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 香港的外賣小哥,困在哪裡?

2021-02-08 港漂圈



●  ●  ●



上周,人物的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把內地外賣軟體送上了熱搜,曝光了系統算法對從業者的壓榨,也讓外賣小哥一下子成了「社寵」(全社會寵愛)。


由此我聯想到,那麼香港呢?香港外賣小哥也困在這樣的算法裡嗎?


圖:Deliveroo


在內地,點外賣簡直就是日常操作,但在香港三年了,我點外賣的次數屈指可數。要不是因為今年疫情,公司要求home office及政府出臺了不能堂食的規定,我才不得不get了在香港點外賣這項技能。

 

作為新晉重度外賣依賴患者,我發現在香港點外賣和在內地還是有很大差別。點的次數多了,對各大外賣平臺的操作越來越熟悉,跟各種膚色、各種口音的外賣小哥有了接觸,也突然這個行業產生了好奇。



●  ●  ●



內地外賣平臺不斷壓縮配送時間,導致外賣小哥為了爭分奪秒頻繁發生事故,而我覺得香港外賣平臺最好的地方,就是沒有給外賣小哥限制送餐時間,這從根本上杜絕了外賣小哥為了趕時間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香港三家主流外賣軟體我都用過,不管是哪家平臺都會顯示預測送餐時長,通常在25-30分鐘左右,但實際上,超時非常常見。

 

有一次我心血來潮點了燒烤外賣,選好了爆笑綜藝,想感受一把在周末夜晚的放縱,可是直到一集綜藝都看完了,我都開始清醒認識到不能放棄減肥的flag時,外賣小哥才邁著小步姍姍來遲。


還有更多時候,明明已經從地圖上看到外賣小哥在附近晃悠,但就是不現身。急不可耐的我,這時候就會打開大門,站在門口像「望夫石」一樣苦苦等待著我的外賣小哥。



如果碰巧遇上泰國、印尼籍的外賣小哥——這在香港非常常見,碰巧粵語、英語、普通話都不太行,送不送得到就看默契了。


之前就老接到外賣小哥的電話,問我地址在哪裡(我一開始默認了中文地址,後來專門改成英文),但他說了半天,我也聽不懂,聊了幾個來回,時間又給耽誤了……所以每次能順利拿到外賣,我都覺得是因為愛的召喚。


圖:香港01

內地平臺特別講究快速,購買頁面上不僅有「準時寶」之類的字樣,也需要訂外賣的人確認收貨,而香港卻沒有強調時間,甚至確認送達都是由外賣小哥操作。


雖然一筆訂單完成後也會有評價這個選項,但似乎從未看到外賣小哥因此受到影響的相關報導。



這導致的後果是送餐很慢,時間成本不由外賣小哥承擔,而由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來承擔。


好在香港地小,生活社區比較集中,外賣平臺會默認在你附近1-2公裡的餐廳點單,避免了外賣小哥要從城西接單再趕到城東送外賣的情況。


總的來說,超時時間還是可控的。



●  ●  ●



超速、逆行、闖紅燈.為了不超時,內地外賣小哥簡直是拿命在工作,這都是因為超時跟收入掛鈎。


但香港外賣行業沒有這麼一說,外賣小哥的收入跟接單數量有關,跟距離有關,跟交通工具有關,但就是跟送餐時間無關。


說到這裡,就想吐槽一下在香港點外賣特別貴。


在內地,點一個包含小菜、飲料、主食的套餐不到30元,有時候還會碰上店家滿減優惠,以至於我每次都很想問:「你們真的不賺錢的嗎?」


但是在香港,就拿我住的尖沙咀地區來說,吃頓外賣通常要100+港元,我甚至還在平臺上看到過一個慢烤牛扒,一份要1000港元!(內心OS:what?您也做外賣?)


而且運費也不低,儘管餐廳就在我隔壁的隔壁那條街,但竟然要收20港幣的運費,因此我已經逐漸養成了多走兩步、自己去拿的好習慣。

 

最近我甚至發現,通過外賣平臺點的餐比直接跟餐廳預訂還要貴。比如之前在門縫裡收到一家簡餐牛扒館的外賣單,上面寫著直接打預約電話,套餐折後只要70港元,而在外賣平臺上一模一樣的套餐折扣後竟然要91.5港元!


