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30年代,女人扮相的培根
卻像一塊
慾壑難填的
肥醃肉
|關於培根|
我們不是寫煙燻肉
原來不止一個叫培根的名人
我們只普及兩例
一個是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這個口號的人,名字叫法蘭西斯·培根。他是中古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
另一個是今天的主角,一生在找靈魂基友而不得的英國畫家。他是戰後最有爭議的畫家之一。
培根在1970年畫的喬治·戴爾(最愛基友)肖像(左)與哲學家尼採(右)神似。
培根的夢中情人,是一個足球運動員的身軀,配上尼採的心靈。他希望對方比自己更強壯,身體上和精神上,完全徵服他,掌握他。終其一生,培根從未發現過這樣一位足球運動界的尼採。
培根這輩子幹的事大概就是用他的畫筆描摹了4位基友的面容,以及他怎樣因與基友無法靈魂互融而求死不得的自畫像。
NO.1
小偷
培根與戴爾,曾經很接近幸福
1998年的傳記電影《情迷畫色》,影片開頭,名叫喬治·戴爾的笨拙小偷從屋頂上摔落下來,被畫家抓了一個現行。「脫下你的衣服,」培根上下打量著小偷,舔舔嘴唇,「現在你有兩個選擇,跟我上床,或者被警察帶走。」
這是1963年,英俊的小偷喬治·戴爾與54歲的培根開始了一段10年的同性戀情,培根帶著他暢遊倫敦的酒吧和私人會所。
喬治·戴爾,1964年
喬治·戴爾肖像,弗朗西斯·培根,布面油畫,1967年。
「培根會被社會底層的各色人等吸引,」英國藝術史學家馬丁·哈裡森說,「就像他自己的陰暗面,喜歡在骯髒的俱樂部遊蕩,酗酒、賭博和淫亂。培根熱愛冒險,在藝術和生活上皆是如此。戴爾幾乎沒有受過教育,對藝術一無所知,但他崇拜弗蘭西斯,就像一個寵物小狗——這也將他置於危險境地。」
培根的愛也令人窒息,他們在一起的八年,培根一直以勝利者的姿態統治戴爾的一切。他決定戴爾的髮型,襯衫的樣式,戴爾在受到他召喚時才可以來拜訪。而戴爾根本無力反抗,他依附於培根的金錢,像寄生樹的刺藤。在公共場合,戴爾一直作為陪襯在培根身邊,一句插不上話,還要忍受旁人看似無心的嘲諷。他開始鬱鬱寡歡,越來越沉溺在酗酒和毒品之中。
喬治·戴爾鏡中肖像,弗朗西斯·培根,布面油畫,1968年。
喬治·戴爾談話,弗朗西斯·培根,布面油畫,1966年。
喬治·戴爾在培根的畫室,和前兩幅畫作同時看有某種錯位感。
戴爾在培根朋友們的眼中變成了麻煩精,他酗酒、吸毒,當然都由培根買單。但戴爾依然是培根生命中最偉大的繆斯,培根以戴爾為原型創作了大量作品。
1971年10月,培根在巴黎大皇宮舉辦大型回顧展。開幕式那天早上,人們在酒店房間裡發現了死於藥物過量的戴爾屍體。培根以專業的姿態完成了當天的準備工作,維持著迷人形象,整晚和大家在一起。
喬治·戴爾的記憶,弗朗西斯·培根,布面油畫,1971年。
在此之前,培根和戴爾的關係已經出現裂痕。戴爾陪同培根來到巴黎,無法接受洶湧而來的培根的崇拜者們,將自己沉溺於酒精和藥品中。
「戴爾帶了一個委內瑞拉小白臉回到他和培根共同的酒店房間,但培根抱怨這位男士有腳臭,搬到了隔壁房間。」第二天,戴爾被發現死在廁所馬桶上。
戴爾的死摧毀了62歲的培根,他遠離了以前的社交圈,畫風也跟著轉變,死亡成了創作常見的主題。
1972年,培根以死亡場景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三聯畫,其中一幅,是戴爾臥倒在馬桶上,往馬桶裡嘔吐。「戴爾三聯畫的流動形象,似乎是生命從他體內洩漏而出」。
NO.2
飛行員
弗朗西斯·培根出身名門,是17世紀初英國同名哲學家的哥哥尼可拉斯的後裔,曾曾祖母是拜倫男爵的情人——拜倫曾以詩作向其致敬。
培根的父親是一位少校,退役後在愛爾蘭成為馴馬師。1926年,培根在家中試穿母親的貼身衣物而被父親逐出家門。
在遇見戴爾前,培根有過兩位愛人,埃裡克·霍爾和彼得·萊西。
1929年培根在倫敦做電話接線員時遇到了牛津大學研究生埃裡克·霍爾,很快這位富有的商人拋妻棄子,成為培根的恩客。和霍爾在一起培根創作了許多作品,但幾乎都毀於二戰。
1950年代,培根結識了新情人前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彼得·萊西,二人臭味相投,但他們醉酒之後的爭鬥幾乎掐死彼此。1962年,萊西死於酗酒。
彼得·萊西
對彼得·萊西的肖像研究,該畫作於1962年,剛好是萊西因酗酒在家中死亡的數月後,在肖像中,他手中所持的紅酒杯暗指酗酒而死。
NO.3
酒佬
戴爾去世5年後,培根與一位小他40歲的吧檯小弟約翰·愛德華茲展開了戀愛關係。培根再一次在新歡身上浪擲金錢,給他在住所附近購置了公寓和郊區的別墅。
愛德華茲對於恩客全心全意,但與戴爾有很大區別。愛德華茲是一位好脾氣、有愛心的年輕人。他崇拜培根,但他不會胡說八道。當培根開始大發脾氣或者開始毒舌,愛德華茲會說,「我現在要走,弗朗西斯。」然後就會直接離開。
弗朗西斯·培根和約翰·愛德華茲。
約翰·愛德華茲,1983年。培根的戀人從未獲準入住他家,本質上講,培根是一個孤獨的人。
約翰·愛德華茲肖像,弗朗西斯·培根,布面油畫,1989年。
約翰·愛德華茲肖像,弗朗西斯·培根,布面油畫,1989年。
像戴爾一樣,約翰·愛德華茲對藝術一無所知,對培根的很多描繪他的肖像也鮮有理解。約翰只是會問培根一個問題,「你為什麼總是把我畫得像一隻猴子?」
NO.4
商人
培根生命的最後4年,迷戀上一位西班牙的大鬍子商人何塞·卡佩羅。也許是因為口味越來越差,培根這位最後基友的資料少之又少,連畫像都少得可憐。
肖像練習(何塞·卡佩羅),1988年。
培根(右)和何塞·卡佩羅(左)。
翻了這個畫家的畸戀史
我們不明白一個人怎麼能如此缺乏安全感
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在政時,對培根有過一個著名的評價:「描繪恐怖圖景的可怕男人」。培根少年時沒有受過家庭的庇蔭,終生也沒有組建過家庭。如果你問他生活對他的意義,他也許只會面帶微笑地引用《麥克白》:「生活就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譁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兒意義。」
這種人生下來可能只有一個意義
死亡
「人不過是這個無神世界的另一種動物,受暴力、性、恐懼等欲望的驅使。」
弗朗西斯•培根 《自畫像三聯畫》
培根死亡代表作
遠看像一對煎炸大排
細看是一對魔鬼翅膀
培根於1992年去世,這位善於以瞬間動作來表達情緒的畫家,對肉體有很深的執迷,他的畫向人們揭示出生存的痛苦和人類天性中既可憐又可怖的一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