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年到頭帶便當上班的年輕人 | 症常青年

2021-02-23 三明治

今年三月,曉沁跳槽到位於上海原法租界裡的一家廣告公司。

 

入職前,她仔細盤算了工作午餐可能的花銷,發現在公司所處的市區核心位置,想依靠可靠的外賣或堂食解決吃飯問題,每天人均消費可能至少需要50元。

 

她沒怎麼猶豫,就決定以後午飯都自帶便當。

 

跳槽前,曉沁在一家美食媒體工作,辦公室裡有廚房,同事們常會做飯和大家分享。美食行業的人廚藝不錯且對成品要求極高,即使在同事眼中是失敗作品,曉沁也覺得味道超過一般水準。因為做選題的需要,辦公室裡總有大小試吃會,正餐零食不斷貨,曉沁從不需要擔心午餐怎麼吃,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因為吃太多體重增長了不少。

 

但新工作要帶便當,就首先要有便當盒。淘寶上的便當盒光材質就有玻璃、塑料、不鏽鋼、陶瓷、木質、稻穀殼十幾種,價格也從十幾塊到幾百塊不等。曉沁在知乎上查了查關於便當盒的推薦,選擇了198元、號稱使用PBT塑料的一款,希望在安全性上獲得更多保障,畢竟這是每天都要使用的物件。

 

她還下單了一款空氣炸鍋,加上原有的一口小鍋和電飯煲,是她認真研究後最適合自己的工具組合。

 

「都是因為貧窮……」曉沁半開玩笑地把帶便當的行動,歸結於想省錢。省下來的錢,曉沁更願意用來旅行、看展,和朋友去吃一頓高品質的米其林日料,或者乾脆存起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之一是鋁製飯盒,無論上班還是上學,人人都背著一個飯菜混裝的長方形金屬盒子。那個年代,下館子是奢侈的,以盒飯形式出現的便當,是缺乏生活選擇和經濟條件的被迫選擇。

 

2013年是中國外賣O2O市場的」雞血元年「,這一年,淘點點成為阿里獨立的業務事業組,」到家美食會「、」餓了麼「等等外賣品牌獲得融資,2014年美團、百度紛紛上線外賣板塊,搶佔大熱的O2O市場,身著不同外賣品牌的外賣員穿梭於街頭,一時間營銷戰硝煙四起。

 

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年輕人,幾乎全都習慣了點外賣的生活。上班族們只需要在手機上做幾項選擇,便有商家把經濟實惠的餐點在短時間內送上門來,豐儉由人。

 

帶便當似乎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曉沁記得,剛入職時自己是全公司為數不多帶便當的」異類「。

 

 

每個工作日早上,曉沁6、7點就起床,吃過前一天晚上熬好的雜糧粥,開始準備當天便當。

 

把提前用鹽和黑胡椒醃製好的雞腿肉、雞胸肉或牛肉,連同作為主食的紅薯、紫薯或玉米一同丟進空氣炸鍋,另一口鍋裡加水,等待水開的期間清洗蔬菜並切好,蔬菜燙一下便撈出來,裝進便當盒,加入沙拉醬。一般這個時候,空氣炸鍋裡的肉類也烤好了。

 

這樣一份有主食、肉類、蔬菜的便當,整個製作過程不超過30分鐘。

 

帶便當的3個月以來,曉沁算了一筆帳,每月在餐飲上的支出不過幾百元,就可以讓自己吃得很不錯。而辦公室裡每天都點外賣或出去吃的同事,每月光工作午餐的花費就要1000-2000元。

 

即使之前從事美食相關工作,曉沁自認為不是一個對食物有濃厚興趣的人,吃飯於她而言,只是」不讓自己死去「的事,因此需要高效解決。每個周末,曉沁都會提前構思好種類,採購一周做飯所需的蔬菜、肉類,周一到周五則按照規劃嚴格執行,每天午飯的內容一模一樣。

 

和曉沁不同,每天阿月著手做便當前,完全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來。

 

