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運營策略:星巴克 VS 瑞幸 VS 喜茶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作者通過梳理分析,比較了星巴克、瑞幸和喜茶的數位化運營策略,並對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分享。

咖啡、奶茶、鮮榨果汁等飲品現制業(簡稱新飲品)一直競爭很激烈。開店的門檻低、用戶忠誠度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

據統計,2019年新飲品市場容量已經達到約900億人民幣,主要消費群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外賣;他們是新媒體、社群、遊戲的重度用戶;喜歡追潮流和熱點,喜歡高顏值的一切人和物……

頭部品牌各有特點:

星巴克的線下門店快速擴張,會員APP積累了大量的忠實客戶,復購率高,是眾多網紅新品牌的對標企業;瑞幸作為新興的網際網路品牌,積極搭建「流量池」,走的是從線上到線下的經營模式,靠各種優惠福利一直鎖定了大量用戶;年輕人最愛的喜茶沒有砸廣告、沒有籤代言卻長期成為年輕人關注的品牌,最新估值達已經到90億…

雖然這三家從市場定位、商業模式、主打產品方面各有不同,但差異性越來越小,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

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越來越集中在:如何把自己的客戶牢牢抓住,提升復購?如何讓客戶更願意傳播?如何把別人的客戶搶過來?

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數位化運營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一、星巴克

2019年7月29日星巴克發布了 2019第三財季財報。淨利潤同期上漲64%。

現任總裁兼 CEO Kevin Johnson把業績上漲歸為三大因素:用戶體驗的提升、新品的開發,以及數位化的客戶管理。

「當今零售環境下有兩大變革因素。一是體驗式零售,二是數位化客戶關係的延伸」-Kevin Johnson

數位化一直是星巴克全球業務增長的重要戰略。早在2016年,星巴克就提出「數字飛輪」(digital flywheel) 戰略。

通過AI技術了解用戶需求,通過大量的數字來分析用戶的需求,最大化優化用戶體驗,並可以根據消費數據研發新產品並用於選址等商業決策。

具體涉及到四大模塊:星巴克會員體系、行動支付、個性化體驗和移動端購買體驗。

在中國,雖然星巴克的業務迅猛增長(截止2019年6月,星巴克在中國的零售店超過3900家),「第三空間」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在個性化體驗、移動端購買體驗方面,明顯落後於全球,比起中國年輕的品牌,也顯得行動過緩……

1. 具體行動策略

2019年,星巴克中國調整了管理架構,數字創新部門和零售部門並行。

具體的行動有這些:

(1)星巴克和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在 35 個城市提供「專星送」服務,還和餓了麼打通了會員體系。用戶在餓了麼下單同時也能積累星巴克會員積分

(2)推出「咖快」服務,實現了用手機下單,到店自取的預點單服務。客戶在上班的路上就可以點寫字樓附近星巴克的咖啡,到店取,省去了排隊和等待製作的時間。

雖然星巴克的預點單「姍姍來遲」,但是功能比其他的競爭對手更完善。比如可以和原有的會員體系打通,在線點單的時候同樣可以使用優惠券、同步積累星星等福利等。

星巴克是傳統的零售出身,但在門店陳列和社交傳播上的確是高級玩家和不斷創新者,客戶在取單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搶眼的橘色「咖快」區域,隨機的「暗號」也是極具中國特色又有分享特性。

(3)星巴克會員APP真正實現了定製化推送。每個人打開後都可以顯示最近的門店地址、優惠券的信息。「星消息」和「限時享好禮」根據每個客戶的消費習慣而「千人千面」。

(4)最簡單易懂的會員升級體系

只要購買98元的會員卡,只需一分鐘就能在APP上註冊成為會員,享受福利。

會員積分用最簡單的「星星」來計算,消費50元算一顆星,5顆星(250元)就能升級玉星級,25顆星(1250元)就能升級成為金星級。用戶隨時可以在APP上查看星星數量和等級。

如今,星巴克中國的會員超過800萬人,其中90%的會員是星巴克APP的活躍使用者。

2. 優點

總結來看,星巴克現有用戶運營有這麼些閃光點:

