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電影《八佰》,哭倒一片觀眾,熱血催淚!

2020-12-14 影視訊息百通

《八佰》終於要揭開神秘面紗了,小編有幸觀看了《八佰》的提前點映場,走出影院,真的是心潮起伏,久久難以平復。《八佰》堪稱是2020年不能錯過的國片重磅!

作為一個資深影迷,小編也算看過不少戰爭片,而《八佰》中呈現的「四行保衛戰」真的又硬核又燃爆,放諸在各國的戰爭片中都不輸陣。

電影講的啥應該不用我多介紹了,「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故事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電影就是想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悲壯事跡。結合這部電影戲裡戲外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更令人感慨了。

這次中國電影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大片,承擔的是救市重任,我們也希望它能夠不負期望。

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就在前一天晚上,管虎執導的《八佰》在全國各大城市開始了超前點映,這部集結了王千源、張譯、姜武、歐豪、杜淳、魏晨、唐藝昕、李晨、俞灝明、劉曉慶、姚晨、鄭愷、黃曉明等明星的大片長達147分鐘,戰爭的慘烈在大銀幕上展露無遺。

1937年7月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揚言三月亡華。

8月13日上海爆發了淞滬會戰,歷時三月,中國軍隊以80萬人去抵抗日本30萬人,雖然最終付出了傷亡30萬人的慘重代價,但日本「三月亡華」的野心落空,中國在二戰的亞洲戰場上成功拖住了日本。

本片故事講的就是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一條蘇州河,將上海切割成兩個世界: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蘇州河南岸是租界區,被英國人佔領,攻打這裡就意味著對英國宣戰,所以日本人在進攻上海時默契地避開了這個敏感區,這裡成了最佳的觀戰平臺,租界裡住著達官貴人、影視明星、賭場老闆、大學教授和外國商人,他們最開始就是魯迅筆下的看客。

而蘇州河北岸就是四行倉庫,這裡就是人間煉獄,88師524團謝晉元率領420餘名兄弟用鮮血保衛這裡,對外號稱「八百壯士」,這就是電影《八佰》片名的由來。

就這樣,被稱為「戰爭絞肉機」的淞滬會戰被壓縮到了方圓幾公裡的土地上,時間被壓縮到了短短幾天,一個繁華,一個毀滅,一個身臨其境,一個隔岸觀火,兩種截然相反的力量在蘇州河中間不停撞擊,其中碰撞出的人性的美醜、道德的審判都極具衝擊力。

首先,四行倉庫的戰場還原度超高,從各個角度完整呈現了這座傳奇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是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

《八佰》中重現了這座四行倉庫,讓我們跟著片中人一同進入了這片戰場,身臨其境,站在這群戰士的身邊,看他們以血肉之軀抵抗侵略者一輪輪瘋狂的衝襲。

天堂裡有好人和壞人。

有人看著同胞受難,冒著槍林彈雨,充當「人肉快遞」去送物資。

有人則把死難的同胞當作賭博的籌碼,去賭「日本人能不能三小時拿下四行倉庫」(這其實也是日本「三月亡華」的一個縮小版)。

地獄裡也有勇士和瓜慫。

勇士充當人體炸藥義無反顧跳向日軍。

瓜慫看著戰友受難,卻想著苟且偷生。

在片中,天堂地獄會發生交換,有人為了信仰從天堂奔向了地獄,拿起了手槍。

有人為了活著從地獄遊向天堂,飄向遠方。

當時的戰士們需要面對的就是如此兇悍的敵人,而且在數量上被對方碾壓。雖然號稱「八百」,四行倉庫其實僅有四百多人。他們在蘇州河的北岸孤立無援,南岸租界區的百姓們看得真切,卻徒呼奈何……抵抗的意義在哪裡呢?如此絕境,已然能讓很多脆弱的觀眾眼眶溼潤。

在片中,壞人會變成好人,瓜慫會變成勇士。漢奸記者冒著生死守護了士兵的家書,貪生怕死的老鐵在一次掛彩後看淡了生死。

這樣特色鮮明的人物群像設定即使放在世界戰爭片之林都是獨樹一幟的。

電影是衝突的藝術,沒有矛盾、沒有衝突就沒有好電影。

《八佰》的精神內核是什麼?或者說,這400多個壯士,他們保衛這個倉庫的意義是什麼?