她早起做便當的步驟是這樣的:拉開冰箱門,檢閱一下食材,憑心情挑出幾樣最想吃的,能生吃的就洗淨切好,需要焯水的再單獨處理,擺盤碼好,用手機拍照。阿月很享受製作便當時創意迸發的感覺,就像在從事一項藝術創作。

 

阿月做便當的初衷,是不降低生活質量地減肥,讓自己吃得健康,也要吃得好。身高160左右的阿月,去年體重在130斤左右,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屬於偏胖類型。一開始她採用「白水煮一切」的方式來管理飲食,不攝入任何油鹽,配合鍛鍊,體重很快有了變化,但這個過程讓阿月並不愉悅,總覺得是在「熬」。

今年過年後,阿月正式決定自己做便當。和父母一起居住的她,曾有一段時間帶父母為她準備的便當。但父母一輩的飲食習慣重油重鹽,一時間很難調整,並不適合有減肥需求、必須吃低鹽少油的自己。

低鹽少油,意味著菜只能用最基礎的方式進行烹飪,焯水、蒸熟或簡單煎制,雖然比「白水煮一切」要有味道些,但畢竟不如重油重鹽的做法香。怎麼讓吃飯這件事,變得既健康又有趣?阿月發現「擺盤好看」是一大利器。

阿月的每份便當都會認真擺盤 

主業是天津一家私企財務的阿月,副業是一名攝影師,對於造型、色彩搭配有很好的審美。便當的食材準備好,她憑感覺就能擺出漂亮的造型,比如不同顏色的食材要歸做一堆、食材可以切成不同的形狀方便拗造型,基本上如果食材裡有三種以上的顏色,整齊地碼放起來,就不可能不好看。

 

擺盤好看了,拍照就好看,照片好看了,看起來就有食慾,有食慾就會吃得開心,如果有人誇讚照片拍得好就更開心,做便當、吃低鹽少油的便當就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即使身為攝影師,阿月堅持每天只用手機拍便當,每天固定一塊餐布、一個角度,沒用專業攝影設備,」不然就會花更多時間,影響做便當的初衷了「。並且因為攝影師的身份,阿月也更難對外賣的安全性產生信任,把食物拍得好看是一回事,但食物究竟是怎麼做出來、怎麼送到自己面前的,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開始過上做便當的生活後,曉沁和阿月都意外地發現,不僅身體因為規律、多樣化的進食變得更好,作息也變得正常了。由於第二天要6、7點起床準備,前一天晚上就不可能晚睡,以前因為攝影副業修片常熬夜到2、3點的阿月,因此挽救了自己的晚睡拖延症。

 

 

曉沁不知道公司帶便當的人越來越多,究竟和自己有沒有關係,總之入職三個月以來,帶便當的人從只有她和一位實習生,到5、6個人要定個會議室一起吃,分享各自的食物。

 

但帶便當的人,總免不了受到職場午餐社交的影響。

 

剛入職時,曉沁曾被領導叫去共進午餐,不好推辭只能去,把便當留到晚上。或者也有這樣的情況,明明當天帶了便當,同事卻熱情邀請她和自己一起出去吃。

 

在幾次晚上吃掉因為職場社交而放棄的午餐,導致吃多了腸胃不舒服後,曉沁堅定了」不管發生什麼,午餐便當就一定要中午吃完「的原則。即使是和同事出去吃,她也會把便當加熱後帶到餐廳,同事點餐,她吃自帶,目前倒還沒接到過餐廳不許外帶食物的抱怨。

 

如果遇上公司應酬,已經習慣清淡飲食的阿月會顯得有些尷尬,既不能在飯桌上單獨給自己叫一盤菜,也不好在客戶面前挑三揀四地吃,省得落下」裝什麼裝啊,難道還差這一頓嗎「的責備。她只能偷偷準備一小碗白水,把菜在水裡涮一遍再吃。

但大部分時間裡,阿月還是一個」吃獨食「的人,因為辦公室裡只有她一個人帶飯,一般就在座位上默默地吃。她習慣在午飯前把早上拍好的便當圖發在朋友圈,作為一種小小的儀式感,而同事們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阿月發的圖就是她每天在吃的便當,在那以前他們都覺得可能是阿月從網上下了些美食圖片。