實物禮品卡和電子禮品卡同時推出卡片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有收藏價值的小禮物,有的可以通過微信直接送給別人。98元的價格不算高,送人體面又不高額,接受者沒有壓力,也很實用;吸引匿名購買者成為會員,採取不麻煩、有價值的原則。購買98元的禮品卡,現場就能在APP註冊成為會員,充值到帳戶,開始積星星,享受買一贈一等福利。之前,客戶的名字被寫在紙杯上,容易錯,有了新手段「手機下單」後,為了名字準確,客戶對於用真名更加不覺得唐突,反而覺得有價值;「按喜好定製」可以根據之前的消費記錄,快速的確定杯型、溫度、甜度等,對忠誠用戶來說非常友好,節省了點單時間;所有的門店的工作人員有統一的話術提醒顧客「有沒有會員卡,幫您積分」。既能讓現有會員歸屬感,又能夠起到拉新的作用;各種形式多樣的會員線下活動,包括咖啡大師講座,線下聚會等,有效的提升了客戶的粘性,有了更多口碑傳播的話題。二、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在全國目前開店量為3000+,在上市宣言中提到瑞幸咖啡的回頭客是89.6%。公司目標年底開到4500家,到2021年,萬店計劃。

我們不去討論瑞幸的商業模式,也不去管其背後的資本博弈,從對於用戶的運營來看,瑞幸無疑是個創新者。

「無限場景」的戰略,打破了星巴克「第三空間」的局限,無論在CBD、大學校園、產業園、社區等建立門店。目的就是要讓人能快速下單並喝到咖啡,可外賣、堂食和自提;「流量池」的思維模式,通過裂變、拉新快速的迅速擴張。比如首杯免費、邀請好友各得一杯、通過買二送一、買五送五的充值活動還有推出百萬大咖活動,一周消費7件商品可參與瓜分500萬等等。APP菜單裡面的「送他咖啡」以及「幸運送」等都是為社交而生,自帶拉新、裂變的功能;積極開展2B業務,打造企業入口。員工可以通過企業帳戶登錄,按照自己的喜好預定飲品,公司統一支付。對於企業會議茶歇、員工下午茶活動想的非常周到;根據在線用戶的消費數據、地點信息科學決策,決定四種門店的選址及服務類別。其中外賣廚房店,不需要臨街的位置,只需要很小的地方做外送,不支持自提;快取點,有簡單的場景,支持自提和外送,不設收銀;悠享店和旗艦店規模不同,地點不同,有非常好的環境,都支持堂食和外送。

目前來看,瑞幸吸引客戶主要靠各種優惠活動以及明星代言,比如低至1.8折的優惠券以及和各種銀行推出的合作活動等。

獲客的成本很高,因為折扣低,折扣頻率高,會員體系很難建立,也難從差異化服務等方面提升用戶的忠誠度。

一旦各種優惠、福利力度降低而用戶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建立,也沒忠誠度的時候,品牌的生存就面臨著極大的危機。

三、喜茶

喜茶是新派零售茶飲的代表,也是首家成立單獨科技公司的茶飲公司。

1. 喜茶 GO

2018年,喜茶正式上線了「喜茶 GO」小程序,這款「省時間神器」有效解決了喜茶排隊的最大痛點。融合堂食、點單、外賣於一體,讓消費者可以通過這款小程序遠程點單,系統查看排隊狀況以及取單時間。

這款看起來簡單的小程序,初步實現了「千店千面」的設想。系統根據店鋪的原材料庫存(特別是各種水果)、門店銷售、第三方訂單等情況自動更新在線點單的產品清單。

也就是說,顧客在線點單的時候會發現每個店鋪顯示的促銷信息並不同,產品也有些不同。某些店有的產品顯示估清,而換一家店的時候顯示這款產品可以下單。

顧客還可以查看門店的繁忙程度,看看目前的製作情況以及等待時間而選擇自取的門店或者選擇外賣。

喜茶Go小程序的背後是一個巨大的數位化平臺,其中打通了門店收銀、供應鏈、員工即時溝通、運營等系統。通過這個系統,顧客自動成為會員,從線下走到線上。

僅用半年時間,喜茶GO就獲得了百萬註冊用戶,復購率據說達到300%。

2. 喜茶無人收銀店

「喜茶無人收銀店」也是在喜茶Go小程序推出後的一大嘗試。

對於傳統的線下快零售喜茶來說,快取店極大的節省了開店的成本,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3. 會員體系