這裡矛盾點就來了。

從政治的角度看,小到四行倉庫保衛戰,大到淞滬會戰,其實就是一場秀,江對岸站著外國記者,站著吃瓜群眾,這些勇士所有悲慘的抵抗都能被相機記錄下來,引發國際社會的憤慨,同時表明中華民族堅決抗戰的決心,但在政客眼裡,八百勇士到最後或許只是用生命在演戲的「戲子」。

可是從戰略角度看,淞滬會戰有著重要的意義,東北失守,華北失守,淞滬會戰成功將日本人吸引到地勢更低的華南地區,中國也利用廣袤的土地成功拖垮了日本。

橫看成嶺側成峰,究竟是一場秀,還是扭轉戰局的一步棋,就看你站在哪個立場上了。

後來大家終於明白,抵抗的意義是要告訴國人,我們可以抗爭,而且永遠有人在抗爭。果然,對岸的民眾漸漸被戰士們的壯舉喚醒了。知識分子、市民街坊、戲班演員,乃至電影明星都紛紛站出來為北岸守軍助威打氣捐資應援……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這時的淚水卻是為希望而流。

因為我們看到了那些被動推著的和主動奉獻的,兩岸的中國人,在敵軍點燃狼煙烽火面前,心都聚攏在一起,正面對敵視死如歸。

這是一部有血性的電影,但絕對不是簡單的拋灑熱血,而是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讓人心中的熱血和影片中的角色一樣逐漸燃燒起來,結尾時達到極致,久久不能平靜,它讓我們在83年之後通過大銀幕再度感受到這些曾經浴血奮戰的「小人物」身上的韌性和剛強。

其實哪種感受都對,因為影片中呈現的場景是一個矛盾交織的場景,展現的內核也是一個矛盾互斥的內核,一片兩看是它的特點,即使有藝術加工,但我認為還是比那種純粹的煽情強得多。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片中的一句臺詞:"戰況至此,全上海的百姓都會看著我們,四行倉庫將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也就是我們的墳墓!",那種向生而死的無畏,正是億萬愛國軍民的真實寫照,在這裡四行倉庫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坐標,一座豐碑,更是一個全世界反侵略戰爭的縮影,正義之下,每一個抗爭,都是永垂不朽的,這個夏天,有《八佰》,讓我們提振生產的信心,讓我們緬懷故去的先輩,這種感覺,是沉重的,是激烈的,更是雄渾壯闊的。

同樣的處理還有語言風格,片中的軍人說著髒話,講著葷段子,玩弄著小心機(張譯拋硬幣片段),影院裡甚至能聽到觀眾的笑聲,我覺得這才是戰爭片正確的打開方式,張弛有度,看著不累。

而過去的戰爭片,從骨子裡就帶著鐐銬,讓人感覺必須正襟危坐,必須不能笑場,看完心裡堵得慌。

這個白馬的出現讓我看到了主創呈現出來的一種鬆弛和自信,這是難能可貴的。

《八佰》中真正令我難忘的是它塑造的小人物,走出影院我甚至都不記得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的臉孔卻在我腦海中無比鮮活。

歐豪扮演的端午,信守承諾,時刻銘記保護好小湖北,勇敢衝在前方;

王千源扮演的老兵油子,人狠話不多,漂亮話不會說,幹起敵人絕不手軟;