阿月每天早上都會為便當用手機拍很好看的照片

 

時間長了,開始有同事來問阿月,能不能給她點錢,讓她幫忙多做幾份?但後來也沒了下文。阿月覺得大部分人還是停留在嘴上說說,想吃得健康,卻懶得動手也懶得琢磨。

阿月許多久未聯繫的朋友,因為她持續曬便當這件事而重新和她熱絡起來,比如沉寂許久的初中同學們突然有一天拉了個群,開始討論起關於健身和飲食的事,彼此交換經驗。越來越多人來詢問阿月,要怎樣才能做出照片裡那樣的便當,怎樣吃健康,怎樣搭配好看。

 

但最讓阿月感到開心的,是她持續發便當照片這件事,讓打趣她肯定堅持不了多久的朋友們,慢慢跟著她改變飲食習慣。從前的朋友聚會是滿滿一大桌子肉菜,只有阿月一個人」吃草「,現在大半個桌子都是素食或低鹽少油菜餚。他們發現蔬菜不需要油鹽,甚至生吃都是甜的。

 

苦手的便當之路,是辦公室午餐社交的另一種體現。

兩位同事是和苦手長期一起吃飯的「飯搭子」,以前常一起吃單位食堂。但食堂的午飯品類雖有十幾種,能被她們仨接受的只有6、7樣,其他菜都被列入「難吃」範疇,她們就著還湊合的菜勉強吃了一年。

苦手的第一頓午餐

 

趕上外賣蓬勃的時期,苦手和同事經歷了訂外賣、嫌棄外賣太油、重回食堂、發現食堂還是一樣難吃的過程。走投無路之下,苦手從今年4月開始決定自己做便當,兩個「飯搭子」立刻響應,按照市面販賣的「低脂輕食便當」的標準,每人40元,向苦手繳納「夥食費」。

 

於是苦手成為了辦公室裡的小型「便當供應商」,主打「低脂午餐,不是只能吃草」特色。

每天下班後,苦手就到菜市採購適合做便當的蔬菜、菌類,比如西蘭花、蘆筍、土豆、金針菇。水果蘇打水是網店直接送到辦公室,魚蝦肉類在網上提前買好。回家吃完晚飯,花半個小時的時間苦手就能準備好第二天三人左右的便當。在家幫忙照顧孩子的公公婆婆會特地幫她滷些牛肉、雞胸肉,多包一些餃子,怕苦手一個人做不過來三個人的飯量。

 

 

雖然帶便當上班並不是主流,但在豆瓣」愛心弁當·便當sweet house「小組裡,至少有7136名組員和曉沁、阿月、苦手一樣,將便當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作為豆瓣便當主題人數最多小組的組長,JC成立小組的起因是一部電影。那時JC剛失戀,看了一部叫《絕對彼氏》的日劇,男主角常為女主角做便當,這讓JC覺得特別溫暖,似乎便當不僅僅是一頓飯,而是能把家裡人的」心意「或」存在感「傳達給吃飯人的一種媒介。此後小組人數逐漸自然增加,2013年左右出現了更多把便當認真拍照、擺盤的組員。

從功能性上看,便當是為了滿足不能在家吃飯的餐飲需求,其中主要是工作日午餐。大部分的職場白領必須離開家門,去往特定的工作地點,吃飯尤其是午飯成為需要在外解決的事——如果不是自帶,那就必須食用家庭以外場所提供的餐食。

便當成為網紅現象之一,是曾從事生活方式媒體編輯工作的Lilac在自己朋友圈裡觀察到的。她發現有許多自己曾採訪過的「日系」美食領域達人,近一年來紛紛在曬用好看的便當盒為自己或家人做便當的圖片。

作為一個非常容易被「種草」的人,原本計劃用做便當降低生活成本的Lilac,斥200元「巨資」入手了一位網紅推薦的便當盒,據說曾獲得紅點設計大獎,即使她明知道有密封不完備、容易有水漬等等缺點,也只能用「200塊錢的便當盒,用10次就折合每次20元,就不算虧」來安慰自己。