在會員體系上,兌現了對「喜茶GO」推出之前加入喜茶服務號會員的積分通兌。「星球移民」是對原來會員星球卡的升級,也是小程序和原有微信服務號的整合。

4. 品牌維護

喜茶也非常重視品牌粉絲的維護,除了公眾號、小紅書等人性化運營外,還經常組織線下的聚會,邀請粉絲參與產品研發,有效的通過口碑繼續傳播品牌。

面對其他網紅茶飲的競爭,喜茶可以通過大量的用戶數據,研究消費者的喜好,研發更多年輕人喜歡的新產品,還可以為零售選址做輔助決策,降低開店成本,提升運營的效率。

總結

總結來說,星巴克、瑞幸、喜茶各有特色,數位化運營也各有優缺點:

星巴克數位化在中國雖然響應用戶需求最慢,但是確實功能最完善,IT體系最穩定,也是用戶忠誠度最高的品牌。不過,在中國這個消費創新的新時代,星巴克如果僅僅是跟隨而不積極創新,未來也許很難抓住年輕的消費者的心;瑞幸具有極強的網際網路基因,懂營銷懂裂變,快速從星巴克搶走了不少用戶,但是用戶忠誠度是一直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喜茶作為極具活力的年輕品牌,一直在不斷的創新,結合科技的力量,引領行業發展。不過目前喜茶的門店數量依然比較少,現有的IT系統、產品質量和客戶服務能否在大量門店擴張後依然保持穩定,這個還有待時間的考證。

數位化精準運營是提升客戶滿意度以及忠誠度最重要的戰略之一。企業需要洞悉目標用戶的心理,在與用戶接觸的每一個觸點深入了解需求,才能設計出有效的數位化用戶體系。

 