姜武扮演的老鐵,慫了半部影片,最後終於雄起了一把……

還有鄭愷扮演的陳樹生,日軍一組十幾人的小分隊潛至四行倉庫樓下,企圖安裝炸藥,進行爆破。為了保住倉庫不失,千鈞一髮之際,作為敢死隊員的陳樹生身上捆滿了手榴彈,拉響導火索後,從六樓跳下,與十幾個日軍同歸於盡,犧牲時年僅21歲。

他沒有留下一張照片,只留下了一封寫給母親的簡短遺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雖然是一部非常寫實的戰爭史詩,但導演管虎在影片中用了一份小心機尤其令我驚豔,就是片中用了騎著白馬穿著白袍將軍這樣一個意象。

長坂坡前,面對敵軍千軍萬馬,常山趙子龍單槍匹馬殺的個七進七出,血染徵袍透甲紅,是國人從小就熟知、神往的故事。

《八佰》中多次用到趙子龍這個意象,李晨扮演的山東兵唱皮影戲唱的是趙子龍,歐豪扮演的端午把撿到修好的皮影還給李晨扮演的山東兵時兩人還特別聊到了趙子龍!

歐豪問:我們供的都是關二爺,為啥你這是趙子龍?

李晨回答:關二爺那是兄弟義氣,趙子龍是保家衛國!

對面租界裡的京劇唱的也是趙子龍,半大孩子小湖北聽著隔岸傳來的唱戲聲,眼見四行倉庫裡浴血守土的士兵,還有四行倉庫裡藏著的一匹白馬,孩子的眼前終於幻化出一幅意象——身著京劇行頭的白袍將軍,胯下一匹白龍馬掌中一桿亮銀槍,面朝黑壓壓的敵軍兵馬,單人一騎,巋然而立。

馬背上長長的白鬃,將軍背後的靠旗,迎風獵獵,披著一層瑩白色的光霧,凜然若神!

說實話,我扛住了前面很多淚點,但看到這一幕有點繃不住了。

當看到歐豪扮演的大哥哥中槍倒地,小湖北眼前的意象變成了:橫馬提槍傲立山頭的白袍將軍,終於兩腳夾蹬,拍馬挺槍,衝向如潮水般的敵群……小編腦中自動響起《大宅門》裡白七爺最愛哼的《挑滑車》中的那句念白——「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他個乾乾淨淨。」

每一個轉變他都詮釋得不錯,歐豪不再擠眉弄眼,而是開始用微表情演戲,他身上的那股子英氣用對了地方還是很有感染力的,難怪管虎會給他這麼多戲,相信他以後的演藝之路會走得更加順利。

好了,當我眼含熱淚打完這些字,發現情緒已經平復很多。

我堅信《八佰》會在8月21日正式上映後引來一波觀影狂潮,它是電影市場真正復甦的信號,是2020年年度最佳影片的有力競爭者!