這大概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外賣平臺的服務費高,餐廳不得不加價保證成本。之前同香港餐飲業協會副主席聊天時他就告訴我,很多餐飲業不願意做外賣,是因為每單要收取約30%-40%的平臺服務費,對餐廳來說太高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香港人工真的蠻高,點外賣的錢有一部分流進了外賣小哥的荷包,成為他們的工資。


我去網上查了下,Foodpanda的外賣小哥分騎兵(騎電瓶車送餐)和步兵(走路或者騎自行車送餐),前者時薪75,後者時薪40,每送一單還有額外15的送餐費,另外所有小費也可以全數收入囊中。


Deliveroo除了有上面這種時薪+送餐費的計薪方式,還有按距離計,騎兵最低50一單,步兵最低35一單,遇上紅色暴雨警告或者3號風球的時候更有額外獎金。

而UberEats則有一套自己的公式,大概就是基本獎金+取餐費+路程費+交餐費+額外獎金+小費什麼的。總之無論哪個平臺,我都沒有看到「因為送餐遲到而扣錢」這一項規定。


只要肯幹就有錢賺,扣錢風險也相對較小,難怪前段時間出現了香港外賣小哥高薪、月入幾萬的說法。


看起來,在香港做外賣小哥還挺幸福?


但我仔細扒下去,就發現其實香港外賣平臺也存在一些和內地外賣平臺類似的問題。



●  ●  ●


 

比如說,香港外賣小哥有時候也會困在平臺算法裡。


我之前看過一篇新聞,說的就是某些平臺無視上山下坡,只以地圖上的直線距離計算小哥的送餐費用。


在香港這樣一個坡路很多的地方,外賣小哥就很吃虧。從中環站走到山頂,要3.6公裡,若以平面距離計算,可能1公裡不到吧。

 

再比如說,外賣小哥的個人保障問題。


因為香港外賣小哥算是自僱人士,而根據香港勞工處的規定,自僱人士是不受《僱傭條例》等規定的保障的,也就是說,假期、工傷、最低工資等等,都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


像我在Deliveroo的外賣小哥申請頁面上,就根本看不到類似提供個人意外保障保險的條例或字樣。


所以雖然在內地和在香港點外賣的體驗大不同,但有些問題是共通的——外賣小哥們都處在這個生態鏈的最底層。


今年疫情開始後,相信很多港漂都跟我一樣,從幾乎不點外賣開始成為重度外賣依賴患者,在吐槽香港外賣又貴又不準時的同時,無比懷念內地便宜快速又方便的外賣。


但我們必須意識到,這種「便利」的背後,是資本對廉價勞動力的無情壓榨。


希望在外賣需求成為常態的今天,平臺在搶佔市場、創造利潤、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多多考慮行業規範性,給支撐起外賣行業的小哥們多一點保障,讓內地的「小黃」、「小藍」,香港的「小粉」、「小綠」們,擁有他們應該有的權益。


畢竟,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END-

●  ●  ●



/本 文 作 者/



張-小碗

一個不太正經的新聞工作者



/歡 迎 來 聊 聊/ 


在香港點外賣是怎樣一種體驗?



/往 期 回 顧/


在香港一邊工作一邊讀書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名資深les在香港。

沒能及時續上IANG的我,在香港變成了非法逗留。

在香港坐上阿Sir的警車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香港做完免費核酸檢測,我有話想說。

「在香港說普通話會被打嗎?」——聊聊我遇到的香港人

疫情期間,我探訪了一群漂在香港的泰國人。

2020,我跟決定離港的朋友吃了頓散夥飯。

在只有一個內地人的香港公司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

從騰訊裸辭後,我來到香港成為「亞洲小姐」。

我在香港這兩年:因不會講粵語而受到的差別對待。

在香港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是怎樣一種體驗?

參加今年的TVB港姐選舉是怎樣一種體驗?