作者: Hanni ;公眾號:時光筆記簿

本文由 @Hanni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星巴克 VS 瑞幸!一場線上運營攻防戰
    在這樣一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咖啡的消費人群基本是以白領為主的年輕人,都是手機重度用戶,所以線上運營對於咖啡行業來說同樣非常的重要。 星巴克、瑞幸作為咖啡零售行業的兩大巨頭,極具行業代表性。他們一個是行業的傳統大牌,一個是新秀,所以他們在線上採用運營手段也各有不同。
  • 瑞幸VS星巴克,飲品界的線上運營爭奪戰!
    3、瑞幸每周還會進行小程序直播,一場直播訂單額可高達2W+,在線人數突破10萬人次! 可以看出,將小程序與社群結合,雙方相輔相成。通過社群快速喚醒用戶,小程序緊接著成為用戶便捷下單的工具,迅速建立起了一個交易閉環。
  • 餐飲巨頭復工搶人籌備堂食,我們跟麥當勞、星巴克、瑞幸、喜茶聊了聊
    小食代今天也摸查了一下麥當勞、星巴克、瑞幸、喜茶、真功夫、九毛九等知名連鎖餐飲公司,了解它們的最新復工打算和安排。 「限制堂食服務」 我們先來看看廣東省的情況。 今天下午,廣東省衛健委在官網發布了《廣東省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用於指導餐飲堂食服務的逐步恢復。
  • 10款現磨拿鐵咖啡對比:星巴克、瑞幸、喜茶表現一般;「致癌」一說靠譜嗎?
    Costa、瑞幸咖啡因含量分別高達605mg/kg、532mg/kg,說明投料紮實或者咖啡豆本身含較高咖啡因,提神防瞌睡最有效。全家、漢堡王、喜茶、肯德基、麥當勞咖啡因含量較低,適合對咖啡因耐受度低的消費者。
  • 茶、咖不分家!喜茶與星巴克的成功有何共性?
    去星巴克喝「茶」,去喜茶與奈雪的茶買「咖啡」,沒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玄妙」!去年,星巴克連推8款茶飲新品;喜茶與奈雪的茶相繼上線咖啡飲品。咖啡頭部品牌對茶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茶飲頭部品牌想要分食咖啡市場,茶飲與咖啡就這樣被自然融合在一個消費空間裡。
  • Tims咖啡:騰訊撐腰,取代瑞幸?
    有了騰訊的撐腰後,Tims能取代瑞幸嗎?Double-Double的甜蜜,中國人消受得來嗎Tims有個在中國挺有名的「兄弟」——漢堡王,二者都是餐飲品牌國際有限公司 (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Inc.
  • 星巴克、瑞幸、喜茶這一波「神操作」,把咖啡和茶鎖死在一起
    4月25日,星巴克的8款玩味冰調系列上線,由3款創意咖啡和5款新茶飲組成。一大早在鄭州某商場的星巴克門口已經排起了隊伍,一個西裝商務男對著手機說:「確定一下,你是要橙柚派對,少冰對吧?」而在同一層的奈雪的茶,一大早大咖系列的水果咖啡,已經出了十幾杯。在星巴克上新玩味冰調的半個月前,剛剛上了三款「茶意冰淇淋」,將茶飲店慣用的紅茶與冰淇淋和果醬結合起來。
  • 瑞幸攤上大事!立案調查會影響運營嗎?往事若茶:誠信乃企業之基
    說到瑞幸咖啡,當初可是風頭無兩,其獨特的經營模式給星巴克帶來了重大的衝擊,銷量屢次下跌。為了應對瑞幸帶來的危機, 星巴克改變了以往第三體驗空間的模式,學起了瑞幸,開啟了「啡快」概念店。據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政部組織力量,自5月6日起對瑞幸咖啡公司進行檢查,並予以行政處罰。對此,瑞幸方回應道公司及門店運營一切正常,員工工資也會按時發放,總體而言穩定。那麼,在這接連的衝擊之下,瑞幸咖啡是否能重回巔峰呢?尚未可知。但行業內普遍不太看好,畢竟失信容易,取信難。
  • 喜茶、瑞幸、樂樂茶……芋泥單品,哪杯能秋冬C位出道?!
    秋風起 喝芋泥瑞幸、喜茶、樂樂茶.....各大品牌都出了芋泥系列飲品好喝!or踩雷?④.........樂樂茶厚芋泥芋圓鮮牛乳⑤.......................coco鮮芋牛奶 芋泥一起布丁 || 發現地:瑞幸 ||
  • 瑞幸VS.星巴克:藍綠陣營的較量
    這一路走來,瑞幸可謂一直處於輿論場中央,有關它的評論也是毀譽參半。即使面對質疑,瑞幸咖啡依然野心勃勃。 然而,當瑞幸,作為國內首推的國產咖啡品牌一路向前的時候,較量也隨之而來。而在當季度星巴克新開的442家門店中,接近三分之一在中國,火力不可謂不猛。 中國自古就有茶飲文化,所以茶飲市場在中國自然是一個可以不斷挖掘的巨大市場。喜茶、星巴克、瑞幸、奈雪、榴芒一族、太平洋咖啡,等等,都是中國巨無霸級的茶飲品牌。但就做咖啡而言,專注做咖啡,以咖啡吧為主營業務的,在中國除了星巴克就是瑞幸。
  • 當植物肉「佔領」瑞幸、喜茶和肯德基
