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腳草香包烏米飯

2020-12-13 騰訊網

#@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244)#

青精飯是寒食節傳統美食,有很多故事。明林洪的《山家清供》以「青精飯」開篇。

按《山家清供》方,有兩種製法。

一法採摘青精枝葉搗出汁液,浸入上好的粳米,不管多少,靜候一二個時辰再蒸飯。將蒸好的飯曬乾,等到米粒堅硬顏色碧綠再儲存起來。吃的時候,用熱水酌量放入米,水沸騰則飯好。經常吃青精飯可以改善氣色。二也介紹了「青精石飯」的仙方。

青精飯主要用的是南燭木,也叫黑烏飯。大多生長於中低山地,每年春天的時候開筒狀的花,結出的果實為紫黑色,果漿也呈紫黑色並帶著些甜味。

烏米飯就是青精飯。選用的南燭木的葉子也頗講究,太嫩的不行,老了也不行,必須是春天萌發的嫩綠葉子才在清香與口感上恰到好處。

天目湖賓館總廚戚雙喜師傅做的「蟹腳草香包烏米飯」即傳統又更具藝術性。已成為兼具美食和藝術的傳統文化符號。

「蟹腳草香包烏米飯」用鮮蟹腳草編織成香包,巧妙灌進去泡得的黑糯米。巧奪天工,韻味無窮。

我看蟹腳草有些類似馬蓮草,型狀似青韭菜。蟹腳草香包編織可人人動手,尤其小孩家,做手工,有情趣有樂趣。往往編起來互相比賽,其樂無窮。

1. 蟹腳草清洗乾淨,對摺;

2. 取四根對摺後的蟹腳草,分別放置四個方向,將蟹腳草尾部穿插到蟹腳草頭部,互相穿插;

3. 同理依次相互交疊,向外編織;大小十釐米就好;

4. 編織完成,稍微拉緊。

烏米飯,有很多吃法。蘸白糖最佳,香甜潤口,青草清馨。編得的香包,讓人愛不釋手。杜甫老先生都說了:「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青精飯是寒食飯也是春天的飯。

這樣一碗泛著田野清馨味道的烏米飯,一定心情好,更為容顏好。

大董

北京烤鴨代言人

Spokesperson of Beijing Roast Duck

阿爾巴白松露全球大使

Ambassador of Alba White Truffles of the World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榮譽州民榮譽

Honorable Citizen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DaDong elected as the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Cuisine Association」

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名廚協會主席

Chairman of 「Famous Chefs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大董意境菜創始人

Creator of DaDong Yijing Cuisine

大董餐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Chairman, DaDong Food & Beverage Investment Co., Ltd.

北京職業教育特聘專家

Specialist, Career Training Program (Beijing)