關注我,提供最新最全影視資訊

相關焦點

  • 看哭了,電影《八佰》為何如此催淚?
    終於看了《八佰》 。「八佰」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人」,是「壯士」,更是一種民族精神。《八佰》給了我強烈的情感衝擊,讓我覺得它不是一部簡單呈現歷史真實事件的戰爭電影,而是一部帶給我許多「意義」理解的作品:它讓我更好地理解了「家國」的意義、「壯士」的意義、「軍民頑強抗爭」的意義以及「捨生取義」的意義。
  • 豆瓣8.3,看哭吳京!《八佰》憑什麼成為最催淚的國產戰爭片?
    《八佰》的故事講的就是淞滬會戰時期非常熱血、也非常給中國人提氣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當年國軍已敗走,可為了在即將舉辦的多國會議上爭取到國際支持,這400多名官兵被留下死守上海蘇州河北面的四行倉庫。那些一閃而過,觀眾根本記不住的面孔,是猶豫過、恐懼過、絕望過,但沒被敵軍的槍炮嚇倒的一張張中國戰士的臉。其實從電影下半場開始,許多人就眼淚不停流,每犧牲一個戰士,觀眾的心就跟著揪一下,但到了這場戲,哭已經哭不過來,別管是哪裡的雜兵,都是有父母有妻兒的中國勇士。
  • 硬核抗戰不只有《八佰》 反戰大片《天道王》今日熱血上映
    正在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票房已破30億,片中悲壯的戰爭場面和捨生取義的愛國情懷讓觀眾淚流滿面,也用事實證明了並非只有商業大片才能賣座,愛國主義主旋律影片拍得好,也能受大眾歡迎,創造票房佳績。無獨有偶,繼《八佰》燃爆之後,又一部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令人血脈賁張的硬核抗戰大片《天道王》將於今日(10月15日)熱血公映,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十二獵戶「生死狙擊戰」。
  • 電影《八佰》舉辦五城雲首映禮
    電影《八佰》全球雲首映禮北京主會場主創合影 主辦方供圖電影《八佰》全球雲首映禮丹東主會場主創合影 主辦方供圖首映禮上,《八佰》眾演員紛紛以自報角色和籍貫的方式開場,實現「八百壯士」隔屏「雲相聚」。當日觀影結束後,全場觀眾響起了自發而持久的掌聲,也令影片主創感慨萬分。身在丹東的張譯表示:「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我們能夠生長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
  • 《八佰》熱映,要不要來影院哭一場
    「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最近最熱的話題莫過於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大片現正在全國各地熱映截至目前,電影總票房已破16億在上映第一天小編就迫不及待地走進了影院《八佰》,實在太好哭了。
  • 【電影推薦】《八佰》八百壯士,血性和尊嚴的傳說!
    8月14日,《八佰》在全國大規模點映,點映日的票房收入為1456.76萬元,雖然看起來票房並不多,但畢竟只是時間段內點映,場次有限,最關鍵的一個數字是上座率,約為32%,是影院復工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電影
  • 導演管虎:《八佰》超越了電影的意義
    雖說《八佰》沒有絕對主角,但演員陣容稱得上豪華:你可以找到一瞥而過的姚晨、不開口說話你都認不出來的黃曉明、直到片尾才有正面鏡頭的劉曉慶……視覺:戰爭大片中還有一抹詩意《八佰》帶給觀眾的第一個觀感就是強烈的對比。
  • 好電影不怕黑,今天我要推薦《八佰》
    文/木易在這疫情的特殊期間,電影《八佰》可以說是第一部選擇現在上映的華語大片,不僅為影院造勢,也同樣為電影行業的復興書寫下了厚重的一筆。第一時間看完電影,更是激動不已,不僅是因被電影中展現出的宏大場面而震撼,更是為「八百壯士」的歷史壯舉而內心觸動。不得不說,不負萬眾期待,歷經一年多的時間,這部不好看到的《八佰》絕了。
  • 《八佰》張譯飆哭考慮過觀眾的感受嗎?徹底融化了我的內心
    很多人都是從《士兵突擊》開始認得張譯這位演員,我也一樣,自從《士兵突擊》後,張譯演的連續劇及電影,我一部也沒落下過。在演藝圈內男演員中,張譯的顏值不算太出眾,但演技一級棒。還有電影《紅海行動》的楊銳、《攀登者》的曲松林,不論出演什麼角色,都能讓人一眼就記住他,就是演什麼角色就像什麼角色,全身心投入,毫不含糊。近段時間來,被電影《八佰》預告片和花絮炸個不停,其中張譯那段哭戲徹底融化了我的內心,我因此有了去影院看這部戲的決心。
  • 2020 催淚盤點,「八佰」經典一幕太好哭
    今天我們換個口味2020最好哭的戲來啦~大家紙巾準備!親情愛情的痛苦抉擇太好哭:《民初奇人傳》哭了哭了!被喜歡的人「放棄」這種戲碼真是看一次哭一次!《民初奇人傳》方遠極(張傲月 飾)中年人的「荒誕」生活太好哭:《我是餘歡水》如果要用一個字形容餘歡水