但每次準備便當時,Lilac需要操心不能做湯汁過多的食物以免湯汁漏出弄髒包包、面對一水池油膩的鍋碗瓢盆不想清洗等等問題。另外如果帶了便當,就多出一個手提包,加上原本上班的包包,無論騎共享單車還是擠地鐵都不太方便,Lilac還發生過因為地鐵擁擠而把便當包裡雞蛋擠爆的尷尬事件。

結果幾個月下來,耗費「巨資」的網紅便當盒上線機會並不多,和她因為其他食物網紅購買的烘焙用具堆在了一起。

如今當我們使用「便當」這個詞時,或多或少和日本文化有關。

「便當」一詞來源於日語「弁當」(bentou),意為可攜帶的盒裝餐食,但」便當「在源頭上是中文,本意可以追溯至南宋,指代方便、便利的東西。在日本,「弁當」擁有超過1000年的歷史,從最初的勞動者、武士攜帶的飯糰,貴族外出享用的裝在漆器盒裡的餐點,到觀看歌舞伎表演時食用的」幕間便當「。

在電影、電視劇、出版行業,日本便當或飲食文化的影響也清晰可見。

近年來許多當紅日劇、日本電影以食物為主題,例如《深夜食堂》、《南極料理人》,即使不是食物主題,也常會出現主人公為家人做便當或吃便當的情節。

2013年,在北京居住的日本作家吉井忍出版了《四季便當》,收納了自己為中國丈夫製作便當的感悟,並附上菜譜,一舉成為豆瓣、亞馬遜閱讀榜單排行TOP1,此後與便當相關的圖書、雜誌主題策劃也越來越多。譬如近期出版的食帖《便當靈感集》,採訪了以日本為主的多位海外便當達人,頗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曉沁想起自己在英國工作時,英國員工早餐吃塊餅乾,午餐吃冷的三明治,可以等到下班後再去吃頓好的,作為一天裡唯一一頓正經飯。辦公室裡十幾名員工,只有自己和幾位亞洲員工會帶需要加熱的便當,似乎這是一種「亞洲特有風俗」。

但對她而言,做便當意料之外的好處,是建立起一種獨特的生活秩序感。

「作為『外地務工人員』,對人生本來就沒有多少能掌控的地方,如果房東有一天讓我搬走我立刻就得走。」而做便當讓充滿變化的日常變得些許可控,至少可以控制吃什麼、幾點做、怎麼做。