    至此,瑞幸正式加入「前輩們」的行列,與星巴克、喜茶、奈雪的茶、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等品牌一起,共同試水植物肉的新潮流。這陣風已經颳了好一陣。僅在2020年,本土植物肉創業公司星期零就完成了多達三輪融資,發力瞄準各類飲食消費場景。未食達、Green Monday、周子未來、Hey Maet等公司也接連獲得投資者青睞。
  • 始於咖啡不止於咖啡 瑞幸小鹿茶能否實現降維收割?
    咖啡、茶和可可,並稱世界三大飲品。這三者在見證人類歷史發展的同時,還孕育出不少商業傳奇。咖啡最為典型,1971年成立的星巴克,在全球已經擁有數萬家門店。當眾人都以為其地位無人可憾時,2017年末名為瑞幸的咖啡新零售企業殺出,一路高歌猛進並宣稱要用兩年時間完成星巴克在華二十年的布局。不僅如此,中國市場越來越多消費者認識到咖啡的魅力所在。
  • 誰能真正能打敗星巴克?必然不是瑞幸,但可能會是奈雪和喜茶
    瑞幸對星巴克的高舉高打,如今看來更像是一場手段高明的「碰瓷」。奈雪和喜茶從沒把星巴克當作對手,但如今,他們卻實實在在的,攻進了星巴克最引以為傲的護城河。打敗星巴克?瑞幸折戟,喜茶和奈雪接棒打敗星巴克,這場戰事是由瑞幸咖啡挑起的。
  • 瑞幸、喜茶雙夾攻,星巴克是如何一步步被蠶食的?
    不少曾經周末選擇去星巴克歇腳的年輕人如今會選擇去喜茶。喜茶本身的產品優勢給它帶來了不少的回頭客,所以早期的喜茶出現了一種火爆的狀況,那就是排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門店裡經常擠成一窩蜂。就算裡面有位置,你也不想坐,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今年開始,喜茶改變了這種排隊狀況,它推出了一款叫「喜茶go」的app。
  • 越撩越上火,星巴克試運營外賣,戲精瑞幸咖啡怎麼辦?
    星巴克終於一改多年的脾氣和初衷,因為星巴克始終認為地認為咖啡就該現磨現喝,滴滴濃香中飽含溫度、濃度和大都會的精英範。但似乎風向漸漸轉變,瑞幸的小藍杯儼然成為寫字樓的下午茶,星巴克從拒絕「碰瓷」、拒絕炒作,隨後聯手阿里、餓了麼,箇中原因令人遐想。
  • luckin coffee VS 喜茶,咖啡還是茶飲更對中國年輕人的品味?
    作者|Row編輯|喬禕即使你不愛咖啡,最近的朋友圈和微博可能也被一個叫做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落地玻璃窗、原木色長條桌、金黃色的燈光……這樣兇猛的氣勢,不禁讓人聯想起同為網紅的喜茶。在進入上海後 6 個月內,喜茶就超越 COSTA 成為茶飲/咖啡連鎖行業的第二名,僅次於星巴克。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雖然更耀眼的飲料明星是元氣森林和新近傳出上市消息的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但咖啡市場的投入在繼續,新的開店計劃不斷宣布。2020 年喊出最響亮拓店口號的是麥咖啡。那年 11 月,麥當勞宣布將在未來 3 年布局 4000 家麥咖啡。進入中國市場並拿到騰訊投資的 Tim Hortons 宣布了 1500 家開店計劃。網際網路品牌連咖啡嵌入了中石化龐大的加油站網絡。
  •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高調運營背後的策略之戰
    在2018年中國創業武林大會上,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披露了瑞幸咖啡的運營數據。數據顯示,截止至9月17日,瑞幸咖啡在全國門店數量超過了1100家,售出的咖啡杯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杯。同時,配送時間由最初的30多分鐘降到現在的平均18分鐘07秒。郭謹一表示,這是不斷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優化、完善整個服務管理系統的結果。
  • 喜茶被傳赴美上市,這「吹泡泡」的本事是和瑞幸學的嗎?
    瑞幸的財務造假風波還在發酵,昨天(5 月 12 日)晚間,瑞幸發布公告,宣布對公司 CEO 錢治亞和 COO 劉劍停職,臨時接管公司的是同為神舟系出身的原瑞幸高級副總裁郭謹一。自從暴雷以後,瑞幸股票就一直處在停盤狀態,不管這次的棄車保帥能不能把瑞幸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但可以確定的是,瑞幸退市都已是註定的結局。
  • 奈雪、星巴克、瑞幸、小鹿茶……一個都...
    通過無人零售、外賣等數字手段靈活經營,武漢小店經濟正在重啟。胡老闆是武漢醒目超市的店主,春節過後,線上叫外賣買生活用品的訂單一直暴增。他每天騎著電瓶車給周邊小區顧客「無接觸」送貨,同時用著網商銀行面向湖北商家的無息貸款維持經營,「這時候不會去想賺不賺錢的事,就是用一切辦法讓小店活下來。」胡老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