  • 《八佰》定檔 8月21日,史上最催淚的國產電影
    八佰 8月2日,由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正式官宣,確定在 這次回歸小圈也為給大家送上 《八佰》時間線 2016年3月20日 華誼兄弟在京公布「H計劃」第五季:管虎導演《八百啟示錄》亮相; 2016年11月24日 @電影八佰官微
  • 八佰電影簡介
    八佰的真實歷史事件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抗了日軍的多次輪番進攻,這次保衛戰的成功,重新振奮了因淞瀘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 《八佰》:倉庫之後,電影之外
    事實上,那些士兵的命運和這部電影形成了一種跨越時空的微妙互文。鮮有人知道,八佰壯士的殘酷命運並非終結在四行倉庫,《八佰》的困境也遠在電影之外。四行倉庫之後我們還是得再一次回到四行倉庫。跟很多戰爭題材的電影不同,《八佰》沒有把鏡頭對準英雄團副謝晉元、德械裝備的正規軍,他對準的是八十多年前,被七拼八湊推到淞滬戰場上,又被打散的一群「逃兵」。圖片來自豆瓣選修防禦工事的人,就是選死士。沒人願意,就只能靠扔大洋作弊。
  • 2020年最值得二刷的四部電影,《八佰》排第二,榜首不是國產片
    這四部院線電影大概是今年當中最值得二刷的存在,其中《八佰》穩坐第二名,《我和我的家鄉》有幸上榜,動畫電影《姜子牙》雖然口碑不佳但卻很值得回過頭再去回味。重要的是排在第一位的竟然不是國產電影。《姜子牙》口碑不佳,但值得回味很多人在國慶檔當中都去欣賞了這部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抱著可以超越《哪吒》的心態去觀影,到頭來只是一種失落感。但實際上這部國產動漫電影並沒有多差勁,只是被觀眾誤解,導致口碑不佳。
  • 43萬人表達想看,點映8.1分的《八佰》,將會成就張譯
    撤檔近一年時間之後,《八佰》以「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姿態回歸。在其他商業大片選擇觀望的時候,《八佰》宣布定檔需要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但也刺激了觀眾觀影的興趣。在14日點映一天就拿下1435萬票房,並在豆瓣開出8.3分就足夠讓更多路人觀眾去審視這部電影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 電影未缺席的歷史敘述:《八佰》及其電影前史
    《八佰》2020年8月21日,幾經波折的《八佰》將要在國內公映,該片分別於14日、17日-20日在全國進行部分影院的限時段點映,憑藉首日點映過千萬的票房成績和良好的口碑,這將又是一部票房在十億以上的華語電影,或可成為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
  • 播種前熱期待,電影《八佰》讓你燃燒了中國靈魂嗎?
    作為一部從未播出過的電影,《八佰》這部段時間非常受歡迎,很多導演不僅稱讚這部電影,還直接說中國太需要《八佰》這樣的電影。此外,在點映電影中,許多觀眾已經淚流滿面,那麼什麼樣的電影能在中國中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呢?
  • 《八佰》發布片尾曲MV那英波切利獻唱 「八百壯士」真實名字催淚
    電影《八佰》海報2020年首部華語戰爭巨製《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影片今日發布片尾曲《蘇州河》MV。片尾曲由華語歌壇實力歌手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
  • 《八佰》與《敦刻爾克》的千裡奇緣
    近期,熱血愛國電影<八佰>正火熱上映中,截止目前票房已破20億。<八佰>主要講述了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後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率領四百二十餘名將士不惜生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真實歷史事件。
  • 豆瓣開分7.0,這部戰爭片和《八佰》一起點燃電影市場
    但《奇襲地道戰》遠超預期,現有豆瓣成績7.1分,是今年上線的網絡電影中評分最高的,這要歸功於電影在下面幾個方面完成得很出色。之所以敢把《奇襲地道戰》和《八佰》相提並論,是因為這部作品在製作上有足以和《八佰》站到一起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