做便當這件小事,讓她的生活有令人安心的儀式感。

相關焦點

  • 那些頭髮顏色奇怪的年輕人 | 症常青年
    文 | 張奕超這幾年,馬路上頭髮顏色奇怪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中國人的發色原本是黑色的,即便染成棕黃或深紅,依舊與黑色相差無幾,不能稱得上「奇怪」。我觀察到的「奇怪」是從奶奶灰開始的。三四年前左右,國外髮型博主鋪天蓋地「奶奶灰」,國內的吳亦凡和李宇春也染了灰白色的短髮,在年輕人裡帶了一波「奶奶灰」風潮。
  • 那些因上班而抑鬱的年輕人,卻怕辭職,為什麼?
    其實,朱朱辭職是不想上班,而不是不想工作。《圓桌派》2016年有一期節目「呆著:不想工作怎麼破?」陳丹青說,「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大部分人說自己「不想上班」,其實並非「不想工作」。畢竟很多人之所以上班,是因為現實所迫,為了生存,滿足口腹之慾,所以,不想上班也得上。可是他們並不是這樣,中產家庭,就算辭職暫時不上班,也有足夠維持幾年基本生活的存款,但是他們依然感到很強烈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他們頭腦裡面有很大的限制,把一個人不上班看成是一件很可怕和糟糕的事。
  • 那些去銀行上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去銀行上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0
  •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不知從何時起,在60-70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讓人無比嚮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來越被80-90年代出身的年輕人感到厭倦。「每個月總有那麼30幾天不想上班。」「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會出賣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上班就是在浪費時間與青春。」諸如此類的言論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社交網絡與生活中,於是「上班」聽上去像極了一個很喪的詞。
  • 上班便當這樣搭,營養保鮮又方便
    — —美味便當的營養保鮮每次看日劇,最羨慕的就是日本主婦給孩子和丈夫準備的便當,好看又美味,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氣,更承載著家人滿滿的愛。而自己帶便當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不用顧忌他人口味,自己愛吃什麼準備什麼,美味又健康。每天下班溜達去菜市場,挑自己愛吃的,今天想吃飯,就備好飯菜,根據自己喜好、飯量,往可加熱的玻璃飯盒裡放置飯菜,想吃粥或湯,提前將材料倒進燜燒鍋,上班後就可享用到美味,自己搭配的每天都是健康餐。
  • 看完這些便當盒,感覺外賣時代終結了!
    不管是上學還是上班,吃飯都不能馬虎對待。美味的食物總有超乎想像的治癒能力,再忙也要用好吃的便當撫慰自己的靈魂。而一款高顏值的便當盒更是讓人食慾大增,如果便當盒是下面這種樣子的,不要說挑食症,我連困擾多不管是上學還是上班,吃飯都不能馬虎對待。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上班了?
    ······對此話題,就連最近新出的微信表情包,網友也賦予了它們新的打開方式:這不禁讓人感嘆:現代的年輕人,90%都患了一種病,叫上班恐懼症。每天早上7點起床對起床困難戶來說就夠難了,尤其是大冬天,更加難上加難了。
  • 日本年輕人最新流行趨勢,一定要把炸雞便當背在身上才能出門...
    三樣放在一起就是一盒高配的工作日便當啊!把這三樣都塞進包包裡看起來真的就像是背著便當去上班上學啊~如果把便當小包拿出來的話只剩透明的背包看起來也是超酷的!其實VILLAGE VANGUARD除了今年的這款便當背包在前兩年的時候也推出過奇奇怪怪的...
  • 上班便當這樣做,好吃又有營養!
    上班叫外賣吃,不好吃而且也沒營養,今天君姐給你們送福利啦!君姐今天教大家如何做出好吃又有營養的上班便當,讓你成為公司最幸福的崽。有請今天的主角登場:照燒雞腿飯!是不是十分的誘人?加上自己喜歡的蔬菜,配上米飯,將照燒汁和米飯混合,這樣一個便當不要太好吃哦~趕緊做起來吧~君姐有預感你將會收到來自同事們的羨慕的眼光!拜拜~
  • 帶便當去上班,就是帶上了家的味道