想要看更多在香港的有趣/實用/奇葩經歷

記得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配送費25+,準點率20%,香港的外賣小哥也太佛了吧
    以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出了一個調查報告,共點了91次外賣,配送費每次25-35港幣,準點率僅20%,最嚴重的超時50分鐘。對比內地外賣小哥的爭分奪秒,我感覺香港的外賣小哥真的太佛了......
  • 香港48小時外賣體驗,內地生竟吃到破產?
    最近關注到很多香港餐廳因為疫情紛紛推出外帶優惠活動。由於香港人工費很貴,平時小編根本不敢奢望點外賣。但這種非常時期,不想動手做飯,又想吃頓好的,於是我和我的同學決定體驗一把奢侈的香港外賣!此前對於香港外賣,我有許多疑問:香港外賣多少錢?有啥好吃的外賣?配送費貴嗎?外賣APP有什麼區別?優惠券從哪領?
  • 外賣小哥不用帶煙了!
    如果你還在點餐的時候,讓外賣小哥帶煙、帶水,那他們就仍然困在系統裡。你不會把髒衣服送去乾洗店時,順道把中午吃完的油膩碗筷也帶過去,讓老闆幫忙處理。因為那麼做,你和老闆必有一個認為對方瘋了。那為啥讓外賣小哥順道帶點菸酒就那麼理所當然呢?
  • 外賣商家和騎手一樣,也被困在系統裡|作為外賣商家該怎麼辦?
    是誰為外賣小哥按下了加速鍵?在平臺多送多得、每單獲得好評就可以多賺一塊錢的這些規則下,外賣小哥自然是使出渾身解數,拿生命送餐。激烈競爭的外賣平臺以及簡單粗暴的盈利模式,不僅是騎手,外賣商家的境地也十分尷尬,作為商家需要繳納平臺費、推廣費、外賣配送費……所以不僅僅是騎手被困在系統,外賣商家也被困在系統裡。外賣商家應該怎麼辦?
  • 我們憑什麼要多給外賣小哥5分鐘?
    這兩天,一篇關於外賣小哥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強烈關注。甚至在全網傳開了,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吃瓜群眾各種討論,好的壞的、正面的反面的一咕嚕全來。外賣小哥之所以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一個方面是外賣小哥如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爭分奪秒的城市跑男: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背後的故事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廉思過去一年把研究目標鎖定在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身上,「外賣、快遞小哥是服務者,也是消費者,他們被時間異化控制,倒逼全社會的緊張。」  早日成為「萬元戶」  快遞員被戲稱為「馬雲背後的男人」,是「網際網路的紅細胞」。
  • 【大學生評論大賽】給外賣小哥多一些理解和善意
    10月30日,浙江杭州的一名外賣員在等餐時因等餐時間太久情緒崩潰,在店內砸了已經做好的外賣,之後商家跟這名外賣小哥發生了衝突,外賣員最後情緒崩潰坐在地上哭了起來。生活不易,多給外賣小哥們一些理解和善意。
  • 困在系統的外賣騎手刷屏背後:平臺商家顧客小哥的「四角」難題怎麼破
    「點個外賣吧!」餓是一種極端的狀態,外賣的及時送達,可以說是用戶體驗中最關鍵的部分。而及時則意味著外賣騎手的辛苦。一對不易覺察的矛盾,有時會碰撞得很激烈。9月8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讓騎手和外賣平臺進入了輿論的漩渦。文中稱,外賣騎手在系統算法驅使下,為完成訂單而加速奔命,甚至導致各種安全事故。
  • 都市生活擺渡人: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背後的故事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廉思過去一年把研究目標鎖定在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身上,「外賣、快遞小哥是服務者,也是消費者,他們被時間異化控制,倒逼全社會的緊張。」早日成為「萬元戶」快遞員被戲稱為「馬雲背後的男人」,是「網際網路的紅細胞」。
  • 體驗了一把寶圖外賣小哥的歡樂
    在志願者服務過程中,他深切體會到「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意義,也遇到過一些「稀奇古怪」的「小任務」,身為志願者的他也體驗到了充當「寶圖外賣小哥」的歡樂。 「在疫情期間,我在寶圖貢獻了時長四十小時的義工服務,主要負責整架上書及為入館的讀者們提供辦理虛擬讀者證、預約入館等指引。」
  • 美團外賣出新規:增加騎手評價商戶功能,外賣小哥紛紛表示支持!
    幾個月前,《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一文引發全網熱議,聚光燈打在了外賣小哥身上的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為趕時間闖紅燈、逆行等情況對外賣小哥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在那之後,國內外賣市場兩大巨頭美團和餓了麼先後表示會針對目前的問題做出優化,而在幾個月之後,當人們漸漸淡忘這件事時,美團信守承諾拿出了改變的決心。
