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任何人均無法避免,方便快捷的外賣點餐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拿起手機,外賣平臺上點購自己想要的美食,不就之後外賣小哥就會將熱氣騰騰的食物送到我們手上。外賣小哥是外賣平臺較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環,圍繞著外賣小哥身上也就有了較多的話題,什麼外賣小哥風雨無阻準時送貨、外賣小哥為客戶倒垃圾、外賣小哥為客戶表演才藝等等,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許只有外賣小哥才能夠體會。
作為全國兩大外賣平臺的餓了麼,為了體量外賣小哥,客戶端平臺悄悄上線了一個多等5分鐘的功能。究竟這是一個什麼功能,又該如何看待呢?
任何一個外賣平臺,從消費者下單開始就會有一個送餐時間限制。這個時間限制包括商家出貨時間和外賣小哥送餐時間之和,平臺也會隨著天氣或者用餐高峰期對該時間進行微調。一般情況下,消費者肯定是希望儘快拿到外賣,因此平臺對於這個時間限制也較緊。隨之而來就會產生一些問題,由於商家出貨、交通路況等非人為抗拒力量,會有一些訂單超時,平臺勢必會對超時訂單進行一定的考核。突發情況,外賣小哥為了避免考核等問題就會爭分奪秒,由此帶來的交通隱患不容忽視。
餓了麼同樣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外賣平臺添加了一項多等5分鐘的功能。餓了麼會在結算付款的環節添加一個新功能,對於並不著急的用戶可以選擇延時5分鐘或者10分鐘之後送餐。並且餓了麼會對歷史信用、服務較好的外賣小哥建立鼓勵機制,即便存在部分訂單超時的問題,也不會受到平臺的懲罰。
看似平臺更加體量外賣小哥而制定的政策,但是總覺得哪裡有點問題,究竟是哪裡不對呢?
外賣平臺送餐時間限制一直是由平臺來規定,我們先拋開這個限定時間是否合理這個問題,單單來談論餓了麼的本次做法。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點餐之後肯定希望儘快拿到外賣;從外賣小哥的角度來說,最終目的是單位時間內送更多的外賣,這意味著更多的收入。餓了麼平臺的做法是將自己從這個事情撇出去,好像外賣小哥送餐中出現各類的交通隱患與消費者沒有勾選延時選項有關,這是對消費者從道德角度的一種綁架麼?
餓了麼作為一個外賣平臺,將商家、消費者、外賣小哥三者聯繫在了一起,應該起到的是統籌、規劃、指導的作用,並不應該出現事情交由消費者來選擇和處理,一款好的產品,內部如何運作消費者不應該知情,而是能夠享受到最優的服務,並不是一個個是否可以選擇的服務,服務不應該劃分等級。
外賣小哥風裡來雨裡去,為了準時送餐確實不容易。即便沒有這個延時的選項,想必絕大部分消費者也不會因為幾分鐘而為難外賣小哥。以我個人為例,訂外賣也有過一些超時的情況。一些是外賣小哥並不熟悉路況,誤將外賣送到其他小區;一些是因為商家出餐、天氣、路況等原因,真的無法按時送達。當出現這些問題,外賣小哥均會提前電話商議,先確定訂單按時送達,然後在送貨上門,個人基本上表示理解。
那麼,對於本次餓了麼上線多等5分鐘功能您會使用嗎?餓了麼究竟是體量外面小哥還是對消費者道德的綁架,您又是怎麼看的呢?