相關焦點

  • 立夏烏米飯
    整個一鍋米飯變成了烏米飯了,烏黑晶亮的米飯還伴著各色菜,真是色香味俱全。叫花子經過研究,這是烏米飯葉的緣故,多次吃了這烏米飯後,叫花子身上的蝨子也不見了,痱子也不長了,蟲也不來咬了,也就是烏稔樹葉造的福。
  • 烏米飯
    弟妹往年都是把處理好裝在可樂瓶裡的烏飯葉水寄過來,我滴水都不舍浪費,凍在冰箱裡,一年裡隨時都可以吃上以往在春天才能吃到的美食。今年她突發奇想,用保鮮箱裝了新摘的烏飯葉發了順豐,次日抵達可還是有點捂壞了。我急呼著救火一般地倒出來,翻了半天,一點一點挑出尚好的嫩枝葉,邊揀邊貪婪地深吸一口氣——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啊。
  • 芋頭烏米飯及炸甘薯絲
  • 江蘇溧陽特色烏米飯,香甜軟糯,香氣四溢,令人回味無窮!
    烏飯香甜軟糯,清香久遠,回味無窮。既有食補功效,又有文化意義。農曆四月初八,是溧陽人的「烏飯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煮烏米飯,晚飯時分,大街小巷飄逸濃鬱的清香,家家戶戶桌上擺放了一碗碗烏黑晶瑩透亮的糯米飯,全家人圍坐桌子品嘗烏飯,喜氣洋洋。
  • 蟹腳拌麵、鹹蛋黃炒蟹腳...紐約新晉本幫菜,無蟹不歡!值得瘋狂打卡!
    ,蟹腳鹹蛋黃炒年糕,蒜香骨紫薇-石家莊:香辣蟹腳面,蟹腳鹹蛋黃炒年糕,炒魷魚紅得流油的蟹腳,在面上鋪了滿滿一層。不僅色澤鮮豔,而且香氣四溢,聞起來就讓人流口水。螃蟹的做法有點像香辣蟹的味道,十分上癮,蟹腳的汁液也會忍不住多吸幾口。
  • 「鴻運當頭」蟹腳蘭
    陽臺上養有兩株蟹腳蘭,每年冬季都會如約花期綻放魅力。在初冬時節,花蕾變成了一個個火紅火紅的「小燈籠」,吊掛在蟹腳蘭的頂端。蟹腳蘭盛開的時候,常常令我想到一句話:「紅花需要綠葉配」。蟹腳蘭的花朵嬌柔婀娜,光豔若倜,明麗動人,倍受喜愛和讚美。在美國、德國等國家,蟹腳蘭被規模化生產,成為冬季室內養育的盆花之一。蟹腳蘭寓意有「鴻運當頭」、「運轉乾坤」的花語,恰似「仙人駕臨」、「仙人指路」,祝福意義深厚,惹人喜愛。
  • 有好店 | 今年的蟹腳又開始癢起來了~
    西風響,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秋冬交替,又到了吃螃蟹的季節,說的是蟹腳癢,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癢的不是蟹腳,而是那蠢蠢欲動的胃啊!!11月是陽澄湖大閘蟹最好的季節,但每年吃是不是覺得缺少了一些新意,那咱們就去離得比較近的日本看看,因為日本冬天的蟹也是最為肥美的時候,是鮮之美食的首選。說道吃蟹不得不提到北海道的三大蟹,帝王蟹、松葉蟹和毛蟹。
  • 進入魚米之鄉「盤錦」了解蟹田米飯,好米飯可以不吃蔬菜就吃一碗
    作為一個真正的盤錦人,我要向大家介紹我們的盤錦米飯有多好吃,盤錦地區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無山,適宜的溫度條件和較長的生長期,可為水稻生長和成熟期供水,河水灌溉充足,土壤無工業汙染,且因其特殊的特性而具有一定的鹼度,特別是偏鹼性優質粳稻在鹼性土壤中,直鏈澱粉含量低,韌性強,口感好。這種獨特的條件使盤錦大米成為國家優質產品。
  • 免費嘗杭州地道烏米飯,逛老底子非遺集市!
    杭州特色的立夏飯分兩種,一種是烏米飯,另一種就是豌豆糯米飯。在兒時的記憶裡,每年夏天好像都是從這樣一碗立夏飯開始的,軟糯可口,唇齒留香。 現在,家裡特地做烏米飯或豌豆糯米飯的,可能漸漸少了。但在杭州過立夏,怎麼能少了立夏飯呢?
  • 【妙招】「秋風起、蟹腳癢」,怎麼烹飪來講講……
