各中藥製劑機構中穩居前列。
代醫藥業的快速發展,讓這個老字號的中醫行業發展空間受阻,如何突破瓶頸,讓這個老字號中醫行業繼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變化的中醫藥文化需求,新舊動能轉換成了即墨區中醫醫院當下最急需解決的問題;為解決中醫藥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園區中心主動與區中醫醫院對接,經過雙方座談與協商,按照《醫療機構製劑配製質量管理規範》(GPP)標準,結合中藥製劑室項目落地規劃布局,園區中心調取閒置廠房備案表,逐個排查符合該項目落地的廠區,最終以租賃的方式在孔雀河三路上的閒置廠房內「嫁接」中藥製劑室項目,該區域有穩定的水、電及蒸汽供應,遠離汙染源,且周邊大健康企業林立,適合中藥製劑在此開展產品研發及學術研究,可提升中藥製劑研發和配製能力。
「因廠而立」的中醫藥製劑項目,經過2年來的沉澱,煥發出了新的活力。為滿足即墨區醫療、科研、教學的需求,對製劑室進行了改造升級,打造集自主研製、開發、生產為一體的現代中藥製劑室,設置潔淨配製區、普通配製區和藥檢室;新引進多功能提取濃縮機組、全自動硬膠囊充填機、CR粉碎機、安瓿蒸汽滅菌器等現代中藥製劑設備10餘臺;設立微生物檢測室、理化實驗室、精密儀器室、留樣觀察室等藥檢室10間;配備超淨工作檯、生化培養箱、電子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譜儀等藥品檢驗設備20餘臺;「疫」戰期間,優秀的醫師團隊、精湛的中醫技藝、自動化的製劑設備,為青島市乃至周邊地區防控,提供健康、綠色的中藥製劑,並為中藥製劑健康產業貢獻「即墨中醫」樣本。
青島科技創新園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說,在生命與健康領域的科研規劃上,必須要堅持以實現科學、協同、規範、高效的管理為目標,優化產業資源配置,緊密結合國際生命科技前沿,發揮先導引領作用,全面提升創新能力,促進園區大健康產業整體實力從「跟跑者」向「並跑者」轉變,並進一步形成「領跑」優勢。(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曉帆 通訊員 鄒佳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