  • 外賣小哥摔倒過路人出手相助,公交車長幫小哥送外賣
    上午9點半左右,當他們行駛至檀香路科學大道時,突然發現前面一個外賣小哥連人帶車摔倒在地。於是,他們趕緊第一時間靠邊安全停車後,來到外賣小哥身邊。此時,周圍的人也都圍了上來。有過往的路人、也有環衛工人,大家齊心協力把電動車和外賣小哥扶了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車長發現外賣小哥的腿摔傷了。「當時他的腿摔得還是挺嚴重的,不能正常行走。」於是,車長便提出幫他撥打120。
  • 外賣小哥「新坐騎」亮相:智能移動餐車為外賣加分!
    說到外賣小哥你能想到什麼?身著藍色或黃色一眼就能辨別所屬平臺的工裝,騎著小電摩穿梭於城市的街巷、小區。外賣小哥被我們所尊敬,夏日的酷暑,冬日的嚴寒,雨雪中也要保障客戶的外賣按時送達,還要經常因取餐晚點等原因被客戶指責,被平臺扣錢。
  • 外賣小哥在電梯裡小便,餐盒就放在旁邊?外賣小哥:怪當時沒忍住
    近日有媒體報導,青島某小區內發生一起隨地撒尿事件,一外賣小哥在電梯裡隨地大小便,並且餐盒還在旁邊,真的是想想都可怕。後來為了了解詳情,業主從物業處拿到了電梯監控的完整視頻,通過視頻他們發現這攤尿液其實是一個外賣小哥留下的。查看監控,外賣小哥承認當天下午,一名手拿外賣的外賣小哥走進了電梯裡,進入電梯後,這名外賣小哥就把餐盒放到了地板上,之後就開始刷起了手機。一會後這名外賣小哥突然做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動作,他竟然在電梯裡拉了一攤尿。
  • 新加坡外賣小哥:你的外賣到了,請籤收一下!
    那些發生在新加坡外賣小哥身上真實的酸甜苦辣,你曾了解過嗎?01.  送外賣不算是輕鬆的工作,風裡來雨裡去,拼體力趕時間,因此有人說這是個吃「青春飯」的行當,一般印象中,外送騎士幾乎都是年輕男性,所以都統稱為「外賣小哥」。 42歲的法麗達(Faridah)便是隱沒在「外賣小哥」群體裡的女騎士之一,現在疫情期間,她依然選擇留在外送大軍。
  • 「離我遠一點」 外賣小哥運渣車司機互換角色體驗後這樣說|一線微觀
    ///// NOCITCE一個是每天飛奔在街頭巷尾的外賣小哥,一個是開著「龐然大物」的運渣車司機,如果把他們的角色互換,會出現什麼情況?昨日上午,成都交警五分局組織轄區內外賣小哥和運渣車司機在成華區致力六路附近來了一次角色互換體驗,設身處地的感受對方的駕駛體驗。這是成都交警堅持問題導向,迅速打響秋冬季交通安全整治百日會戰的一次創新之舉,通過這樣的角色互換體驗,讓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理念深入外賣小哥、運渣車司機這兩個交通事故高發群體的心間。
  • 女子去門口拿外賣,被外賣小哥摸胸騷擾
    一名女子去自家門口拿外賣的時候,被外賣小哥摸胸騷擾,女子隨即報警,這位外賣小哥卻說她穿成這樣,是個男人都忍不住。那天女子沒有上班,因為自己有點兒感冒身體非常不舒服,她就和老闆請了假,在家裡睡了一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已經是11點鐘了,因為沒吃早飯,所以她現在非常的餓,於是女子就在手機上點了一個外賣。二十分鐘之後外賣到了,女子隨便披了一件睡衣去拿外賣,當她打開門之後,外賣小哥看到她明顯愣了幾秒鐘,隨後將飯遞到她面前。
  • 2020很難:維密破產,李佳琦停播,周星馳抵押豪宅,外賣小哥確診
    這位曾叱吒香港電影的星爺,帶給80後、90後無數經典回憶,終究抵不過現實的殘酷,如今已年近60,仍然孑然一身,兩鬢斑白,難掩滄桑。47歲的外賣小哥每天派送50單,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最近,在北京的一個外賣小哥,由於被診斷出感染新冠肺炎,上了熱搜。
  • 外賣小哥為搶時間拼命上熱搜騎手「與時間賽跑」困境怎麼破?
    今日長沙大雨,外賣小哥一如既往地飛馳在雨中,奔跑在送餐路上。近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稱在外賣平臺智能算法的深度學習下,外賣騎手送餐的時間被平臺逐漸壓縮。「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外賣小哥的生存現狀引起廣泛關注。
  • 餓了麼上線多等5分鐘功能,體量外賣小哥還是對消費者道德綁架?
    一日三餐任何人均無法避免,方便快捷的外賣點餐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拿起手機,外賣平臺上點購自己想要的美食,不就之後外賣小哥就會將熱氣騰騰的食物送到我們手上。外賣小哥是外賣平臺較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環,圍繞著外賣小哥身上也就有了較多的話題,什麼外賣小哥風雨無阻準時送貨、外賣小哥為客戶倒垃圾、外賣小哥為客戶表演才藝等等,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許只有外賣小哥才能夠體會。作為全國兩大外賣平臺的餓了麼,為了體量外賣小哥,客戶端平臺悄悄上線了一個多等5分鐘的功能。究竟這是一個什麼功能,又該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