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通過梳理分析,比較了星巴克、瑞幸和喜茶的數位化運營策略,並對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分享。
咖啡、奶茶、鮮榨果汁等飲品現制業(簡稱新飲品)一直競爭很激烈。開店的門檻低、用戶忠誠度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
據統計,2019年新飲品市場容量已經達到約900億人民幣,主要消費群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外賣;他們是新媒體、社群、遊戲的重度用戶;喜歡追潮流和熱點,喜歡高顏值的一切人和物……
頭部品牌各有特點:
星巴克的線下門店快速擴張,會員APP積累了大量的忠實客戶,復購率高,是眾多網紅新品牌的對標企業;瑞幸作為新興的網際網路品牌,積極搭建「流量池」,走的是從線上到線下的經營模式,靠各種優惠福利一直鎖定了大量用戶;年輕人最愛的喜茶沒有砸廣告、沒有籤代言卻長期成為年輕人關注的品牌,最新估值達已經到90億…雖然這三家從市場定位、商業模式、主打產品方面各有不同,但差異性越來越小,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
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越來越集中在:如何把自己的客戶牢牢抓住,提升復購?如何讓客戶更願意傳播?如何把別人的客戶搶過來?
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數位化運營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一、星巴克2019年7月29日星巴克發布了 2019第三財季財報。淨利潤同期上漲64%。
現任總裁兼 CEO Kevin Johnson把業績上漲歸為三大因素:用戶體驗的提升、新品的開發,以及數位化的客戶管理。
「當今零售環境下有兩大變革因素。一是體驗式零售,二是數位化客戶關係的延伸」-Kevin Johnson
數位化一直是星巴克全球業務增長的重要戰略。早在2016年,星巴克就提出「數字飛輪」(digital flywheel) 戰略。
通過AI技術了解用戶需求,通過大量的數字來分析用戶的需求,最大化優化用戶體驗,並可以根據消費數據研發新產品並用於選址等商業決策。
具體涉及到四大模塊:星巴克會員體系、行動支付、個性化體驗和移動端購買體驗。
在中國,雖然星巴克的業務迅猛增長(截止2019年6月,星巴克在中國的零售店超過3900家),「第三空間」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在個性化體驗、移動端購買體驗方面,明顯落後於全球,比起中國年輕的品牌,也顯得行動過緩……
1. 具體行動策略2019年,星巴克中國調整了管理架構,數字創新部門和零售部門並行。
具體的行動有這些:
(1)星巴克和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在 35 個城市提供「專星送」服務,還和餓了麼打通了會員體系。用戶在餓了麼下單同時也能積累星巴克會員積分。
(2)推出「咖快」服務,實現了用手機下單,到店自取的預點單服務。客戶在上班的路上就可以點寫字樓附近星巴克的咖啡,到店取,省去了排隊和等待製作的時間。
雖然星巴克的預點單「姍姍來遲」,但是功能比其他的競爭對手更完善。比如可以和原有的會員體系打通,在線點單的時候同樣可以使用優惠券、同步積累星星等福利等。
星巴克是傳統的零售出身,但在門店陳列和社交傳播上的確是高級玩家和不斷創新者,客戶在取單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搶眼的橘色「咖快」區域,隨機的「暗號」也是極具中國特色又有分享特性。
(3)星巴克會員APP真正實現了定製化推送。每個人打開後都可以顯示最近的門店地址、優惠券的信息。「星消息」和「限時享好禮」根據每個客戶的消費習慣而「千人千面」。
(4)最簡單易懂的會員升級體系
只要購買98元的會員卡,只需一分鐘就能在APP上註冊成為會員,享受福利。
會員積分用最簡單的「星星」來計算,消費50元算一顆星,5顆星(250元)就能升級玉星級,25顆星(1250元)就能升級成為金星級。用戶隨時可以在APP上查看星星數量和等級。
如今,星巴克中國的會員超過800萬人,其中90%的會員是星巴克APP的活躍使用者。
2. 優點總結來看,星巴克現有用戶運營有這麼些閃光點:
實物禮品卡和電子禮品卡同時推出,卡片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有收藏價值的小禮物,有的可以通過微信直接送給別人。98元的價格不算高,送人體面又不高額,接受者沒有壓力,也很實用;吸引匿名購買者成為會員,採取不麻煩、有價值的原則。購買98元的禮品卡,現場就能在APP註冊成為會員,充值到帳戶,開始積星星,享受買一贈一等福利。之前,客戶的名字被寫在紙杯上,容易錯,有了新手段「手機下單」後,為了名字準確,客戶對於用真名更加不覺得唐突,反而覺得有價值;「按喜好定製」可以根據之前的消費記錄,快速的確定杯型、溫度、甜度等,對忠誠用戶來說非常友好,節省了點單時間;所有的門店的工作人員有統一的話術提醒顧客「有沒有會員卡,幫您積分」。既能讓現有會員歸屬感,又能夠起到拉新的作用;各種形式多樣的會員線下活動,包括咖啡大師講座,線下聚會等,有效的提升了客戶的粘性,有了更多口碑傳播的話題。二、瑞幸咖啡瑞幸咖啡在全國目前開店量為3000+,在上市宣言中提到瑞幸咖啡的回頭客是89.6%。公司目標年底開到4500家,到2021年,萬店計劃。
我們不去討論瑞幸的商業模式,也不去管其背後的資本博弈,從對於用戶的運營來看,瑞幸無疑是個創新者。
「無限場景」的戰略,打破了星巴克「第三空間」的局限,無論在CBD、大學校園、產業園、社區等建立門店。目的就是要讓人能快速下單並喝到咖啡,可外賣、堂食和自提;「流量池」的思維模式,通過裂變、拉新快速的迅速擴張。比如首杯免費、邀請好友各得一杯、通過買二送一、買五送五的充值活動還有推出百萬大咖活動,一周消費7件商品可參與瓜分500萬等等。APP菜單裡面的「送他咖啡」以及「幸運送」等都是為社交而生,自帶拉新、裂變的功能;積極開展2B業務,打造企業入口。員工可以通過企業帳戶登錄,按照自己的喜好預定飲品,公司統一支付。對於企業會議茶歇、員工下午茶活動想的非常周到;根據在線用戶的消費數據、地點信息科學決策,決定四種門店的選址及服務類別。其中外賣廚房店,不需要臨街的位置,只需要很小的地方做外送,不支持自提;快取點,有簡單的場景,支持自提和外送,不設收銀;悠享店和旗艦店規模不同,地點不同,有非常好的環境,都支持堂食和外送。目前來看,瑞幸吸引客戶主要靠各種優惠活動以及明星代言,比如低至1.8折的優惠券以及和各種銀行推出的合作活動等。
獲客的成本很高,因為折扣低,折扣頻率高,會員體系很難建立,也難從差異化服務等方面提升用戶的忠誠度。
一旦各種優惠、福利力度降低而用戶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建立,也沒忠誠度的時候,品牌的生存就面臨著極大的危機。
三、喜茶喜茶是新派零售茶飲的代表,也是首家成立單獨科技公司的茶飲公司。
1. 喜茶 GO2018年,喜茶正式上線了「喜茶 GO」小程序,這款「省時間神器」有效解決了喜茶排隊的最大痛點。融合堂食、點單、外賣於一體,讓消費者可以通過這款小程序遠程點單,系統查看排隊狀況以及取單時間。
這款看起來簡單的小程序,初步實現了「千店千面」的設想。系統根據店鋪的原材料庫存(特別是各種水果)、門店銷售、第三方訂單等情況自動更新在線點單的產品清單。
也就是說,顧客在線點單的時候會發現每個店鋪顯示的促銷信息並不同,產品也有些不同。某些店有的產品顯示估清,而換一家店的時候顯示這款產品可以下單。
顧客還可以查看門店的繁忙程度,看看目前的製作情況以及等待時間而選擇自取的門店或者選擇外賣。
喜茶Go小程序的背後是一個巨大的數位化平臺,其中打通了門店收銀、供應鏈、員工即時溝通、運營等系統。通過這個系統,顧客自動成為會員,從線下走到線上。
僅用半年時間,喜茶GO就獲得了百萬註冊用戶,復購率據說達到300%。
2. 喜茶無人收銀店「喜茶無人收銀店」也是在喜茶Go小程序推出後的一大嘗試。
對於傳統的線下快零售喜茶來說,快取店極大的節省了開店的成本,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3. 會員體系在會員體系上,兌現了對「喜茶GO」推出之前加入喜茶服務號會員的積分通兌。「星球移民」是對原來會員星球卡的升級,也是小程序和原有微信服務號的整合。
4. 品牌維護喜茶也非常重視品牌粉絲的維護,除了公眾號、小紅書等人性化運營外,還經常組織線下的聚會,邀請粉絲參與產品研發,有效的通過口碑繼續傳播品牌。
面對其他網紅茶飲的競爭,喜茶可以通過大量的用戶數據,研究消費者的喜好,研發更多年輕人喜歡的新產品,還可以為零售選址做輔助決策,降低開店成本,提升運營的效率。
總結總結來說,星巴克、瑞幸、喜茶各有特色,數位化運營也各有優缺點:
星巴克數位化在中國雖然響應用戶需求最慢,但是確實功能最完善,IT體系最穩定,也是用戶忠誠度最高的品牌。不過,在中國這個消費創新的新時代,星巴克如果僅僅是跟隨而不積極創新,未來也許很難抓住年輕的消費者的心;瑞幸具有極強的網際網路基因,懂營銷懂裂變,快速從星巴克搶走了不少用戶,但是用戶忠誠度是一直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喜茶作為極具活力的年輕品牌,一直在不斷的創新,結合科技的力量,引領行業發展。不過目前喜茶的門店數量依然比較少,現有的IT系統、產品質量和客戶服務能否在大量門店擴張後依然保持穩定,這個還有待時間的考證。數位化精準運營是提升客戶滿意度以及忠誠度最重要的戰略之一。企業需要洞悉目標用戶的心理,在與用戶接觸的每一個觸點深入了解需求,才能設計出有效的數位化用戶體系。
作者: Hanni ;公眾號:時光筆記簿
本文由 @Hanni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