    最後拿在手上、惦一惦,要有沉甸甸感覺,才是飽滿好蟹。切蟹:先將蟹腳切下,從螃蟹身體中間的凹槽以十字形切下,將身體分成四等份以方便食用。螃蟹保存:買回家的螃蟹當天料理來吃最好。如果不是當天要吃,可先將螃蟹清洗後蒸熟放涼,再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2天。
  • 蟹蟹你的愛,秋天就要這樣吃
    先戴好手套,蟹殼剝開,用小勺子將蟹膏一勺勺的挖出食用後,再用剪刀將蟹腳剪的一節節,最後用小木棒捅一下,肉就自然從殼裡弄出來,很方便,也避免了會咬破嘴唇的危險~接著當你大快朵頤後,還有貼心的洗手茶去除手上的腥味,再配上一口薑茶漱口。整個吃蟹的流程才算完美結束。是不是覺得自己逼格瞬間update了~
  • 鳳凰琴 月季花 烏腳雞
    母親只是點頭話都沒講,飯也顧不上吃,一頭栽倒在床上,最需要的是歇息啊……父親特意購買、母親辛苦帶回的那隻生蛋母雞,原來是一隻個頭壯實的烏腳雞!它很能吃食,也很能生蛋,一到我家,就融入到曬臺「雞棚」裡去了。我兄妹們特別高興,連聲稱讚「太好啦!我們再也不愁補不足優質營養了。」
  • 秋風起蟹腳癢 南妹兒和你「蟹」逅在這個金秋~
    無蟹不成秋,秋天來了,當然要嘗嘗汁多肉嫩的螃蟹啦!十月蟹膏肥美時,癢的是蟹腳,饞的卻是吃貨們的嘴!南妹兒特奉上重慶吃蟹地圖!請拿走……蟹愛餐廳來「蟹愛」,一定要點一盤招牌避風塘炒蟹,如手掌般大的蟹鉗裸露出來,蟹鉗裡的肉質鮮嫩,又香又辣又入味,挖出蟹肉搭配蒜粒一起吃,真是絕無僅有,美妙至極!
  • 清蒸鹽焗冰醉辣炒蒜蓉……食指大動,「蟹逅」金秋
    秋風起,蟹腳癢,正是菊黃蟹肥時。大多數品種的螃蟹在此時迎來它的肥美季節,待識味者來品味。此時,「大廚們」都卯足了勁兒,各色吃法的蟹食輪番登場,令人垂涎不已。主廚將大閘蟹置於荷葉之上,放入蒸籠清蒸,除了能將蟹的原汁原味保留下來,還多了淡淡的荷葉清香。這簡單的烹飪方式,帶出了大閘蟹至真至美的鮮味。鹽焗大閘蟹吃出了大閘蟹的膏香來。金秋十月,母蟹正當時,紅膏正肥美。以鹽焗的方法烹飪大閘蟹,除了令蟹肉和蟹殼都帶有粗鹽的鹹香,還使蟹的肉質更緊實,香氣更濃鬱,同時能進一步提升蟹的鮮美口感,讓人愛不釋口。
  • 【美食直播】蟹腳天婦羅 蟹肉蒸蛋
    蟹腳天婦羅酥脆的蔬菜搭配鮮嫩的蟹腿肉
  • 5月5日立夏,蕭山人又要過「吃貨節」了,烏米飯、腳骨筍、豌豆飯統...
    在蕭山,立夏是個吃貨節,有人說要吃烏米飯,俗話說:「吃了烏米飯,蚊子不叮咬」。立夏吃烏米飯,夏天不容易中暑,不會被蚊蟲咬。不少人會把烏米飯和紫米混淆。其實,烏米飯是需要通過一種植物的葉子進行上色,才能呈現黑色。
  • 長腳蟹常見烹飪方法 和選購技巧
  • 蟹腳肉的3種常見煮法:蘆筍炒蟹腳肉、胡椒蟹腳肉、蟹腳肉炒蛋
    一、蘆筍炒蟹腳肉1、蘆筍去皮,滾刀切,備用2、生薑3、4片,蟹腳肉洗淨,備用3、油溫七成熱,下薑片4、放入蘆筍翻炒幾下,再放入蟹腳肉5、出鍋前一分鐘,放少許料酒、鹽、胡椒粉、雞精調味即可二、胡椒蟹腳肉1、蟹腳肉清洗乾淨,加少許料酒抓勻,醃製幾分鐘。2、油鍋7成熱,薑片,爆香。然後放入蟹腳肉翻炒。
  • 不時不食~~~松葉蟹腳火鍋
    在奄仔蟹、重皮蟹、大閘蟹等國內蟹種各領過一輪風騷之後,入冬就是美國阿拉斯加松葉蟹(長腳蟹)的天下了。
  • 秋風起,蟹腳癢,吃蟹的養生功效你想不到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中秋前後正是蟹肥膏紅之時「一盤蟹,頂桌菜」,民間素有「秋天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說法在夏朝大禹治水的時代,大禹授命巴解督工排除夾人蟲患。巴解築城挖濠,並灌以沸水燙死的夾人蟲(蟹)成了珍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