    對便當有著這般情結的,不只是我們。食帖君今天要分享的5位日本便當博主,也是每天都做便當,只為了讓自己和家人可以帶上一份家的味道去上學,去上班,去遠方。快速做便當的技能雖是在東京的繁忙生活中練就的,但回到老家後,她更喜歡做便當了。每天花在便當上的時間會更多,便當的搭配也越髮漂亮和美味,並且還有了時間在網絡上分享她的便當經驗與靈感。
  • 復工上班減肥餐 | 如何做出好吃的減脂便當?
    今天準備了 5 種簡單上手的便當組合,一是最近逐漸開始復工,可以解決工作餐的問題,二是當作年後刷脂的機會。不同需求對應不同的食材搭配,看你想吃哪一種便當?🎁最後有禮物送!不使用雞蛋和牛奶,糙米做主食可避免麩質過敏,monbento 便當盒上下兩層的設計,還附帶醬料盒放沙拉汁,如果有食物過敏,自製便當是一個日常吃飯的解決方案。
  • 復工上班減肥餐:如何做出好吃的減脂便當?
    今天準備了 5 種簡單上手的便當組合,一是最近逐漸開始復工,可以解決工作餐的問題,二是當作年後刷脂的機會。不同需求對應不同的食材搭配,看你想吃哪一種便當?我自己沒有食物過敏,平常沒太注意,但如果有食物過敏的同學,這個便當可作為參考,我避開了蛋奶、海鮮、堅果。主食的部分推薦糙米飯,本身是無麩質食材,也可以避免血糖升高過快儲存脂肪。如何把兩隻雞腿塞進便當?
  • 【周一美食】帶著便當去上班!有了這些高顏值又美味的便當,上班美美噠
    ⎊ 現已加入帶飯族豪華午餐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超羨慕那些自己帶飯的同事、同學,而自己只能靠吃外賣和食堂來維持生計(ㄒoㄒ)。浸透了菜汁的米飯相當的美味可口↑↑↑• • • • • • • •-    營養擔當    -低脂高蛋白,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便當,試試自製蛋包飯吧↑↑↑• • • • • • •
  • 【上班族豪華便當】給上班的你一份驚喜
    #365天學做288道甜點#NO.67這是給上班族準備的豪華便當呦。不但要有沙拉,有湯,還要有下午茶甜點才行。只有吃好喝好心情好,工作起來才有勁嘛。讓開啟便當的那一刻,變成一天之中最期待的時光。是的,估計很多小夥伴都已經知道了,嬸子在前陣子的便當大賽拿了個第一名呦,所以今天就把得獎的這個作品發上來,上班又需要帶便當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
  • 年紀輕輕便不上班,那些不上班的人,怎麼掙錢的?
    上班二字,對於目前的年輕人來說,或許並非是唯一的選項。這一點,對比起父輩那個年代的人來說,有些不大一樣。因為在他們的思維當中,只有上班,才能掙錢養家,甚至是給自己不錯的生活。不過,現實社會當中來看的話,有很多年輕人並不願意上班,或者換句話說,他們不願意接受那種每天打卡式的上班,更加崇尚自由。於是乎,便有一些年輕人平時看似不上班,但他們卻能夠掙錢,著實讓人有些想不通。那麼,那些不上班的人,都是如何掙錢的呢?想要不上班,普通人又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行呢?
  • 明天上班,為自己帶個健康便當
    食堂、餐館和外賣的飯菜大都偏鹹、偏油,鹽和油基本都超標,品種單一,蔬菜基本沒有或很少,長期吃這樣的飯菜,再加上久坐少動,會大大增加得慢性病的危險。要想吃的健康,首先為自己準備一個漂亮的便當包,然後從飲食均衡出發,為了達到一天所需營養,要合理搭配。在主食方面,可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饅頭、米飯、窩頭、大餅或麵包等主食。
  • 日本便當和中國便當各有各的特色 但日本人做的便當更漂亮精緻
    日本便當和中國便當各有各的特色 但日本人做的便當更漂亮精緻現在的年輕人每天工作都很忙,吃了上頓顧不上下頓,根本沒時間自己燒菜,所以經常會點些外賣,但是多吃外賣對我們的身體是很不好的,所以有些人就想著自己在家提前一天晚上做好了便當,第二天直接帶走,這樣就不用再點外賣,自己燒的菜吃的放心
  • 便當只需8分鐘,我隔三差五就帶它上班,快捷方便,實惠味美
    便當只需8分鐘,我隔三差五就帶它上班,快捷方便,實惠味美。這個便當叫火腿雞蛋炒飯,有葷有素,還有湯,實在太香了,搭配不同的水果,連吃5天都不會膩。上班再也不用點外賣了,安全放心,不排隊,更省事。復工之後,很多快餐店沒有正常的營業,有的營業了,但是難吃又貴,還不放心。
  • 復工上班減肥餐|如何做出好吃的減脂便當?
    PS: 原諒我拖欠了這麼久才更新,湊5份便當素材不易吖...今天準備了 5 種簡單上手的便當組合,一是最近逐漸開始復工,大部分公司的食堂都採取配送盒飯的方式解決員工用餐問題,鐵哥吃了一天盒飯就抱怨太難吃了,苦苦哀求Ta姐給他做便當;二是當作年後刷脂的機會。不同需求對應不同的食材搭配,看你想吃哪一種便當?
  • 便當||那些好看的所謂「低脂減肥」便當真面目之一
    緣由:一、清理手機相冊,發現18年夏天的便當存圖,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談談那些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